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问题——少时不知勤学早,发白方悔读书迟孙吴奄有江左,亢衡中州,固本于策、权之雄略,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语文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问题——少时不知勤学早,发白方悔读书迟孙吴奄有江左,亢衡中州,固本于策、权之雄略,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语文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问题——少时不知勤学早,发白方悔读书迟孙吴奄有江左,亢衡中州,固本于策、权之雄略,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语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少时不知勤学早,发白方悔读书迟
孙吴奄有江左,亢衡中州,固本于策、权之雄略,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与国为存亡之臣也。自古将帅,未尝不矜能自贤,疾胜己者,此诸贤则不然。孙权初掌事,肃欲北还。瑜止之,而荐之于权曰:“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后瑜临终与权笺曰:“鲁肃忠烈,临事不苟,若以代瑜,死不朽矣!”肃遂代瑜典兵。吕蒙为寻阳令,肃见之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蒙遂亦代肃。蒙在陆口,称疾还,权问:“谁可代者?”蒙曰:“陆逊意思深长,才堪重负,观其规虑,终可大任,无复是过也。”逊遂代蒙。四人相继,居西边三四十年,为威名将,曹操、刘备、关羽皆为所挫。虽更相汲引,而孙权委心听之,吴之所以为吴,非偶然也。
——《三国志》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尝不矜能自贤 矜:夸耀
B、鲁肃忠烈,临事不苟 苟:胆怯
C、肃遂代瑜典兵 典:统率
D、陆逊意思深长,才堪重负 堪:承受
2、下列句中加线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陆逊意思深长,才堪重负 B、居西边三四十年,为威名将
C、虽更相汲引,而孙权委心听之 D、吴之所以为吴,非偶然也
3、比较下列两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疾胜己者 ②未尝不矜能自贤
称疾还 此诸贤则不然
A、①中两个“疾”字相同,②中两个“贤”字不同
B、①中两个“疾”字相同,②中两个“贤”字相同
C、①中两个“疾”字不同,②中两个“贤”字不同
D、①中两个“疾”字不同,②中两个“贤”字相同
4、下列各句译文,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①固本于策、权之雄略 ②虽更相汲引
A、①本来就根源于孙策、孙权的雄图大略 ②虽然他们互相推荐
B、①固然主要依靠孙策、孙权的雄图大略 ②虽然他们互相推荐
C、①本来就根源于孙策、孙权的雄图大略 ②即使他们互相交好
D、①固然主要依靠孙策、孙权的雄图大略 ②即使他们互相交好
5、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江东之所以能与中原抗衡,完全依赖于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的才能。
B、文章盛赞了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互相推荐,为国举才的精神。
C、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能相继执掌吴国兵权,是因为他们能互相推荐。
D、挫败曹操、刘备、关羽后,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成为有威望的将军。
故 知 胜 有 五 知 可 以 战 与 不 可 以 战 者 胜 识 众 寡 之 用 者 胜 上 下 同 欲 者 胜 以 虞 待 不 虞 者 胜 将 能 而 君 不 御 者 胜 此 五 胜 者 知 胜 之 道 也
——《孙子兵法·谋攻》
6、请用斜线为上段文字断句。
7、请翻译上段文字。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BDCBB
1、B(B项中的“苟”应解释为“马虎、随便”。)
2、D(A项中的“意思”在文中应解释为“思想”;B项中的“委心”在文中应解释为“放心”;C项中的“西边”在文中应解释为“西部边境”。)
3、C(①中前一个“疾”是动词,应解释为“痛恨”;后一个“疾”是名词,应解释为“疾病”。②中前一个“贤”是动词,应解释为“认为贤能”,后一个“贤”是名词,应解释为“贤能的人”。)
4、B
5、B(A项错在,江东之所以能与中原抗衡,主要是依靠孙策、孙权的雄才大略;C项错在,他们四人相继掌权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四人相互推荐,还在于孙权的信任;D项错在,他们四人在打败曹操、刘备、关羽之前,就已经是有威名的将军了。)
