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26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人均生态足迹是指平均维持一个人生存所需要的资源和净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土地和水域面积。在具体计算中,各种资源和能源消费-高三地理
(26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人均生态足迹是指平均维持一个人生存所需要的资源和净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土地和水域面积。在具体计算中,各种资源和能源消费-高三地理
题目简介
(26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人均生态足迹是指平均维持一个人生存所需要的资源和净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土地和水域面积。在具体计算中,各种资源和能源消费-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26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人均生态足迹是指平均维持一个人生存所需要的资源和净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土地和水域面积。在具体计算中,各种资源和能源消费项目被折算为耕地、草场、林地、化石能源、土地和水域等面积。如耕地足迹是指用来生产农产品所要求的土地面积……而碳足迹是指吸收生产、生活中排放的CO2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人均生态足迹的值越高,人类对生态的影响就越大。
材料二 生态赤字/盈余等于一定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的差额,若该差额小于零,称为生态赤字,若该差额大于零,称为生态盈余。
材料三 该图为“我国人均生态足迹组成部分的生态赤字/盈余”
小题1:结合材料,说明人均生态足迹是由哪些支系统组成的。(4分)
小题2:说明我国人均生态赤(盈)的发展变化总趋势,并分析原因。(12分)
小题3:据图指出我国增长最快的生态足迹组成部分,并从资源开发与利用角度提出降低该种组分增长速度的措施。(10分)
题型:综合读图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小题1:生态足迹主要由耕地足迹、草地足迹、林地足迹、渔业用地足迹和碳足迹组成的。(4分)
小题2: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开始出现生态赤字(从盈余到赤字)(2分)并且赤字规模有扩大的趋势;(2分)原因:人口的增长,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4分);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消耗量增加。(4分)
小题3:碳足迹,(2分)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主动减少碳排放;倡导低碳经济;加强国际全作;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答4点即可,每点2分,共8分)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示:人均生态足迹是由生态足迹主要由耕地足迹、草地足迹、林地足迹、渔业用地足迹和碳足迹组成的。
小题2:根据图示: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开始出现生态赤字并且赤字规模有扩大的趋势;原因是人口的增长,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消耗量增加。
小题3:根据图示:我国增长最快的生态足迹组成部分是碳足迹。可以采取的措施是: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主动减少碳排放;倡导低碳经济;加强国际全作;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
点评:对于从资源开发与利用角度提出降低碳足迹的赤字,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进行措施。
上一篇 :
为避免该区域土地的进一步退化
下一篇 :
(10分)【地理——环境保护】材料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2008奥运圣火点燃。纵览今日北京,一座彰显“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三大主题的环境友好型城市呼之欲出,为北京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据此回答题。小题1:“环境友好型-高一地理
莱州湾畔曾是我国内陆海水入侵最严重的“深度海侵地”。而如今则成为山东著名的绿色走廊。该地的经验是:实施水系联网工程建设,开源节流;调整农业结构,趋利避害。据此完成下-高一地理
图是洞庭湖1825-2006年间同水位湖面面积变化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6分)材料一:丹霞山位于湘、赣、粤三省交界处的仁化县境内,距广东省韶关市45公里。试国家级重点风景-高三地理
问题探究:表一、表二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6月1日(晴天)近地面层大气温度和水平风速日变化状况。读表并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表一表二(1)根据表一和表二-高二地理
(10分)墨西哥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东部,多个板块在此交汇,为全世界最主要的地震高发区之一。2012年3月20日位于瓦哈卡州的奥梅特佩克市以南29公里处山区发生了大地震,墨西哥-高三地理
(10分)环境保护读下列材料和图表,完成:材料一:光化学烟雾是由于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造成的,一般发生在湿度低、气温在24—32℃的夏季晴天中午或午后。汽车尾气中的烯烃类碳-高三地理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湿地具有A.调节气候的功能B.美化环境的功能C.净化水中污染物的功能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高二地理
绿色食品是指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C.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高一地理
从气候特征的相似性来说,可以用来表示我国土地退化的区域是()A.黄土高原地区B.华北平原地区C.西北内陆地区D.南方低山丘陵区-高二地理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20世纪50年代湖北省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今只剩下83个。我国西部一批烟波-高二地理
世界其他地区生产木糖醇的主要原料是林木,在我国则主要使用玉米芯。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以玉米芯作原料提取木糖醇对东北地区的主要好处是()A.有利于保护森林-高二地理
