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2)图二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九年级
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2)图二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九年级
题目简介
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2)图二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九年级
题目详情
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
3
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
(2)图二能表示NaNO
3
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
(3)欲除去混在甲中的少量乙物质将可采用的方法是
;
(4)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
2
℃降温到t
1
℃,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
(填序号)。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C.溶液质量:甲>乙 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题型:填空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1)B
(2)甲
(3)降温结晶
(4)B、D
试题分析:(1)饱和溶液是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B中有固体剩余,故一定是饱和溶液;
(2)由图1可知,Na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应是曲线甲;
(3)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变化较大,故可采用降温结晶;
(4)从t2℃降温到t1℃,甲的溶解度变小,有晶体析出,溶液的质量变小;乙的溶解度变大,变成不饱和溶液,无晶体析出,溶液的质量不变;由于降温后甲的溶解度大于t2℃乙的溶解度,故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
上一篇 :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
下一篇 :
在部分地区发生“抢盐”风波后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50gB.t2℃时,在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C.t2-九年级化学
室温下,向200g硝酸钾溶液中加入20g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2g固体未溶解,再加入20mL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溶液是饱和溶液B.加入固体搅拌后得-九年级化学
A图是物质M和N的溶解度曲线。B图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M、N的饱和溶液,试管底均有未溶解的M、N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中的固体减少,乙中的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九年级化学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冷却或加入硝酸钾固体都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B.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出现白色斑迹,是因为水分蒸发后盐分结晶析出C.氨水是-九年级化学
有关“溶解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溶解度可以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B.60℃时,氢氧化钙饱和溶液的浓度可能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小C.根据20℃时物质的溶解度,可将物质划分为:易溶、-化学
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某溶液降温后,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B.相同温度下,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所含溶质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多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九年级化学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是。(2)t2℃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填写“能”或“不能”)-九年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温度大于t2℃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丙C-九年级化学
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2)将t20C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0C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九年级化学
将60℃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溶液的质量B.溶液里溶质的质量C.溶液里溶剂的质量D.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分数-九年级化学
下面是几种常见物质的溶解度表,分析表格内数据得出的以下结论中,不合理的是()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NaCl35.735.838.036.336.637.037.337.8
请根据图7中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l)在____℃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2)t2℃时,100g水中溶解_gA物质恰好达到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九年级化学
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A.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溶质的质量B.在一定温度和一定质量的溶剂里溶解溶质的质量C.相应温度下,100g溶剂里能够溶解溶质的质量D.相-化学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1)当40℃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2)在60℃时,有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当温度降至20℃时,有固体析出的是:_-九年级化
如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B.2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3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九年级化学
溶液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依据相关信息回答问题:小资料:硝酸钾的溶解度数值如下所示:项目10℃20℃30℃40℃50℃60℃70℃KNO321g32g46g64g86g110g138g(1)硝酸钾溶液中
(1)NaNO2(亚硝酸钠)、NaCl和物质M(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像和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①t2℃时,NaNO2、NaCl和M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②如图2所示,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2℃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t3℃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化学
如图所示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依次为S1g、S2g、S3g.则S1、S2、S3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是______,最小的是______;(2)t2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l℃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D-九年级化学
如图分别表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B.M点处甲、乙的溶解度相等C.t1℃时,向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加入22g甲,充分溶-九年级化学
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下列图示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是-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aCl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B.t1℃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20gKNO3C.t2℃时,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D.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B.升高温度可将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C.提纯甲、乙(少)混合物中的甲,采用蒸发-九年级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一定量的饱和溶液所含该溶质的量一定是该条件下的最大值B、所有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在温度一定时,同一物质的饱和-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50℃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形成75gA的饱和溶液C.将-九
(2013天津)溶液具有广泛的用途,根据溶液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20℃时,向盛有40g氯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仍有4g固体未溶解。①所得溶液是20℃时氯化-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2)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任填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烧开水时,加热不久在锅底出现许多气泡,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的气泡由瓶口逸出,这是因为。-九年级化学
天气闷热时鱼爱接近水面游,是因为氧气的溶解度受以下哪个因素的影响下降()A.温度B.压强C.浮力D.密度-九年级化学
如图为KNO3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1℃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NaClKNO3(填“>”或“=”或“<”)。(2)t2℃时,将25g氯化钠固体投入50g水中,充分
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往100g水中加入质量都是ag的M和N两种物质(假设两种物质的溶解性互不影响),制成t2℃时的混合物.将该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l℃,下列说法正确的-化学
25℃时M的溶解度为10g,60℃时N的溶解度为20g,则物质M和N的溶解度相比()A.M=NB.M>NC.M<ND.无法比较-化学
如图所示,t3℃时,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且烧杯底部分别有少量未溶解的甲、乙固体.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3℃时,两烧杯-化学
(2013贵州安顺)如图所示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在t1℃时,溶解度相等的是两种物质;t3℃时将A、B、C三种物质接近饱和的溶液通过降温后,能析出晶体且析出晶体最-九年级化学
如图所示,依据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是(用>、<或=表示)(2)t3℃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九年级化学
在80℃时,物质A的溶解度比B小。分别取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析出A、B晶体的质量分别为mg和ng(A、B均不含结晶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80℃时,A饱和溶液与-九年级化学
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t℃时A、B、C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______(2)将t℃的等质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______,无溶质析-化学
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C.将t3℃时的甲、乙两物质的溶液降温到t2℃时都一定会析-九年级化学
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B.分别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肯定都有晶体析出C.在t2℃时,用a、b-九年级化学
(2014届上海市杨浦区第一学期期末试题)实验室需配置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1)查阅硝酸钾溶解性。由右图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___g,在该温度下配制硝酸钾溶液-九年级化学
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外界因素是[]A.溶质的多少B.水量的多少C.温度D.压强-九年级化学
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1℃时,A的饱和溶液65g中含有溶剂50gB.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C溶液中溶-九年级化
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逐渐加入氯化钠固体,边加边搅拌。下列图形中变化关系正确的是()-九年级化学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在t1℃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填相等或不相等);(2)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九年级化学
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1℃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20g的甲B.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剂的量不变-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20C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将甲溶液从t20C降温到t10C时-九年级化学
根据右图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熟石灰的溶解度为0.165gB.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熟石灰的饱和溶液降温时会析出晶体D.20℃时,100g水中加入1g熟石-九年级化学
(2013云南昆明)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1)如图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其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②已知t℃时,A物质的-九年级化学
(5分)(2012•昭通)如图,A、B、C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t1℃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_;(2)交点P表示t1℃时A、C两种物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2)图二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九年级
题目详情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
(2)图二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
(3)欲除去混在甲中的少量乙物质将可采用的方法是 ;
(4)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 (填序号)。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C.溶液质量:甲>乙 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答案
(2)甲
(3)降温结晶
(4)B、D
试题分析:(1)饱和溶液是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B中有固体剩余,故一定是饱和溶液;
(2)由图1可知,Na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应是曲线甲;
(3)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变化较大,故可采用降温结晶;
(4)从t2℃降温到t1℃,甲的溶解度变小,有晶体析出,溶液的质量变小;乙的溶解度变大,变成不饱和溶液,无晶体析出,溶液的质量不变;由于降温后甲的溶解度大于t2℃乙的溶解度,故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