6、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胜者,知胜之道也。
7、所以说有五种情况能够预知胜利:知道能否作战的一方胜;知道人多时如何运用,人少时如何运用的一方胜;军中上下齐心的一方胜;用充分的准备来等待毫无准备的一方胜;将领有才能,而且君主不扼制将领的一方胜。这五种胜利的情况,是预知胜利的方法啊。
参考译文:
孙吴占有长江中下游以东地区,与中原抗衡,固然主要依靠孙策、孙权的雄才大略,然而当时的英雄像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个人,真称得上国家的心腹、臂膀,与国家共存亡的臣子。自古以来的将帅,没有不夸耀自己才能,认为自己贤明的,痛恨超过自己的人,这几位贤明的人却不是这样。孙权刚刚执掌国家大事的时候,鲁肃想回到北方去。周瑜劝阻了他,并把他推荐给孙权说:“鲁肃的才能应该用来辅佐时政,应当广泛寻求他这类的人,来成就功业。”后来周瑜临终时给孙权写信说:“鲁肃忠诚刚烈,遇事不马虎随便,如果能用他来代替我,我就死而不朽了!”鲁肃于是代替周瑜统帅军队。吕蒙做寻阳令,鲁肃见到他说:“您今天的才能谋略,不再是吴地时的阿蒙了。”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告别。吕蒙于是也就代替了鲁肃。吕蒙在陆口,说是有病回去,孙权问吕蒙:“谁是能够代替您的人呢?”吕蒙说:“陆逊的思想深刻高远,才能可以承担重大的责任,看他的规划考虑,终究可以寄托大任,没有再超过他的了。”陆逊于是就代替了吕蒙。四个人一个接替一个,镇守吴国西部边境三四十年,成为威名远扬的大将,曹操、刘备、关羽都被他们打败。虽然他们是互相举荐的,但孙权能够放心地听从他们,吴国之所以成为吴国,并非偶然的。
上一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下一篇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陈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8题。乐广字彦铺,南阳清阳人也。父早卒,广孤贫,侨居山阳,寒素为业,人无知者。性冲约,有远识,寡嗜欲,与物无竞。尤善谈论,每以约言析理,以-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土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2题。员半千本名余庆,晋州临汾人。少与齐州人何彦先同师事学士王义方,义方嘉重之,尝谓之曰:“五百年一贤,足下当之矣。”因改名半千。及义方卒,半-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淮南厉王长者,高祖少子也,其母故赵王张敖美人。高祖八年,从东垣过赵,赵王献之美人,厉王母得幸焉,有身。赵王敖弗敢内宫,为筑外宫而舍之-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北郭骚(选自《吕氏春秋》第十二卷《士节》)齐有北郭骚①者,结罘罔②,捆蒲草,织萉履③,以养其母,犹不足,踵门④见晏子曰:“窃说⑤先生之义,愿乞所-语文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孟子曰:“无或(1)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张允济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元武县与其邻接,有人以牸牛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产至十余头,-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题。吴起传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语文
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胡为乎惶惶欲何之?B.童子何知C.等终军之弱冠D.彼且奚适也-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初为县吏,后仕郡。后避乱江东,徙会稽。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仪。到见亲任,专典机密,拜骑都尉。吕蒙图袭关羽,-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胶州柳西川,法内史之主计仆也。年四十余,生一子,溺爱甚至。纵任之,惟恐拂。既长,荡侈逾检,翁囊积为空。无何,子病,翁故蓄善骡,子曰:“-语文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5题。秦孝王俊,字阿祗,高祖第三子也。初,颇有令问,高祖闻而大悦,下书奖励焉。其后俊渐奢侈,违犯制度,出钱求息,民吏苦之。上遣使按其事,与-语文
