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体系)的三次大变动。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什么体系?是通过哪-九年级历史
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体系)的三次大变动。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什么体系?是通过哪-九年级历史
题目简介
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体系)的三次大变动。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什么体系?是通过哪-九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体系)的三次大变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什么体系?是通过哪两次会议建立起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两极格局以哪两个国家为首? 写出两极格局下,挑战“两极”的两股资本主义势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状态到什么时候结束?结束之后的世界政治格局又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我们如何推动世界政治格局朝这个方向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什么?你认为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和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问答题
难度:偏难
来源:山东省期末题
答案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2)美国和苏联;欧盟和日本。
(3)这种状态到1991年苏东巨变,华约解体 冷战结束世界政治格局又朝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我们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遏制霸权主义,发展联合国的作用,提高多种政治力量的综合实力,加强国际合作。
(4)和平与发展;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宗教纷争,地区矛盾。
上一篇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法国收回阿
下一篇 :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结合“凡尔赛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某历史小组讨沦有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错误的一项是[]A.确立了帝国主义战后统治的新秩序B.这一体系的建立过程说明了“弱国无外交”C.这一体系消除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九年级历史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破产的根本原因是[]A.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B.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C.体系建立时就埋下了新的矛盾隐患D.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欧-九年级历史
一战和二战后建立的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分别是[]A.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B.国际联盟和联合国C.联合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九年级历史
斯大林说:“在一战后,战胜国,主要是英、法和美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1)你认为“和平制度”是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乐乐看到同学们正在兴致勃勃地淡论着什么,他听到了“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等字眼。乐乐由此断定,同学们正在谈论的主题应该是[]A.国际反法-九年级历史
罗斯福上台后,雷厉风行地开始了“新政”。在上任后短短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国会与他高度配合,一口气制定了15项重大立法,先后出台了《紧急银行法》、《农业调整法》、《国家工业-九年级历史
世界现代史上,国际关系格局不断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两次世界大战后各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什么特点?(3)20世-九年级历史
下列事件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产生了冲击瓦解作用的是①九一八事变②希特勒上台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④德国吞并奥地利[]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九年级历史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能长期维持下去的根本原因是[]A.这一体系是由战胜国制定的B.这一体系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利益C.以德国为代表战败国对这一体系不满D.这一体系没有消除-九年级历史
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不断变化,人类在推进和平与发展进程中,不断经受严峻的挑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有人评论当今国际局势时说:“当今世界,巨人林-九年级历史
国际联盟(1)成立时间:________。(2)控制国:___________。-九年级历史
近代以来,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近年来,国际关系更加微妙、复杂。热爱和平的中国人民,为维护地区稳定与世界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材料一:1912年1月-九年级历史
在近现代历史舞台上,美俄两个世界性大国演绎着各自的精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题8分)材料一林肯亚历山大二世材料二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苏俄)是“走向强国的时代”;30年-九年级历史
1935——1942年,美国政府设立的工程进展署花费了大约130多亿美元,雇佣了850万名工人,修建了大量的道路、桥梁、机场、公园、游戏场、水库等。以上体现了美国政府A.加强对经济-九年级历史
“我们唯一应该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罗斯福正式以这种无所畏惧的勇气,采取各种措施,克服了一场给美国社会带来深重灾难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克服危机的“措施”是()A.领导南北-九年级历史
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为了解决人民的生存问题,减少庞大的失业队伍而采取的措施是[]A.兴建公共工程B.整顿金融C.调整工业D.缩减农业-九年级历史
在面临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的情况下,罗斯福说:“我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一样。”对这句话-九年级历史
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金融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开始席卷全球,世界经济开始全面衰退。为解决此危机,我们可以借鉴的历史经验是[]A、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B、赫鲁晓夫改-九年级历史
下图是1933年刊登在《华盛顿星报》上的一幅漫画,用以宣传当时美国政府的某项措施。位于画面中间的人物代表美国政府。“NRA”是“全国复兴管理局”的缩写。这项措施旨在A.整顿并恢-九年级历史
富兰克林·罗斯福1933年3月4日就任美国总统,到1945年4月12日逝世,连任四届美国总统。下列各项,与富兰克林·罗斯福有关的是A.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范例,领导了-九年级历史
