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燃烧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产生的废气,影响气候、危及人体健康的问题日益严峻。因此,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广泛重视。1.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2011年中国-高三地理
燃烧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产生的废气,影响气候、危及人体健康的问题日益严峻。因此,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广泛重视。1.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2011年中国-高三地理
题目简介
燃烧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产生的废气,影响气候、危及人体健康的问题日益严峻。因此,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广泛重视。1.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2011年中国-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燃烧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产生的废气,影响气候、危及人体健康的问题日益严峻。因此,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广泛重视。
1.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2011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34.8亿吨标准煤,比去年增长7.0%。为了缓解能源紧张局面,在新能源开发过程中,有专家建议我国应积极开展利用藻类提取植物油代替石油的绿色能源的研究。简述我国拥有哪些有利于藻类培植的水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分析甲乙两地风能资源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从自然和市场两个方面分析甲地建设风力发电基地的不利因素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说明亚马孙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综合读图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上海模拟题
答案
48.我国有四大边缘海,海域面积广阔;有很多的河流、湖泊,内陆水域面积较大;此外,我国还有众多的池塘和沼泽地,这些都适合藻类的培植
49.差异:甲地接近冬季风的源地,且植被稀疏,风力强劲,风能资源丰富;乙地离冬季风的源地远,且地形为盆地,受四周山地及高原影响,风力弱,风能资源贫乏。不利因素:夏季风力相对较小,易受冰冻、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影响,远离消费市场,输电距离远
50.河口为三角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位被推高;河口受东北信风影响,信风顺潮流方向推高潮位;该河流年径流量大,入海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
上一篇 :
下图表示我国煤炭保有储量的地
下一篇 :
煤作为一种常规能源,随时代的进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读我国某种清洁能源发电站分布简图,回答1~2题。1、影响图中发电站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水力资源的分布B、风场资源的分布C、煤炭资源的分布D、耗能产业的分布2、利用该清洁-高二地理
读“四个国家的能源消费构成图”,回答1~2题1、图中四个国家与我国情况接近的是[]A、①B、②C、③D、④2、我国今后重点开发的能源及原因正确的是[]A、水能—蕴藏量丰富,开发利用程-高二地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山西省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作业B、山西省逐步形成了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C、目前山西省产业结构-高二地理
12月13日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正式获批。山西省的试点是目前唯一一个覆盖整个省域的综改区,未来将紧紧围绕“资源型经济转型”改革主题,探索地区产-高三地理
下列土地类型中属于湿地的是①湖泊②麦田③沙漠④沼泽[]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高二地理
下图中的A、B两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也是我国后备土地资源较多、开发潜力较大的地区之一,但近年来,国家宣布停止对该区域的大规模开垦,对部分已开垦的沼泽地要有计-高二地理
读“洞庭湖区湖泊面积和容积变化统计表”,回答1—2题。洞庭湖区湖泊面积和容积变化统计表1、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变化带来的后果可能是[]A.水体富营养化B.湖区气温日变化减少C.洪水-高一地理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据此回答1—2题。1.下列-高二地理
我国政府下令限制开垦沼泽地,主要原因是[]A.沼泽地土壤十分贫瘠B.开发的成本太高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高二地理
我国湿地面积广大,其正确发展方向应是[]A.利用湿地水域,合理发展水产业B.通过湿地改造,发展谷物种植业C.利用湿地自然条件,建立蔬菜、瓜果基地D.开垦湿地,发展水稻,建设-高二地理
过去洞庭湖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是①泥沙淤积②周边地区灌溉用水过量③人工围垦④气候干旱,蒸发旺盛[]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高二地理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既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在青海湖地区开展水土综合治理工作,切实可行的措施是[]A.充分利用水资源,扩大耕地面积B.改良耕作-高三地理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既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1.近年来青海湖面积不断缩小,其主要原因是[]A.全球变暖导致蒸发强烈B.围湖造田C.大面积引水灌溉D-高三地理
湿地是人类珍贵的自然遗产,我国近年来在东北开展了20项湿地保护示范工程,对约530万公顷的湿地进行保护。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湿地是一种特殊的_______。(填序号)A.-高二地理
湿地、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据此,回答1~3题。1、下列-高一地理
20世纪初至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面积不断减少。1998年以来,经过综合治理,如今洞庭湖的面积扩大了五分之一。读图,完成1~3题。1、20世纪初至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由大变小顺-高三地理
2011年被称为湿地之年,既是《湿地公约》成立40周年,也是《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颁布实施1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主要湿地分布图材料二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高三地理
下图为我国两大淡水湖示意图,据图回答1—2题。1、甲湖面积比20世纪缩小了近一半,其后果是[]A.造成上游水土流失B.导致湖滨土地沙化C.对湘江调节能力减弱D.对长江调节能力减弱-高二地理
读表中数据,完成下面2题.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1.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A.水库坑塘海涂水田河渠B-高一地理
下图为中亚某湖泊变迁状况,据此回答问题。造成图示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放牧导致的荒漠化B.过度引用当地的河水进行灌溉C.全球变暖导致的气候变干D.砍伐森林导致的水土流-高二地理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签订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确定2月23日为“国际湿地日”。-高一地理
