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立有一块石座铜碑。碑的正面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高一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立有一块石座铜碑。碑的正面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高一历史
题目简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立有一块石座铜碑。碑的正面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立有一块石座铜碑。碑的正面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请回答:
(1)纪念碑正面和背面镌刻的文字都包含着对逝者的价值评价,其依据有何不同?这种评价差异反映了价值判断的什么特点?(6分)
(2)从这座奇特的纪念碑,说明文化遗址保护的意义。(7分)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纪念碑正面的文字是对麦哲伦的评价,评价依据是他领导了第一次环球航海,对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纪念碑背面的文字是对拉普拉普的评价,评价依据是他领导反侵略斗争,对祖国作出了贡献。价值判断具有相对性,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也就不同,会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作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判断;价值判断的相对性并不否定价值判断的客观性,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6分)
(2)文化遗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遗址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遗址对于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文化遗址对于还原和客观评价历史具有史实证据的价值。(如考生根据文化遗址的不可替代性、不可复制性、不可估价性、不可再生性等回答文化遗址保护的意义,且言之成理即可) (7分)
试题分析:第⑴问需要从殖民者和当地人对麦哲伦开辟新航路的不同立场和角度来思考。第⑵是开放型的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但必须围绕“文明”与“文化”这个中心展开。
点评:本题考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整理材料、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理解历史史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和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的能力及对有效信息进行概括、归纳、准确解读的能力。
上一篇 :
历史学家罗荣渠认为:“由于新航
下一篇 :
新航路开辟以前,人们所知道的世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对新航路开辟起决定作用的是A.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B.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C.欧洲各国社会矛盾激化D.航海造船技术进步-高一历史
新航路开辟后引起所谓“商业革命”的表现是①世界市场商品种类增多②欧洲的商路及贸易中心转移③世界贸易范围扩大④工业资产阶级获取了暴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高一历史
有人说新航路开辟引起了“商业上的革命”。这里“商业革命”的含义是指A.欧洲金银贬值,物价上涨B.欧洲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贸易联系加强,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C.商业的繁荣促成-高一历史
15—16世纪率先进行航海探险和殖民扩张的西欧国家,除葡萄牙外还有A.法国B.英国C.荷兰D.西班牙-高二历史
16世纪,欧洲“商业革命”不包括()A.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扩大经济往来B.商业资本控制了手工生产C.世界各地商品在欧洲市场上出现D.欧洲同亚非之间的贸易扩大-高一历史
观察图4,航海家达·伽马的航海路线是A.①B.②C.③D.④-高三历史
新航路开辟的结果中,不包括A.西、葡两国扩大了资本B.意大利商业地位削弱C.扩大亚、欧贸易D.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高一历史
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的转折。这一“转折”主要是指A.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B.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世界历史C.西欧各国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殖民-高三历史
右图是1892年美国芝加哥发行的一枚有关哥伦布的邮票。该邮票发行的原因应当包括①庆祝哥伦布发现美洲400周年②认同哥伦布在各民族开始走向整体世界中的作用③纪念黑人奴隶在美洲-高三历史
下列有关新航路开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与基督教的“圣战”有关B.迪亚士船队最先开始探险C.麦哲伦船队首次到达印度D.使人类开始走向整体世界-高三历史
自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后,亚太地区的平均关税从其成立之初的16.9%下降到2004年的5.5%;同时,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还致力于改善市场环境和投资条件,促进本地区投资-高二政治
1522年9月6日,某国国王举行褒奖仪式,将一个特地制作的地球仪赠送给18个勇士,并说是“你们第一个拥抱了地球”。该国王褒奖这18位勇士的主要原因是他们A.首航非洲开辟了通往东-高一历史
15世纪晚期至16世纪初期,在海上探险方面走在最前面的西欧国家是()①荷兰②英国③葡萄牙④西班牙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高一历史
明成祖称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义,变期夷习。”……梁启超语: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哥伦布,维哥达喜马(即达.伽马)以后,有无量数维哥达喜马,而我则郑-高三历史
新航路开辟后,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心的是()①里斯本②塞维利亚③安特卫普④伦敦A.①②③④B.②④C.②③D.①②③-高一历史
下列关于“价格革命”的表述,错误的是()A.它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B.它阻碍了西欧资本主义的成长C.加速了社会的分化D.使封建地主势力衰落-高一历史
下图所示历史事件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世界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B.欧洲国家开始进行野蛮的殖民扩张C.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D.人类社会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高一历史
1493年,哥伦布完成第一次远航以后,带回了他在新大陆采集的被称为“印第安人文明之花”的玉米、甘薯和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并广泛种植,极大地缓解了饥荒对旧大陆人类生存的威胁-高一历史
1992年,意大利热那亚举办了世界博览会,下图是这次世博会的会徽。根据会徽传递的信息,这次世博会的主题应该是A.船舶与海洋B.启蒙与民主C.科技与进步D.民族与世界-高二历史
(22分)1500年前后,近代社会的曙光已出现,世界逐步走向一体。但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环境保护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的重大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高三历史
15~16世纪,西欧人掀起开辟新航路热潮的根源在于A.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B.《马可·波罗游记》的刺激C.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D.欧洲人狂热追求货币和黄金-高三历史
结束了世界各地区相互孤立的状态,各民族逐步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的起()A.丝绸之路的开通B.四大发明的传播C.新航路的开辟D.工业革命的扩展-高一历史
新航路开辟前,利用商路的优势,获利最大的国家是A.英国B.葡萄牙C.西班牙D.意大利-高一历史
梁启超在谈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哥伦布之后,有无数哥伦布;郑和下西洋之后,竟无第二个郑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西方的航海技术远比中国先进B.明-高一历史
