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下图为30°N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0米。据图完成题小题1:山峰N的最大海拔高度可能为A.79米B.69米C.82米D.97米小题2:M地貌的成因可能是A.海浪侵蚀B.人工海岸C.珊瑚-高
下图为30°N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0米。据图完成题小题1:山峰N的最大海拔高度可能为A.79米B.69米C.82米D.97米小题2:M地貌的成因可能是A.海浪侵蚀B.人工海岸C.珊瑚-高
题目简介
下图为30°N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0米。据图完成题小题1:山峰N的最大海拔高度可能为A.79米B.69米C.82米D.97米小题2:M地貌的成因可能是A.海浪侵蚀B.人工海岸C.珊瑚-高
题目详情
下图为30°N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0米。据图完成题
小题1:山峰N的最大海拔高度可能为
A.79米
B.69米
C.82米
D.97米
小题2:M地貌的成因可能是
A.海浪侵蚀
B.人工海岸
C.珊瑚淀积
D.泥沙堆积
小题3: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表示河流,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④③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试题分析:
小题1:注意图中的海岸基线的海拔高度为0,再结合图中的等高距为10米,可以看出图中的山峰N处的海拔处在80<H<90,故最大的可选C
小题2:M的地貌为陡崖,地处海边,其形成可能是海浪侵蚀
小题3:河流的地势比周围的地势低,等高线应该凸向高值,故只有图中的②③两处的山谷可以发育成河流,①④两处的等高线凸向低值为山脊,不可能发育成河流
点评:本组题的关键之一就是要掌握海岸基线的海拔为0米这一特性,再结合题目中所给定的等高距,完成第(1)题,同时对等高线地图的基本判读是完成本题的基本能力所在,试题难度不大,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
上一篇 :
图为“沿40°N亚洲地形剖面图
下一篇 :
读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读图,完成(1)~(5)题。(1)要在海边建油港码头,应建在A处还是B处?为什么?(6分)(2)现欲从油矿区向油港铺设输油管道,线路如图中虚线所示,请说明理由。(4分)(3)港口用电计划在-高二地理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回答题。小题1:从影响农业的自然区位条件分析,村庄a、b、c、d中发展种植业最具有优势的是A.a村B.b村C.c村D.d村小题2:为发展经济,计划-高二地理
图为我国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AA′两点间建有一座桥梁,此桥梁的桥面与其正下方谷地底部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150米B.240米C.360米D.420米小-高二地
图示意沿20°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题。小题1:乙地形区的地形地势特征不包括A.地势起伏大B.北高南低C.山河相间D.中间高四周低小题2:甲、乙两地形区河流共同的水文-高二地理
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读图回答题。小题1: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A.鞍部B.山谷C.山脊D.山顶小题2-地理
读沿南回归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关于甲区域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B.沿岸气候炎热,沙漠广布C.沿岸有寒暖流交汇,渔业-高三地理
读华北某地地形图,据图判断下列各题:小题1: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A.①<③B.①<②C.①>②D.③=④小题2: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的A.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B.-高三
下图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两中学生分别到达P、M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图中P、Q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A.-高三地理
如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填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B,C。(2分)(2)河流AD段的流向为。(2分)(3)B处海拔最高可能的范围是-高二地
该图为我国40°N附近等高线地形图,有关M、N处河水与地下水补给关系及河流流速状况。据此回答问题。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处河水补给地下水;流速快B.N处河水补给地下水-高三地理
某中学地理小组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考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图中有一高速公路通过,其线路应在A.a处山谷B.沿连接ab之间的直线C.b、c附近200m等高线沿线D.d处山脊小题2-高三地理
下图为等高线分布图,若图中等高线的数值皆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递减。据此完成题。小题1:若四幅图中的等高距皆为50米,比例尺分别为1:10000、1∶20000、1∶30000、1∶40000,则其坡-高二
