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6年12月31日发表了题为“共同谱写和平、发展、合作的新篇章”的新年贺词,指出“合作”也是时代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50年春-历史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6年12月31日发表了题为“共同谱写和平、发展、合作的新篇章”的新年贺词,指出“合作”也是时代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50年春-历史
题目简介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6年12月31日发表了题为“共同谱写和平、发展、合作的新篇章”的新年贺词,指出“合作”也是时代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50年春-历史
题目详情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6年12月31日发表了题为“共同谱写和平、发展、合作的新篇章”的新年贺词,指出“合作”也是时代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春,让·莫内在阿尔卑斯山区步行,集中静恩欧洲的前途:1949年以来冷战的升级;由于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期,即将结束的马歇尔计划不可能延长;联邦德国成立引发法国公众舆论开始担忧德国威胁的重演……莫内敏锐地感觉到,上述因素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欧洲走向联合的机遇。……莫内迅速返回巴黎,与助手立即起草了一个方案,要旨是将法、德煤炭和钢铁资源共同置于一个“超国家机构”的监督管理下,同时邀请其他欧洲国家自愿参加。1951年,法、德等六国正式签署了“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协议。尽管协议与莫内的草案有所区别,但总的来说,坚冰已经突破,更广泛的欧洲联盟的前景出现在地平线上。
——崔之元《“欧洲之父”的思路及其亚洲启示》
依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突破“坚冰”、走向联合的因素有哪些?(3分)“坚冰”突破后,欧洲的合作是怎样一步步深化的?(4分)
材料二 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出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相互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中国代表团是要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宣传个人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存在……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就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如何理解 “同”和“异”?(5分)
材料三 2006年11月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闭幕,中非宣布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非关系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人民网
中国与非洲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意义有哪些?(4分)
题型:综合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1)因素: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美国经济援助有限;联邦德国的成立引起法国担忧;让·莫内的主观努力。(3分)
深化:1967年成立欧共体(或:1957年《罗马条约》,1958年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1993年成立欧盟(或:欧洲关税同盟成立;共同农业政策实施;统一大市场的动作);2002年欧元正式启动。(4分)
(2)“同”:与会国历史上都遭受过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独立后都面临着发展经济的问题;都有团结一致、反帝反殖、保卫世界和平的强烈愿望。(3分)“异”: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2分)
(3)有利于加强中非人民的传统友谊;有利于促进中非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有利于推动世界和谐发展;有利于促进世界多极化。(4分)
略
上一篇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
下一篇 :
荀子的《劝学》有言:“蓬生麻中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中国的大国地位经历了起伏发展的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重要的启示。材料一材料二康乾盛世,是我国古代又一个辉煌的盛-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朝内阁大堂旧址军机处内景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高三历史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曾颁布了禁止缠足的禁令,主要是()A.对全社会妇女的尊重和保护B.革除不良习俗促进社会进步C.否定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D.追求与落实男女平等的理想-历史
下列有关近代中国饮食方面的表述,说法不正确的是()A.受西风东渐的影响,传统的饮食习惯受到冲击B.吃西餐已经成为普通老百姓的一种习惯C.日常的西式食品对普通百姓产生一定的-历史
(2009年4月广东省茂名市二模29题)(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产物,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结晶。【材料一】18世纪时,牛顿创立-历史
我国古代“使西方望尘莫及并改变了世界面貌”的科技成就是()①蔡伦改进造纸术②张衡发明地动仪③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④郭守敬编成《授时历》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历史
.据连横先生的《台湾通史·户役志》载:“康熙五十二年,诏以五十年(台湾)丁册为常额,滋生人口,永不加赋。”清政府在台湾采取的措施是()A.两税法B.一条鞭法C.更名田D.摊丁入亩-历史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背景材料:在中印两千多年的交往史上,曾经历过3次高潮:唐宋时期以佛教为主要载体的文化交流;20世纪上半期,两国人民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患难之交;上-历史
“我认为组成一个社会和国家的人民,是那个国家的一切权威的来源;他们有靠他们认为合适的任何代理人来处理他们公共事务的自由,有撤换这些代理人的个人和他们的组织的自由,-高三历史
(2009年1月常州市高三期末调研25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后,宗教势力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组织信徒出版刊物,不断集会大造声势,叫嚣“打倒进化论”、-历史
