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28分)中亚五国地理位置独特,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高度的共同性。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材料一:中亚地形图材料二:中亚地区水资源缺乏,且分-高三地理
(28分)中亚五国地理位置独特,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高度的共同性。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材料一:中亚地形图材料二:中亚地区水资源缺乏,且分-高三地理
题目简介
(28分)中亚五国地理位置独特,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高度的共同性。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材料一:中亚地形图材料二:中亚地区水资源缺乏,且分-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28分)中亚五国地理位置独特,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高度的共同性。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中亚地形图
材料二:中亚地区水资源缺乏,且分布极不平衡,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拥有的地表水资源超过整个中亚地区的2/3。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因“一湖两水”而独具特色。
(1)中亚是世界上
资源温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我国从中亚进口该资源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4分)
(2)巴尔喀什湖“一湖两水”主要指其湖水盐度差异明显,西半部盐度比东半部
,其形成原因是
。(4分)
(3)简要分析中亚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8分)
(4)分析吉尔吉斯斯坦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6分)
(5)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素有“白金之国”的美誉。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该国大面积种植棉花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6分)
题型:综合读图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输(4分)
(2)低,有河流淡水注入(4分)
(3)①位置:地处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较远;②地形: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与丘陵为主;③气候: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④河流、湖泊:多为内流河、内陆湖,河流水量小,湖泊多为咸水湖;⑤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共8分。评分要求:①②③每点2分,④⑤答其中之一即可,2分)
(4)①吉尔吉斯斯坦位于中纬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②吉尔吉斯斯坦位于锡尔河上游,河流径流量大;③天山海拔高,高山冰雪融水丰富;④吉尔吉斯斯坦在锡尔河修建许多水库,蓄积河水。(共6分。每点2分,答其中3点即可)
(5)①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②过度引阿姆河河水灌溉,导致咸海面积萎缩,河流断流;③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渍化。(共6分,每点2分)
试题分析:
(1)中亚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适合运输石油、天然气的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运量大,损耗小。
(2)因河水为淡水,巴尔喀什湖的西侧有河流注入,所以湖泊的西侧盐度低、东侧盐度高。
(3)从位置分析,地处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较远;从地形分析,图中图例表明,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与丘陵为主;从气候分析,因深居内陆,其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热,降水稀少;从河流、湖泊分析,因降水少,所以其河流多为内流河、内陆湖,河流水量小,湖泊多为咸水湖;从植被分析,因气候干燥,所以植被为草原、荒漠。
(4)从气候分析,吉尔吉斯斯坦位于中纬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从地表水分析,一是吉尔吉斯斯坦位于锡尔河上游,河流径流量大,且在河流建有许多水库,蓄积河水;二是天山海拔高,高山冰雪融水丰富。
(5)因该地气候干燥,大面积开垦棉花,会破坏植被,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大面积种植棉花,会过度引阿姆河河水灌溉,导致咸海面积萎缩,河流断流;又因灌溉方式不当,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蒸发旺盛,易导致土壤盐渍化。
上一篇 :
读甲乙丙丁四个国家的有关特征
下一篇 :
读非洲中部地区等高线和河流流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智利是全球铜矿储量最丰、产量最大、出口最多的国家,被誉为“铜矿之国”。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材料一:智利区域图材料二:智利出口的绝大多数是铜精矿,产业链上附加值-高三地理
2013年10月29日,贯穿土耳其海峡的海底铁路隧道正式开通。下图为“土耳其海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土耳其海峡海底铁路隧道的修建①沟通亚洲与欧洲,提高铁路运-高三地理
中国唐代高僧玄奘于627年(唐太宗贞观元年)8月从长安出发,长途跋涉5万余里,到达天竺国北部佛教最高学府那兰陀寺受学。后来,又游学天竺各地。645年2月(唐贞观十九年正月)回-高三地理
下列关于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地理环境的构成要素之一B、人类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会越来越小C、-高一地理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题。图示区域A.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总体西高东低B.阴影区为以养羊为主的大牧场放牧业C.乙地受西风影响,温带落叶阔叶林广布D.甲地的年平均降-高二地理
下图显示了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1)——(2)题。(1)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B、后工业化阶-高一地理
下图为某国部分地区的地形(甲)和人口密度(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a、b、c、d是该国四个农业区,其中,四个农业区降水量最大的是:A.a地B.b地C.c地D.d地小题2:图示地-高三地理
图是澳大利亚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9分)(1)A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1分)(2)其主要农产品是和,(2分)(3)B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濒临三大洋、地跨两大洲,并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国家是①俄罗斯②加拿大③挪威④美国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高二地理