下图示意台湾省台东县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图中每个正方形网格的实地面积为4平方千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坡面的垂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叫坡度。甲、乙两地之间的坡-高三地理
读图,回答问题。(16分)⑴B位于山顶甲的________,D、G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4分)(2)C、D两地高程相等,若分别从C、D两地登上甲山顶,各有什么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4分)-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题。小题1:甲处发育了冲积扇,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作用B.流水堆积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冰川堆积作用小题2:影响图中聚落分布-高二地理
读图,完成题。小题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A.50mB.55mC.60mD.65m小题2: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A.①B.②C.③D.④小题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
读下图,完成题。小题1:下列景观示意图与该等高线图相匹配的是小题2:右图中各点能看到村庄的是A.甲B.乙C.丙D.丁-高二地理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城市分布图(图甲)和该地区1976年—2008年产业结构变化图(图乙),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有关图甲所示地区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地区地形以低-高二地理
读沿23°26'纬线地形剖面图,判断题。小题1:图中大陆东、西两侧濒临的大洋分别是()A.大西洋,太平洋B.太平洋,印度洋C.印度洋,大西洋D.太平洋,大西洋小题2:图中a区域的气候-高二地
读“我国某山地等高线图”,回答问题。小题1: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b、c的相对高度为500米B.b点能看到m点C.mn为空中索道D.a地可能形成瀑布小题2:此地区植被类型属于:A.常绿硬叶林-高一地理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有关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比例尺甲大于乙B.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C.比例尺均为数字式D.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小题2:关于甲图的叙述,-高二地理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分布状况,等高距为200m。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A.100250B.100350C.500250D.500350小题2: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A.①
下图为浙江省某地等高线图,该地山青水秀,水流常年奔腾不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图示地区有大小两个湖泊,其中有一个为壮丽的瀑布提供了丰富的水源,该湖泊可能是()A-高三地理
读我国东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题。小题1:从影响农业的自然区位条件分析,村庄a、b、c、d中发展种植业最具有势的是A.a村B.b村C.c村D.d村小题2:为发展经-高二地理
读某河流上游水库大坝的位置图和剖面图及其河流水量变化图,完成有关问题(13分)(1)图1中的水库大坝的坝址选择了D处,D处的地形为,坝址选择该处的理由是。(3分)(2)按照图1的-高二地理
图为我国东南部某村庄引水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小题1:河水可自流入村的线路是A.①B.②C.③D.④小题2:该村庄常年引用河水发展农业生产,将导致河流下游A.水土流失加剧B.水量-高三地理
读下图“我国西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材料一中能正确反映该地河流水文特征的是。(2分)(2)该地的耕地主要沿山前冲积扇呈带状分布,简述山前-高三地理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单位:m)。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1)图中区FM一线主要地形类型为______,图示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为_____(4分)(2)据统计M处降水远多于N地,试分析MN两-高
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由陆到海的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高一地理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共22分)山药学名薯蓣,地下根茎粗,直生,长可达1米。山药性喜光,宜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忌水涝。因其营养丰富,自古以来被视为-高二地理
读我国东南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⑤居民点到M山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368mB.488mC.678mD.708m小题2:下列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河有瀑布分布B-高二
