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在革命战争时期,某根据地由于敌人封锁,食盐奇缺.为了将食盐带进根据地,革命先辈们想了很多办法.办法之一是将食盐溶于水制成浓溶液,并将浓食盐溶液倒在棉衣里,从而瞒过敌-九年级化学
在革命战争时期,某根据地由于敌人封锁,食盐奇缺.为了将食盐带进根据地,革命先辈们想了很多办法.办法之一是将食盐溶于水制成浓溶液,并将浓食盐溶液倒在棉衣里,从而瞒过敌-九年级化学
题目简介
在革命战争时期,某根据地由于敌人封锁,食盐奇缺.为了将食盐带进根据地,革命先辈们想了很多办法.办法之一是将食盐溶于水制成浓溶液,并将浓食盐溶液倒在棉衣里,从而瞒过敌-九年级化学
题目详情
在革命战争时期,某根据地由于敌人封锁,食盐奇缺.为了将食盐带进根据地,革命先辈们想了很多办法.办法之一是将食盐溶于水制成浓溶液,并将浓食盐溶液倒在棉衣里,从而瞒过敌人将食盐带进根据地.如何从上述棉衣里提取食盐?
_________
.
题型:问答题
难度:偏易
来源:同步题
答案
先把棉衣浸在水里搅动,让食盐充分溶解,然后蒸发水分,使食盐形成晶体析出
上一篇 :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
下一篇 :
有一份20℃时的硝酸钠溶液,当加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如图是NaCl、MgSO4、KCl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60℃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KCl溶液B.将80℃不饱和的MgSO4溶液降温至40℃,一定能得到其饱-九
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在______℃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______.(3)要使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化学
在一个大萝卜中挖一个大孔,向其中注入一定量的饱和食盐水,过一段时间后将里面的食盐水倒出,再往倒出的食盐水中加入少量食盐晶体.则食盐水的质量会()A.不变,因为倒出的食-化学
以下四种实验操作对应的曲线正确的是()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B.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化学
室温下,向200g硝酸钾溶液中加入20g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2g固体未溶解,再加入20mL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溶液是饱和溶液B.加入固体搅拌后得到的-化学
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他们接近饱和时,可以分别通过加溶质、蒸发溶剂、升温等方法变为饱和溶液的是()A.甲溶液B.乙溶液C.丙溶液D.甲、乙混合溶液-化学
下列图象关系合理的是()A.向ph=9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B.在久置的NaOH溶液中加入盐酸C.分别向稀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的Fe和MgD.在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化学
下列有关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20℃时,20g氯化钠溶解在100g水里,所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20gB.20℃时,把20g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了饱和溶液,所以20℃时氯化钠的溶解-九年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不饱和溶液降温一定会变成饱和溶液D.对于同一溶质的溶液,在同一温度时,饱和溶液一定-九年级化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溶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甲,经历如下变化:溶液甲溶液乙溶液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溶液甲可能是饱和溶液B.溶液乙和溶液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可能相-九年级化学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混合物C.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化学
下表是氯化钠、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温度/℃020406080物质的溶解度NaCl35.736.036.637.338.4NH4Cl29.437.245.855.265.6(1)20℃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水才可以作溶剂B.一瓶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都相同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D.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化学
下列各操作中,一定能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是()A.对该溶液进行降温B.对该溶液进行升温C.继续向不饱和溶液中添加溶质D.向该溶液中加入比其浓的溶液-化学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可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______;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______.-化学
20℃时,某物质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实验序号水的质量(g)加入该物质的质量(g)溶液的质量(g)①10212②10313③10413.6④10513.6A.②中所得溶液是饱
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1)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_________的方法提纯.(2)对(1)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写编号).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向一定量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固体,则此饱和溶液的质量[]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九年级化学
20℃时NaNO3的溶解度是88g.将50gNaNO3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20℃时NaNO3的(选填“饱和”或“不饱和”),该溶液的质量是,此时溶液中NaNO3的质量分数等于.-九年级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所含溶质多C.熟石灰的饱和溶液一定比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所含溶质多D.当某物质-九年级化学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浓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九年级化学
某溶液降低温度后有晶体析出,则原溶液()A.一定是饱和溶液B.一定不是饱和溶液C.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D.一定是浓溶液-化学
将80℃的KNO3饱和溶液冷却至20℃,有晶体析出,此刻得到的溶液为20℃时的()A.饱和溶液B.不饱和溶液C.稀溶液D.浓溶液-化学
通过对溶液知识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溶液都是无色的B.将植物油加入到水中,可以形成溶液C.将10%的KNO3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D.在一定-九年级化学
m克氯化铜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到有少量晶体析出,这个变化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p%和时间t的变化关系,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B.C.D.-九年级化学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A.很稀的溶液B.很浓的溶液C.可以继续溶解该物质的溶液D.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的溶液-九年级化学