新航路开辟的成功和西方殖民时代的开始,改变了世界形势和历史发展进程,主要是指①欧洲开始了对亚非拉地区的侵略②殖民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③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高一历史
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促进作用是()A.欧洲与亚、非、美洲的贸易联系加强,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B.葡萄牙西班牙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据点,把黄金白银掠回-高二历史
在人类的经济画卷上,没有哪个细节能与货币脱离瓜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6分)材料一:明代中叶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据研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高三历史
新航路开辟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世界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B.欧洲国家开始进行野蛮的殖民扩张C.世界市场基本形成D.人类社会加强了联系和交往-高一历史
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这表明A.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快速发展B.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高一历史
美洲不少国家把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的日子设为哥伦布日。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哥伦布日被称为“原住民日”,而委内瑞拉从2002年开始把这个节日称做“原住民抵抗日”。这些说明哥伦布-高一历史
假如你生活在16世纪的欧洲,你认为无法从市场上买回()A.非洲的饰物B.美洲的纺织品C.印度的香料D.澳洲的工艺品-高一历史
(12分)人类历史经历了一个从分散的、局部的向整体的、全球化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观察下列图片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500周年邮票史蒂芬-高二历史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有①使世界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②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③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④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A-高二历史
在新航路开辟活动中,既穿越大西洋又穿越印度洋的航海家是①达·伽马②迪亚士③哥伦布④麦哲伦A.①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④-历史
新航路开辟后所出现的“价格革命”最重要的作用是[]A.导致了世界贸易路线和中心发生变化B.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C.增进了各地区和各民族间的经济交往D-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亚非美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随之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高一历史
大学历史教材《世界近代史》指出:“虽然远航的目的是寻找黄金,但客观上却取得了地理上的重大发现,它不仅发现了美洲这块‘新大陆’,而且通过实地考察探明了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高一历史
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来往不断扩大、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高一历史
开辟新航路所带来的后果中,不包括A.西、葡两国扩大了资本B.意大利的商业地位削弱C.扩大了欧洲与亚洲、非洲之间的联系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弱-历史
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其集中表现在()A.封建主阶级衰落B.雇佣劳动力增加C.资本原始积累加快D.资产阶级人数增加-历史
新航路开辟的根源是A.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B.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C.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D.欧洲人对香料的渴求-历史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话是对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A.文艺复兴B.新航路开辟C.英国的殖民扩张D.工业革命-高三历史
15~17世纪在欧洲被称为“扩张的时代”。用全球史观审视“扩张”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B.为西欧国家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条件C.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高三历史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上的革命,这里“商业上的革命”的内涵是A.生产力迅速发展,商业空前繁荣B.欧洲与世界的贸易联系加强,市场向世界各地区扩展C.商业的繁荣带动了生产技术-历史
“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说这句话的人可能是[]A.十六世纪的西班牙人B.十六世纪的印第安人C.十九世纪日本人D.十九世纪-高一历史
16世纪以后,欧洲与亚洲、非洲和美洲贸易往来日益增多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的开辟B.工业革命C.价格革命D.文艺复兴-高三历史
16世纪,欧洲与亚洲、美洲和非洲的贸易往来增多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的开辟B、工业革命C、价格革命D、文艺复兴-高三历史
人类曾经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里,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联成一体,在此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资本主义因素的出现B.航海技术的进步C.勇于探险的航海家的贡献D.地理知识的积-历史
新航路开辟导致了欧洲社会的大变革,出现了“商业革命”。下列各项属于“商业革命”的是[]A.西班牙、英、法等国纷纷进行海外探险B.世界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C.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高一历史
梁启超在谈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哥伦布之后,有无数个哥伦布;郑和下西洋之后,竞无第二个郑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西方的航海技术比中国先进B.自-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立有一块石座铜碑。碑的正面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立有一块石座铜碑。碑的正面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请回答:
(1)纪念碑正面和背面镌刻的文字都包含着对逝者的价值评价,其依据有何不同?这种评价差异反映了价值判断的什么特点?(6分)
(2)从这座奇特的纪念碑,说明文化遗址保护的意义。(7分)
答案
(2)文化遗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遗址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遗址对于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文化遗址对于还原和客观评价历史具有史实证据的价值。(如考生根据文化遗址的不可替代性、不可复制性、不可估价性、不可再生性等回答文化遗址保护的意义,且言之成理即可) (7分)
试题分析:第⑴问需要从殖民者和当地人对麦哲伦开辟新航路的不同立场和角度来思考。第⑵是开放型的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但必须围绕“文明”与“文化”这个中心展开。
点评:本题考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整理材料、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理解历史史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和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的能力及对有效信息进行概括、归纳、准确解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