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28分)粮食生产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南方多个省区(上海、浙江、福建等)到东北主产区建立粮食储备基地,为多省的粮源保供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高三地理
(28分)粮食生产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南方多个省区(上海、浙江、福建等)到东北主产区建立粮食储备基地,为多省的粮源保供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高三地理
题目简介
(28分)粮食生产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南方多个省区(上海、浙江、福建等)到东北主产区建立粮食储备基地,为多省的粮源保供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28分)粮食生产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南方多个省区(上海、浙江、福建等)到东北主产区建立粮食储备基地,为多省的粮源保供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东北亚局部图及黑瞎子岛示意图。
材料二:松花江(哈尔滨河段)多年平均最低日温、平均降水量、月径流量统计资料。
材料三:2008年东北三省与南方三省农业资料比较表
(1)岛屿按成因分有大陆岛、沉积岛、火山岛、珊瑚岛等。黑瞎子岛按成因分属于
岛;甲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影响乙、丙铁路线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丁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8分)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丁地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
东北地区比南方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优势有
、
、
,
不足是
。(10分)
(3)根据材料二,分析松花江(哈尔滨河段)的水文特征。(6分)
(4)沼泽地指长期受积水浸泡,水草茂密的泥泞地区。从气候方面分析丁处沼泽地形成原因。(4分)
题型:综合读图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沉积 石油(自然资源) 经济因素 沼泽地(湿地)减少(8分)
(2)商品谷物农业 人均耕地多 耕地面积大 机械化程度高 热量不足(低温冻害/生长期短)。(10分)
(3)流量较大(2分) 径流季节变化大(2分) 夏汛明显(2分) 结冰期长(2分)
(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6分)
(4)①季风气候,夏秋多雨;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4分)
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读图分析能力。(1)黑瞎子岛位于河流中下游,是由于流水沉积而形成,属于沉积岛。结合图示信息,甲城市为大庆,由于丰富的石油资源而崛起。影响交通线建设的主导因素是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丁地位于三江平原,由于长期围垦导致湿地面积缩小。(2)丁位于三江平原,地势平坦,地广人稀,故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发展粮食种植业的优势主要从地形、土壤和人均耕地面积和机械化水平等方面分析。但由于纬度高,故热量不足。(3)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从河流流量、流量的季节变化、冰期、含沙量、凌汛和流速等方面分析,结合当地实际分析。(4)影响沼泽形成的气候条件主要从降水量和蒸发量分析。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结合区域地理环境,调用课本相关内容,形成知识迁移分析。难度一般。
上一篇 :
影响杂交水稻单产大幅度提高的
下一篇 :
读我国政区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读我国某区域图及渭河平原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问题。(1)说明内外力作用在渭河平原形成中的表现和作用。(4分)材料一图中阴影部分东西狭长,南北窄小,像一条带子缠绕在渭河北-高三地理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制约A、B、C三地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是A.热量、耕地、水源B.热量、光照、地形C.土壤、热量、光照D.热量、光照、土壤小题2:A地区粮食单产比B地区低-高三地理
读某种作物在一定光照和不同温度条件下,光合作用量(总光合作用量减去呼吸量)和呼吸作用量的变化曲线图(图3-21),回答13~14题。图3-2113.夏季晴朗的夜晚,下列四地农作物呼吸-地理
读“大分水岭的雨影效应及东水西调图”,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小题1:简述该雨影区的成因(6分)小题2:从地域类型来看,该区农业属农业,世界上该类型农业的主要生产方式是,-高三地理
-地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生产资料的投入是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B.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属商品农业C.分布在地广人稀地区的农业属粗放农业D.目前世界农业发展很不平衡-地理
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回答。小题1: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地处亚热带,生长期-高三地理
读图回答问题,某企业家计划投资建设一个大型茶叶种植园,你认为他考虑的地区中,较适宜的是A.①③⑥B.①②③C.②④⑤D.④⑤⑥-高一地理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图”,读图完成各题。小题1: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原因主要是()A.土壤更肥沃B.热量更丰富C.地形更平坦D.水源更充足小题2:区域土地利用类型-高一地理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3-20(海拔:m),回答下列11~12题:图3-2011.判断图中甲地最适合种植的作物是()A.甜菜B.毛竹C.香蕉D.水稻12.甲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商品谷物农业B.
