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8分)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雅典国家的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的方式产生。当然,抽签也要依据职位轻重-高三历史
(18分)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雅典国家的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的方式产生。当然,抽签也要依据职位轻重-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18分)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雅典国家的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的方式产生。当然,抽签也要依据职位轻重-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18分)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国家的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的方式产生。当然,抽签也要
依据职位轻重而略有区别。执政官这类最高官职尚须各选区按比例提出一定数量的候选人,
然后再从候选人中抽签决定,但候选资格已尽量放宽,无任何财产、等级、资历的限制。
其他各级官职和五百人会议成员则在各选区从合格公民中直接抽签产生。
——摘自人教版高中新课标教科书
材料二 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而已。
——《明史》
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42年,沃波尔内阁的政策遭到议会反对,沃波尔辞职,创下了首相遭到议会反对时,应辞职向议会谢罪的惯例。1783——1784年,小皮特内阁遭到下院反对,内阁决定解散下院,提前进行议会选举,由新成立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这一惯例进一步完善了责任内阁制。
——《世界史资料》
材料四 “凡居住陕甘宁边区区域的人民,在选举之日,年满16岁的,无男女、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的区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犯下列各条之一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有卖国行为经法庭判决者。2.经法庭判决有罪剥夺公权期限未满着。……
——《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
项目
家庭成分
社会出身
地主
富农
中农
贫农
绅士
商人
学生
军界
工人
务农
数量
7
17
41
26
9
15
10
2
2
53
备考
全县参议员91名,内有候补议员12名。
——摘自《庆阳县两年来三三制执行情况》(1944年)
材料五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材料六 第十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的特点,并指出其局限性。(3分)
(2)根据材料二说出明朝内阁制的特点及实质。(2分)
(3)根据材料三说出英国内阁制的特点及实质。(2分)Ks5
u
(4)根据材料四分析抗日根据地参议员的组成有何特点?中共在抗日根据地推行民主政治
有何积极影响?(3分)
(5)对比材料五和材料六,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6)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的认识。(2分)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32.(18分)(1) 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的特点,并指出其局限性。(3分)
(1)特点:抽签选举;依据职位轻重有区别;间接与直接相结合;面向一切公民。(答出其中1点即可。2分)
局限: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易造成权力的滥用。(1分)
(2)根据材料二说出明朝内阁制的特点及实质。(2分)
(2)特点:明朝内阁只备顾问而没有决策权。(1分)实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分)
(3)根据材料三说出英国内阁制的特点及实质。(2分)
(3)特点:英国内阁拥有行政大权,权力相互制衡。(1分)
实质:资产阶级民主制度。(1分)
(4)依据材料四分析抗日根据地参议员的组成有何特点?中共在抗日根据地推行民主政治有何积极
影响?(3分)
(4)民主性、广泛性;农民积极参与。(答出其中1点即可得1分)
积极影响:推动了抗日根据地民主化进程,调动了边区社会各界,尤其是农民的积极性,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2分)
(5)对比材料五和材料六,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5)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背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
(6)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的认识。(2分)
(6
)实现民主,要有公平、合理的选举方式和广泛的选举权;民主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民主有阶级性。(答出其中2点即可得2分)
略
上一篇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
下一篇 :
清朝时期,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清史稿?职官志一》“初设议政处,令巩阿岱等为议政大臣,参画军要。……用兵西北,虑儤直者洩机密,始设军机房,后改军机处。”下列关于军机处叙述正确的是[]A.起迄年间为清朝雍-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朝初年,沿袭满洲贵族议事的旧制,设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军国大事。康熙初年,四大臣辅政,满洲、蒙古都统俱为议政大臣。六部满人尚书也参-高一历史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清代宫廷戏《宰相刘罗锅》曾和它的这首主题歌一样风靡一时。但该剧的片名却犯了历史学上的一个常识性错误。根据你掌握的历史知识,你认为-高三历史
(12分)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材料一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在那-高二历史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摘自黄仁宇《中国人历史》(1)用明-历史
下列措施与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无关的是()A.推行分封制B.实行行省制度C.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D.废除宰相制度-高二历史