文学常识填空:1.《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它是我国古代部体史书,和《》、《》合称春秋三传。2.《荆轲剌秦王》选自《》。文中两个最精彩的场面是和。3.鲁迅称赞著的是“是史家之绝唱-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刘宠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之后也。悼惠王子孝王将闾,将闾少子封牟平侯,子孙家焉。父丕,博学,号为通儒。宠少受父业,以明-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语文
选出各组句子中的虚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门虽设而常关鸟倦飞而知还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C.猥以微贱以八千岁为春D.感吾生之行休鹏之徙于南冥也-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宋定伯捉鬼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之,鬼言:“我是鬼。”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言:“我亦鬼。”鬼问:“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鬼-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张巡字巡,邓州南阳人。博通群书,晓战阵法。气志高迈,略细节,所交必大人长者,不与庸俗合,时人叵知也。开元末,擢进士第。巡繇①太子通-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刘健刘健字希贤,洛阳人。健少端重,与同邑净禹锡、白良辅游,得河东薛氏之传。举天顺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谢交游,键户读书,人以-语文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善万物之得时A.目吴会于云间B.襟三江而带五湖C.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D.谨拜表以闻-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8分)李密传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东坡卜居建中靖国元年,东坡自儋北归①,卜居②阳羡。阳羡士大夫犹畏而不敢与之游。独士人邵民瞻从学于坡。坡亦喜其人,时时相与杖策过长桥,访-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徐有功徐有功,国子博士文远孙也。举明经,累转蒲州司法参军,绍封东莞男。为政宽仁,不行杖罚,吏人感其恩信,递相约日:“若犯徐司法杖者,-语文
下列各组句子的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不同的一项是()A.悦亲戚之情话终鲜兄弟B.孟学士之词宗况臣孤苦,特为尤甚C.腹犹果然是以区区不能废远D.野马也,尘埃也庶刘侥幸,保-语文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边城》是作家沈从文的代表作。全书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作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人情美和风情美。B.《滕王阁序》是初唐-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卓茂卓茂字予康,南阳宛人也。性宽仁恭爱。初辟丞相府史,事孔光,光称为长者。时尝出行,有人认其马。茂问日:“子亡马几何时?”对日:“月余日矣-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李勉,字玄卿,郑王元懿曾孙也。幼勤经史,长而沉雅清峻,宗于虚玄,以近属陪位,累授开封尉。时升平日久,且汴州水陆所凑,邑居庞杂,号为-语文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若夫乘天地之正聊乘化以归尽B.引壶觞以自酌控蛮荆而引瓯越C.夙遭闵凶夙夜忧叹D.犹蒙矜育不矜名节-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8分)李秉,字执中,曹县人。少孤力学,举正统元年进士,征入都察院理刑,寻改户部主事。宣府屯田为豪占,秉往视,归田于民,而请罢科索①,边人-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卜天璋传卜天璋,字君璋,洛阳人。父世昌,仕金为河南孔目官。宪宗南征,率众款附,授镇抚,统民兵二千户,升真定路管民万户。宪宗六年,籍河-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海瑞海瑞,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日:“昨闻海瑞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宗-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魏其侯窦婴者,孝文后从兄子也。