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26分)近代以来,大国纷纷崛起,各领风骚。尽管曾发生过苏东剧变,但中国始终抓住发展经济、进步社会的根本不动摇,使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高三历史
(26分)近代以来,大国纷纷崛起,各领风骚。尽管曾发生过苏东剧变,但中国始终抓住发展经济、进步社会的根本不动摇,使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26分)近代以来,大国纷纷崛起,各领风骚。尽管曾发生过苏东剧变,但中国始终抓住发展经济、进步社会的根本不动摇,使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26分)近代以来,大国纷纷崛起,各领风骚。尽管曾发生过苏东剧变,但中国始终抓住发展经济、进步社会的根本不动摇,使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以来英国崛起的原因。(6分)
(2)在20世纪30年代和二战后的发展过程中,美国曾面临过哪些重大的国内国际问题?是如何应对的?(8分)
(3)苏联的崛起和成就曾令世人瞩目,请简述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并指出其弊端。(6分)
(4)结合所学知识,概要说明近30年来中国是如何抓住机遇“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的?(6分)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原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思想;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殖民霸权地位;确立“世界工厂”地位。(6分)(评分说明:答出其一给2分,如答君主立宪制较早确立、较早完成工业革命等,均可同等给分,不超过6分。)
(2)20世纪30年代:问题:经济危机问题。应对:实行罗斯福行政。(4分)
二战后:问题:苏联强大与社会主义阵营形成问题。应对:实行“冷战”政策。(4分)(评分说明:问题和应对措施各给2分。)
(3)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工业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欧洲第一位,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2分)
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忽视消费品的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为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僵化执行计划指令,地方和企业没有积极性。(4分)(评分说明:“成就”方面答一点,每点2分,“弊端”答两点,每点2分,共4分。全题6分)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顺应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6分)(评分说明:每点2分,如答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加入世贸、亚太经济合作等国际或地区性组织,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如派遣维和部队等具体史实均可给1分,不超过6分。)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迅速崛起的原因可从政治上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经济上工业革命的发展和思想上文艺复兴等方面来概括总结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回答本题时要注意两个时间点:20世纪30年代和二战后;也要注意两个时期的困境和应对方法。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遭遇了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美国采取了罗斯福新政;二战后美国遇到的新问题是两极格局,美苏争霸,应对措施是采取了“冷战”。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回答本题时要注意时间点是20世纪30年代;也要注意从成就和弊端两个方面来回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迅速崛起,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也存在很多问题。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设问中的“近30年来”指的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顺应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上一篇 :
“三角贸易”是16-19世纪西方殖
下一篇 :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性质是()A.政府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在此过程中,英国先后战胜了()A.西班牙、荷兰、葡萄牙B.荷兰、法国、葡萄牙C.葡萄牙、法国、西班牙D.西班牙、荷兰、法国-高一历史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15—18世纪中期在欧洲流行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一七七六年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中抨击了重商主-高三历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工具。”17世纪,这种“新组织”使()。A.荷兰建-历史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世纪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想象通过十字标尺测量,航海者可以确定维度图1图2美洲一些植物,被欧洲人所熟悉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图3图-高三历史
