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下表中的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或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或结论A将混有Ca(OH)2杂质的Mg(OH)2样品,放入水中搅拌成浆状后,加入足量饱和氯化镁溶液充分搅-高三化学
下表中的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或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或结论A将混有Ca(OH)2杂质的Mg(OH)2样品,放入水中搅拌成浆状后,加入足量饱和氯化镁溶液充分搅-高三化学
题目简介
下表中的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或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或结论A将混有Ca(OH)2杂质的Mg(OH)2样品,放入水中搅拌成浆状后,加入足量饱和氯化镁溶液充分搅-高三化学
题目详情
下表中的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或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将混有Ca(OH)
2
杂质的Mg(OH)
2
样品,放入水中搅拌成浆状后,加入足量饱和氯化镁溶液充分搅拌、过滤,沉淀用蒸馏水洗涤。
除去Mg(OH)
2
样品中的Ca(OH)
2
B
取少量KClO
3
晶体溶于适量的蒸馏水,再加入硝酸
酸化的AgNO
3
溶液。
检验KC1O
3
中的氯元素
C
向某溶液中滴加Ba(NO
3
)
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消失。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
3
2
-
或SO
3
2
-
D
向盛有1mL 0.01lmol·L
-1
AgNO
3
溶液的试管中滴加5滴0.0lmol·L
-1
N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01 mol·L
-1
NaI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常温下,
Ksp(AgCl)>Ksp(AgI)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A
试题分析:A. Ca(OH)2微溶于水,而Mg(OH)2难溶于水,当向该混合物中加入足量饱和氯化镁溶液时,会发生沉淀反应,产生难溶的Mg(OH)2沉淀,使Ca(OH)2的沉淀溶解平衡被破坏,继续溶解,最后完全转化为Mg(OH)2沉淀,从而达到除去Mg(OH)2样品中的Ca(OH)2杂质的目的。正确。B.在KClO3中Cl元素是以ClO3-的形式存在,所以溶于适量的蒸馏水,再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不会产生AgCl白色沉淀。错误。C.向某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消失的则原溶液可能含有CO32-,也可能含有PO43-。向含有SO32-的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会产生BaSO3白色沉淀,再加入硝酸时,由于硝酸有强氧化性,会把BaSO3氧化为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BaSO4,因此错误。D. 向盛有1mL 0.01lmol·L-1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5滴0.0lmol·L-1NaCl溶液,由于c(Cl-)·c(Ag+)> Ksp(AgCl),所以会形成白色AgCl沉淀。该物质难溶,也有一定的溶解度,在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再向其中滴加0.01 mol·L-1 NaI溶液,因为产生黄色沉淀。c(I-)·c(Ag+)> Ksp(AgI),所以会形成黄色AgI沉淀,破坏了AgCl沉淀溶解平衡,AgCl继续溶解,又形成AgI沉淀。最终沉淀有白色变为黄色。这与二者的溶度积常数的大小无关。错误。
上一篇 :
酸性KMnO4溶液能与草酸(H2C2O4)
下一篇 :
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方法正确的是()A.NaCl溶液蒸发结晶时,蒸发皿中刚好有晶体析出时即停止加热B.烧碱属于离子化合物,熔点较高,实验室中可选用石英坩埚熔化烧碱C.滴定时,左-高三化学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B.将足量盐酸加入混有少量CaCO3杂质的Na2SO4中可除去杂质C.将混有少量HCl的Cl2通入NaOH溶液中除去HClD.将Fe(OH)3固体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甲乙丙丁A.装置甲:除去乙烯中混有的少量SO2B.装置乙:用浓硫酸配制1mol/L的硫酸C.装置丙:检验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D.装置-高三化学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滴定管、分液漏斗、容量瓶在使用前都需检验是否漏水B.为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内液体C.将海带灰用水浸泡,过滤后向滤液中-高三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硝酸应保存于无色试剂瓶中B.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I2的食物C.二氧化硫可广泛用于食品的增白D.次氯酸钠溶液可用于环境的消毒杀菌-高一化学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现有下图所示A~G七种仪器,请根据要求填空。(1)写出仪器名称:E,F(2)下列实验操作中用到仪器G的是(选填下列选项的编号字母)。a.分离水和CC14-高一化学
下列实验操作,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做银镜反应的试管先用NaOH溶液洗涤,倒掉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B.皮肤上若沾有少量的苯酚用酒精洗C.做银镜反应后的试管一般采用浓盐酸洗涤D.制-高二化学
