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0分)以下是英国历史学家马士的一段话:“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高三历史
(10分)以下是英国历史学家马士的一段话:“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10分)以下是英国历史学家马士的一段话:“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10分)以下是英国历史学家马士的一段话:“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以“鸦片与战争”为主题,概括指出材料的观点,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形成一则历史短文。(10分),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200字左右。
题型:综合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马士认为禁烟运动使危机加剧,导致战争。这一观点是错误的。(2分)
中国人民的禁烟只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只是一次偶然的事件;(2分)英国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急需海外市场和殖民地,中国封建的清王朝闭关自守走向没落,因北发动战争具有必然性,这是战争的根本原因。(4.分)即使没有禁烟运动,英国也会找别的借口来发动战争,马士把鸦片战争责任归结为中国人民的禁烟?目的是为英国的侵略行径辩护。(2分)
运用SOLO评价。本题可以按以下五个层次来给分:
第一层次:概括观点并作出正确判断的,给2分。
第二层次:概括观点并作出正确判断;并提供了一个言之成理的理由的,给4分。
第三层次:概括观点并作出正确判断;并提供了两个以上言之成理的理由的,给6分。
第四层次:概括观点并作出正确判断;提供了两个以上言之成理的理由;而且能够综合
表述这些理由的,给8分。
第五层次:概括观点并作出正确判断;并提供了两个以上言之成理的理由,并且能够从必然与偶然或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理论的层面合理解析问题,并得出正确结论的,给10分。
略
上一篇 :
假如你生活1885年,下列社会现象
下一篇 :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清王朝自以为“大皇帝君临万国,恩被四表,无论内地外夷,均系大皇帝百姓。”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大臣们对皇帝百般恭维,欺骗皇帝B.大臣们闭目塞听,愚味无知C.皇帝继续-历史
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英法打败沙俄,鸦片战争中英国打败中国。这种共同结局实质上反映了A.工业资本战胜商业资本B.工业国战胜了农业国C.海军强国打败了陆军强国D.先进社会制度战胜-高三历史
近代史上,西方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高三历史
外国侵略者以招募华工为名,把大量中国人贩卖到美洲和东南亚等地,被称为“猪仔”,与之相关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D.《瑷珲条约》-历史
最早破坏中国领海主权的不平等条约是A.中英《南京条约》B.中美《望厦条约》C.中法《黄埔条约》D.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历史
下面是编辑中的“上海地区近代历史报告”的三张资料卡片。请参照范例,以“抗争篇”和“新生篇”为主题分别一个发生在近代上海的历史事件,条目自定,简介限60字以内。(6分)范例:-高三历史
在鸦片战争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下列情形有可能出现在该时期的是()①福建厦门某茶农向英国出口茶叶,订单数量急剧增加②上海某地主从国外引进机器设备,创办-高一历史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l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高三历史
道光皇帝委派林则徐主持禁烟运动,说明A.鸦片泛滥威胁到清王朝的统治B.道光皇帝是清政府中的严禁派C.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对禁烟的意见一致D.中国完成了抵抗英国侵略的准备-高三历史
《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共同之处有()①清政府向侵略者赔款②清政府被迫开放通商口岸或帝埠③清政府允许列强设立租界④清政府向西方国家割让领土,A①②B.①②④C.②③D.①④-历史
1844年,美国专使顾盛向美国政府报告:“……现在,英国和其他国家,也必须感谢美国,因为我们将这个门户开放得更宽阔”。“门户开得更宽阔”的表现是A.取得了“领事裁判权”B.取得在通-历史
清朝福建巡抚徐继畲之语“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乎天下为公”的刻石,被镶嵌在某开国者的纪念碑上。此开国者是A.拿破仑B.华盛顿C.伊达-历史
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历史上开埠通商最先涉及到台湾省是在A.鸦片战争中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C.中法战争中D.甲午中日战争中-历史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社会矛盾的变化B.社会性质的变化C.革命任务的变化D.思想领域的变化-高一历史
下面对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必然的,因为英国工业革命需要市场原料B.是偶然的,因为英国离中国有万里之遥C是必然的,因为中国政治、经济、军事落后D.是偶然-高一历史
列强在中国获取下列特权的先后顺序是①领事裁判权②公使驻京权③协定关税权④设厂权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③①④②D.①③④②-历史
1870年,一位美国商人来华,这时他享有的特权有()①他可以到安徽黄山观光旅游②他在中国触犯了中国法律可以不受中国官员的审判③可在汉口租赁土地④可在重庆开设工厂A.①②③④B.①②③-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惟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历史
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拓展、掠夺的必然结果。-高一历史
下图中所列的四个城市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没有遭到英法联军进攻的是()A.①B.①②C.①②③D.②③④-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历史
下列关于1931—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中国历史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B.中国政府组织人民进行了局部的抗日战争C.中共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高二历史
下列条约中有割地、赔款、开埠通商等条款的是①《南京条约》②《天津条约》③《马关条约》《④北京条约》⑤《辛丑条约》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⑤-历史
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有何意义?在此之前,中国历代政府设置了哪些机构管辖新疆?-历史
鸦片战争中,英军迫使清政府屈服求和、结束战争的入侵路线是A.珠江口→福州→定海→天津江面B.珠江口→厦门→吴淞→南京江面C.珠江口→厦门→定海→天津江面D.珠江口→福州→吴淞→南京江-历史