在洞庭湖区大规模围湖造田,产生的后果主要是[]A.航道断航现象消失B.调蓄洪水能力减弱C.生物多样性增加D.湖区降水量增加-高三地理
国家停止开发三江平原的荒地,是因为那里[]A、经过多年开发已无荒可垦B、那里气候长冬夏短,生长期短,不利作物生长C、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不宜开发D、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高二地理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图中山脉,表述正确的是()A.①是我国地势阶梯之间的分界线B.②是半干旱和半湿润区界线C.③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D.④是我国亚热带和温带分界线-高二地理
读洞庭湖的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曲线中,与洞庭湖面积变化最相符合的是[]A、AB、BC、CD、D(2)1950~1958年期间,洞庭湖面积迅速缩小的主要原因是[]A、水土流失导致泥-高二地理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据此-高二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陆地上的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对周边地区热力作用产生影响,所以对降水量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但因季节而有差异。材料二:浙江西部山区某水库对降-高三地理
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盒子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高三地理
读海河水系示意图,分析回答:(1)永定河发源于(地形区)。(2)请从地形、气候、水系等三方面简要分析海河流域易发生水灾的自然原因。(3)海河的治理措施主要有哪些?这些措施能否-高二地理
读洞庭湖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1)乙图与甲图相比,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我国不同湖泊入湖水量年内变化图”,其中a、b、c所表示的湖泊分别是鄱阳湖、洪泽湖、太湖,据此完成1—2题。1、图中a湖泊人湖水量峰值出现在5月份的原因是[]A、南岭地区进入-高三地理
湿地被称为“地球的肾”,最主要的是因为湿地具有什么功能[]A、调节气候B、美化环境C、净化水中的污染物D、保护生物多样性-高一地理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回答1~2题。1、下列地理事物-高三地理
(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烤烟对自然环境要求较高,低于10℃或高于35℃都不利于其生长。在我国,烤烟一般3、4月为育苗期。5--8月为生长期。云南省是我国优质烤烟-高三地理
区域地理环境影响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各题。(10分)资料一:见下图资料二: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高二地理
读“东北地区沼泽主要分布图”,回答问题。(1)东北地区沼泽分布面积自北向南逐渐________(增大、减小)。试分析形成这种南北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中国局部地图,回答问题。(1)铁路d的名称是。(2)指出图中G山脉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意义。(3)简析图中河流从②到③河段流量减少的原因。-高二地理
近年来,青海湖流域由于降雨和径流量减少,草场退化,土地沙化,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目前,青海省在青海湖地区开展水土综合治理取得一定成效。回答1—2题。-高三地理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的居延海。读黑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下列关于黑河流域说法正确的是A.黑河属于内流河,以大气降水补-高三地理
光伏发电是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产业链的产品具有轻、薄、短、小的特点。图甲是2011年世界太阳能光伏发电量比例图,图乙是太阳能光伏产业-高三地理
(2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成为我国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区之后的第五大经济区。经济区-高三地理
读“我国三个著名经济区分布示意图”,回答小题。小题1:对流经乙、丙两区域的河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位季节变化都很大B.都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C.都能为两区域提供丰富的水-地理
(20分)读泰国有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泰国地形图(图甲)。材料二:泰国约有6300万人口,其人口分布概况见图乙。材料三:曼谷气象资料(图丙)。(1)泰国地势特点为。(2分)(2)从河-高一地理
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盒子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高三地理
读表,完成1—2题。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1、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A.水库坑塘海涂水田河渠B.河渠水-高三地理
(24分)阿拉斯加面积为171万平方千米,人口仅60多万,2011年,阿拉斯加矿产品出口总值184亿美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阿拉斯加区域图。材料二:瓦尔迪兹(北纬59.-高三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1: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以青藏高-地理
下图为乌拉尔河水系示意图,①②③为三个水文观察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推断乌拉尔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A.季节性积雪融水B.永久性冰川融水C.雨水D.地下水-高二地理
(10分)河流流域的开发应合理、适度,以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左图为“世界某著名河流的流域范围示意图”;右图为“该河下游某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对比左图中-高二地理
河流的中下游侧蚀作用明显,河流不断地侵蚀河岸、扩展河床,致使河道不断弯曲,以致河道变迁。读某河段曲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1)此种河道可能位于()(2分)A.黄-高二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燃烧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产生的废气,影响气候、危及人体健康的问题日益严峻。因此,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广泛重视。1.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2011年中国-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2.根据材料一,分析甲乙两地风能资源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从自然和市场两个方面分析甲地建设风力发电基地的不利因素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说明亚马孙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9.差异:甲地接近冬季风的源地,且植被稀疏,风力强劲,风能资源丰富;乙地离冬季风的源地远,且地形为盆地,受四周山地及高原影响,风力弱,风能资源贫乏。不利因素:夏季风力相对较小,易受冰冻、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影响,远离消费市场,输电距离远
50.河口为三角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位被推高;河口受东北信风影响,信风顺潮流方向推高潮位;该河流年径流量大,入海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