(28分)2009年11月5日,北京市政府发布《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城南计划”),北京“城南”由此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坐落在天安门南面的正阳门,巍峨高耸,距-高三历史
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17年9月14—21日八天内,皇帝平均每天要处理411件政事。为减轻负担,明太祖()A.废除丞相B.设置内阁C.设殿阁大学士D.实行八股取士-历史
君主专制从秦到清有不断强化的趋势,下列选项能反映这一发展趋势的是①秦国统一后秦王改称皇帝,设三公②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相互分离③明成祖朱棣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制④清朝-高二历史
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但有些电视剧中常常出现违背历史真实的镜头。下列剧情有违历史史实的是①明成祖和丞相在商议事情②《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③《台湾-高三历史
清政府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归流”是指A.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管治B.把西南地区纳入清朝版图C.少数民族归理藩院掌管D.中央派遣流官直接管治-历史
描写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政治生涯的历史小说《一代名相张居正》正在流行。然而,有学者指出,仅从书名可以判断,这本小说的作者根本不懂历史。这位学者的理由可能是A.历史上的张-高一历史
下列关于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相同点的比较,正确的是A.通过选举产生B.是中央行政管理机构C.都对君主负责D.首辅或首相由君主任命-高一历史
明太祖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孟子》一书中招致明太祖对孟子不满的话最有可能是()A.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B.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C.非其君不事,非其民-高三历史
明清时期某些思想家,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黄宗羲就是其中一员。下列观点出自黄宗羲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宇宙便是吾心”C.“天下为主,君为客”D.“-高二历史
明朝掌管地方民政和财政的机构是()A.布政司B.行省C.按察司D.都指挥司-高一历史
下图是军机处的内景图。它的设置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A.宋太祖B.明成祖C.康熙帝D.雍正帝-高三历史
《论法的精神》评价道:“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以下对此理解不正-高二历史
雍正皇帝说:“愿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这反映了清朝时代A.雍正皇帝重视人才B.雍正不愿大权独揽C.君主专制达到顶点D.君主同情广大人民-高三历史
康熙皇帝是一位对中国历史有丰富知识的帝王,常常手握《资治通鉴》不辍。他于康熙十八年重开明史馆,大规模地编修《明史》。但由于修史时“天威咫尺,临之在上”,于是《明史》隐讳颇-高三历史
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这里的“我朝”是指()A、汉朝B、唐朝C、元朝D、明朝-高一历史
对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机构目的的表述,最确切的是A.行中书省权力过重B.强化地方政权的职能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高一历史
赵冀《檐曝杂记》中说:“则军机大臣面呈后撰拟进呈,发出即封入纸函,……其迟速皆由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自有廷寄之例.始密且速矣。”这则材料主要体现出“军机处”的特点是()A行-高二历史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吐谷浑曾是我国西北地区颇具神秘色彩的民族,对其记载史书和实物证据都所见不多……1996年在青海都兰县发掘的唐初期的吐谷浑古墓群中,出土-高三历史
标志着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结束的事件是A.中华民国的成立B.清帝退位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完成-高一历史
明清时期“改土归流”政策是指A.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B.平定西南地区宣慰司的叛乱C.取消西南地区的土司衙门,改由流官担任D.对西南地区实行地方土司和中央委派官员共-高一历史
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谨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高二历史
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发展的标志是A.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B.明成祖设立内阁C.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立D.汉武帝时中朝的设立-高一历史
我国古代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最重要标志是A军机处B唐三省六部制C秦中央集权制度D隋三省六部制-高三历史
清设军机处弊端多多,稍可称赞的是A.军机大臣无法弄权B.军机处对军国大事直接进行裁决C.军机处工作效率相对较高D.减轻了皇帝的行政工作负担-高一历史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道:“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这里的高皇帝是指()A.唐太宗B.明太祖C.明永乐帝D.清雍正帝-高一历史
清乾隆帝认为:“西藏乃极边之地,非内地可比,其生计风俗,自当听其相沿旧习,毋庸代为经理。”当时的官员视察西藏时指出:“边氓(民)之气宜静不宜动,此等番民羁糜之足矣,召募-高三历史
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的标志是A.行省制的推行B.三省六部制的确立C.军机处的设置D.丞相制度的废除-高一历史
明太祖废除丞相,主要是由于A.元朝的丞相贪婪暴戾,扰乱朝纲B.过去的丞相大多平庸无能,败坏风气C.厂卫特务机构设置后,丞相失去了存在的意义D.丞相的权力过于集中,经常威胁-高一历史
清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A.中央开始设置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专职机构B.西方殖民者联合挑起民族矛盾,支持分裂叛乱活动C.通过册封少数民族首领来加强边疆地区的管-高二历史