由于各地自然和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农业地域类型。据此回答8~10题。8.泰国的平原地区、阿根廷的潘帕斯平原、美国的中部平原、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等农-地理
南斯拉夫的萨尔河畔有一个农场,一进农场门映入眼帘的是面积不大的耕地、碧波荡漾的鱼池、令人悦目的森林、牛羊成群的牧场以及各种各样的加工场,它们相辅相成,互为利用。农-地理
(24分)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我国沿海某区域开展研究性学习,其研究思路如下:材料一:该地区的部分资料图材料二: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人均年收入不到200元。据-高三地理
读新疆“坎儿井”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制约该地农业生产主要的因素是()A.气候B.地形C.水源D.土壤小题2:关于“坎儿井”的叙述,正确的是()A.坎儿井是一种精神文化景观B.现在的-高二地理
读我国部分地区,读图回答(12分):(1)与长江三角洲相比,从资源角度分析本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及不利因素(3分)(2)图中海域的西海岸是我国最大的海盐生产基地,简述其形成的自然条-高二地理
东北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几年的播种面积和产量都不稳定,图为2009-2010年四省区大豆种收情况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依据图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蒙古的-高三地理
一个农民既从事种植业,又在家从事养鸡、养猪等农业生产,纯收入各占一半左右,那他所从事的农业称为()A.密集农业B.粗放农业C.混合农业D.自给农业-地理
气候凉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使番茄具有较高的色素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20世90年代起,我国某地开始大规模种植加工用番茄,生产能力占到全国近90%,是世界上最适宜种-高一地理
青藏高原小麦高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地A.雨量充沛B.CO2浓度高C.气温低,蒸发弱D.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地理
“春种秋收,夏播冬藏”“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揭示了农业生产的()A.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B.季节性和地域性特点C.周期性和地域性D.周期性和灵活性-地理
上海援建的四川都江堰市农业灾后重建项目“10万亩现代生态农业聚集区”将于2010年3月全部建成,其积极意义是()A.使都江堰农业全面实现现代化B.促进当地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市民-高三地理
“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并在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用此法进行实验得出下表数据,阅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高三地理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蝗灾属于爆发性、迁飞性和毁灭性的农业生物灾害,蝗灾、洪灾和旱灾并称为中国的三大自然灾害。根据文献记载,我国已发生大小蝗-高二地理
世界农业发达地区主要分布在A.河流的中下游平原B.面积广大的高原和山地C.海拔较低的丘陵地区D.降水丰富的沿海地区-高一地理
下列气候区不属于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区的是A.温带季风区B.热带季风区C.亚热带季风区D.地中海气候区-高一地理
读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两侧年降水量及水资源利用图(图3-15),回答下列问题:图3-15(1)B、C两侧降水稀少的是,原因是。(2)E处为澳大利亚著名的混合农业区,该地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图5-63材料2某国国情简况表位置亚洲西部面积1.4万平方公里人口与民族427万,3/4以上为犹太人国土特征50%以上为沙漠;盐碱地面积广农业特点种-地理
读图,完成:小题1:玉米深加工后直接销往市场的产品有A.畜产品、谷氨酸、饲料B.谷氨酸、味精、多糖C.淀粉、复合肥、多糖D.味精、畜产品、复合肥小题2:兖州农业产业化模式实现-高三地理
目前网购风行华夏,果蔬宅配就是客户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订购水果、蔬菜类农产品,并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获得相关物品的服务。读“某果蔬宅配公司组织结构及流程示意图”,完成-高三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下图所示地区由于土色深黑和曾经大规模使用黑奴从事农业劳动而被称为“黑带”,是历史上著名的棉花地带。但近年来,该地区植棉业已经衰落,转而-高三地理
下图表示我国30°N附近的大陆东部某地A、B、C、D四区域农业生产的布局,从以下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合适的农业项目,并说明理由。(20分)[备选答案:水稻、小麦、高粱、甘蔗、甜-高一地理
“工厂化农业”也叫“车间农业”,基在人为控制下,通过设备、条件改进,创造适于作物生长的栽培环境,进行可控制条件下的农业生产。由于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可以实现蔬菜、花-地理
长期以来,上海市郊种植业以粮食、棉花、油菜为主,其中粮食作物占很大比重。2001年上海市郊种植业结构调整后,全年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之比达到1︰1,产值之比更达到-地理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点是()A.多为家庭农场,规模小,机械化水平高B.主要为外国公司投资兴办C.主要是家庭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D.小农经营,规模大,雇佣工人多-地理