中英《南京条约》中,最能反应英国侵略的时代特征的是①割香港岛②赔款③五口通商④协定关税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高二历史
(1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中国大门,后来又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图一图二图三图四-高二历史
分析下图的内容,后来对我国民族工业可能造成最大危害的是()A.割地B.赔款C.开五口通商D.关税协定-历史
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包括()①清政府被迫大借外债②东南数省手工棉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③自然经济瓦解,小农经济完全破产④中国出现第一批新式船坞和工厂A.①③④B.②③C.①②-历史
下列条约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本质意图的是()A.协定关税B.赔款2100万银元C.割香港岛给英国D.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传教-高一历史
1886年8月7日《纽约时报》发表了专题文章:1886年的上海:租借见闻,写到:题记:近十年来上海巨变,成为东方第一商埠。洋人在上海的租界里生活舒适,而美国对华贸易可能面临威胁。-高三历史
《虎门条约》中关于“领事裁判权”的规定破坏了中国的A.关税主权B.司法权C.领土完整D.海关管理权-历史
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割占的中国领土是A.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大片土地B.库页岛C.辽东半岛D.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历史
鸦片战争前夕,英国对外贸易(含鸦片走私)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扭转了英国的贸易逆差B.为英国工业品打开了市场C.加剧了中国社会的矛盾D.危及清政府的财政-历史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由一连串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连缀而成的历史,这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屈辱。”其中,第一批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包括()①《南京条约》②《北-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过去,中国有着一种与西方人感受到的非常类似的自豪感。由于这一原因,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对她来说特别残酷。降身为多国中的一员,是第一个耻辱;而-高三历史
阅读某同学学习鸦片战争后所写的一篇历史小论文(节选),回答问题。(共14分)1740年的中国正值清朝光绪帝统治时期,西方诸国则在工业技术、组织管理及军事力量上的迅速发展,与-高三历史
中国香港岛是在下列哪一条约中割让给英国的?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高二历史
中英《南京条约》内容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战争意图的是A.割占香港岛B.赔款2100万元C.五口通商D.协定关税-历史
根据《南京条约》的规定,当时我省被迫对日开放的一处商埠是A.宁波B.温州C.杭州D.苏州-高一历史
蒋廷熵在《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中说:“琦善对于英人的军备切实调查了一番,觉得他们的‘船坚炮利’实在可怕,这是琦善的‘知彼工夫’。中国方面的设备,他觉得可笑极了,山-历史
比较两次鸦片战争(1)两次鸦片战争的相同点有哪些?(2)两次鸦片战争的不同点有哪些?(3)两次鸦片战争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你从鸦片战争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历史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外国军事力量第一次进入我国渤海地区的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历史
19世纪中期,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深入长江中游,进入中国内地,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时,其深入内地最远可到达的通商口岸是A.福州B.汉口C.南京D.重庆-历史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最本质的意义是A.杜绝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活动B.沉重打击了英国鸦片商人的利益C.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决心D.宣告中国禁烟运动取得了伟大的-高三历史
最能体现帝国主义进行资本输出,分割世界要求的条约是()A.《北京条约》B.《天津条约》C.《中法新约》D.《马关条约》-历史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这应当是下列哪一条约的内容?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高二历史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影响。我们今天应从中得到哪些启示?-历史
下图所示事件发生在()A.鸦片战争中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C.中法战争中D.甲午中日战争中-历史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严重损害中国关税自主权的是A.《南京条约》B.《黄埔条约》C.《望厦条约》D.《马关条约》-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0分)以下是英国历史学家马士的一段话:“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以“鸦片与战争”为主题,概括指出材料的观点,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形成一则历史短文。(10分),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200字左右。
答案
中国人民的禁烟只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只是一次偶然的事件;(2分)英国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急需海外市场和殖民地,中国封建的清王朝闭关自守走向没落,因北发动战争具有必然性,这是战争的根本原因。(4.分)即使没有禁烟运动,英国也会找别的借口来发动战争,马士把鸦片战争责任归结为中国人民的禁烟?目的是为英国的侵略行径辩护。(2分)
运用SOLO评价。本题可以按以下五个层次来给分:
第一层次:概括观点并作出正确判断的,给2分。
第二层次:概括观点并作出正确判断;并提供了一个言之成理的理由的,给4分。
第三层次:概括观点并作出正确判断;并提供了两个以上言之成理的理由的,给6分。
第四层次:概括观点并作出正确判断;提供了两个以上言之成理的理由;而且能够综合
表述这些理由的,给8分。
第五层次:概括观点并作出正确判断;并提供了两个以上言之成理的理由,并且能够从必然与偶然或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理论的层面合理解析问题,并得出正确结论的,给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