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双选)()。A.实验Ⅰ: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实验Ⅱ:测定未知盐酸的浓度C.实验Ⅲ:制取并观察Fe(OH)2沉淀D.实验Ⅳ: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高三化学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双选)()。A.将K投入NaCl溶液中,比较K与Na的还原性强弱B.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C.配制0.01mol·L-1FeCl2溶液后,向溶液
以下仪器,用蒸馏水洗净后便可立即使用而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误差的是()。①中和滴定用的锥形瓶②中和滴定用的滴定管③容量瓶④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用于称-高三化学
下列操作或仪器的选用正确的是()-高三化学
下列关于实验原理或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室欲用480mL0.2mol·L-1H2SO4溶液,可用500mL容量瓶配制B.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C.铜与浓硫酸反应时,用蘸有浓溴水
下列对实验室中试剂储存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钠存放在试剂瓶中的煤油里B.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C.硝酸应用棕色瓶盛装且避光存放D.烧碱应盛放在玻璃塞的磨口玻璃-高三化学
下列有关物质分离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B.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C.用蒸发食盐水的方法得到氯化钠晶体D.用加热的方法分离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的-高一化学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高一化学
(7分)用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NaOH含量时,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使Na2CO3完全转化为BaCO3沉淀,然后用酚酞作示剂,用标准盐酸滴定。试-高二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实验结论一致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A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B光洁的铁钉放在冷的浓硫酸中,无明-高三化学
下列实验操作会引起安全事故的是A.制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B.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再通入氢气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停地移-高一化学
有机物A由C、H、O、Cl四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98.5,Cl在侧链上。当A与Cl2分别在Fe作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反应时,分别是苯环上一氯取代有两种和侧-化学
读下列药品标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选项ABCD物品标签药品:×××分析该试剂应装在橡胶塞的细口瓶中该药品不能与皮肤直接接触该物质受热易分解该物质浓度为18.4mol/L-高三化学
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编号实验操作A钠与水的反应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B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500mL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高一化学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浓硫酸的稀释B.碳酸、苯酚酸性强弱比较C.氯化氢气体的吸收D.除去氯气中氯化氧-高三化学
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中正确的是()。A.干燥SO2B.实验室制取并收集O2C.装置气密性的检查D.吸收氨气-化学
熟悉和使用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仪器及用品,是化学学习的基本要求。试回答下列问题:(1)在仪器a.分液漏斗b.试剂瓶c.集气瓶d.滴定管e.容量瓶f.量筒g.托盘天平中,标有“0”刻-高三化学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高二化学
下列实验对应的结论正确的是()实验结论能组成Zn、Cu原电池能证明非金属性Cl>C>Si白色沉淀为BaSO3说明反应2NO2N2O4△H>0(无色)选项ABCD-高二化学
下列操作或发生事故时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应与桌面垂直B.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测定稀盐酸的pH值C.配制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定容时发现液面-高一化学
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A.溴和CCl4B.苯和溴苯C.苯和水D.酒精和水-高二化学
下列现象或操作与溶解度或溶解度的变化无关的是A.液溴保存时用水封B.合成氨工业中将N2、H2和NH3中氨分离C.苯酚溶液置于冰水浴中变浑浊D.重结晶法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钾-高三化学
下列仪器中一般不用作反应容器的是A.试管B.烧瓶C.烧杯D.量筒-高二化学
以下工业上或实验室里催化剂的使用不符合事实的是A.氨氧化-三氧化二铬B.乙醇氧化-铜C.合成氨-铁触媒D.二氧化硫氧化-铂铑合金-高三化学
以下物质保存方法错误的是A.钠-煤油中B.氢氟酸-塑料瓶中C.白磷-水中D.无水氯化钙-细口瓶中-高三化学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含有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入足量Cl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到纯净的FeCl3溶液B.向SO2溶液中分别滴加Ba(NO3)2、BaC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沾水的毛巾覆盖B.实验室可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饱和氨水C.硅酸钠溶液保存在带橡胶塞的细口瓶中D.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高三化学
