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在船上用声纳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经8秒后收到回声.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求该处海底的深度.-物理
在船上用声纳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经8秒后收到回声.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求该处海底的深度.-物理
题目简介
在船上用声纳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经8秒后收到回声.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求该处海底的深度.-物理
题目详情
在船上用声纳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经8秒后收到回声.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求该处海底的深度.
题型:问答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
t=
class="stub"1
2
×8s=4s,
∵v=
class="stub"s
t
,
∴该处海水的深度:
s=vt=1500m/s×4s=6000m.
答:该处海底的深度是6000m.
上一篇 :
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
下一篇 :
用手机通话时,我们可以辨别出熟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录音机喇叭里放出悠扬的钢琴乐曲时,喇叭是模仿钢琴的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当把手放到喇叭的前方的金属网上,就会发现金属网轻微颤动,这说明了声音是由于__-物理
“不见其人,只闻其声”意思是指没有见到人,只听到说话声,就能知道说话的是谁,判断的根据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物理
声音的利用非常广泛,如:利用回声测距离是利用声音传递______,用超声波洁牙是利用声音传递______.-物理
“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是指不同的人声音的()A.音调不同B.音色不同C.响度不同D.音速不同-物理
为了让同学们放松平时学习上的紧张压力,感受大自然的美妙.老师们组织同学们去郊外秋游.有位同学来到一个山崖前面,突然他想到利用刚学到的回声知识测量一下他离山崖的距离.-物理
一艘科考船装有声纳.如果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米/秒,在考察时向水底发出声音0.8秒后接收到了回声,这里的水深为多少?-物理
《冰海沉船》的电影描述的是1912年一艘名叫“泰坦尼克号”的大海船,因为跟冰山相撞而沉没的悲剧,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超声波单向性好的特点制成一种装置安-物理
一个雷达向一架轰炸机发射电磁波,在2×10-5s后收到了反射回来的信号,那么此时飞机距雷达______m.-物理
一只轮船在海中以10m/s的速度前进,在行使过程中鸣了一声笛,4s后听到前面冰山返回的声音,问冰山离出发声处多远?(V声=340m/s)-物理
我们常常将乐器分为管乐器、弦乐器和敲击乐器,我们可以用耳朵分辨出这三类乐器,这主要是因为这三类乐器发出的声音()A.音调不同B.音色不同C.响度不同D.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不-物理
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节奏不同-物理
我们利用回声可以测量火车的速度,一列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驶向一个隧道,在距隧道口3600m处鸣笛.之后,火车向前行驶了400m后,我们听到了山崖反射回来的汽笛声.已知声音-物理
一个同学对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经2s听到回声,则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声速340m/s)______m.-物理
用钢琴和提琴同时演奏《梁祝》,我们常能明显地区别出钢琴声和提琴声,这是因为二者()A.音调不同B.音色不同C.响度不同D.音调、音色、响度都不同-物理
人们区分钢琴声和笛子声,是根据它们的()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音调和响度不同-物理
利用超声波为人体作常规检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利用超声波还可以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物理
根据提示猜两则物理谜语:(1)谜面:你声小它装哑,你高声它回答,专要俏学腔调,找遍天涯不见它.请猜一物理现象:______.(2)谜面:闪闪一银河,风吹不起波,遇热河水涨,遇冷河水-物理
现正研制比美国的月球探测器更先进的月球探测车.在研制月球探测车的过程中要克服的主要难题有:指令迟滞问题.当以5cm/s行进的探测车发现某种情况后,向地球发出一个无线电信号-物理
一辆长280m的火车驶向一座高山要进入隧道,司机鸣笛后2s钟听到回声,若火车的行驶速度为20m/s,则鸣笛时火车离高山距离为______m,听到回声后还需______s火车全部进入隧道.-物理
在大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这是为了()A.减弱声波的反射B.增强声波的反射C.增强声音的响度D.提高声音的音调-物理
盲人演员杨光荣荣获2007年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冠军.他有模仿不同人声音的特长,他模仿的是这些人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物理
列举两个事例:例1是声音传递信息,例2是声音传递能量:例1______;例2______.-物理