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围湖造田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A.甲和丙B.乙和丁C.甲和丁D.乙和丙-高二地理
2010年入秋以来,珠江三角洲连续出现咸潮。咸潮发生后,国家防总和水利部会同珠江上游贵州、广西两省区,制订了珠江应急调水方案,以确保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供水安全。2010年1-高二地理
(10分)环境保护洛杉矶位于美国西南海岸,是个阳光明媚,气候温暖,风景宜人的地方。早期金矿、石油和运河的开发,加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它很快成为了一个商业、旅游业都-高三地理
(10分)【环境保护】下表表示赤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读表回答问题。(1)粤、川、新、晋主要的环境问题是什么?(8分)(2)-高三地理
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的是()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人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B.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居民进入雨林去的机会C.加强雨林区的管理-高二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世界上羊绒品质最高的阿尔帕斯羊生长在我国的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羊绒产量受草场载畜量的限制。(1)结合图分析,假设在年降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全-高三地理
不属于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的是A.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B.人口由西部向东北部沿海迁移C.移民亚马孙平原D.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高二地理
读漫画“危险行动”,完成问题。小题1: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B.大气污染C.森林破坏D.温室效应小题2: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B.整体性C.区域性D-高一地理
表中的甲、乙、丙、丁分别代表我国的三北防护林、长江流域防护林、沿海防护林以及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的林地利用情况,读回答问题。甲乙丙丁用材林327189506104608192经济林68-高二地理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发展社会文化,整治生态环境必须减慢经济的发展速度B.提高全民生活水平,倡导高消费,超前消费C.在贫困地区鼓励资源的无偿使用,促进资源的开发利用,带-高二地理
该表表示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我国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回答48—50题。小题1:甲类环境问题和丙类环境问题分别是①寒潮②酸雨③水土-高二地理
近50年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锐减,湖泊消失了1000多个。据此回答题。小题1:湖泊面积大量减少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A.加剧长江洪涝灾害B.生物物种增加C.加剧土壤-高二地理
根据下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分)材料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占比图材料二:2009年11月2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会议提出-高三地理
【环境保护】(10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会议于当地时间2010年11月29日10点在墨西哥的著名国际海滨城市——坎昆开幕,本次会议将再次聚焦温室气体减排和应对全-高三地理
甲图是某著名湖泊,乙图表示其水位季节变化情况,近年来,②线逐渐靠近①线,最可能的原因是A.植被破坏,入湖泥沙增多B.气候变暖,冰雪融水补给减少C.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D-高三地理
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主要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读我国部分省市森林生态系统活立木(指林地中生长着的林木)、林产品与土壤-高三地理
(10分)环境保护结合图文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化学需氧量COD是指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含氧量。以mg/L为单位,其值越高,表示水污染越严重。下图为我国渤海与南海入-高三地理
热带雨林遭到破坏后,可能带来的影响是①海平面上升②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③局部地区降水异常④紫外线增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高二地理
(10分》环境保护材料一下图为白洋淀水系图。材料二白洋淀被称为“北国江南”,流域内农业区位优势明显。上世纪60年代后。白洋淀先后历经六次+泪。近10年来白洋淀天然入淀水量几-高三地理
(8分)读下面三幅图,图a和图b的箭头表示污染工业地理转移的趋向,图c表明单位产量的污染控制费用与污染物排放量的关系,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a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是__-高一地理
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A.印度洋海啸B.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C.日本水俣事件D.内蒙古草原退化-高二地理
今年5-6月,瑞安中学东边的河道蓝藻大量增多,下列原因正确的是A.降水量增加B.污染物增加C.气温升高D.河水流动速度变慢-高二地理
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早在1972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就同意将“世界环境日”定在每年的A.5月31日B.6月25日C.6月6日D.6月5日-高二地理
读“我国局部地区土地类型示意图”。完成各题。小题1:甲、乙、丙三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A.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破坏C.水土流失、-高二地理
关于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江”指长江、黄河、怒江B.“三江”指长江、黄河、澜沧江C.该保护区地处横断山区D.该保护区位于三江平原上-高二地理