古今中外不少统治者对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十分重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中及当前我国政府由于关注民生也出台了很多政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4)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哪几次重要的税-历史
家庭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细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西汉]《札记》材料二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历史
下列途径中能够使我们的认识最接近历史真相的是()A.前人的痕迹B.专家的著作C.学校的教材D.老师的传授-高三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说除了偶然发现所带来的发明之外,需要常在发明之先-历史
(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下面是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表。材料二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历史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表明A.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淡化B.各国经济依赖关系加强C.民族主义思潮逐渐减弱D.各国政治利益趋于一致-历史
近代史上的日本是亚洲唯一摆脱民族危机,挤入大国行列的国家,直到今天,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在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中期,日本经济的两次快速发展的其相同因素是()①-历史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体现了①、当代中国人对生命价值的高深追求②现代生活节奏的高效与快捷③改革开放使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④现代人对于金钱的崇拜()A.①②③-历史
“欧洲在混乱的10世纪后的复兴,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城市和商业阶层的出现和发展。这一发展,为欧洲从一种乡村的农业社会演化到一种城市的工业化社会奠定了基础;这一演化后-高三历史
(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第一枚探空火箭升空到2001年,中国成功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把70多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历史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国纷争的年代,孟子满怀“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和理想,用游列国,上说国君,提出自己的政治经济主张:应推行“仁政”。“仁政王道”必须与广大民众的利-历史
观察图,依据照片内容,我们可以判断此照片可能摄于()A.“一五”计划时期B.十年探索时期C.十年文革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历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发为以后经济重心南移打下了基础,这一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①北方农民南移②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的经济发展③统治者的奖励农-历史
世界公认“驱除了黑暗,打开电气时代的领袖”是()-高三历史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理想蓝图,下列选项中的论点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有()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兼爱-历史
以下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单位:美元),说法正确的是:项目1970年1992年32个发展中国家10827921个发达国家312922185A.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历史
(2009年5月福建泉州市质检20题)某兴趣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人选的是()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C.“神-历史
下列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的是()①②③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历史
老子的最高哲学概念是()A.仁B.礼C.德D.道-历史
世界近代史上德意志统一和美国统一的方向是由北方到南方,决定两国统一方向中原因最主要的是A.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较发达B.南方实力较弱C.北方有统一的决心D.南方是农业区-历史
(08上海松江区期末)从下列一组民国初期民族火柴业的商标中,你能得到信息有①辛亥革命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②中华民国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③当时中国已经摆脱外来经-历史
(2009年4月南通市第二次调研11题)某学校举办《改革开放三十年回眸》成就展,下列图片可以入选的是A.“东方红”1号卫星B.载人航天飞船C.袁隆平的南优二号D.重返联合国-历史
下图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有关吉祥物的说法正确的是(1)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和追求(2)多方位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3)其形象设计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历史
20世纪90年代,欧盟和北美贸易区相继建立。本世纪初,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始启动,2003年,中国也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这些事件表明[]A.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B-高三历史
文绣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1931年由于与溥仪感情不合,要求法院出面调解,并于同年10月22日正式与溥仪解除婚约这件事情震动社会,被称为中国千年未有的奇事。这件事情说-历史
宋代理学的核心思想是()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主宰万物B.仁学思想C.心性论思想D.人心是万物的本源-历史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发展较快的主客观因素不包括()A.全国基本统一B.民族资产阶级的努力C.国民政府的一些政策和措施D.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高三历史
