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采用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模型试验,可以检验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合理性。下表为降水量在60mm/30分钟时,“不同植被覆盖率林草措施减流减沙效益”表。读表回答题。-高二地理
采用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模型试验,可以检验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合理性。下表为降水量在60mm/30分钟时,“不同植被覆盖率林草措施减流减沙效益”表。读表回答题。-高二地理
题目简介
采用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模型试验,可以检验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合理性。下表为降水量在60mm/30分钟时,“不同植被覆盖率林草措施减流减沙效益”表。读表回答题。-高二地理
题目详情
采用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模型试验,可以检验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合理性。下表为降水量在60mm/30分钟时,“不同植被覆盖率林草措施减流减沙效益”表。读表回答题。
植被覆盖率
(%)
径流量
(mm/30分钟)
入渗量
(mm/30分钟)
产沙总量
(g)
减流效益
(%)
减沙效益
(%)
100
9.77
50.23
0.85
80.78
99.30
85
20.46
39.54
1.52
59.75
98.77
70
27.31
32.69
4.34
46.27
96.48
60
38.24
21.76
24.11
24.77
80.41
40
41.91
18.09
57.29
17.53
53.45
20
42.44
17.56
88.75
16.51
27.89
0
50.83
9.17
123.07
0
0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径流产生量随植被覆盖率增大而增大
B.径流产生量随入渗量减少而增大
C.产沙总量随入渗量增大而增大
D.入渗量随植被覆盖率减小而增大
2.在植被覆盖率变化幅度相同条件下,同时对减流减沙效益影响均较大的植被覆盖率变化范圈是 ( )
A.20%~40% B.40%~60% C.60%~70% D.70%~85%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1.C
2.A
略
上一篇 :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
下一篇 :
(28分)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2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下图所示区域是中国最大的葵花籽生产区,其中甲市有中国最大葵花油生产基地。其产品销往国内外,近几年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高三地理
下列关于世界环境保护的说法,你认为合理的是[]A、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不突出B、世界环境问题的解决要依靠发达国家C、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不突出D、解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往往不-高一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山西保德县的天桥村,全村1000多口人,过去靠种玉米、土豆为生,生活不算富裕,村干部为带领大家脱贫,办起了12个石灰窑。近两年收入多了,-高一地理
3月11日日本北部海域发生9.0级地震,地震引发的大规模海啸淹没了东北部地区,造成人员大量伤亡;地震也导致了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一号、三号和二号反应堆-高三地理
读图及文字(歌词节选)材料,分析回答。(1)指出材料所反映的主要自然现象,从鸿雁生存的地理环境方面简要说明其形成的原因。(2)歌词中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留恋与欣赏。请-高三地理
(37分)图13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21世纪海洋经济、网络经济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材料二都市农-地理
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题。(10分)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高二地理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青海馆以“中华水塔·三江源”为主题,展现中华水塔的山水风情与三江源的生态意境,揭示三江源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和城市之源。阅读图17“青海省简图”,回-高二地理
沟头防护工程是指为防止径流冲刷引起沟头前进和坡面蚕蚀而采取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图为我国某地沟头防护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沟头防护工-高三地理
(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人口居世界第五位,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部地区,这里也是甘蔗、咖啡、柑橘、玉米等农作物的主要分布区。材料-高三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0年7月3日,福建紫金矿业紫金山炼铜厂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事故造成汀江部分水域严重污染。地方政府启动了对流域中水库水量的应急调配等-高三地理
下图为“自然界碳、水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人类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是造成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主要的环节是A.①B.②C.③D.④-高三地理
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有(双选)[]A、发展沼气B、开采小煤窑C、利用太阳能D、种植薪柴林-高一地理
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A.保障城镇用水B.开发水能资源C.蓄水灌溉农田D.发展水产养殖小题2: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20世纪50年代湖北省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今只剩下83个。昔-高二地理
2008年6月1日开始,全国取消无偿提供购物塑料袋的目的主要是A.减少生产成本B.减少环境污染C.降低销售成本D.降低资源消耗-高一地理
读材料,回答下列间题材料一:红水河流城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呕,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日。红水河的红色来自上游的红土地,其含沙量-高三地理
2008年3月,联合国副秘书长提出了“碳中性国家”(不给地球环境增加二氧化碳负担)的概念之后,一些国家开始响应,并为实行“碳中性国家”计划制定年限和措施,以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高一地理
材料一:广东汕头贵屿镇是中国的电子垃圾产业中心。当地农民工使用最原始方法处理电子垃圾,数以百计的河流因含有重金属物质而呈现漆黑色;镇区外,那些被抛弃的田地变成了各-高三地理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4)题(26分)材料一下图为材料二: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之国”、“风车之国”,围海造田的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七分之一。2009年荷兰实施一项“退耕还海”工程-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黄河金三角地区(图甲)是2012年设立的全国唯一跨省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材料二:三门峡市某大型煤矿煤电铝一体化发展示意图(图乙)(1)运城属-高三地理
(10分)地理——环境保护咸潮是发生在内陆淡水河流与海水交界地域的特有水文现象,当内陆河流上游径流水量少于下游的消耗水量时,海水倒灌,造成取水附近水域盐分达到或超过250-高三地理
我国以下生产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是A.农业生产―围湖造田,陡坡开荒B.农业生产―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农业C.工业生产―先污染,后治理D.工业生产―循环经济,清洁生产-高一地理
