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和德国都是后起之秀,都是采用新技术成果的模范。可在一战后期这两个国家却成为敌人的根本原因是A.德国成为美国盟国的敌对国B.美国和英法有着历史的渊-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和德国都是后起之秀,都是采用新技术成果的模范。可在一战后期这两个国家却成为敌人的根本原因是A.德国成为美国盟国的敌对国B.美国和英法有着历史的渊-历史
题目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和德国都是后起之秀,都是采用新技术成果的模范。可在一战后期这两个国家却成为敌人的根本原因是A.德国成为美国盟国的敌对国B.美国和英法有着历史的渊-历史
题目详情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和德国都是后起之秀,都是采用新技术成果的模范。可在一战后期这两个国家却成为敌人的根本原因是
A.德国成为美国盟国的敌对国
B.美国和英法有着历史的渊源
C.美德资本扩张的矛盾和冲突
D.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伤害了美国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C
关键要从战争的性质和德国发动战争及美国参战的目的上进行分析。
上一篇 :
试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
下一篇 :
20世纪初,巴尔干半岛地区成为欧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A.1879年德国与奥匈帝国结盟B.1892年法国与俄国签订《军事协定草案》C.1882年德、奥、意缔结《三国同盟条约》D.1907年《-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为选做题)材料一(1914年8月4日,巴黎)法国士兵,迈着整齐步伐穿过街道,引吭高歌着:这是阿尔萨斯,这是洛林∕这是我们的阿尔萨斯∕啊,啊,啊,-历史
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德奥作战,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协约国所进行的战争具有一定的正义性B.意大利帮助塞尔维亚完成民族解放任务C.列强之间的关系是以自身的利益为转-高二历史
20世纪初,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转而与俄、法结盟的最重要原因是A.军事力量明显削弱B.三国同盟已经形成C.霸主地位业已消失D.英德矛盾急剧上升-高二历史
有一图片反映了“清华学生抵制并焚烧日货”的场景,这一史实最早可能在中国近代史的哪一时期出现()A.19世纪末B.“一战”期间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高二历史
法国国歌《马赛曲》在俄国一度被禁止演奏。但1891年法国舰队访问俄国港口时,俄国乐队高奏《马赛曲》,连沙皇也破例脱帽向法国三色旗致敬。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法俄缔结军-高三历史
下图所示为一战前夕的巴尔干半岛,当时这里一度被看成是“欧洲的火药库”,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巴尔干半岛出现了民族运动B.巴尔干地区各国扩张各自的势力C.巴尔干半岛战略位置-历史
下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幅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图片反映的著名战役的影响或结果是()A.致使德国速决战的计划破产B.德国未能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C.使英国损失惨重,德国-高三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同时在两线作战的国家是A.英、法、俄B.英、法、德C.德奥D.德、奥、塞尔维亚-历史
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塞尔维亚所进行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B.欧洲战场上的西线进行的战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C.战略主动权转到协约国方面是在大战的第-历史
1914年8月威廉二世在《致德国人民》中说:“…当敌人全副武装准备背信弃义进攻时,他们却要求我们袖手旁观。他们不让我们坚定忠诚地支援我们的盟友,而我们的盟友正在为维护她的大-高三历史
某生分析下表,对1917年协约国三种战略物资生产出现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两大军事集团战略物资生产表(单位:百万吨-高二历史
“战争开始时,塞尔维亚由于经济落后,没有军事工业……但是与奥匈帝国作战得到国内广泛支持,周围斯拉夫民族的许多人也组成志愿兵,加入到塞尔维亚军队的行列。”材料中突出体现-高三历史
英、法这两个昔日战场上并肩作战的盟友却在巴黎和会上怒目相对,甚至以退出和会相要挟。两国的矛盾焦点是[]A.远东与太平洋地区利益之争B.国联的组织方式和控制权之争C.海军军-高三历史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被称为“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下列表述不能准确反映此结论的是[]A.在解决中国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B.在军备控制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C-高二历史
材料一下面是巴黎和会上四个国家的代表说的话:“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等老子伤好了-高二历史
使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的战役是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日德兰海战D.索姆河战役-历史
德意志统一后,为建立和维护其欧洲霸权,俾斯麦不得不“时刻警惕他国结盟的噩梦”,其战略重点是离问德国两侧的大国,充当“欧洲这个不倒翁娃娃的重心”。但不幸的是噩梦终究成真-历史
一个西方史学家在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说:“由于导致战争的外交活动是秘密进行的,最初没有人确知哪些国家是有罪的。”这种观点:()A.不正确,它忽视了这场战争的原因是帝国主义-高二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痛定思痛,人类开始探寻维护世界和平的新途径。国际联盟的成立就是这种探寻努力的结果。国联从一成立就宣称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但它却-高二历史
有人把经济上的竞争看作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1914年以前,这种“竞争”最激烈的国家是A.英国和美国B.英国和法国C.法国和德国D.英国和德国-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根源在于A.各国争夺世界殖民地的斗争B.萨拉热窝事件C.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D.巴尔干成为欧洲火药桶-历史
意大利在一战前加入同盟国、一战后却加人协约国一方作战的主要原因是A.战争一开始协约国就稳操胜券B.参加协约国作战对意大利有利C.协约国方面进行的是正义战争D.受美国参加协-历史
