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右表为安徽凤阳县的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究其政策方面的原因,关键在于实行了年份产量(亿千克)1980年5.021981年6.701982年7.15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农民土地所有-高一历史
右表为安徽凤阳县的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究其政策方面的原因,关键在于实行了年份产量(亿千克)1980年5.021981年6.701982年7.15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农民土地所有-高一历史
题目简介
右表为安徽凤阳县的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究其政策方面的原因,关键在于实行了年份产量(亿千克)1980年5.021981年6.701982年7.15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农民土地所有-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右表为安徽凤阳县的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 究其政策方面的原因,关键在于实行了
年份
产量(亿千克)
1980年
5.02
1981年
6.70
1982年
7.15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农民土地所有制
C.对外开放政策 D.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是图文材料型选择题,也是计量史学型选择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首先注意材料的时间信息:1980-1982年间。由此时间信息可排除D项“现代农业发展模式”;C项对外开放政策和凤阳县的粮食产量提高没有关系,由此排除C项;新时期的土地制度仍然是公有制,因此B项排除;安徽凤阳之所以粮食产量三年垮了三大步,关键是因为是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以本题答案是A项。
上一篇 :
美国经济学家弗理德曼访问中国
下一篇 :
“到2000年,海尔在海外已建成10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表明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A.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自己的事情B.无需借鉴别人的经验C.可以照搬其他-历史
邓小平说:“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下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四川省广汉县某公社率先“-高三历史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这首歌曲歌颂了邓小平的丰功伟绩。下列关于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高二历史
苏联解体,而中国则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表明①在不发达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行不通②斯大林模式的失败③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④社会主义阶段-历史
电视剧《当家的女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村长带人搜查各家各户私养的羊、兔,“割资本主义尾巴”,女主人公菊香说:“都说是上边政策已经放宽了,你们怎么还这样做呢?”该情节反映的-高一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24亿元猛增到1988年的793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9.-高三历史
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变化不能反映出时期主题词“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赶英超美“二五-高二历史
据右面日历所提供的信息,完成问题。这一天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在北京时间晚上10时发生了一件大事,它是()A.国务院宣布“十一五”计划正式实施B.全球贸易会谈同-高一历史
对于人口迁移现象,英国学者雷文斯但提出了“推拉理论”,指人们之所以从此地到彼地,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原居地的推力,二是迁入地的拉力。上世纪80年代,我国掀起了向东-高三历史
阅读下图《1950~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的比较》([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下列解读,正确的是A.①时间段中国粮食产量下降是因为农业合作化运动过急过快B.①时间段苏联粮-高三历史
1952年底,中共中央就认为:个体农民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只有允许这种竞争,才能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把农业经济发展起来。中共大规模实践-高三历史
右图是摄影家刘占坤于1988年在北京天安门金水桥上为新中国第一位国际模特大赛冠军彭莉的照相。可见当时①个人崇拜思想仍束缚着人们的头脑②对外开放程度正在加强③民众对服饰的-历史
在建国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城市居民购买粮、布、油都要凭票。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年9月9日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高一历史
中共十四大相对于十三大的一个重大突破是A.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党的基本路线B.强调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C.提出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D.明确提出建立社-历史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下列属于非公有制经济的是①集体经济②个体经济③私营经-历史
下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A.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情况B.人口增长率的变化情况C.与我国建交国家数量的变化情况D.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的变-历史
“十四大”报告指出:“它不是要改变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材料中的“它”是指A.国有企业改革B.社会-高三历史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对农业-高一历史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做法从根本上表明()A.市场经济一定要取代计划经济B.市场经济完全可以和计划经济并存C.生产关-高一历史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4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观察下面的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图,其中经-高一历史
概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过程。-历史
邓小平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他的这段话A.正式开辟了-高一历史
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的会议是A.中共十四大B.十四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高一历史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开始于A.农村B.大中城市C.经济特区D.沿海开放城市-高一历史
读图,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扩大的原因不包括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③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④经济特区的广泛建-高三历史
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高三历史
在改革开放中,我们解放思想,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下列哪次会议的召开表明我们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高三历史
董辅蚋在其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说:“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缩小农副产品的统购范围和降低征购指标,开放城乡农副产品集贸-高三历史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高一历史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A.农村B.沿海城市C.城市D.国营企业-高一历史
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凋整、中国的改革开放告诉我们()①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②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能够适应不同民族和国家现代化-历史
到1984年底,农村撤社改乡镇、撤队改村的体制改革工作在全国基本完成,建立了9.1万个乡(镇),92.6万个村民委员会。这不能说明的是A.“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得以改变B.村-高三历史
20世纪90年代,外电评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时期,世界看到中国[]A.完成三大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C.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D.已全面建-高三历史
1975年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的实质是()A.把国民经济搞上去B.纠正“文化大革命”中的某些错误C.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D.准备改革开放-高二历史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由政策性调整阶段发展到制度创新阶段是在()A.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B.“十二大”以后C.“十三大”以后D.“十四大”以后-历史
下图中361度的标志和广告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一千年前,宋代开始发明的雕版印刷术、指南针和造纸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②一百年前,我们一度落后的原因是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和-高二历史
1992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高一历史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增强企业活力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D.打破所有制形式-高一历史
总结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改革调整的经验教训,我们得出的正确结论有()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按客观规律办事,避免“左”倾盲动③经济建设必须高速度、快-高一历史
1992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高一历史
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周围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发-高一历史
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句话的本质含义是[]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性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D.经济形态决定意识形态-高二历史
1978—1992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情况:以上数据变化最能说明我国[]A、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B、国民经济高度繁荣C、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高二历史
百年“张裕”见证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1994年公司进行了企业制度改革,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直接得益于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中共十二大的召开C.中共十四大的召开-高一历史
图5是1980年12月我国沿海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它反映出()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D.沿海开放城市带-高三历史
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使用近30年的布票成为了历史文物。这说明我国[]A.棉布生产供过于求B.完全通过市场手段调配资源C.全面迈向小康-高一历史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新在:[]A.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高一历史
1978年,安徽遇到特大旱灾,省委书记万里说:“我们不能眼看着农村大片土地撂荒……与其抛荒倒不如让农民个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潜力,尽量多种‘保命麦’,渡过灾荒。”于是省委-高三历史
1992年,邓小平再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时代》周刊介绍到:“……‘航空母舰’在13年里转了第二圈。”这主要是因为中国()A.实现了香港顺利回归B.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加入了-高三历史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所以能在全国普遍推进,根本原因是A.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B.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C.符合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D.适应了我国人多地少的现-高一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右表为安徽凤阳县的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究其政策方面的原因,关键在于实行了年份产量(亿千克)1980年5.021981年6.701982年7.15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农民土地所有-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C.对外开放政策 D.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是图文材料型选择题,也是计量史学型选择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首先注意材料的时间信息:1980-1982年间。由此时间信息可排除D项“现代农业发展模式”;C项对外开放政策和凤阳县的粮食产量提高没有关系,由此排除C项;新时期的土地制度仍然是公有制,因此B项排除;安徽凤阳之所以粮食产量三年垮了三大步,关键是因为是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以本题答案是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