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①,行中虑②,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③-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①,行中虑②,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③-高三语文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①,行中虑②,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③-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①,行中虑②,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③,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微子》)
注:①中伦:符合法度。②虑:理智。③放言:不谈世事。④废中权:弃官,合乎权变。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语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认为不可“降志辱身”,柳下惠、少连,有了投降的意向,就辱没身子了。
B.孔子对柳下惠、少连他们言论符合法度,行为合乎理智的做法还是予以肯定的。
C.孔子将伯夷、叔齐与柳下惠、少连作对举,意在强调做人不可以“降志辱身”。
D.孔子虽然对伯夷、叔齐不“降志辱身”予以肯定,但对他们的隐居也并不完全认可。
(2)儒家崇尚“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说你对“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的理解。(3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A
(2)孔子是主张积极入世的,修身、治国、平天下是他的理想。(1分)“异于是”表明孔子不愿做这些隐逸之士,但对这些隐士的洁身清白是赞赏的。
(1)(“有了投降志向”错,应为“降低自己的志向”。)
(2)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辱没自己的身份,是伯夷、叔齐吧?”又说:“柳下惠、少连降低了自己的志向,辱没了自己的身份;但他们言语合乎法度,行为合乎思虑。他们不过如此罢了。”又说:“虞仲、夷逸避世隐居,放肆直言,修身合乎清高,弃官合乎权变。我则跟这些人都不同,没有什么可以的,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上一篇 :
阅读下面的元曲和唐诗,然后回答
下一篇 :
下列语句画线处所指的文学家,依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名著阅读题。(15分)小题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三国演义》把诸葛亮描写成了智者的化身,书中记叙了很多有关他的脍炙人口的故事,如“草船借箭”“七擒孟获-高三语文
下列各项中,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惠特曼生于纽约州长岛,他是美国著名诗人、人文主义者,他创造了诗歌的自由体,其代表作品是诗集《草叶集》。B.普希金是俄国文学家、伟大的诗-高一语文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以气势磅礴的笔调,写出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坚强信心。秋,在伟人的笔下,褪去萧瑟,铺上生机。B.《再别康桥》中,诗人说“但我不-高一语文
阅读甲、乙两则文字(7分)甲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高三语文
下面有关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法国作家高尔斯华绥的小说《品质》和中国现代作家杨绛的散文《老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在不幸的命运中表现了小人物们人性的-高一语文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林语堂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他的文笔清雅、闲适。代表作有散文集《剪拂集》、长篇小说《京华烟云》。B.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高二语文
下列文学作品,作家及体裁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A.《雨巷》——戴望舒——诗歌B.《边城》——沈从文——散文C.《雷雨》——曹禺——戏剧D.《祝福》——鲁迅——小说-高二语文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家》中写到的人物有六七十个,最主要写的是高老太爷、觉慧和觉新这三个典型人物形象。高老太爷是这个封建大家庭中的最高统-高一语文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戏剧文学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B.戏剧语言指的是剧本中的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是人物心-高二语文
下列对有关文学名著的解说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高老头是个面条商有钱但没有社会地位,很想通过女儿成为上层社会的一员;但在他病入膏肓之时,连女儿也抛弃了他。他几个女-高三语文
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唐代散文家、诗人.与-高二语文
对下面文学常识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是由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及其弟子编成的,它具有浓厚的雄辩色彩,善于用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气势充-高三语文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4分)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通史,是春秋末鲁国左丘明作,是先秦历史散文的第一座高峰。B.《战国策》又称国策,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高一语文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四书”“五经”都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B.宋代散文具有很-高三语
下列对有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萧红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呼兰河传》。它在艺术形式上比较独特: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高二语文
下列各项中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海明威,美国小说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1954年因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B.“意识-高二语文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情节。(5分)-高三语文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三国演义》把诸葛亮、关羽等塑造成理想人格的化身,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单骑救主、水淹七军、败走麦城等是用来表现关羽-高三语文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选项中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统观众多表文,尽管具体内容不同,但都离不开-高二语文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编的《文选》。内容多写夫妻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感情深挚-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下列各题(8分)岳鄂王墓赵孟頫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莫向西湖歌此曲,水-高三语文
下列各项中,对名著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家》中的主人公觉慧是高家的三少爷,在家庭的反封建斗争中,他总是站在最前列,勇猛而大胆。他反对大哥觉民的“作揖哲学”和“不抵抗-高二语文
下面对人物形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罗贯中的笔下,曹操成了一代奸雄的代表。他既有奸诈的一面,又有雄才大略的一面。他招纳贤才,善于听取意见,多谋善断,但又多疑、残-高二语文