下列相关实验的装置示意图正确的是-高三化学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测定溶液pH时,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对B.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速度C.做钠在氧气-高三化学
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测定中和热时,应将NaOH溶液分次缓慢倒入装有盐酸的烧杯中,并搅拌B.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C.酸碱滴-高三化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III(1)写出上述图中仪器的名称:①;②;(2)若利用装置I分离乙-高一化学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甲、乙、丙、丁四种仪器装置的有关用法,其中不合理的是A.甲装置:可用来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B.乙装置:橡皮管的作用是能使水顺利流下C.丙装置:用图示-高一化学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化学
“套管实验”是将一支较小的玻璃仪器装入另一支玻璃仪器中,经组装来完成原来需要较多仪器进行的实验。因其具有许多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下列三个实验均为“套管实-高三化学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粗盐提纯时,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B.滴定管洗净后无需烘干,只要经待装液润洗2~3次,即可注入待装液进行滴定C.把新制的-高三化学
下列实验操作过程能引起结果偏高的是()①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②用量筒量取5.0mL溶液时,俯视读数。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高三化学
某校化学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一系列的化学实验活动。请你参与实验并完成下列问题:(1)甲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测量锌与硫酸反应速率:把2g锌粒放入锥形瓶内,通过分液漏斗加入1mol·L--高三化学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仰视量筒刻度量取一定量浓硫酸所配制的0.1mol·L-1H2SO4溶液的浓度结果偏高B.利用沸点数据推测将一些液体混合物分离开来的可能性C.要将溶解在CCl4中-高三化学
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A.少量钠保存在煤油中B.漂白粉露置在空气中保存C.NaOH溶液保存在带胶塞的玻璃试剂瓶中D.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高一化学
对含微量I-的某样品进行I-化学定量测定,有以下两种途径,最后均是以淀粉作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以求得I-的浓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已知:5I-+IO3-+6H+=3H2O+3I2I-+3
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高二化学
下列溶液中一定显碱性的是()A.溶液中:[OH─]>[H+]B.溶液的pH>7C.滴加甲基橙后溶液显黄色D.滴加甲基橙后溶液显红色-高二化学
某学生用碱式滴定管量取0.1mol/L的NaOH溶液,开始时仰视液面读数为1.0mL,取出部分溶液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1.0mL,该同学在操作中实际取出的液体体积为()A.大于10.0mL-高三化学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下表中的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或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或结论A将混有Ca(OH)2杂质的Mg(OH)2样品,放入水中搅拌成浆状后,加入足量饱和氯化镁溶液充分搅-高三化学
题目详情
酸化的AgNO3溶液。
Ksp(AgCl)>Ksp(AgI)
答案
试题分析:A. Ca(OH)2微溶于水,而Mg(OH)2难溶于水,当向该混合物中加入足量饱和氯化镁溶液时,会发生沉淀反应,产生难溶的Mg(OH)2沉淀,使Ca(OH)2的沉淀溶解平衡被破坏,继续溶解,最后完全转化为Mg(OH)2沉淀,从而达到除去Mg(OH)2样品中的Ca(OH)2杂质的目的。正确。B.在KClO3中Cl元素是以ClO3-的形式存在,所以溶于适量的蒸馏水,再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不会产生AgCl白色沉淀。错误。C.向某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消失的则原溶液可能含有CO32-,也可能含有PO43-。向含有SO32-的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会产生BaSO3白色沉淀,再加入硝酸时,由于硝酸有强氧化性,会把BaSO3氧化为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BaSO4,因此错误。D. 向盛有1mL 0.01lmol·L-1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5滴0.0lmol·L-1NaCl溶液,由于c(Cl-)·c(Ag+)> Ksp(AgCl),所以会形成白色AgCl沉淀。该物质难溶,也有一定的溶解度,在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再向其中滴加0.01 mol·L-1 NaI溶液,因为产生黄色沉淀。c(I-)·c(Ag+)> Ksp(AgI),所以会形成黄色AgI沉淀,破坏了AgCl沉淀溶解平衡,AgCl继续溶解,又形成AgI沉淀。最终沉淀有白色变为黄色。这与二者的溶度积常数的大小无关。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