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物质结构理论有助于人们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进行分子设计和研究反应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三周期基态原子有2个未成对电子且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_;(2)金属晶体受到-高三化学
物质结构理论有助于人们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进行分子设计和研究反应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三周期基态原子有2个未成对电子且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_;(2)金属晶体受到-高三化学
题目简介
物质结构理论有助于人们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进行分子设计和研究反应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三周期基态原子有2个未成对电子且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_;(2)金属晶体受到-高三化学
题目详情
物质结构理论有助于人们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进行分子设计和研究反应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三周期基态原子有2个未成对电子且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_;
(2)金属晶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易发生形变,而离子晶体容易破裂。试从结构的角度分析其中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
(3)已知在水中存在平衡2H
2
O=H
3
O
+
+OH
-
。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与H
3
O
+
中氧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的是_____
a.CH
2
=CH
2
中的碳原子 b.NH
2
-
中的氮原子
c.ClO
3
-
中的氯原子 d.NO
2
-
中的氮原子
(4)F、Mg、K三种元素形成的晶体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一个晶胞中Mg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题型:计算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S(或硫磺)(1分) (2)金属晶体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通过金属键形成的层状紧密堆积结构(1分),当金属受外力作用时,金属晶体中各原子层会发生相对滑动,产生形变,自由电子使得各层之间始终保持着金属键的作用(1分)。离子晶体中由于阴阳离子间存在着静电作用,使阴阳离子不能发生自由移动,因而受到外力作用时离子键被破坏而使晶体破裂(1分)
(3)bc(2分) (4)20%(2分)
试题分析:(1)第三周期基态原子中含有两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有Si、S两种元素,同一周期中,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所以Si的电负性小于S元素。
(2)金属晶体的构成微粒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存在的作用力是金属键,金属晶体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通过金属键形成的层状紧密堆积结构。当金属受外力作用时,金属晶体中各原子层会发生相对滑动,产生形变,自由电子使得各层之间始终保持着金属键的作用;离子晶体中存在的微粒是阴阳离子,存在的作用力是离子键,离子晶体中由于阴阳离子间存在着静电作用,使阴阳离子不能发生自由移动,因而受到外力作用时离子键被破坏而使晶体破裂。
(3)H3O+中中心氧原子含有3个σ键和一个孤电子对,所以其价层电子对数是4,则氧原子采取sp3杂化。a.CH2═CH2中的每个碳原子含有3个σ键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采取sp2杂化,故错误;b.NH2-中的氮原子含有2个σ键和(5+1-2×1)÷2=2个孤电子对,所以氮原子采取sp3杂化,故b正确;c.ClO3-中的氯原子含有3个σ键和(7+1-3×2)÷2=1个孤电子对,所以其价层电子对数是4,则氯原子采取sp3杂化,故c正确;d.NO2-中的氮原子含有2个σ键和(5+1-2×2)÷2=1个孤电子对,所以其价层电子对数是3,所以氮原子采取sp2杂化,故d错误,因此答案选bc。
(4)根据晶胞结构并依据均摊法可知,该晶胞中含有镁原子个数=8×
=1,钾原子个数=1,氟原子个数=12×
=3,所以其化学式为KMgF3,因此该化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20%。
上一篇 :
(15分)已知:A、B、C、D、E、F六种
下一篇 :
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数.3吨=____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J、M、R、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J、R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已知:J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化学
4吨=______千克5分米=______厘米3米=______分米.-三年级数学
一个南瓜重2051克,写成小数是______千克.-四年级数学
______千克=4.5吨5米3厘米=______米.-四年级数学
H、C、N、O、都属于自然界中常见非金属元素。(1)O、C、N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顺序是;NH4+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2)CO、N2的结构可表示为:两者的键能数-高三化
现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X、Y、Z.其中,W的一种原子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Y与X相邻,Y与Z也相邻;X、Y、Z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3的整数倍;四种元-化学
