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列材料:(6分)材料一:关于台湾问题,美方则表示:它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1972年中美-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6分)材料一:关于台湾问题,美方则表示:它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1972年中美-八年级历史
题目简介
阅读下列材料:(6分)材料一:关于台湾问题,美方则表示:它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1972年中美-八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关于台湾问题,美方则表示:它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材料二:中新社:奥巴马的“中国首秀”从上海开始。上海是中美关系的“福地”。一九七二年,……开启“破冰之旅”,当年的《中美联合公报》也是在这座城市发表,因此又被称为《上海公报》;三十年前邓小平访美,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奥巴马将他第一次访华行程的第一站选择在上海,别具深意。
(1) 根据材料一回答,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关于台湾问题美国坚持什么原则?
(1分)
(2)根据材料二请回答美国哪位总统开启了“破冰之旅”? (1分)当时中国有哪些领导人会见了他?(写出一个即可)(1分)中美正式建交于何时?(1分)有何历史意义?(2分)
题型:改错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美国坚持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原则。
(2)尼克松开启了“破冰之旅”。毛泽东或周恩来。中美正式建交是1979年1月1日。两国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美国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这一立场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问,这是中美建交的前提和基础。
(2)第一位访华的美国总统是尼克松,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领导人的欢迎。2 月28日,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发表,宣布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但是中美正式建交是1979年1月1日,中美发表第二个联合公报,这是在美国政府接受中方提出的“断交、废约和撤军”建交三原则情况下取得的成果。两国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
点评:本题难度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中美建交过程中,最敏感最重要问题应该是台湾问题,因为美国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承认台湾主权,拒不承认大陆新中国政权的,以台湾为砝码来制衡大陆从而达其维护其霸权地位之目的。七十年代美国全球战略调整需要,欲通过大陆来制衡苏联,从越南战场脱身,所以来改善新中国关系。新中国也必须以承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部分为条件,这涉及到新中国根本地位问题。三十年来,中美关系不断变化,但台湾问题一直是双方最重要最敏感问题。
上一篇 :
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和共同繁
下一篇 :
1971年ll月8日美国《时代》周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1969年尼克松访问法国时,戴高乐总统对他说:“你现在承认中国要比你将来由于中国强大起来而被迫承认它更好一些。”尼克松为此采取的重要举动是()A.帮助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八年级历史
尼克松总统在回忆自己首次访华时在机场与周恩来总理见面时的情景说:“当我们的手握在一起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1)“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什么?1972年-八年级历史
下图反映了中美贸易额从渐增到剧增的因素有()①大跃进运动②文化大革命③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八年级历史
某同学在探究了解新中国外交成就时收集了以下四幅图。图片集中反映了()A.弱国无外交,落后要挨打B.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以崭新的外交形象活跃在世界舞台C.只有积极参加国际合作-九年级历史
20世纪中期,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有位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感慨地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指A.中美关系缓和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中美-九年级历史
中美两国自建交以来,虽仍有分歧,但遇有重大国际事务都会适时保持联系和接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中美加强协作与沟通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B.中美两国都-九年级历史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两国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这意味着A.中美正式建交B.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中美两国不在对抗D.有利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九年级历史
新中国对外关系发展过程中,与原来敌对国家改善关系的最重要突破是A.万隆会议的召开B.第26届联大的召开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D.参加“亚太经合组织”-八年级历史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中美建交公报》中的这段话说明美国在台湾问题-八年级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关系对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不得因中国状况,-八年级历史
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是()A.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B.承办上海APEC会议C.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D.恢复在联-九年级历史
我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是()A.万隆会议B.尼克松访华C.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D.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八年级历史
如图,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新中国的外交成就B.国防现代化的起步C.统一大业的完成D.两岸交流的密切-九年级历史
阅读材料材料一中美关系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敌对,到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再到2011年胡锦涛主席访美,由对抗走向对话。而中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必将使中美关系-九年级历史
中美关系是21世纪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到1945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国人民对美国的友好和感谢的心情达到高潮。-九年级历史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中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西方新闻界称这一周是“改变世界的一周”,主要是因为:A.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B.新中国制定第一部宪法C.中美在上海签署《中-八年级历史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美国人对中国印象-九年级历史
下列是某同学自主学习时收集的图片。从中可见他学习的主题是()A.国防现代化B.新中国外交C.祖国统一大业D.两岸交流-九年级历史
右图是中美建交当年,邓小平访美时观看骑公牛表演的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于A.1953年B.1971年C.1972年D.1979年-八年级历史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尼克松总统在回·『己自己首次访华在机场与周恩来总理见面的情景时说:“当我们的手握在一起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摘编自-九年级历史
美国是一个没有童年的国家,在很短的时间里,美国完成了从建国到强盛的华丽转变,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材料一:看下图这个国家的出现材料二:“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八年级历史
