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30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4)题。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材料二:图中R河是内流河,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R河流经的甲平原是所在国政治、经济的核心区域,人口约1亿-高三地理
(30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4)题。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材料二:图中R河是内流河,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R河流经的甲平原是所在国政治、经济的核心区域,人口约1亿-高三地理
题目简介
(30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4)题。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材料二:图中R河是内流河,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R河流经的甲平原是所在国政治、经济的核心区域,人口约1亿-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30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4)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图中R河是内流河,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R河流经的甲平原是所在国政治、经济的核心区域,人口约1亿。
请回答:
(1)比较分析R河MN段和EF段水文特征的差异。(8分)
(2)比较X、Y两地年积雪期的长短,并说明原因。(6分)
(3)简述甲平原南部种植冬小麦有利的自然条件。(8分)
(4)分析该国在甲平原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的主要原因。(8分)
题型:综合读图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EF段位于MN段的下游,且有支流汇入,故EF段水量较大(4分);EF段纬度相对较低,结冰期较短,汛期出现较早(或较长)(4分)。
(2)X地年积雪期比Y地短(2分)。原因:X地距离大西洋较Y地近,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较大(2分),且地势较低(2分),冬季(或寒冷期)时间较短
(3)南部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地形平坦;灌溉水源充足;冬季积雪覆盖,利于小麦保温;春季积雪融化,土壤水分条件好;病虫害少。(每点2分,任答4点即可,满分8分。)
(4)该国农矿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分布不平衡,货物运输量大;水运运价低、运量大,适合大宗货物的运输;甲平原河网密集,且有运河相连;河流流速较慢。(每点2分,共8分)
试题分析:
(1)读图,图中MN段位于上游,汇水面积较小,水量小。MN段的纬度高,所以结冰期较长。图中EF段位于伏尔加河的下游,且有支流汇入,汇水面积相对较大,故EF段水量较大。EF段纬度相对较低,结冰期较短,汛期出现较早,汛期较长。
(2)读图, X地距离大西洋较近,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较大,这里位于东欧平原地区,地势较低,冬季寒冷期时间较短。Y地距大西洋远,位于乌拉尔山区,地势较高,冬季寒冷时期长,积雪期时间长。所以X地年积雪期比Y地短。
(3)农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方面考虑。甲平原是伏尔加河流域,平原南部是俄罗斯的南部地区,纬度相对较低,热量条件较好,灌溉水源充足,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地形平坦,便于耕作、收割。冬季积雪覆盖,利于小麦保温越冬,春季积雪融化,土壤水分条件好。冬季寒冷,害虫不易过冬,病虫害少。
(4)读图,根据图中的城市符号和矿产资源符号分析,该国城市分布集中地区,资源分布很少,也就是该国农矿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分布不平衡,货物运输量大。水运运价低、运量大,甲地河流流速较慢,适合大宗货物的运输。甲平原河网密集,河道间开凿有运河相连,投资较少,效益高,水运便利。
上一篇 :
下图表示某面积大国两大经济地
下一篇 :
读60°N纬线作的地形剖面示意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下列关于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诞生之前,自然环境中不存在环境污染B、农业文明时期,农业的发展使生物更具多样性,使生态系统更加复杂和稳定C、-高一地理
读“梅托斯模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梅托斯模型”的观点是随着人口增长,自然资源迅速耗竭,环境将不断恶化。请判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含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高二
读“中、美两国部分地区略图”,完成小题。小题1:比较甲、乙两区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地地形均以平原为主,黑土层深厚B.寒潮是冬季影响两地的主要灾害性天气C.温带落叶阔-地理
有关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时期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农业社会时期,未出现环境问题;工业社会时期,环境恶化B、农业社会时期,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工业社会-高一地理
读下列四国地形剖面示意图,图示四个国家中,有三个面积居于世界前六位,另一个是人口超过1亿的亚洲国家。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对图中国家描述正确的是()A.①国有世界储量-高三地理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墨西哥不断承接和发展新兴电子工业,电子工业在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西北部的莫西卡利地区有望成为区域性第一电子工业园。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高三地理
下图是“中、日、韩三国经济要素互补性”示意图,图中资本拥有量(K/L)是指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拥有量(N/P)是指每10万人口?平方千米的自然资源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高三地理
该图为世界板块边界图,图中箭头表示板块运动方向,读图,回答下题。下图中的岛屿位于该区域的是-高三地理
下图中甲中为一张长12米、宽4米的大网,网的下方有水槽可以把网上流下的水引向一个蓄水池。图乙为南美洲部分国家图,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图甲中人们利用此设施收集的水资源-高三地理
