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厂家(不包括矿山,单位:家)——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农商部的统计材料二1914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棉纺厂平均纱锭数——汪敬虞《中-高一历史

题目简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厂家(不包括矿山,单位:家)——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农商部的统计材料二1914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棉纺厂平均纱锭数——汪敬虞《中-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厂家(不包括矿山,单位:家)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农商部的统计
  材料二 1914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棉纺厂平均纱锭数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三 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情况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四 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单位:家)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1)根据材料一估计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情况,并简要分析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三、四,说明我国民族工业当时在发展上的弱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材料题难度:偏难来源:河北省期末题

答案

(1)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原因: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民族工业企业规模小;重工业基础薄弱,轻、重工业不平衡;工业布局极不合理,绝大部分集中于沿海地区及长江流域。

更多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