如图,亚太地区是亚洲地区和太平洋沿岸地区的简称,某校九年级(7)班学生准备出一期亚太地区的历史专刊。请你参加,并解答相关问题。(11分)(1)图一会议签署的哪一文件是强权政-八年级历史
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你认为“梅开三度”不包括A.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D.提出和-九年级历史
国际外交史上著名的“乒乓外交”发生在A.中国和日本之间B.中国和美国之间C.中国和英国之间D.中国和苏联之间-八年级历史
1968年,尼克松还是总统候选人的时候就说:“我们必须不忘掉中国。我们必须不断寻求机会和她谈谈”。他第一次“和她谈谈”的文献成果是A.《朝鲜停战协定》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中美-九年级历史
阅读下表,指出直接影响1980年后中美贸易显著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中美贸易趋向表(单位:百万美元)——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年份美国对华出口中国对美出口197260321975304156198037-
图1、图2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外交成就B.国防建设C.文化繁荣D.科教兴国-八年级历史
张强同学整理所学知识,制成如下知识卡片,如果要给卡片一个名称,最合适的是A.外交工作不断突破B.思想文化繁荣发展C.民族工作成就显著D.统一大业逐步推进-九年级历史
20世纪70年代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会议是A.第24届联合国大会B.第25届联合国大会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第27届联合国大会-八年级历史
中美关系一直是两国与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以下问题。(8分)(1)尼克松在回忆录中写到“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我们双手一接触-八年级历史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先生,我荣幸地通知你,在10月25日举行的联合国1976次会议上,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了下述决议:(第2758号决议,在此从略)。顺致-八年级历史
2010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日活动在北京举行。感受近代以来的沧桑巨变,勿忘国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二次大-九年级历史
中美关系的缓和是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从尼克松与周恩来-八年级历史
解读下列表格,能得出的正确信息是年份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197260321975304156198037551059198538553840①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②中美建立
下图是一则新闻报道中采用的照片,该照片拍摄于1971年的一个重要国际会议上。与这则新闻报道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美-九年级历史
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欢迎邓小平时说:“我听说,在这新年之际,是忘记家庭争吵的时刻,也是团聚与和解的时刻。对于我们两国来说,今天是团聚和开始新的历程的时刻,是久已关闭的-八年级历史
根据“求同存异”、“小球转动大球”、“伙伴关系”等内容提炼出一个最恰当的学习主题是A.伟大的历史转折B.挑战两极格局C.艰难的探索历程D.走向世界舞台-八年级历史
1971年,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举行后发生的“乒乓外交”推动了()关系的发展。A.中日B.日美C.中美D.英日-八年级历史
周恩来总理曾说:“我们再等它三年、五年……等我们的力量强大了,再进去不迟。总有一天要请我们进去。”他说的“请我们进去”是指A.中印建交B.出席万隆会议C.重返联合国D.中美建交-八年级历史
(10分)图片见证历史,图片诉说历史。以下是一组反映了中国现代以来的外交历程的图片,根据图片回答问题。图一图二图三图四(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外交事件?(2分)(2-八年级历史
19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TheChineseAreComing(中国人来了)”。此标题和下列哪一事件有关A.万隆会议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某同学在查阅中美关系资料时发现了“小球转大球”这一说法,他理解小球是指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华,却不知道“大球”指什么。请你为他指出A.周恩来与尼格松实现历史性的握手B.中美-九年级历史
(6分)老照片和旧报纸承载着历史遗迹,记录着历史,给人带来无限的回忆和遐想。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外交的两个瞬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图一:图二:(1)尼克松访华被称为“-九年级历史
下列图标所示的国际和区域性经济组织中,中国加入的有A.③④B.②③C.①②D.①③-八年级历史
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广州春交会向38户美商发出邀请,应邀到会42人,这是中美贸易中断20多年后美商首次到中国参会。与这一事件有直接关系的是()A.中日关系改善B.《中美联合-八年级历史
下列图片记录了中美两国领导人在不同时期的会晤。你对这些图片反映的信息,最为恰当的理解是A.中国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美国霸主地位岌岌可危B.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中国-九年级历史
如图,是中国“APEC”会标。“APEC”指的是()A.亚太经合组织B.石油输出国组织C.上海合作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图2-八年级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下列外交成就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美正式建交③中日正式建交④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八年级历史
20世纪70年代,中国有一项体育项目,打开了中美之间友好往来的闸门,此项目是A.羽毛球B.乒乓球C.排球D.篮球.-八年级历史
在l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中,与1972年建交最高峰对应的历史事件是:A.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国参加万隆会议C.文化大革命扩大中国的政治影响D.中美关-八年级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列材料:(6分)材料一:关于台湾问题,美方则表示:它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1972年中美-八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关于台湾问题,美方则表示:它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材料二:中新社:奥巴马的“中国首秀”从上海开始。上海是中美关系的“福地”。一九七二年,……开启“破冰之旅”,当年的《中美联合公报》也是在这座城市发表,因此又被称为《上海公报》;三十年前邓小平访美,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奥巴马将他第一次访华行程的第一站选择在上海,别具深意。
(1) 根据材料一回答,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关于台湾问题美国坚持什么原则?
(1分)
(2)根据材料二请回答美国哪位总统开启了“破冰之旅”? (1分)当时中国有哪些领导人会见了他?(写出一个即可)(1分)中美正式建交于何时?(1分)有何历史意义?(2分)
答案
(2)尼克松开启了“破冰之旅”。毛泽东或周恩来。中美正式建交是1979年1月1日。两国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美国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这一立场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问,这是中美建交的前提和基础。
(2)第一位访华的美国总统是尼克松,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领导人的欢迎。2 月28日,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发表,宣布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但是中美正式建交是1979年1月1日,中美发表第二个联合公报,这是在美国政府接受中方提出的“断交、废约和撤军”建交三原则情况下取得的成果。两国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
点评:本题难度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中美建交过程中,最敏感最重要问题应该是台湾问题,因为美国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承认台湾主权,拒不承认大陆新中国政权的,以台湾为砝码来制衡大陆从而达其维护其霸权地位之目的。七十年代美国全球战略调整需要,欲通过大陆来制衡苏联,从越南战场脱身,所以来改善新中国关系。新中国也必须以承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部分为条件,这涉及到新中国根本地位问题。三十年来,中美关系不断变化,但台湾问题一直是双方最重要最敏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