解答题(9分)20世纪20年代的苏俄、30年代的美国、80年代的苏联都抓住历史机遇,分别进行“改革调整”,并取得不同的结果。(1)结合有关史实,谈谈20世纪20年代的苏俄、30年代美国-九年级历史
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九年级历史
罗斯福新政表明,只要充分发挥国家调节作用,那么即使不能根治资本主义的这一顽疾,至少也可减轻它的症状。“这一顽疾”是指[]A、法西斯专政B、经济危机C、对外战争D、世界大战-九年级历史
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经济危机正在经历一场大地震。历史上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都成功地克服危机。甲、乙、丙、丁几位同学在互联网上对苏联和美国新政-九年级历史
罗斯福“新政”中既减少庞大的失业队伍,又刺激消费和生产的新政措施是()A.对银行的整顿B.对农民的补偿C.国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D.新建许多公共工程-九年级历史
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A.对农业的调整B.对工业的调整C.整顿银行D.兴建公共工程,扩大就业-九年级历史
漫画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比作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形象地反映了经济危机的特点之一是A.波及的范围广B.经济持续发展C.股票销售量大D.持续的时间长-九年级历史
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懂得改变。”而堪称“懂得改变”的成功范例是()A.发动南北战争B.罗斯福“新政”C.实行冷战政策D.建立北约组织-九年级历史
罗斯福实施“新政”的目的是:[]A.改革美国政治制度B.兴建公共工程C.对付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D.用行政干预经济-九年级历史
为应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采用新政,最终成功渡过危机的美国总统是[]A.华盛顿B.林肯C.尼克松D.罗斯福-九年级历史
1933年,新上任的美国总统罗斯福面对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果断地采取了与传统经济政策不一样的方法,推行新政,使美国获得了新生。请回答:(1)罗斯福采取“与传统经济政策不一-九年级历史
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作用是[]A.根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B.使资本主义进入电气时代C.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D.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先例-九年级历史
请耐心阅读以下材料,并进行认真的思考。(共10分)材料一:从1921年开始,在列宁的领导下,国家停止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农民在向国家交了粮食税以后-九年级历史
目前的欧债危机有席卷世界之势,早在20世纪30年代,世界也曾遭受严重危机。材料一: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在就职演说中说,惟一可以恐惧的只是恐惧这个词本身”。材料二-九年级历史
近代以来,现代化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要潮流。进入20世纪后,现代化进程明显加速,同时现代化道路也更加多样和曲折(1)在20世纪上半期,德、意、日法西斯主义严重践踏了现代-九年级历史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指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以下人物中成功地运用了凯恩斯的理论的是()A.罗斯福B.胡佛C.林肯D.杜鲁门-九年级历史
有人说“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这样说的依据是[]A、实行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实施新经济政策D、采取冷战政策-九年级历史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要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参与国家经济,用国家的力量推动经济的运转,20世纪30年代这一思想的成功实践是[]A.新经济政策B.德国法西斯专政C.罗斯福新-九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从1929年开始,美国股市暴跌,银行倒闭,工商业企业破产,市场萧条,农产品价格下降,失业和饥饿人数激增。1933年,罗斯福受命于-九年级历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寻找对策。下列历史事件的发生,与这次经济危机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美国、英国、法国采取措施,挽救了资本-九年级历史
从2008年10月开始,美国、欧盟等国家和组织相继制定应对金融危机的救市方案,改革金融体系,减少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这主要说明了[]A、现代经济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政-九年级历史
失业问题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罗斯福“新政”中采取的有利于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是[]A、整顿金融B、兴办公共工程C、规定工作时数D、调整工业-九年级历史
改革是历史永恒的主题。下列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经济危机、挽救资本主义的是A.罗斯福新政B.明治维新C.农奴制改革D.卡达尔改革-九年级历史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美国医治“感冒”的有效药方是()A.自由放任政策B.国家宏观调控C.高度集中政治经-九年级历史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获胜演讲中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20世纪30年代美国所进行的一次重大“改变”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消除经济危机-九年级历史
罗斯福新政的“新”最本质的体现是[]A.实行“产业复兴法”B.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稳定农产品价格D.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九年级历史
20世纪20年代,特别是在年~年间,资本主义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但这一时繁荣的背后却孕育着1929~1933年的,这场空前的危机首先爆发于。-九年级历史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A.凡尔赛体系B.罗斯福新政C.法西斯体制D.斯大林模式-九年级历史
罗斯福新政的作用不包括[]A、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B、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C、恢复和发展了美国的经济D、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九年级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体系)的三次大变动。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什么体系?是通过哪-九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美国和苏联;欧盟和日本。
(3)这种状态到1991年苏东巨变,华约解体 冷战结束世界政治格局又朝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我们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遏制霸权主义,发展联合国的作用,提高多种政治力量的综合实力,加强国际合作。
(4)和平与发展;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宗教纷争,地区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