超声波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声纳系统向海底发射超声波信号,经8s后接收到海底反射回来的信号.求此处海水的深度.-物理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是根据声音的哪个特性来辨别某人的声音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频率-物理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一个人面对高山喊了一声,4秒后听到回声,那么人距离山有()A.340mB.680mC.60m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物理
辽宁的千山是全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名胜名区.小聪在雨中漫步千山,拾级而上,风声中传来寺院的阵阵钟声,他根据______辨出是钟声响.微风送来阵阵花香味,寻香味抬头看去,绿松之-物理
利用声呐可以测量海底的深度.若在海面发出超声波信号8s后,接收到海底反射回来的声波,已知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求海的深度是多少?-物理
小玉爱听收音机,他发现收音机里的报时声“嘟、嘟…”共有六响,从第一响到最后一响,前后间隔10s,最后一响声调比较高,有一天,他听过手中收音机响过最后一响后,远处楼里又传-物理
控测船上的声呐发出的超声波以1540m/s的速度射向海底,海底再将超声波反射回来,经4秒后声呐收到反射声波,则探测船距海底多少米?-物理
利用水下探测装置“声纳”寻找鱼群,若在“声呐”发出声音1s后接收到回声,如果认为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1500m/s,则鱼群距离“声纳”的距离为______m.-物理
一辆汽车以速度v向峭壁方向的山洞行驶,在距峭壁前440m处鸣笛一声,经2.5后听到回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物理
夏天买西瓜,常常捧起来要轻轻敲击它,根据发出的声音来判断它们的好坏,这是利用了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以上因素都有-物理
一个人站在平行的峡谷之间,在他击掌后的0.3s和0.7s听到前后两次回声,若声速为340m/s,则此峡谷之间的宽度为多少千米?-物理
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向相反方向传播.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底大喊一声,经过1.6S听到回声,这口枯井深度是多少米?(声速按340m/s计算)-物理
声音和光的传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在传播中都传播的是______和______.-物理
如图,播放民乐合奏的CD盘时,我们虽然没有看到乐队演出却能分辨是哪种乐器发声,这是因为不同乐器所发声音的______是不同的.-物理
为什么在屋子里说话比原野里听起来响亮?-物理
手机是通过______传递信息的,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m/s,用手机接打电话时,很容易辨别熟悉人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______判断的.-物理
人站在山崖前,面对山崖喊一声,那么要听到回声,人到山崖的距离至少是______米.(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米/秒)-物理
一测量船将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测出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反射波所用时间是4s,已知声音在水中传播速度1500m/s.问:此处海底深度是多少?-物理
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距离,在与某障碍物水平的方向上,声呐向障碍物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障碍物的回波信号.则该处据障碍物的距离为______m.但是,超声波声呐却不能-物理
某人站在山崖前大喊一声,过了2秒听到了自己的回声,求这个人到山崖的距离.-物理
闭上眼睛我们也可以辨别熟人的说话声音,这是根据人的声带振动时,有不同的()A.音色B.振幅C.频率D.响度-物理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说明声音的______不同,它与发声体的______和______有关.-物理
用玻璃制造的封闭的电话亭隔音效果好,这主要是因为玻璃()A.能较好地吸收声音B.能较好地反射声音C.声音在玻璃中不易传播D.以上说法都正确-物理
第一次测定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是用下面方法进行的:准备两条船,在一只船上实验员向水中放下一个钟,当敲钟时使用回声可以帮助船只测量水深,因此在海洋和江河的考察船上都装置-物理
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能分辨出它们发出的声音有所不同,主要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传播速度不同-物理
小明在两边是悬崖壁的山谷间喊话,他分别在0.6秒和1.4秒时听到了山谷传来的2次回声,则山谷的宽度是.-八年级物理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m/s,人面对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一声,2s后听到回音,则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大约是______m.-物理
下列说法属于由声音传递信息的是()A.给患者除去体内结石B.炮声震聋了耳朵C.给患者做“B超”D.三种说法都不是-物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在船上用声纳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经8秒后收到回声.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求该处海底的深度.-物理
题目详情
答案
t=
∵v=
∴该处海水的深度:
s=vt=1500m/s×4s=6000m.
答:该处海底的深度是60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