孝景初即位,为詹事。太后憎窦婴,窦婴亦薄其官,因病免。孝景三年,吴楚反,上察宗室诸窦毋如窦婴贤,乃召婴-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韦景骏,司农少卿弘机孙。中明经,神龙中,历肥乡令。县北濒漳,连年泛滥,人苦之。旧防迫漕渠,虽峭岸,随即怀决。景骏相地势,益南千步,因高-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书沈通明事汪琬淮安沈通明,尝为前明总兵官。任侠轻财,士大夫皆称之。顺治二年,先是有巡抚田仰者,素习通明之为人,加礼遇焉;至是见明将亡-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一6题。梅尧臣梅尧字圣俞,宣州宣城人,侍读学士询从子也。工为诗,以深远古淡为意,间出奇巧,初未为人所知。用询荫为河南主薄,钱惟演留西京,特磋-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张纲少明经学,虽为公子,而厉布衣之节,举孝廉不就,司徒辟为侍御史。时顺帝委纵宦官,有识危心。纲常慨然叹曰:“秽恶满朝,不能奋身出命扫国家-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文中划线句(5分)予尝按次春秋以来,屈原之骚疑于怨,伍胥之谏疑于胁,贾谊之疏疑于激,叔夜之诗疑于愤,刘蕡之对疑于亢[1]。然推孔子删《诗》之旨而裒[-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则天朝,奴婢多通外人,辄罗告其主,以求官赏。润州刺史窦孝谌妻庞氏,为其奴所告夜醮①,敕御史薛季旭推之,季旭言其咒诅,草状以闻,先于-语文
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汲黯字长儒,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东越相攻,上使黯往视之,不至,至吴而还。报曰:“越人相攻,固其俗-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楚王英,以建武十五年封为楚公,十七年进爵为王,二十八年就国。母许氏无宠,故英国最贫小。三十年,以临淮之取虑、须昌二县益楚国。自显宗为-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刘宽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宽尝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宽车中认之。宽无所言,下驾步归。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日:“惭负长者,随所-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1题李靖,字药师,京兆三原人。尝谓所亲曰:“丈夫遭遇,要当以功名取富贵,何至作章句儒?”其舅韩擒虎每与论兵,辄叹曰:“可与语孙、吴者,非斯人-语文
《四史》是指哪一项列出的作品A.《左传》、《史记》、《汉书》、《后汉书》B.《史记》、《汉书》、《三国志》、《后汉书》C.《史记》、《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D.《左传》、《史记》、《汉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虞世南,越州余姚人。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余十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高二语文
阅读下列各段文言文,完成文后相应的题目刘义隆将王玄谟寇滑台,诏假慧龙楚兵将军,与安颉等同讨之。相持五十余日,诸将以贼盛莫敢先,慧龙设奇兵大破之。世祖赐以剑马钱帛,-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问题——少时不知勤学早,发白方悔读书迟孙吴奄有江左,亢衡中州,固本于策、权之雄略,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语文
题目详情
——少时不知勤学早,发白方悔读书迟
孙吴奄有江左,亢衡中州,固本于策、权之雄略,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与国为存亡之臣也。自古将帅,未尝不矜能自贤,疾胜己者,此诸贤则不然。孙权初掌事,肃欲北还。瑜止之,而荐之于权曰:“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后瑜临终与权笺曰:“鲁肃忠烈,临事不苟,若以代瑜,死不朽矣!”肃遂代瑜典兵。吕蒙为寻阳令,肃见之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蒙遂亦代肃。蒙在陆口,称疾还,权问:“谁可代者?”蒙曰:“陆逊意思深长,才堪重负,观其规虑,终可大任,无复是过也。”逊遂代蒙。四人相继,居西边三四十年,为威名将,曹操、刘备、关羽皆为所挫。虽更相汲引,而孙权委心听之,吴之所以为吴,非偶然也。