图6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题。小题1:甲河与乙河的分水(脊)线是()A.KLOP线B.KMOP线C.KMNQ线D.KRQ线小题2:拟在K点与T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修建供拖拉机通行的-高
读某海岛等高线图,回答问題。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太阳辐射最少的是A①B.②C.③D.④小题2:关于该岛的正确叙述是A.该岛为大陆岛B.该岛西部附近分布有面积更大的岛屿C.该-高三地理
读下面的等高线图判断,正确的是A.图的比例尺为1/10000,若该图放大到原来的4倍,则新地图的比例尺为1/2500B.A处为山脊C.CD间的坡度比EF间要大D.若此图为北半球,由于B处比E-高二地理
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A.洪积扇B.河漫滩C.三角洲D.侵蚀平原小题2:按照“地势平坦、取水-高三地理
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有关图中A、B、C、D四点海拔高度的比较,一定正确的是A.HA>HBB.HC>HDC.HB>HAD.HD>HC小题2:图中河流的主
下图是沿200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关于甲、乙两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均位于印度洋板块B.均为重要的石油产地C.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均较小D.外力作用均以-高三地理
读图,回答问题。(13分)为配合国家“送交通进山区”政策,某工程队在山区地形图中设计了施工的公路。(1)图中字母B所在区域代表的地形是,D点的海拔为米(2分)(2)A处陡崖的高度差-高二地理
图是我国某地区的地形剖面图,读后回答题。小题1:该地势剖面图的走向是()A.南—北B.东北—西南C.西北—东南D.东—西小题2:N地形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A.地表崎岖B.夏季光热不足-高二地理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中标注出该区域的最高点(以H表示),该点海拔约米。(2分)(2)在地形图下的网格中,画出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4分)(3)在剖面图上标出M、N两点,将地-高三地理
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陡崖顶部绝对高度最大和陡崖相对高度可能达到最大的分别是A.甲、丙B.乙、丁C.丁、乙D.丁、甲小题2:关于丙陡崖成因,最不可能-高三地理
读我国南方某流域等高线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在河流综合治理中A地的主要作用为A.养殖B.改善气候C.分洪与蓄洪D.立体开发利用小题2:为缓解甲河段洪水泛滥,最有效的措-高二地理
下图为某区域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A河在图示区域河段的流向为A.东北流向西南B.西南流向东北C.西北流向东南D.东南流向西北小题2:河谷M地气候炎热少雨,其原-高三地理
甲图是沿纬度55°的某大陆剖面图,乙图是沿维度23°26′的某大陆剖面图,读图回答题。小题1:甲国种植业主要集中在其国土南部的最主要原因是:A.该国南部地形平坦B.该国南部人口密-高二地理
图7是韩国南端济州岛的等高线地形图和图中MN、NO、PQ、KL四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与剖面线MN、NO、PQ、KL相对应的地形剖面图依次是()A.③④②①B.④③①②C.①③④②D
读图6“沿20°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小题1:乙地形区的地形地势特征不包括()A.地势起伏大B.北高南低C.山河相间D.中间高四周低小题2:甲、乙两地形区河流共同的水文-高二地理
图1为某局部地区的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回答小题。图1小题1:与图示地形特征较为符合的是()A.白头山天池B.珠穆朗玛峰C.四川盆地D.云贵高原小题2:该地区最主要的地质灾害是()A.火-高三地理
读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1)D在E的方,F点的海拔高度是米。(4分)(2)C悬崖的相对高度最多不会超过米。(2分)(3)假设图中城市的海拔高度为400米,当城市温度为32℃时,山-高一地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图中两条小河的流量相当。进入小镇的引水线最合理的是A.①B.②C.③D.④小题2:小镇通过上述线路引水,由于过度引用河水将导致A.甲河流域水土流失加剧-高一地理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总体流向大致是A.从西南向东北流B.从东南向西北流C.从东北向西南流D.从西北向东南流小题2:该地区拟建一条铁路,-高一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下图为30°N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0米。据图完成题小题1:山峰N的最大海拔高度可能为A.79米B.69米C.82米D.97米小题2:M地貌的成因可能是A.海浪侵蚀B.人工海岸C.珊瑚-高
题目详情
小题1:山峰N的最大海拔高度可能为
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试题分析:
小题1:注意图中的海岸基线的海拔高度为0,再结合图中的等高距为10米,可以看出图中的山峰N处的海拔处在80<H<90,故最大的可选C
小题2:M的地貌为陡崖,地处海边,其形成可能是海浪侵蚀
小题3:河流的地势比周围的地势低,等高线应该凸向高值,故只有图中的②③两处的山谷可以发育成河流,①④两处的等高线凸向低值为山脊,不可能发育成河流
点评:本组题的关键之一就是要掌握海岸基线的海拔为0米这一特性,再结合题目中所给定的等高距,完成第(1)题,同时对等高线地图的基本判读是完成本题的基本能力所在,试题难度不大,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