饱和溶液是指[]A.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B.浓度较大的溶液C.还能再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D.不能继续溶解其它溶质的溶液-九年级化学
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向盐酸中不断加水B.一定质量的镁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C.等质量的铁和镁同时分别放入两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九年级化学
25℃时,某烧杯盛有饱和的NH4Cl溶液,其底部有少量未溶解的NH4Cl晶体,若将温度升高到40℃,使其变成不饱和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变小B.变大C.不变D.无法判断-九年级化学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浓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化学
某校九年级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一次活动内容是:用三种不同的物理方法将浓度为26.5%的饱和食盐水和浓度为5%的食盐水区分开,请你也试一试.-化学
t℃时,向一支盛有0.1g熟石灰的试管中加入10mL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对于试管中的上层清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中溶质质量等于0.1gB.溶液是-九年级化学
30℃时,往100g硝酸钾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晶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晶体未溶,稍加热后,晶体全部溶解,试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搅拌后及加热前一定是饱和溶液B.搅拌后-九年级化学
在学习《溶液》一章后,我们发现在物质混合、反应等过程中,存在“1+1≠2”这一有趣现象。例如:1g碳酸钠溶液与1g稀盐酸混合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不等于2g。你还能围绕溶液举出属于-九年级化学
在20℃时,从200g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取出5g溶液,剩余的溶液与原溶液比较,下列有关量中没有变化的是:①溶质的质量②溶剂的质量③溶液的密度④溶质的质量分数[]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九年级化
在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溶有少量氯化钠,经降温冷却析出晶体,余下的液体[]A、只溶有氯化钠B、只溶有硝酸钾C、可以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但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D、可以是硝-九年级化学
饱和溶液是指()A.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B.浓度较大的溶液C.还能再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D.不能继续溶解其它溶质的溶液-化学
在盛有硫酸铜饱和溶液的恒温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硫酸铜晶体,放置数天后,看到的现象是()A.晶体部分溶解B.晶体形状和质量都不变C.晶体质量不变,形状改变D.晶体-化学
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B.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C.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能溶解硫酸铜固体D.降低某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会影响-九年级化学
一木块漂浮于50℃时的KNO3饱和溶液中(见图A),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B所示的变化或如图C所示的变化.(1-九年级化学
将70℃的硝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到10℃,有晶体析出(晶体中不含水),下列各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硝酸钠的溶解度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C.溶液中溶剂的质量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九年级化学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1)P点表示____。(2)将tl℃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3)若甲-九年级化学
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蒸发掉氯化钠溶液中的部分水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A.溶质的质量B.溶液的质量C.氯化钠的溶解度D.溶质的质量分数-九年级化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降温时,一定有溶质析出B.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C.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D.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个定值-九年级化学
t℃时,在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少量白色硫酸铜粉末,溶液保持t℃,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有蓝色晶体析出②饱和溶液总质量不变③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少④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⑤饱和-九年级化学
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溶液都是混合物D.溶液各部分的性质不相同-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B.酸性溶液一定是酸的溶液C.某温度下的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生铁比纯铁硬-九年级化学
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错误的是[]A、降低温度B、加入硝酸钾C、恒温蒸发水分D、升高温度-九年级化学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硝酸钾稀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并搅拌,在此过程中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分数(w)与加入硝酸钾质量(m)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图像正确的是[]A.-九年级化学
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A.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B.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KNO3C.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D-九年级化学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在革命战争时期,某根据地由于敌人封锁,食盐奇缺.为了将食盐带进根据地,革命先辈们想了很多办法.办法之一是将食盐溶于水制成浓溶液,并将浓食盐溶液倒在棉衣里,从而瞒过敌-九年级化学
题目详情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