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右图为大气成分的变化趋势图。其中,10-6为二氧化碳浓度单位,l个10-6为百万分之一;DU为空气中垂直柱状区域内的臭氧含量单位,如果l00DU的臭氧放在地球的表面,它将形成一毫-地理
右图为大气成分的变化趋势图。其中,10-6为二氧化碳浓度单位,l个10-6为百万分之一;DU为空气中垂直柱状区域内的臭氧含量单位,如果l00DU的臭氧放在地球的表面,它将形成一毫-地理
题目简介
右图为大气成分的变化趋势图。其中,10-6为二氧化碳浓度单位,l个10-6为百万分之一;DU为空气中垂直柱状区域内的臭氧含量单位,如果l00DU的臭氧放在地球的表面,它将形成一毫-地理
题目详情
右图为大气成分的变化趋势图。其中,10
-6
为二氧化碳浓度单位,l个10
-6
为百万分之一;DU为空气中垂直柱状区域内的臭氧含量单位,如果l00DU的臭氧放在地球的表面,它将形成一毫米厚的臭氧层。读图回答5~7题。
5.大气组成的变化趋势正确的为( )
A.1950年始臭氧含量不断减少
B.l760年开始臭氧的含量不断减少
C.1950年开始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多
D.l920年臭氧的含量接近最低值
6.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与日俱增的原因
主要是( )
A.海平面上升
B.臭氧的大量减少
C.森林被破坏
D.燃烧煤炭、石油等,不断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
7.臭氧总量的减少,带来的后果有( )
①土壤酸性增强,文物古迹受腐蚀 ②太阳辐射增强,利于林木生长
③患白内障和皮肤癌的人数增加 ④对生态环境和农业造成破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A.C.B
要注意上下两个横坐标,二氧化碳是工业革命后开始大量增加的,横坐标应是下面的;导致臭氧减少的物质是20世纪才出现的,横坐标应是上面的。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的原因是燃烧煤炭、石油等不断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森林被破坏。
臭氧总量的减少会导致太阳紫外线增多,对地球上的生命物质造成伤害。
上一篇 :
读图,完成(1)~(2)题。(1)有关渔业产量
下一篇 :
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最重要的研究课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联合国环境署官员介绍说:"通过科学家的测量,最近臭氧空洞的面积是近十年里第二小的,这是全球-高三地理
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主要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1、使大气中的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有①燃烧化石燃料②火山爆发③绿色植物被大量破坏④太阳活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大面积-高二地理
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个地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1)~(3)题。(1)下列四个地区及其所面临的环境问题,连线正确的是[]A.浙-高一地理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该地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①水土流失加剧②土壤次生盐碱化加重③沙尘暴频发④洪涝灾害增多[]A、①②B、②③C、-高三地理
读塔里木盆地的图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反映了塔里木河及其沿岸地区存在着哪些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关于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人们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产生的B.是人们在生存过程中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而产生的C.是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开发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地理
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资料一: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高三地理
下列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不是由于滥砍滥伐森林引起的是[]A.臭氧层空洞B.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C.水土流失D.可能使大气温度升高-高一地理
2011年1月21日,云南省省长秦光荣谈云南“十二五”发展十大重点时指出: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巩固云南生态优势的迫切需要,是破解资源与环境制约的必然选择。下图为我国局部-高三地理
冰川,在某种意义上被称为“环境的敏感器”。据此回答1~2题。1、地球上冰川的总体退缩,使一些河流发源地的土壤环境趋向[]A、沼泽化B、酸化C、荒漠化D、盐碱化2、若下图表示地-高一地理
读环境问题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图中序号分别代表的环境问题。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2)据图
图1为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示意图,图2为我国三省原煤生产量、煤炭消费量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1)大气中的硫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高三
读湖泊沼泽化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下列选项前的序号填写到相应的空格内(每项限用一次)。①阻挡阳光②鱼类死亡③水生植物死亡④蓝藻暴发⑤分解耗氧(2)水污染会加速湖泊-高三地理
全球三十几个国家的数百座城镇于当地时间2008年3月29日晚8时起陆续熄灯1小时,以提高人们对全球变暖的警觉。据报载,20世纪是近千年最暖的一个世纪,其中90年代又是20世纪最-地理
图甲为"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区域占比图",图乙为"1998~2005年全国耕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1)我国人均耕地最少的区域是______
2011年3月22日是第十九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四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11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城市用水,应对都市化挑战”。2011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高一地
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1.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①热带季风气候②热带沙漠气候③温带大陆性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气候[]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目前,全球-高二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湖南省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已探明储量的有色金属有37种,其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钨、锑、铅锌储量也很丰富。湖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基-高三地理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乘船夜游柳江,蟠龙高山流水如画,星海旋寓彩龙卧波,柳江两岸如九珠玉带环……”这是曾经被称为“酸雨之都”之一的广西柳州市如今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和谐-高三地理
近年来,青海湖流域由于降雨和径流量减少,草场退化,土地沙化,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目前,青海省在青海湖地区开展水土综合治理取得一定成效。据此回答1~2-高三地理
下列环境问题的表现,主要属于生态破坏的是[]A.工业废水使河湖水质下降B.酸雨腐蚀建筑物C.放射性物质泄漏D.土地荒漠化加剧-高一地理
关注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追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新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下图是我国某区域生态环境危急区分布示意图。分别说出①地和②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分析原因。_______-高三地理
至2006年,已经发现世界海洋中共有200个“死亡地带”,即海洋中由于污染而威胁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生存的区域。联合国于2006年10月19日发表的一份报告说,目前“死亡地带”的数量-高一地理