世界上各大洲中可分为西部、中部、东部三大地形区的大洲是A.北美洲B.亚洲C.欧洲D.非洲-高二地理
一些成语也揭示了地理原理或规律,如“山清水秀”。据此回答1~2题。1、该成语说明植被具有的环境功能是[]A、净化空气B、调节气候C、保持水土D、美化环境2、相同状态下,最有利-高三地理
新西兰是太平洋西南部的一个岛屿国家。面积26.8万平方千米,人口439万。该国资源环境独特,经济发展水平高。根据新西兰概况图,结合所知识,完成下列各题。(6小题,共30分)-高三地理
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有了科学的萌芽是在[]A、采猎文明时期B、农业文明时期C、18世纪后的工业革命时期D、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现代时期-高一地理
读世界四个国家局部地区略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小题。小题1:最近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涨,四国为了保证石油的长期稳定供应,你认为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是()A.①国大量动用石油-地理
下图为“尼罗河流域局部地区水系示意图”。据此完成小题。小题1:图示区域多沼泽的主要原因是()A.全年多雨,降水总量大B.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微弱C.地处高原内部,地势平坦-地理
(26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图甲所示为某国的著名半岛,地形崎岖,风景优美;每年约有2/3的时间被冰雪覆盖,并有许多喷泉和温泉。图中河流多处河水即使再冷的天-高三地理
(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稳定。2007年人均国民收入仅270美元,。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在平原、山地斜坡主要采用传统地面灌-高三地理
赤道穿过下列哪个大洲的大部分:()A.南极洲B.南美洲C.大洋洲D.欧洲-高二地理
关于欧洲西部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以平原为主B主要的内海有北海和波罗的海C北部有著名的阿尔卑斯山,南部是斯堪的纳维亚山脉D气候深受大西洋影响,海洋性特征显著-地理
读下面“四国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四个国家都有回归线穿过,其中没有沙漠分布的是A.甲B.乙C.丙D.丁小题2:有关四个国家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国地势西高东-高三地理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不正确的是[]A、a表示资源开发B、b表示生产活动C、c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D、d表示废弃物排放2、属于a阶段产-高三地理
下图为世界石油、天然气某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不需要从图示地区进口原油的国家是A.美国B.中国C.俄罗斯D.日本小题2:图示地区最大产油国向我国供应石-高三地理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问题。小题1:乙处的山脉是A.大洲分界线B.农业区分界线C.气候类型分界线D.地形分界线小题2:下列关于甲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春季有凌汛现象B.支流众多,航运-高二地理
读下面甲、乙两国图,回答问题。(16分)(1)简述甲国的地理位置特征(4分)(2)描述乙国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的理由。(4分)(3)与乙国比较,甲国的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有何不同?试-高三地理
近年,哥伦比亚、墨西哥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与美国相比,每年情人节(2月14日)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气温-高三地理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非洲地震年平均频率图和毛里求斯岛(火山岛)地形图,图中四种风中有一种被当地人称为可怕的“魔风”,盛行该风时空气极端干燥、尘埃肆虐。材料-高三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保加利亚概图材料二索菲亚和北京气候资料统计表材料三保加利亚被冠于“玫瑰之国”的雅誉,玫瑰油产业历史悠久,已有300多年,其玫瑰油产-高三地理
(1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科罗拉多河发源于阿根廷与智利交界的安第斯山脉东坡,为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地区北边界。流域位于南纬2805--3903,西经6205-7020,上-高三地理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的居延海,下图为黑河流域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丁空格表示着如下的内容:用水增加、-高二地理
下面的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三者关系(图中a表示人均GDP,b表示环境质量,c表示生活质量)的是[]A、AB、BC、CD、D-高一地理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白色区域为世界最大的盐层覆盖的荒原——乌尤尼盐沼。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该区域位于A.亚-高三地理
读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对图中铁路社会经济效益的叙述错误的是A.扩大铜矿石及产品的外运B.E港口的经济腹地扩大C.F城经济区位明显改善D.增加粮食的出口量小题2:EF铁-高二地理
2006年1月5日,巴西、印度和德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向联合国大会秘书处提交了一项内容与2005年“四国联盟”提交的决议案大致相同的安理会扩大决议草案。甲图所示为其中某国的等高线-高三地理
澳大利亚北领地首府达尔文是北部最重要的港口。下图为澳大利亚北部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澳大利亚北部A.常年盛行东南信风,降水多B.终年赤道低压控制,终-高三地理
(21分)读世界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P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6分)(2)根据O地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推测其形成原因。(6分)(3)说出M地区自然带类型并分-高二地理
下面①图是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该地区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山脉主要分布在北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②图表示①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某地的气候资料图,判断该地是:A.甲-高三地理