下列各项中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场景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B.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国家,除《战争与和平》外,代表作还有-高二语文
下列文学常识正确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散文蓬勃发展,史称先秦散文,包括《左传》《国语》《吕氏春秋》等历史散文和《论语》《庄子》等诸子散文。B.欧阳修,号六一居士。他编写了-高二语文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琵琶行》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B.《孟-高一语文
下面是有关名著中人物语言、行为动作的描写,请写出其描写的对象。(5分)①咱们两讫了,这才叫公平交易。人生就是一件交易。②果见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高三语文
(1)列举出《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五位人物。(5分)、、、、(2)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说说《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主要内容。(5分)-语文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贾宝玉挨打后,最伤心的莫过于林黛玉。在得知贾宝玉挨打后,她第一个来看宝玉,且说出“你可都改了吧”这样出人意料的话。B.《头-高三语文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唐宋八大家”指“三苏”(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韩愈、柳宗元。B.桐城派是清代散文流派,代表作家有方苞、归有光、-高二语文
简答题(10分)(1)你认为《家》中梅与瑞珏这两位女性的形象有何相同之处?(6分)▲▲(2)葛朗台是世界文学作品中著名的吝啬鬼之一,请再写出两个吝啬鬼的名字;并举出两例说明葛朗台的-高三语文
简述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小题1:阅读《子夜》有关选段,回答问题。吴荪甫整饬了自己一方的阵线,……只有先战胜了老赵,打破了老赵指挥下的“经济封锁”,然后能“真正”自己-高三语文
下列文学常识,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海明威,小说家,英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因《老人与海》成为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桥边的老人》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高二语文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因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小说《老人与海》中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却不能-高二语文
对下面文史知识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金圣叹认为天下有六大奇书,写得雅驯、透脱、精妙,概可以“才子书”名之。那就是《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与《西厢记》。并着-高二语文
下列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朵拉患了重病,在佩葛蒂去澳前夕离开了人世。大卫满怀悲痛,出国旅行,期间,艾妮斯始终与她保持联系。当他三年后返回-高二语文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边城》让我们了解了许多湘西民俗,爷爷向翠翠所说的“走马路”的求婚方式,就是婚姻由家长做主,请了媒人到女方家提亲。B.郭沫若在《-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洞庭阻风张泌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青草①浪高三月渡,绿扬花扑一溪②烟。情多莫举伤春目,愁枉兼无买酒钱。犹有渔人数家住,不成村-高三语文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是我国清代出现的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共120回,前80回为曹雪芹所著,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写,小说以贾宝玉、林-高一语文
文学名著阅读(10分)小题1:(1)根据下面的语言提示,在横线上填写相关人物姓名。(2分)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高三语文
下列对《将进酒》第一段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人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老。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把本-高二语文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其常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B.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自号“五柳先生”。-高三语文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有《柳河东集》。B.肖洛霍夫,苏联著名作家,曾获诺贝尔文学-高一语文
下面是对四部中外名著的评语和介绍,选出相关的对应项()①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②征服“生活的激流”③上海芯子里的气味④戚而能谐婉而多讽A.①《左传》②《骆驼祥子》③《长恨歌》④《-高二语文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加西亚·马尔克斯是魔幻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高二语文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明代的散文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张溥的《五人墓碑记》、姚鼐的《登泰山记》等作品都给后代极大的影响。-高二语文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诸子散文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的代表著作,其中包括儒家的《论语》、道家的《庄子》、法家的《韩非子》和墨家的《墨子》等。B.南宋诗人-高三语文
文学文化常识填空。鲁迅,原名________,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_,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21年发表的中篇小说____-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高三语文
下列语句划线处所指的文学家分别是:【】①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②昔时陈王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③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④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人寰。-高二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①,行中虑②,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③-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①,行中虑②,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③,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微子》)
注:①中伦:符合法度。②虑:理智。③放言:不谈世事。④废中权:弃官,合乎权变。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语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答案
(1)A
(2)孔子是主张积极入世的,修身、治国、平天下是他的理想。(1分)“异于是”表明孔子不愿做这些隐逸之士,但对这些隐士的洁身清白是赞赏的。
(1)(“有了投降志向”错,应为“降低自己的志向”。)
(2)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辱没自己的身份,是伯夷、叔齐吧?”又说:“柳下惠、少连降低了自己的志向,辱没了自己的身份;但他们言语合乎法度,行为合乎思虑。他们不过如此罢了。”又说:“虞仲、夷逸避世隐居,放肆直言,修身合乎清高,弃官合乎权变。我则跟这些人都不同,没有什么可以的,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