读日本运输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17—18题。17.近年来,公路运输已成为日本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其原因有①地形平坦开阔,公路四通八达②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③公路运输量-高三地理
(26分)下面是伊朗人口分布图(左图)和地形与年降水量(单位:mm)分布图(右图),读图回答问题。(1)据左图概括伊朗人口分布的特征。(6分)(2)据右图分析地形、降水对甲地区河流的影-高三地理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已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该铁路穿越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将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据此回答28——30题。小题1:青藏高原地区青稞、小麦、豌豆等农-高一地理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错误的是[]A、E表示资源消耗B、F表示产业活动C、H表示废物排放D、G表示产品消费2、E阶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高一地理
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是自然地理的产物,也是地理环境的要素之一B、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愈来愈小C、人类具有意识和智-高一地理
读人类社会和环境相关模式图完成1—2题。1、和图中A、B、C、D箭头表示的意义相匹配的内容是①铁矿石、水产品②煤渣、污水③酸雨和光化学烟雾④植树和废物利用[]A、A①、B②、C③、D④-高一地理
(26分)下图为某区域简图,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盐沼是指含有大量盐分的湿地。地表水呈碱性、土壤中盐分含量较高,表层积累有可溶性盐,其上生长着-高三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人口增长,自然资源将迅速耗竭,环境污染将不断加剧,三者的关系曲线被称为“梅托斯模型”,如图甲。材料二:绿色消费成为时尚,“绿色产品-高一地理
读美国等年降水量线分布图(单位:mm),回答问题。(1)简要描述美国西部沿海地区等降水量线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请说出甲处河流的名称,并说明该河流径流变化特点-高三地理
读下列材料,回答(1)一(2)题(14分)材料一图甲为印度地形示意图,印度大部分地区气候特征如图乙所示。材料二印度耕地面积居亚洲各国首位,约占国土总面积的54%。材料三印度经-高三地理
读下图的四个地区的沼泽地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小题1:图中四个地区的沼泽形成与永久性冻土相关的有A.甲、乙B.乙、丙C.丙、丁D.甲、丁小题2:下列有关图中四个地区的说法正确-高三地理
加尔各答市某地理爱好者欲前往湄公河流域作地理考察活动。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下图是该地理爱好者考察湄公河全流域时绘的河流横截面图,请将字母代号按由上游到下游-地理
下面的左图和右图分别为世界上两个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M、N两地年降水量都很多,但气候类型不同,其共同的影响因素是A.大气环流B.纬度位置C.洋流性质D.地形-高三地理
(32分)读下面甲、乙两国图,回答问题。(1)乙国的地势特点是,判断理由是。(4分)(2)与乙国比较,甲国的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有何不同?试分析其原因。(10分)(3)试简述图中M、N两-高三地理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四幅图中位于低纬度并联系两大洋的海峡是()A.①B.②C.③D.④小题2:两侧属于同一大洲,并联系同一大洋的两个海域的海峡是()A.①B.②C.③D.④-高二地理
下列关于甲、乙两幅图所示区域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稠密,自然增长率都较高B.河流众多,水源充足C.冬冷夏热,四季分明D.城市群目前发展迅速-高三地理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该岛屿的南北宽度约为A.30kmB.80kmC.150kmD.500km小题2:该岛屿A.地势南高北低B.常年盛行东北风C.水能资源较为丰富D.位于南半球、东半球-高三地
在“人类与环境关系协调发展示意图”中,数码①——④表示的含义依次是[]A、①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②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B、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②人口素-高一地理
读下图,回答(1)——(3)题。(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人口数量B、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对环境有着特殊的影响C、科学文化素质越高对资源-高一地理
图7为大陆西岸四个地点的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若不考虑地形因素,四个地点中1月份降雨较多的是A.甲丙B.乙丁C.乙丙D.甲丁小题2:甲、丁两地近海的洋流性质-高二地理
下面是欧洲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14分)(1)说出甲所在半岛西岸分布的世界著名的自然景观和成因。(2分)(2)乙地区是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的区域,试分析其成因。(8分-高二地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德国河流和地形图、2001至2011年德国与法国能源消费构成变化图。材料二:表德国境内四城市降水资料。(降水量占全年%)年均降水量(m-高二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下图为高加索地区简图。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与甲城所在国家签订了23个总价值达到500亿美元的石油合同。(1)比较①②两河-高二地理
下图是各大陆的面积与平均海拔高度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X大陆是()A.非洲大陆B.北美大陆C.南美大陆D.南极大陆小题2:Y大陆是()A.亚欧大陆B.澳大利亚大陆C.北美大陆-高二地理
读“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外圆A代表________,内圆B代表________。(2)图中箭头①表示人类通过________从环境中输入________,箭头②表示人类
有关中南半岛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河南北纵列分布,自西向东有伊洛瓦底江、湄南河、湄公河和萨尔温江B.河流自北向南流,流入太平洋C.地处低纬,属于热带雨林气候D.湄公河平-高二地理
读某区域图,完成问题。小题1:图中M国东西两侧的海域分别是()A.地中海红海B.挪威海波罗的海C.北海地中海D.波罗的海、北海小题2:该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高二地理
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人类目前关注的三大问题,下图为21世纪人口数量、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程度变化趋势图,据图回答(1)——(2)题。(1)有关图中三条曲线判断正确的是-高一地理