元素X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元素Y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有4个电子。元素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的3倍。(1)X与Y所形成化合-高二化学
1头牛重250千克,4头牛约重1吨.______.(判断对错)-三年级数学
5千克铁的质量大于5000克棉花的质量.______.(判断对错)-三年级数学
Fe3+可以与SCN-、CN-、F-有机分子等形成很多的配合物。(1)写出基态Fe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2)CN-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3)已知(CN)2是直线型分子,并有对称性,则(CN)2中π
我国部分城市灰霾天占全年一半,引起灰霾的PM2.5微细粒子包含(NH4)2SO4、NH4NO3,有机颗粒物及扬尘等。通过测定灰霾中锌等重金属的含量,可知目前造成我国灰霾天气主要是交-高三化学
1200千克-200千克=1000吨______.(判断对错)-三年级数学
一头牛重200千克,5头牛重______,合______吨.-三年级数学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为8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ADFGQMRN(1)下图所示的模型表示的分子中,可由A、D形成的是______(填选项序号).(2)比较M、R元素的非金属性:-化学
2012年10月1日起,我国将逐步淘汰白炽灯而采用高效照明的电致发光产品,电致发光材料有掺杂Mn2+和Cu2+的硫化锌、蒽单晶、8一羟基喹啉铝等。(1)Mn2+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排布式-高三化学
X、Y、Z、Q、W为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①x元素与Q处于同一主族,其原子价电子排布式都为ns2np2,且x原子半径小于Q的原子半径;②Y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三化学
A、B、C都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第2周期元素A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2倍,B原子的最外层p轨道的电子为半充满结构,C是地壳中-高三化学
0.5吨等于______千克,0.07米等于7______.-三年级数学
A、B、C、D、E、F、G七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除G外均为前20号元素。A原子基态时p能级原子轨道上电子数等于次外能层电子数,C元素的原子基态时s能级与p能级上的电-高二化学
在横线里填上适当的数.5000g=______kg______g=3kg______吨=8000kg7kg=______g4吨=______kg6000kg=______吨.-三年级数学
12吨<1200千克.______.-三年级数学
一袋糖重200克,______袋糖是1千克.-三年级数学
有A、B和C三种主族元素,若A元素阴离子与B、C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B的阳离子半径大于C,则这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大小次序是()A.A<B<CB.B<C<AC.C<B<AD.B>C>A-
在5-氨基四唑()中加入金属Ga,得到的盐是一种新型气体发生剂,常用于汽车安全气囊。(1)基态G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2)5-氨基四唑中所含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高三化学
9吨=______千克2年=______个月3米=______分米.-三年级数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60气化和金刚石熔化克服的作用力相同B.甲酸甲酯的熔点低于乙酸的熔点C.氯化钠和氯化氢溶于水时,破坏的化学键都是离子键D.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低,常温下-高二化学
2千克铁块和2千克棉花同样重.______.(判断对错)-三年级数学
(18分)U、V、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常见元素。Y的单质在W2中燃烧的产物可使品红溶液褪色。Z和W元素形成的化合物Z3W4具有磁性。U的单质在W2中燃烧可生成UW和UW2-高三化学
一块石头重50千克,______块这样的石头重1000千克.-三年级数学
一头牛重500千克,______头牛重1吨.-三年级数学
1吨棉花比1吨糖轻一些.______.-三年级数学
下表为长式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序号代表对应的元素。(1)在元素③与①形成的水果催熟剂气体化合物中,元素③的杂化方式为杂化,键与键的个数比为。(2)元素③、④、⑤、⑥的第一电-高三化学
大米:20千克/袋,______袋是1吨.-三年级数学
现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A、B同主族,B、C、D同周期,A、B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C、D的原子序数之和;C为常见金属,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分别跟B和D的最高价氧化-化学
8吨=______千克120分=______小时.-数学
金属铜的导电性仅次于银,大量用于电气工业。(1)写出铜的基态原子价电子电子排布式________。(2)铜的某种氯化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氯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3)-高三化学
均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A、B、C、D化合物分子,都含有18个电子,它们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依次为2、3、4、6。A和C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比为1∶1,B和D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比为1∶2。-高二化学
5吨=______千克6分米=______厘米1吨+400千克=______千克1米-4分米=______分米3千米=______米400米+600米=______千米.-三年级数学