1879年,德国和奥匈帝国签订同盟条约的直接目的是A.在全球与英国争夺殖民地B.共同对付沙皇俄国的威胁C.帮助意大利与法国争夺突尼斯D.对抗法国和俄国的军事协定-历史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使德国陷入受奴役地位达一代之久、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以及剥夺其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之幸福,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即使这种政策事实上可-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国际联盟之宗旨为: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高三历史
.图为《讽刺与幽默》上登的一幅漫画,它主要反映了日本()A.蓄谋发动侵略战争B.谋求政治大国地位C.社会暴力激烈D.军国主义阴魂不散-历史
右图中A地区的主权在法德两国之间几度易手。普法战争后,A地区重新回到法国是根据()A.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B.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C.慕尼黑会议与《慕尼黑协定》D.1942年2-历史
英国多次参加反法同盟的主要原因是[]A.与法国争夺欧洲霸权B.维护欧洲封建制度C.阻止法国革命的蔓延D.帮助波旁王朝复辟-高二历史
在20世纪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二战结束后虽然世界进入了冷战阶段,但是局部地区仍是热战不断。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很多,如:战争是否具有正义性、国际力量对比、战略战术-高二历史
19世纪法.俄.德三国之间矛盾的发展趋势怎样?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张伯伦曾几度向威廉二世做出结盟的姿态。1898年,张伯伦曾向德国表示:“我们应该向俄国说,你想要的东西都得到了,我们准备承认这一点,但是你不要走得太-历史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主要目的是A.英德争夺殖民地B.重新瓜分世界C.重新争夺欧洲霸权D.争夺巴尔干半岛-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它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在很多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据此回答9—12题。小题1: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高二历史
“一战”前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主要矛盾的变化是A.由英德矛盾到英日矛盾B.由英德矛盾到英法矛盾C.由英德矛盾到英美矛盾D.由法德矛盾到英美矛盾-高二历史
下图是刊登在1921年德国一家杂志上的漫画。结合当时形势分析该画,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怪兽的五个头寓意英、法、美、意、日五个国家B.被怪兽踩在脚下,其内脏被吞食殆尽的-高三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参加协约国作战的主要目的是A.履行英日同盟的义务B.扩张在东亚地区的势力C.跟德国争夺胶州湾D.与美国一起瓜分世界-历史
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日本代表对欧洲事务很少开口,故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日本“沉默”的最主要原因是[]A.没有资格介入欧洲事务B.无力与欧洲列强争夺霸权C.专注亚洲事务及-高二历史
毛元佑著《世纪初的列强混战》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敌军在火炮的数量上占强大的优势,发射了数百万发炮弹,敌机机群完全控制了天空,当代不可战胜的战斗大象──坦克的出现,这一切-高二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结果是()。A.摧毁了四大帝国B.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涨C.俄国十月革命胜利D.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历史
一战前夕,在巴尔干地区争夺最为激烈的两个国家是A.英国和奥匈帝国B.德国和法国C.俄国和奥匈帝国D.英国和德国-历史
1921~1922年帝国主义为了调整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这次会议对中国的最大影响是A.日本获得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B.日本将山东主权归还给了中国C.日本独-高二历史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帝国主义在东西方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调整,国际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决定因素是[]A.列强实力对比未发生根本性变化B.列强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体系都-高二历史
巴黎和会上,英国与法国、美国矛盾的根源是[]A.法美联合抗击英B.在处置战败国问题上英国有自己的主张C.英国的“均势”政策与法美外交政策矛盾D.英国极力维护其在欧洲乃至世界的-高三历史
一战爆发后,原属同盟国之一的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作战,说明A.意大利不愿与英法俄为敌B.意大利同法国的矛盾得到协调C.意大利国力弱小D.国家利益至高无上-高三历史
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布拉格1939年图2布拉格1968年①图1发生在二战前,纳粹的坦克占领布拉格②图2是苏军的坦克占领布拉格③两幅图都是对捷克的侵略④两幅图都给捷克人民带来-高三历史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解决主要矛盾,进行协调而暂时得到缓和的是下列哪一组矛盾法德法法A.英-→<B.>←-俄C.>←-德D.德-→<俄奥俄英-历史
一本历史书在描写某次战争爆发时某国军队的组成状况:在每100个动员的士兵里,有25人讲日耳曼语,22人讲马札儿语,12人讲捷克语,9人讲塞尔维亚-克罗埃西亚语,8人讲波兰语,-高二历史
19世纪末20世纪初,导致欧洲列强之间矛盾纷繁复杂的根本性原因是A.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的斗争B.各国国际政治经济地位的不同C.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策不同D.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历史
促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主要力量是()。A.美国的参战B.中国等国相继投入战争,协约国力量增强C.“十月革命”影响下的交战国革命运动D.协约国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和德国都是后起之秀,都是采用新技术成果的模范。可在一战后期这两个国家却成为敌人的根本原因是A.德国成为美国盟国的敌对国B.美国和英法有着历史的渊-历史
题目详情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