(8分)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国和出口国。图1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图2为该国铁矿石出口国家和地区的构成图,图3为图1中①—③三地的气候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高二地理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我省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图中标示的某种农作物与实际分布明显不符,该农作物是A.棉花B.黄麻C.茶叶D.甘蔗小题2:①②③④四城市中,IT产业比重较高的可-高二地理
下图为非洲主要滑雪场地理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滑雪场①所在国家的大多数国民以务农维持最基本的生活,目前拟建非洲最大的滑雪胜地,这主要得益于A.该国交通条件-高二地理
读世界某区域地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图中N地与Q地相比,N地气温较高,其原因不正确的是A.纬度位置相对较低B.山脉阻挡了冷空气C.暖流增温增湿作用D.地形为平原,地势更低-高二地理
读“亚洲季风”图,回答问题:(10分)⑴在甲、乙两图中,表示亚洲一月季风图的是图,此时为南半球的季节是。(2分)⑵图甲中低气压中心名称是,被其切断的气压带是。(4分)⑶图中A季风-高一地理
(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美部分地区七月等温线(单位:℃)图。图1材料二上图中N地与欧洲同纬度某地气候资料(表一)。材料三美国人口密度图。图2(1)图1中等温线M的-高三地理
(28分)巴基斯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该国气温普遍较高,降水比较稀少,南部沿海一带有沙漠分布,全境五分之三为山区和丘陵地,印度河流经巴基斯坦,印度河平原-高三地理
关于环境自净能力的理解,正确的是[]A、人类的破坏能力越大,环境的自净能力越强B、由于环境具有自净能力,所以不会发生严重的环境问题C、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D、当人类-高一地理
把国家或地区与描述对应上号(填字母)。(5分)日本中东泰国俄罗斯孟加拉国A、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伊斯兰教B、地跨亚欧的欧洲国家C、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D、经济发达的岛国E、夏-高二地理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图甲是某国轮廓简图,图乙是该国气温降水图。材料二:2010年4月以来多地图示国家持续遭遇热浪袭击,首都17日最高气温接近44℃,创下52年以来-高二地理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三大问题是[]A、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B、土地、气候和水资源问题C、能源、生物和粮食问题D、和平、发展和宗教问题-高一地理
关于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A.雨林面积在扩大B.首都是里约热内卢C.粮食不能自给D.铁矿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地理
下面为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两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多洪涝灾害B.甲地农作物以小麦为主C.乙地为季风气候D.乙地居民多为黑色人-高二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28分)中亚五国地理位置独特,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高度的共同性。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材料一:中亚地形图材料二:中亚地区水资源缺乏,且分-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材料一:中亚地形图
材料二:中亚地区水资源缺乏,且分布极不平衡,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拥有的地表水资源超过整个中亚地区的2/3。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因“一湖两水”而独具特色。
(1)中亚是世界上 资源温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我国从中亚进口该资源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4分)
(2)巴尔喀什湖“一湖两水”主要指其湖水盐度差异明显,西半部盐度比东半部 ,其形成原因是 。(4分)
(3)简要分析中亚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8分)
(4)分析吉尔吉斯斯坦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6分)
(5)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素有“白金之国”的美誉。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该国大面积种植棉花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6分)
答案
(1)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输(4分)
(2)低,有河流淡水注入(4分)
(3)①位置:地处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较远;②地形: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与丘陵为主;③气候: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④河流、湖泊:多为内流河、内陆湖,河流水量小,湖泊多为咸水湖;⑤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共8分。评分要求:①②③每点2分,④⑤答其中之一即可,2分)
(4)①吉尔吉斯斯坦位于中纬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②吉尔吉斯斯坦位于锡尔河上游,河流径流量大;③天山海拔高,高山冰雪融水丰富;④吉尔吉斯斯坦在锡尔河修建许多水库,蓄积河水。(共6分。每点2分,答其中3点即可)
(5)①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②过度引阿姆河河水灌溉,导致咸海面积萎缩,河流断流;③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渍化。(共6分,每点2分)
试题分析:
(1)中亚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适合运输石油、天然气的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运量大,损耗小。
(2)因河水为淡水,巴尔喀什湖的西侧有河流注入,所以湖泊的西侧盐度低、东侧盐度高。
(3)从位置分析,地处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较远;从地形分析,图中图例表明,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与丘陵为主;从气候分析,因深居内陆,其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热,降水稀少;从河流、湖泊分析,因降水少,所以其河流多为内流河、内陆湖,河流水量小,湖泊多为咸水湖;从植被分析,因气候干燥,所以植被为草原、荒漠。
(4)从气候分析,吉尔吉斯斯坦位于中纬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从地表水分析,一是吉尔吉斯斯坦位于锡尔河上游,河流径流量大,且在河流建有许多水库,蓄积河水;二是天山海拔高,高山冰雪融水丰富。
(5)因该地气候干燥,大面积开垦棉花,会破坏植被,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大面积种植棉花,会过度引阿姆河河水灌溉,导致咸海面积萎缩,河流断流;又因灌溉方式不当,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蒸发旺盛,易导致土壤盐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