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53年开始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比,二者共同之处是:[]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B.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高一历史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53年开始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比,二者共同之处是:[]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B.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高一历史
题目简介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53年开始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比,二者共同之处是:[]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B.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53年开始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比,二者共同之处是:
[ ]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B.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C.为消除“左”倾错误而采取的措施
D.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0115 期末题
答案
D
上一篇 :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历经
下一篇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高三历史
邓小平指出:“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高三历史
有人把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概括为“分田在家单干”、“离土不离乡”和“离土又离乡”等三个阶段。其中“离土不离乡”为农民致富和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它是指[]A-高三历史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A、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最大变革B、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D、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表现-高一历史
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的一幅春联写道“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幅对联说明了[]A.对过去丰衣足食生活的怀念B.旧中国农民悲-高一历史
《人民日报》:48年时间,67本日记。从1959年开始,河北省一位普通农民坚持每天写日记,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记录了当年生活的点滴,见证了近半个世纪的农村历史。其中1983年8月2-高一历史
下列两幅图片展示了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点有①改革单一集中的管理模式②分配上克服平均主义③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④都改变了所有制形-高一历史
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此表反映了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B.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C.市场-高一历史
下表是1978年和1992年我国国民经济成分比较表。它主要说明了我国[]A.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效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C.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变化D.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高三历史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C.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高三历史
山西昔阳的“大寨精神”,在20世纪60、70年代曾经是中国农业的一面旗帜。作家凌志军在《1978——历史不再徘徊》一书中的第五章标题是:“昔阳到凤阳。”这一标题包含的含义不包括[]A.-高三历史
下图中的统计数据反映了①农村经济得到了全面的振兴②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③逐渐改变了分配方式④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多种所有制[]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高一历史
以下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表述不正确的是[]A.召开于1978年底B.使国家的政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代C.作出在农村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一历史
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贴春联是我国民间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有这样一副对联:“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高一历史
甲:“说凤阳,道凤阳,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乙:“说凤阳,道凤阳,凤阳就是好地方,报春鼓点先敲响。三年买进三大步,梧桐引来-高一历史
我国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大体上经历了“分田单干”、“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三个阶段,其中“离土不离乡”指的是[]A、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村委会C、发展乡镇企业D、进-高一历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指出:“现行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显得很不适应。……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把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同时按乡建立乡党委,并根据生-高三历史
国外媒体评价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新中国的第三次土改”,主要是因为它[]A.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B.实现了土地私有向集体所有的转变C-高一历史
农村的经济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田单干、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其中“离土不离乡”为我国的农民致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它是指:[]A.实行家庭联产承-高一历史
邓小平指出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不包括[]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C、是否有利于发展国有企业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高一历史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出自安徽农民的这首歌谣反映的是[]A、大力发展乡镇企业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实行政企-高一历史
下图是“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的场景。这种情景应当发生在[]A.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B.1956年三大改造期间C.1958年“大跃进”期间D.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高一历史
材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24亿元猛增到1998年的793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9.7%,不仅大大高于改革前26年-高三历史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率先试行联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是[]A.江苏、山东B.安徽、四川C.安徽、福建D.广东、四川-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农业生产合作社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把社员私有的主要生产资料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组织集体劳动,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取酬”,不分男女老少,同工同酬。-高三历史
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贴春联是我国民间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有这样一副对联:“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高一历史
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2004年至2008年又连续五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这说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高一历史
1983年,以土地“集体所有、分户经营”为主要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长沙县轰轰烈烈推行。62岁的农民自球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自己和周围的农户放开了手脚发展农业生产-高一历史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①改变管理模式②克服平均主义③解放生产力④全面改变所有制性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高一历史
农村家庭连产承包责任制[]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C.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高三历史
作为中国中央政府最重要的例行公文,每5年换届时的《政府工作报告》无疑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仅从最近7届政府报告使用频率最高的几个实词和一些新词中,我们就可大致看出中国改革-高三历史
下列词汇是某一年份报刊杂志出现频率最高的:专业户、放开、奖金、厂长负责制、乡镇企业、裁军。这最有可能是A.1978年B.1984年C.1992年D.1997年-高三历史
中国延续了50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首次变成规划。这一字之差,发人深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政府将逐步淡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的管理职能②政府更加注重对经济和-高三历史
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时说:“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么回事。计划和市场都得要。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高一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实施五年计划,推-高三历史
下表数据的变换表明()占工业总产值和比重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1978年77.6%22.4%1980年0.02%0.48%1998年28.5%38.3%18.9%19.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期间,一首来自辽宁法库县四家子蒙古族乡四家子村党支部书记张鸿雁代表从家乡带来的民谣在代表中间广泛流传开来:“千年等一回,种田不纳税。走进新-高一历史
“又出新车了”“又有车降价啦”这是近来人们在媒体上见得最多的一类消息。进入2003年,市场价格下降和企业新车下线就出现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有超过10款的轿车宣布降价,另外有北-高一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不少流行词语,下列各组中,都属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的是()A.阶级斗争一国两制无私奉献B.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经济特区C.市场经济勤俭节-高一历史
原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在《万里:改革开放的大功臣》中说:“那时,在中国大地上甚至广为流传‘要吃米找万里,要吃粮找紫阳’的佳话,当然这不是对几个人的颂扬,而是人民对中共中-高一历史
德国学者韩博天说:“中国政府经常运用一种‘试点’的方法,即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摸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成功的地方经验会被吸收到中央的政策中,继而在全国推广。”-高一历史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课题组指出:“事实上,以人均GDP、农业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等三个指标来比较,2002年中国的经济现代化水平只是美国1892年的水-高三历史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1992年中国[]A、强调了改革开放-高一历史
1987年9月,国务院颁布《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打击投机倒把分子。当时包括就地转手倒卖、购买大型运输工具贩运、个体户、下海商人也被列为投机倒把行为受到打击。1997-高三历史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有①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②对民族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③提出处理两种不同性质-高二历史
下列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全国土地改革,农村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B.三大改造完成,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C.“人民公社化”运动,进一步强化了农村-高一历史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新在:A.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高一历史
中共“十四大”召开后不久,有外电评论到:“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此评论主要着眼于这次会议[]A.阐明了90年代中国的外交方针和政策B.形成-高一历史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歌曲《走进新时代》反映的时代主旋律是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探-高三历史
2005年中央下发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原则。在下列中共的农业政策中,最能充分体现“放活”原则的是A.农业合作社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人-高三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53年开始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比,二者共同之处是:[]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B.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 ]
B.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C.为消除“左”倾错误而采取的措施
D.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