——《三国志》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尝不矜能自贤 矜:夸耀
B、鲁肃忠烈,临事不苟 苟:胆怯
C、肃遂代瑜典兵 典:统率
D、陆逊意思深长,才堪重负 堪:承受
2、下列句中加线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陆逊意思深长,才堪重负 B、居西边三四十年,为威名将
C、虽更相汲引,而孙权委心听之 D、吴之所以为吴,非偶然也
3、比较下列两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疾胜己者 ②未尝不矜能自贤
称疾还 此诸贤则不然
A、①中两个“疾”字相同,②中两个“贤”字不同
B、①中两个“疾”字相同,②中两个“贤”字相同
C、①中两个“疾”字不同,②中两个“贤”字不同
D、①中两个“疾”字不同,②中两个“贤”字相同
4、下列各句译文,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①固本于策、权之雄略 ②虽更相汲引
A、①本来就根源于孙策、孙权的雄图大略 ②虽然他们互相推荐
B、①固然主要依靠孙策、孙权的雄图大略 ②虽然他们互相推荐
C、①本来就根源于孙策、孙权的雄图大略 ②即使他们互相交好
D、①固然主要依靠孙策、孙权的雄图大略 ②即使他们互相交好
5、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江东之所以能与中原抗衡,完全依赖于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的才能。
B、文章盛赞了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互相推荐,为国举才的精神。
C、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能相继执掌吴国兵权,是因为他们能互相推荐。
D、挫败曹操、刘备、关羽后,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成为有威望的将军。
故 知 胜 有 五 知 可 以 战 与 不 可 以 战 者 胜 识 众 寡 之 用 者 胜 上 下 同 欲 者 胜 以 虞 待 不 虞 者 胜 将 能 而 君 不 御 者 胜 此 五 胜 者 知 胜 之 道 也
——《孙子兵法·谋攻》
6、请用斜线为上段文字断句。
7、请翻译上段文字。
答案
1、B(B项中的“苟”应解释为“马虎、随便”。)
2、D(A项中的“意思”在文中应解释为“思想”;B项中的“委心”在文中应解释为“放心”;C项中的“西边”在文中应解释为“西部边境”。)
3、C(①中前一个“疾”是动词,应解释为“痛恨”;后一个“疾”是名词,应解释为“疾病”。②中前一个“贤”是动词,应解释为“认为贤能”,后一个“贤”是名词,应解释为“贤能的人”。)
4、B
5、B(A项错在,江东之所以能与中原抗衡,主要是依靠孙策、孙权的雄才大略;C项错在,他们四人相继掌权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四人相互推荐,还在于孙权的信任;D项错在,他们四人在打败曹操、刘备、关羽之前,就已经是有威名的将军了。)
6、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胜者,知胜之道也。
7、所以说有五种情况能够预知胜利:知道能否作战的一方胜;知道人多时如何运用,人少时如何运用的一方胜;军中上下齐心的一方胜;用充分的准备来等待毫无准备的一方胜;将领有才能,而且君主不扼制将领的一方胜。这五种胜利的情况,是预知胜利的方法啊。
参考译文:
孙吴占有长江中下游以东地区,与中原抗衡,固然主要依靠孙策、孙权的雄才大略,然而当时的英雄像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个人,真称得上国家的心腹、臂膀,与国家共存亡的臣子。自古以来的将帅,没有不夸耀自己才能,认为自己贤明的,痛恨超过自己的人,这几位贤明的人却不是这样。孙权刚刚执掌国家大事的时候,鲁肃想回到北方去。周瑜劝阻了他,并把他推荐给孙权说:“鲁肃的才能应该用来辅佐时政,应当广泛寻求他这类的人,来成就功业。”后来周瑜临终时给孙权写信说:“鲁肃忠诚刚烈,遇事不马虎随便,如果能用他来代替我,我就死而不朽了!”鲁肃于是代替周瑜统帅军队。吕蒙做寻阳令,鲁肃见到他说:“您今天的才能谋略,不再是吴地时的阿蒙了。”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告别。吕蒙于是也就代替了鲁肃。吕蒙在陆口,说是有病回去,孙权问吕蒙:“谁是能够代替您的人呢?”吕蒙说:“陆逊的思想深刻高远,才能可以承担重大的责任,看他的规划考虑,终究可以寄托大任,没有再超过他的了。”陆逊于是就代替了吕蒙。四个人一个接替一个,镇守吴国西部边境三四十年,成为威名远扬的大将,曹操、刘备、关羽都被他们打败。虽然他们是互相举荐的,但孙权能够放心地听从他们,吴国之所以成为吴国,并非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