(满分14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3分)(2)简述A—B河段的水文特征。(6分)(3)甲地农业生产以小麦种植为主。评价甲地小麦种植的自然区位条件。(5分)-高三地理
下列不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是[]A、舟山渔场渔业资源的减少B、重庆的酸雨C、四川汶川强地震而形成的堰塞湖D、黄浦江水质变坏-高一地理
读“玛雅社会的农业生产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中空白框内填写下列内容的序号:①建筑材料②燃料③农田④水土流失⑤文明衰落(2)在热带雨林地区一旦森林被砍伐,__________就-高一地理
下列环境问题的表现,主要属于生态破坏的是[]A、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B、大量热带雨林被砍伐C、放射性物质泄漏D、土壤污染-高一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某国土地上覆盖着热带雨林,盛产各种珍贵树木和热带经济作物;经济以农林牧为主,出口木材、钾盐、蔗糖、咖啡豆等,进口机械设备、车辆及-高三地理
下图是亚欧大陆60°N纬线上某月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丙地B.丙地白昼时间比乙地短C.乙地-高二地理
下面甲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图,乙图为甲图中E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A地附近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其开发困难的原因可能是:A.地势平坦,水能资源缺乏B.缺少天然-高三地理
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简述A、B两区域发展农业共同的自然区位优势条件。(6分)埃及是长绒棉的生产和出口大国,棉田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及三角洲地-高二地理
读下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启动,它成为一个涵盖n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高二地理
(满分12分)阅读下表和图1和图2,完成下列问题。图1图2(1)澳大利亚大陆7月最高气压与1月最低气压的差值最大接近(不超过)________百帕。图中M点在1月风向为_______(4分)(2)新西
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图示两区域A.地形平坦,有相同农业地域类型B.外力作用均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C.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稳定D.地处板块交界处,-高二地理
下列有关自净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的自净能力就是对人类破坏活动的抵御能力,人类破坏能力越大,环境的自净能力越强B、环境有自净能力,所以不会发生严重的环境问题-高一地理
区域差异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基础。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A.光热、水源B.光热、降水C.风向、地势D.地形、河流小题2:关于-高三地理
读甲乙丙丁四个国家的有关特征图,回答18—19题。小题1:与甲乙丙丁四国特征相符的是()A.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索马里B.澳大利亚、索马里、日本、印度C.日本、印度、索马里、-高三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30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4)题。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材料二:图中R河是内流河,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R河流经的甲平原是所在国政治、经济的核心区域,人口约1亿-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图中R河是内流河,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R河流经的甲平原是所在国政治、经济的核心区域,人口约1亿。
请回答:
(1)比较分析R河MN段和EF段水文特征的差异。(8分)
(2)比较X、Y两地年积雪期的长短,并说明原因。(6分)
(3)简述甲平原南部种植冬小麦有利的自然条件。(8分)
(4)分析该国在甲平原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的主要原因。(8分)
答案
(1)EF段位于MN段的下游,且有支流汇入,故EF段水量较大(4分);EF段纬度相对较低,结冰期较短,汛期出现较早(或较长)(4分)。
(2)X地年积雪期比Y地短(2分)。原因:X地距离大西洋较Y地近,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较大(2分),且地势较低(2分),冬季(或寒冷期)时间较短
(3)南部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地形平坦;灌溉水源充足;冬季积雪覆盖,利于小麦保温;春季积雪融化,土壤水分条件好;病虫害少。(每点2分,任答4点即可,满分8分。)
(4)该国农矿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分布不平衡,货物运输量大;水运运价低、运量大,适合大宗货物的运输;甲平原河网密集,且有运河相连;河流流速较慢。(每点2分,共8分)
试题分析:
(1)读图,图中MN段位于上游,汇水面积较小,水量小。MN段的纬度高,所以结冰期较长。图中EF段位于伏尔加河的下游,且有支流汇入,汇水面积相对较大,故EF段水量较大。EF段纬度相对较低,结冰期较短,汛期出现较早,汛期较长。
(2)读图, X地距离大西洋较近,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较大,这里位于东欧平原地区,地势较低,冬季寒冷期时间较短。Y地距大西洋远,位于乌拉尔山区,地势较高,冬季寒冷时期长,积雪期时间长。所以X地年积雪期比Y地短。
(3)农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方面考虑。甲平原是伏尔加河流域,平原南部是俄罗斯的南部地区,纬度相对较低,热量条件较好,灌溉水源充足,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地形平坦,便于耕作、收割。冬季积雪覆盖,利于小麦保温越冬,春季积雪融化,土壤水分条件好。冬季寒冷,害虫不易过冬,病虫害少。
(4)读图,根据图中的城市符号和矿产资源符号分析,该国城市分布集中地区,资源分布很少,也就是该国农矿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分布不平衡,货物运输量大。水运运价低、运量大,甲地河流流速较慢,适合大宗货物的运输。甲平原河网密集,河道间开凿有运河相连,投资较少,效益高,水运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