(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图(图1)及气候要素图(图2)。材料二乙地区垦殖指数(已开垦种植的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在该失洲中相对较低,但灌溉-高三地理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受自然环境的强烈制约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小题1:意大利和法国都是世界著名的优质葡萄产地,当地有利于葡萄种植的气候条件是A.夏季炎热干燥B.终-高三地理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E处的一批物资要运到F处,走水路依次要经过:A.苏伊士运河、曼得海峡、霍尔木兹海峡B.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C.红海、曼得海峡、土-高二地理
关于乳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乳畜业多分布于气候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区B.地广人稀的草原地区发展乳畜业,有利于降低土地租金C.乳畜业的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D.我国没-高一地理
(36分)读图10、图11,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10,描述年降水量在1600毫米及其以上地区的分布状况。(8分)(2)描述图11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8分)(3)简析图示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高三地
读图5-60,回答问题。图5-60(1)图中农业区A为(国家)平原,B为(国家)草原。(2)A区的农业生产属于业,B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3)A、B两区自然条件的相同点是:①;②;③。(4)A区的-地
读图:“我国东部地区某地土地利用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在图中量得王村到张庄的水平距离为3cm。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A.1/240000B.1/100000C.1/60000D.1/30000
材料一:下图中A地区(攀枝花)位于世界两大裂谷带之一的攀西大裂谷上,却冬天胜似春天,被称为四川的“三亚”,该地全年分干、雨两季,日照多,太阳辐射强,气候垂直差异显著等特-高三地理
谷物和牲畜混合农场将耕作、放牧、休耕进行轮作,其优点是()A.牲畜需要不断的更换环境B.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C.有利于节约用水D.有利于农业的管理-地理
下图表示分类的相关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若为农业分类,Ⅰ表示种植业,Ⅱ表示密集农业,Ⅲ表示商品农业,阴影部分可能是A.水稻种植业B.商品谷物农业C.迁移农业D.游牧业小-高三地理
在地方性分异因素作用下,土地类型的分布常按一定的格局组合成相对完整的区域,如图。组合形式主要有递变型和重复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图中土地类型组合形式为递变型-高三地理
传统农业区经济发展的特征是()A.区域内经济差异小B.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C.交通线路密集成网D.拥有实力雄厚的大型中心城市-高一地理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属于()A.自给农业B.混合农业C.密集农业D.畜牧业-地理
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有利的影响是:①气候复杂多样,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可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②夏季高温,使我国北方有些地区能种水稻等喜温作物③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其他-高二地理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4分)材料一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09年1~6月我国大豆进口量为2209万吨。材料三中国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比较表项目美国玉米带中国玉米带纬度37°~-高二地理
读东北地区略图,回答18-23题。小题1:黑土分布区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产地,由于各种原因,其肥力不断下降,其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被冲刷变薄B.气候干旱所致C.微生物活-高二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28分)粮食生产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南方多个省区(上海、浙江、福建等)到东北主产区建立粮食储备基地,为多省的粮源保供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材料一:东北亚局部图及黑瞎子岛示意图。
材料二:松花江(哈尔滨河段)多年平均最低日温、平均降水量、月径流量统计资料。
材料三:2008年东北三省与南方三省农业资料比较表
(1)岛屿按成因分有大陆岛、沉积岛、火山岛、珊瑚岛等。黑瞎子岛按成因分属于 岛;甲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影响乙、丙铁路线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丁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8分)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丁地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
东北地区比南方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优势有 、 、 ,
不足是 。(10分)
(3)根据材料二,分析松花江(哈尔滨河段)的水文特征。(6分)
(4)沼泽地指长期受积水浸泡,水草茂密的泥泞地区。从气候方面分析丁处沼泽地形成原因。(4分)
答案
(2)商品谷物农业 人均耕地多 耕地面积大 机械化程度高 热量不足(低温冻害/生长期短)。(10分)
(3)流量较大(2分) 径流季节变化大(2分) 夏汛明显(2分) 结冰期长(2分)
(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6分)
(4)①季风气候,夏秋多雨;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4分)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结合区域地理环境,调用课本相关内容,形成知识迁移分析。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