5000g=______kg6吨=______千克1000g=______kg8000kg=______吨3kg=______g.-三年级数学
下列各项中指定的比值是2∶1的是A.C2H4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CO2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B.K2S溶液中c(K+)与c(S2-)之比C.Na2O2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D.16O原子
4000克+5000克=______千克8千克-5千克=______克.-三年级数学
1640千克-640千克=______吨.-三年级数学
有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W元素原子是所有原子中半径最小的;X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Z-化学
图为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已知a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是次外层电子数目的一半,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元素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b弱B.元素a的原子半径比-化学
现有A、B、C、D、E、F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D原子核外哑铃形原子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D与A形成的化合物分子构型是V型。B元素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高二化学
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加.只有D为金属,A与D同主族,C与E同主族,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D+与C3-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化学
(15分)(物质结构与性质)CuCl和CuCl2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作催化剂、颜料、防腐剂和消毒剂等。已知:①CuCl可以由CuCl2用适当的还原剂如SO2、SnCl2等还原制得:②CuCl2溶液
在有机物分子中,当碳原子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这种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凡具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光学活性。例如下图表示的有机物中含有一个手性-化学
0.5吨=______千克;1.2升=______毫升.-数学
现有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元素编号元素性质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原子半径0.741.601.521.100.991.860.750.82最高或最低化合价+2+1+5+7+1+5+3-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物质结构理论有助于人们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进行分子设计和研究反应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三周期基态原子有2个未成对电子且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_;(2)金属晶体受到-高三化学
题目详情
(1)第三周期基态原子有2个未成对电子且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_;
(2)金属晶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易发生形变,而离子晶体容易破裂。试从结构的角度分析其中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
(3)已知在水中存在平衡2H2O=H3O++OH-。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与H3O+中氧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的是_____
a.CH2=CH2中的碳原子 b.NH2-中的氮原子
c.ClO3-中的氯原子 d.NO2-中的氮原子
(4)F、Mg、K三种元素形成的晶体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一个晶胞中Mg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答案
(3)bc(2分) (4)20%(2分)
试题分析:(1)第三周期基态原子中含有两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有Si、S两种元素,同一周期中,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所以Si的电负性小于S元素。
(2)金属晶体的构成微粒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存在的作用力是金属键,金属晶体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通过金属键形成的层状紧密堆积结构。当金属受外力作用时,金属晶体中各原子层会发生相对滑动,产生形变,自由电子使得各层之间始终保持着金属键的作用;离子晶体中存在的微粒是阴阳离子,存在的作用力是离子键,离子晶体中由于阴阳离子间存在着静电作用,使阴阳离子不能发生自由移动,因而受到外力作用时离子键被破坏而使晶体破裂。
(3)H3O+中中心氧原子含有3个σ键和一个孤电子对,所以其价层电子对数是4,则氧原子采取sp3杂化。a.CH2═CH2中的每个碳原子含有3个σ键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采取sp2杂化,故错误;b.NH2-中的氮原子含有2个σ键和(5+1-2×1)÷2=2个孤电子对,所以氮原子采取sp3杂化,故b正确;c.ClO3-中的氯原子含有3个σ键和(7+1-3×2)÷2=1个孤电子对,所以其价层电子对数是4,则氯原子采取sp3杂化,故c正确;d.NO2-中的氮原子含有2个σ键和(5+1-2×2)÷2=1个孤电子对,所以其价层电子对数是3,所以氮原子采取sp2杂化,故d错误,因此答案选bc。
(4)根据晶胞结构并依据均摊法可知,该晶胞中含有镁原子个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