下图是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GDP所占的世界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A.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B.多极化趋势取代冷战的两极格局C.世界经济发展重心的转移趋势D.区-高一历史
展览第五部分为“开国十年”,1949年时,中国现代工业产值只占工农业产值的17%,几乎没有重工业;1952年,现代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6.6%,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占35.-历史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是世界上重要的区域性组织之一。——摘编自耿协峰《民族主义与地区主义的互动》等东盟大事年表(1)指出20世纪60年代影响-高三历史
据统计,世界贸易组织144个成员国中,有90%以上的成员属于不同形式和区域的经济组织,为顺应潮流,中国和东盟作出了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战略决策。这表明当-高一历史
(原创)历史前进的步伐总是伴随着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右图是陈云同志的题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反映20世纪我国思想界的一次大讨论。这场讨论是针对于()A.“文化大革-历史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一史实的是()A.中国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破坏B.开放了五处通商口岸C.中国完全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D.中国东南沿海-高三历史
西汉时期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A.法家思想导致秦朝短命而亡B.儒家提出了"君权神授"的理论C.汉武帝重用信奉儒家思想的人D.儒家思想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历史
20世纪80年代,法国政府控制的电子工业、基础化工、军火工业、航空工业、公用事业的比重分别为44%、54%、63%、75%、84%、100%。从中可以看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特-高三历史
(09年海南历史)(8分)我国地兼二带,民糅五族,泱泱大风,匪假外求,天然资格,举世莫吾媲也。而论者乃或欲效颦美国,剖之为若干独立小邦,使各自为政。彼美国沿历史上已成之-历史
1956年1月2日上午,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A-历史
近代前期(五四运动以前)中国历史发展的根本趋势是A.政治上日益半殖民地化,经济上日益半封建化B.封建秩序日益解体,政治经济文化日益资本主义化C.逐步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历史
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晶,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其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因为()A.艺术创作是时代和环境的产物B.艺术创作不允许主观虚构C.艺-历史
20世纪60年代起,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速度的因素不包括A.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B.进行产业更新换代C.积极参与国际竞争D.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6年12月31日发表了题为“共同谱写和平、发展、合作的新篇章”的新年贺词,指出“合作”也是时代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50年春-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 1950年春,让·莫内在阿尔卑斯山区步行,集中静恩欧洲的前途:1949年以来冷战的升级;由于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期,即将结束的马歇尔计划不可能延长;联邦德国成立引发法国公众舆论开始担忧德国威胁的重演……莫内敏锐地感觉到,上述因素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欧洲走向联合的机遇。……莫内迅速返回巴黎,与助手立即起草了一个方案,要旨是将法、德煤炭和钢铁资源共同置于一个“超国家机构”的监督管理下,同时邀请其他欧洲国家自愿参加。1951年,法、德等六国正式签署了“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协议。尽管协议与莫内的草案有所区别,但总的来说,坚冰已经突破,更广泛的欧洲联盟的前景出现在地平线上。
——崔之元《“欧洲之父”的思路及其亚洲启示》
依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突破“坚冰”、走向联合的因素有哪些?(3分)“坚冰”突破后,欧洲的合作是怎样一步步深化的?(4分)
材料二 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出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相互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中国代表团是要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宣传个人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存在……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就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如何理解 “同”和“异”?(5分)
材料三 2006年11月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闭幕,中非宣布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非关系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人民网
中国与非洲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意义有哪些?(4分)
答案
深化:1967年成立欧共体(或:1957年《罗马条约》,1958年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1993年成立欧盟(或:欧洲关税同盟成立;共同农业政策实施;统一大市场的动作);2002年欧元正式启动。(4分)
(2)“同”:与会国历史上都遭受过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独立后都面临着发展经济的问题;都有团结一致、反帝反殖、保卫世界和平的强烈愿望。(3分)“异”: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2分)
(3)有利于加强中非人民的传统友谊;有利于促进中非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有利于推动世界和谐发展;有利于促进世界多极化。(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