读“我国某地区矿产和城市分布示意图”(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区优势矿产资源是_________,利用中产生的突出环境问题是_______,其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
苏州河是上海的一条城市内河(贯穿城区的河流),其沿岸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河流水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下图示意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的变化趋势(水质污染综合指数高-高三地理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了频繁的“黑风暴”,刮走了3亿吨尘土。据此完成1—3题。1、“黑风暴”现象的直接原因主要是[]A.植被遭到破坏B.地下水位下降-高三地理
下列污染问题,可能由废旧电池造成的是[]A.大气污染B.土壤污染C.电磁污染D.噪声污染-高一地理
工业化时代,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环境的变化影响人类的生活。据此完成1—2题。1、我国云南某地的大理石雕像天长日久变得“面目残破”。此现象的成因与下列哪一现象-高三地理
读下表四大牧区超载起止时间、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率和四大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完成1~2题。1、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①超载持续时间越长的牧区,年平均超载率就越大②四大牧区-高二地理
甘肃民勤是我国沙尘暴多发地区之一。1998~2006年间平均每年发生沙尘暴11次。分析甘肃民勤春季沙尘暴频发的地理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巨大。图1为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路径示意图,图2为某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铅、镉浓度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产生重金属污染的生产活动有____-高三地理
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下图反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读图,回答1—2题。1、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B.-高三地理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下图是我国2006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一次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不改变其形态就可直接取用的能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示能源-高三地理
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自然植被由下往上是河谷灌丛带、高山森林带、高山草原带、高山寒漠带。季节性转山放牧的牧民人口日增,而所产的山羊毛质量上乘,近年颇受市场欢迎。少数-高三地理
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巨大。左图为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路径示意图,右图为某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铅、镉浓度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产生重金属污染物的生活活动有____-高三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通过统计记录,科学家们发现,我国沙尘暴的主要发生区域在青藏高原和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其中,每年的12月到次年3月,沙尘暴发生中心集中在青藏高原-高三地理
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1—2题。1、有关图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①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B.②当地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煤炭含硫量-高三地理
溶解氧DO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氧的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生化需氧量BOD是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物体时需要消耗氧的数量,它用于监测水体有机物的污染状况。下图为某河由M河-高三地理
上海市每天排放工业、生活污水510万吨,其中400万吨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苏州河和黄浦江中,造成苏州河等14条河流终年黑臭,黄浦江每年出现黑臭的天数,1976年为30天,-高二地理
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个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的程度越高),据此判断1—2题。1、甲、乙、丙、丁依次表示的是[]A、寒潮、酸雨、水土流失、-高三地理
读“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①荒漠化严重,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①-②地区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比较严
我国空气质量周报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形式报告。API越大,污染就越严重,质量就越差。监测的项目主要有: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可-高三地理
读欧洲某年降水PH值等值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人们一般把PH值低于_____________的雨水称为酸雨。(2)下述各国中,酸雨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两个国家是__________(把选定的-高
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的是[]A、轧钢厂的噪声传到附近居民区B、氮肥厂的废水排人附近河流C、焦化厂的废气排放到天空D、黄土高原区严重的水土流失-高一地理
我国空气质量周报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形式报告。API越大,污染就越严重,环境质量就越差。监测的项目主要有: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据此判断1—2题。1、下-高三地理
下图为“我国区域产业CO2减排效果比较示意图”,完成1~2题。1、我国节能减排任务最紧迫的区域是[]A、京津地区B、东部沿海地区C、中部地区D、西北地区2、南部沿海地区减排压力较-高三地理
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完成1~2题。1、7月份将该地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A、顺风顺水B、-高三地理
下图表示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水土流失的面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大于1000万公顷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地球上某种资源的分布,箭头表示洋流。根据图中信息,回答1—2题。1、若人类不合理利用分布于图示阴影区的资源,将可能会出现-高三地理
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赤潮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的现象。据-高一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右图为大气成分的变化趋势图。其中,10-6为二氧化碳浓度单位,l个10-6为百万分之一;DU为空气中垂直柱状区域内的臭氧含量单位,如果l00DU的臭氧放在地球的表面,它将形成一毫-地理
题目详情
5.大气组成的变化趋势正确的为( )
A.1950年始臭氧含量不断减少
B.l760年开始臭氧的含量不断减少
C.1950年开始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多
D.l920年臭氧的含量接近最低值
6.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与日俱增的原因
主要是( )
A.海平面上升
B.臭氧的大量减少
C.森林被破坏
D.燃烧煤炭、石油等,不断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
7.臭氧总量的减少,带来的后果有( )
①土壤酸性增强,文物古迹受腐蚀 ②太阳辐射增强,利于林木生长
③患白内障和皮肤癌的人数增加 ④对生态环境和农业造成破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的原因是燃烧煤炭、石油等不断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森林被破坏。
臭氧总量的减少会导致太阳紫外线增多,对地球上的生命物质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