世界胡杨广泛生长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有①水源污染②酸雨③水土流失④次生盐碱化⑤荒漠化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④⑤D.④⑤-高三地理
(28分)下左图和又上图分别为莱茵河与湘江流域图。读图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并简要说明湘江和莱茵河水文特征突出的差异性。(4分)(2)评价橘子洲“美橘”生长的气候条-高三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索契地处俄罗斯南部、黑海沿岸,是俄罗斯最狭长的城市、最受欢迎的旅游度假疗养胜地,也是地球最北端的亚热带气候区。短小的索契河把索契市-高三地理
2009年12月,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各国的共识。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回答1~2题。1、发展低碳经济最主-高三地理
(32分)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很多中药村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地理
2011广东厚街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任何一届车展都多,据此回答。若新能源汽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B.减轻大气污染C.促-高二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长水草的沼泽),不可以立为天下王。————《管子》材料二:秦《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林木山及壅堤水。不夏月-高一地理
材料一:2006年《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指出,来自陆地的生产和生活污染对中国海洋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余来自近岸养殖、海上航运、海上石油、天然气开发以及海上倾废等-高二地理
(26分)贝加尔湖冬季平均气温达零下38℃,每年大约会发生两千次地震,地壳断裂处不断有新的热矿泉产生。伊尔库茨克是俄罗斯东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和科技文化中心,拥有众多科-高三地理
(6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霍尔果斯是新疆实施“东联西出”、“西去东来”战略的重要支点,也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加快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和进出口贸易集散地、-高三地理
近年来,太湖多次发生严重的蓝藻污染事件,解决该污染的根本措施是[]A.引长江水净化B.积极动员市民打捞C.控制污染排放D.大力发展水产养殖-高三地理
下列做法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是()①将能种植粮食的林地、草原都开垦为耕地②积极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浇灌技术③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一批中低产田④在一些陡峻的山坡上修梯田,扩-高一地理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a臭氧层空洞b全球变暖c酸雨d森林锐减(2)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_______-高一地理
图1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读图1,完成下列问题。图1小题1:图1表明该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A.年降水量少B.夏季降水多C.冬-地理
下图是综合考虑资源消耗、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三方面绘制而成的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资源环境成本统计图,下列叙述正确的:A.图例1表示生态退化造成的经济增长成本B.新疆资-高二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西南某省份为大力种植橡胶,一直在砍伐原生态林。橡胶林涵水能力很差,为保证橡胶产量,需要扩大间距,控制单位面积植株数。下图为原生态林和橡胶林-高三地理
(37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R河流域面积约为7.1万平方千米,是欧洲最大的稻米产区,也是人口密集的工业地带。水力发电量约占Y国46%。二战以后,Y国首先在R河流域上-高三地理
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充斥着人类生活的空间,产生了全球性的或区域性的环境问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垃圾已成为城市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目前-高一地理
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行之有效的措施是[]A、将石油和煤炭转化为气态燃料B、全面禁止使用氟氯烃类制冷物质C、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D、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高三地理
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共15分)材料一:洞庭湖水系变迁图材料二: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然而洞庭湖水域的泥沙淤积非常严重,到20世纪末,-高二地理
(24分)读我国南方某区域图,回答问题。材料一:土地资源是大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在内)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交通方便,人口集中,水热充足,土地资源十-高三地理
读某地生态园的生产体系示意图,回答问题1.该生产体系的主导企业应靠近A.消费市场B.原料产地C.动力基地D.高等院校2.该生态园A.实现了生产的完全无污染物排放B.不利于甘蔗种植-二年级地理
读我国北方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关于该区域四地发展方向的规划,正确的是A.甲地种植柑橘,发展立体农业B.乙地依靠海岸,建设海滨浴场C.丙地开荒,大力发展粮食生产-高三地理
关注入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追求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现代人类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读某地区人口和环境质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地形类型分析,人口密度大于100人/-高一地理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限制性因素是水源。-高二地理
(28分)2014年,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疏解首都面临的巨大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读以下材料,回答(1)~(5)题。材料一:“京津冀地形图”与京津冀城镇体系-高三地理
(22分)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世界某国及其周边地区图材料二:B城附近的卡帕多奇亚拥有世界上梦幻般的地质景观(如下图蘑菇石)。蘑菇石顶部岩石呈灰黑色,含有气孔,底部-高三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采用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模型试验,可以检验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合理性。下表为降水量在60mm/30分钟时,“不同植被覆盖率林草措施减流减沙效益”表。读表回答题。-高二地理
题目详情
(%)
(mm/30分钟)
(mm/30分钟)
(g)
(%)
(%)
A.径流产生量随植被覆盖率增大而增大
B.径流产生量随入渗量减少而增大
C.产沙总量随入渗量增大而增大
D.入渗量随植被覆盖率减小而增大
2.在植被覆盖率变化幅度相同条件下,同时对减流减沙效益影响均较大的植被覆盖率变化范圈是 ( )
A.20%~40% B.40%~60% C.60%~70% D.70%~85%
答案
1.C
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