(10分)图15为某区域景观及气候资料图,据图回答问题。(1)该区域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4分)(2)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解决该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有哪些?-高三地理
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A.生物残体分解快B.植物生长速度快C.养分几乎都储存在地上植体内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高二地理
(10分)环境保护读世界某区城等温线和湿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结合图13说出湿地的生态功能。(4分)(2)简述波的尼亚湾沿岸湿地分布集中的原因。(6-高三地理
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个地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回答题。地区水土流失寒潮土地荒漠化酸雨①☆☆☆☆☆☆☆②☆☆☆☆☆③☆☆☆☆☆☆☆④☆☆☆☆☆☆☆☆☆小题-高
某山因毁林开垦,使林中大批蛇逃窜至山下农田。几个月后,该地谷物竟出现前所未有虫害,严重威胁农业生产。造成这种严重虫害的原因可能是A.该地生长谷物的农田为害虫生存和繁-高一地理
读“某区域示毒图”,完成3—4题。小题1:图示地区存在咸潮现象,其发生季节和主要原因是()A.春季寒潮导致海水倒灌进入河流B.秋季台风引起风暴潮使海水倒灌进入河流C.夏季人海径-高三地理
2007年9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本着对人类、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高二地理
(10分)【环境保护】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危害程度的相关统计资料("△"越多,代表危害越严重)。据此回答有关问题。(10分)(1)甲、乙、丙、丁所示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下列不属于生态破坏的环境问题是A.巴西热带雨林的破坏B.欧洲的酸雨危害C.中国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D.非洲热带草原地区的荒漠化-高二地理
下列属于人工湿地的是A.三江平原沼泽地B.洞庭湖湿地C.梯田D.海南岛红树林湿地-高二地理
森林、海洋、湿地是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湿地被誉称为“地球之肾”。回答第1—2题。小题1:嘉兴南湖湿地的重要价值是①发电②旅游③防风固沙④调节气候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小题2:导致我-高一地理
(10分)读图完成:(1)图甲为我国__________地区典型的地貌形态,这里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__,形成这一问题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哪些做法不利于沙尘暴的防治A.禁止在草原上滥挖“发菜”和其他野生药材B.营造防护林带C.鼓励牧民在草原上放牧山羊D.建立沙尘暴监测、预报系统-高二地理
读漫画,回答问题。“你是从城里来的吗?”小题1:漫画所反映的是()A.城市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小B.城市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C.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D.城市土地面积小,-高一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26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人均生态足迹是指平均维持一个人生存所需要的资源和净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土地和水域面积。在具体计算中,各种资源和能源消费-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材料一 人均生态足迹是指平均维持一个人生存所需要的资源和净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土地和水域面积。在具体计算中,各种资源和能源消费项目被折算为耕地、草场、林地、化石能源、土地和水域等面积。如耕地足迹是指用来生产农产品所要求的土地面积……而碳足迹是指吸收生产、生活中排放的CO2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人均生态足迹的值越高,人类对生态的影响就越大。
材料二 生态赤字/盈余等于一定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的差额,若该差额小于零,称为生态赤字,若该差额大于零,称为生态盈余。
材料三 该图为“我国人均生态足迹组成部分的生态赤字/盈余”
小题1:结合材料,说明人均生态足迹是由哪些支系统组成的。(4分)
小题2:说明我国人均生态赤(盈)的发展变化总趋势,并分析原因。(12分)
小题3:据图指出我国增长最快的生态足迹组成部分,并从资源开发与利用角度提出降低该种组分增长速度的措施。(10分)
答案
小题1:生态足迹主要由耕地足迹、草地足迹、林地足迹、渔业用地足迹和碳足迹组成的。(4分)
小题2: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开始出现生态赤字(从盈余到赤字)(2分)并且赤字规模有扩大的趋势;(2分)原因:人口的增长,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4分);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消耗量增加。(4分)
小题3:碳足迹,(2分)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主动减少碳排放;倡导低碳经济;加强国际全作;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答4点即可,每点2分,共8分)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示:人均生态足迹是由生态足迹主要由耕地足迹、草地足迹、林地足迹、渔业用地足迹和碳足迹组成的。
小题2:根据图示: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开始出现生态赤字并且赤字规模有扩大的趋势;原因是人口的增长,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消耗量增加。
小题3:根据图示:我国增长最快的生态足迹组成部分是碳足迹。可以采取的措施是: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主动减少碳排放;倡导低碳经济;加强国际全作;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
点评:对于从资源开发与利用角度提出降低碳足迹的赤字,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进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