(10分)在学习了高中历史新课程必修一模块的内容以后,一些同学在就人类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的政治文明发展历程展开讨论。下面是他们的部分发言:同学甲:古代中国和古代-高一历史
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标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制度发展到了顶峰。-高一历史
《明史.魏忠贤传》记载:“有四人夜饮密室,一人酒酣,漫骂忠贤,其三人噤不敢出声。骂未迄,番人摄四人至忠贤所,即碎骂者,而劳三人金。三人者魂散不敢动。”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高一历史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黄仁宇曾说:“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材料二:有人说:“……美国-高三历史
雍正帝为加强皇权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①扩充六部②增设南书房③取消内阁④增设军机处A.①②B.③④C.②④D.④-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13分)材料一(中国明清时期)“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又使大小官吏只能唯上是从,助长了-高一历史
(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王安石)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纵然,莫肯-高二历史
康熙帝时期,清朝中央机构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下列图示8中正确的是-高二历史
从明朝废丞相到清朝设立军机处,主要反映了A.封建政治体制发生根本变化B.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始终存在D.中央集权制度趋向完善-高三历史
阅读下面材料材料一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高一历史
如果你到故宫参观过,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解说词:“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高三历史
清朝设置军机处反映的时代特征是①君主专制的日益加强②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③相权的日益加强④中央机构的精简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高一历史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达到顶峰是在: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清时期-高二历史
明朝中期以后,太监乱政,成为政治一个明显特征,之所以出现这样特征的主要原因在于()A.统治者创立了内阁制度B.强化君主专制C.丞相专权,权势过重D.实行行省制度-高一历史
图为一老师上课时的板书,请问这位老师正在介绍那一朝代中央政制的特色?()A.汉代的三公制B.唐代的三省制C.宋代的三司制D.明代的内阁制-高二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8分)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雅典国家的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的方式产生。当然,抽签也要依据职位轻重-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 雅典国家的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的方式产生。当然,抽签也要
依据职位轻重而略有区别。执政官这类最高官职尚须各选区按比例提出一定数量的候选人,
然后再从候选人中抽签决定,但候选资格已尽量放宽,无任何财产、等级、资历的限制。
其他各级官职和五百人会议成员则在各选区从合格公民中直接抽签产生。
——摘自人教版高中新课标教科书
材料二 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而已。
——《明史》
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42年,沃波尔内阁的政策遭到议会反对,沃波尔辞职,创下了首相遭到议会反对时,应辞职向议会谢罪的惯例。1783——1784年,小皮特内阁遭到下院反对,内阁决定解散下院,提前进行议会选举,由新成立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这一惯例进一步完善了责任内阁制。
——《世界史资料》
材料四 “凡居住陕甘宁边区区域的人民,在选举之日,年满16岁的,无男女、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的区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犯下列各条之一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有卖国行为经法庭判决者。2.经法庭判决有罪剥夺公权期限未满着。……
——《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
材料五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材料六 第十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的特点,并指出其局限性。(3分)
(2)根据材料二说出明朝内阁制的特点及实质。(2分)
(3)根据材料三说出英国内阁制的特点及实质。(2分)Ks5
(4)根据材料四分析抗日根据地参议员的组成有何特点?中共在抗日根据地推行民主政治
有何积极影响?(3分)
(5)对比材料五和材料六,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6)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的认识。(2分)
答案
(1)特点:抽签选举;依据职位轻重有区别;间接与直接相结合;面向一切公民。(答出其中1点即可。2分)
局限: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易造成权力的滥用。(1分)
(2)特点:明朝内阁只备顾问而没有决策权。(1分)实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分)
(3)特点:英国内阁拥有行政大权,权力相互制衡。(1分)
实质:资产阶级民主制度。(1分)
影响?(3分)
(4)民主性、广泛性;农民积极参与。(答出其中1点即可得1分)
积极影响:推动了抗日根据地民主化进程,调动了边区社会各界,尤其是农民的积极性,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2分)
(5)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背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