(27分)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15世纪以来,世界大国的崛起的历史就是创新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世纪时,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高三历史
《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高一历史
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出现。以下各项正确说明了殖民活动对于资本主义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①推动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②加速了封建地主阶级的衰弱③造成了商路和贸易-高三历史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主要方式是()A.西方的殖民掠夺B.东方的借鉴学习C.正常的文化交流D.封建主阶级衰落-高一历史
(20分)17世纪的英国人沃尔特·雷利爵士一针见血地指出:“谁控制了海洋,即控制了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即控制了世界的财富,因而控制了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高三历史
早期殖民扩张的双重作用是()。A.资本主义发展,封建主义衰落B.欧美兴旺发达,亚非贫穷落后C.大西洋国家发达,太平洋地区落后D.欧洲发展兴旺,亚、非、拉贫穷落后-历史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促进17世纪末18世纪初世界市场粗具规模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新航路开辟和“商业革命”B.欧洲国家早期殖民扩张C.工业产品在世界范-高一历史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以来世界强国的力量来源》时期国家主要力量来源16世纪西班牙黄金、殖民贸易、雇佣军、王朝来源17世纪荷兰贸易、资本市场、海军18世-高三历史
从人类文明纵向演进的过程来看:由采集狩猎时代到农业社会的渐进,由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嬗变,由工业社会到信息时代的飞跃,其总体趋势特征有①文明从低级向高级,从小范围向-高三历史
17世纪时上半叶荷兰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确切的理解是A.荷兰的造船业最发达B.荷兰确立海上霸主地位C.荷兰成为当时世界头号贸易强国D.荷兰的交通运输业发达-高一历史
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被称为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的地名,这些地名的出现是因为()A.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B.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高二历史
甘地在《印度自治》中说:“正是由于机器使印度赤贫遍野。曼彻斯特给我们造成的伤害难以估量。由于曼彻斯特,印度的手工业差不多消亡了。”材料反映出A.甘地具有反工业化倾向B.印-高三历史
在构成美利坚民族的最初“原料”中,有一群人被称为“不情愿的移民”。“这群人”主要属于()。A.白色人种B.黄色人种C.黑色人种D.棕色人种-历史
17世纪下半叶,英、法之间争夺殖民霸权的矛盾渐趋尖锐,主要集中在A.北欧和东亚B.印度与中国C.北美和印度D.非洲和美洲-高三历史
英国在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过程中先后战胜了A.西班牙、荷兰、法国B.荷兰、法国、葡萄牙C.西班牙、荷兰、葡萄牙D.葡萄牙、荷兰、法国-高一历史
(12分)三角贸易(英文:triangulartrade或triangletrade)是指一个牵扯到三个区域或港口的贸易名词。其贸易路线起源于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洲际贸易。通常我们提到三角贸易,总-高
荷兰诗人冯德尔曾写道:“我们阿姆斯特丹人扬帆远航……利润指引我们跨海越洋。为了爱财之心,我们走遍世界上所有的海港。”上述情形最可能出现在()。A.15世纪B.16世纪C.17世纪D.-历史
据沈汉《英国土地制度史》记载,(英国)汤申家族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是出租牧羊场。16世纪初,该家族出租了16个牧羊场。……1516年,该家族养羊数量达1.8万只,从中得到了丰厚的收入-高三历史
1562年,英格兰人约翰·霍金斯从非洲掳掠了一批黑人运往美洲,以补充当地甘蔗种植园的劳动力。对此表述正确的是()。A.这次航行借助了西风漂流B.蒸汽机为贩奴船提供了新动力C.-高一历史
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而古希腊的战略家狄米斯·托克利也曾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l7世纪时控制海洋、拥有海上殖民霸权的国家是()。A.西班牙B-高一历史
到十七世纪中期,荷兰的造船业占当时世界的首位,海军几乎超过英法两国海军总和的一倍,商船吨位占欧洲总吨位的四分之三,挂着它国旗的船舰游弋世界各大海洋。荷兰获得“海上-高三历史
16~18世纪,在美洲出现了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英格兰等新地名。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源是A.欧洲的殖民扩张B.美洲国家的独立C.工业革命的扩展D.美洲社会的进步-高三历史
假如你是17世纪时荷属东印度公司聘请的著名的印刷业家族的一员,为该公司绘制航海地图。受雇后,你必须在阿姆斯特丹市长的面前起誓,答应要保守秘密,不让航海图上的信息外流-高一历史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在当时,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A.西方的殖民扩张B.东西方的借鉴学习C.正常的文化交流D.宗教思-高一历史
1651年,英国为巩固商业利益颁布一项法案。该法案规定:凡进入英国或其殖民地港口的商船,必须是英国或该殖民地所有,其船员只能是该船只所属地的臣民;欧洲商船可以进入英国-高三历史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封建庄园时代,英国的耕地以敞田制(Openfield)为基础,属于公共型(Commontype)。即为了使每个成员得到大致相当的土地,便把耕地按肥-高三历史
(28分)二战后,“现代化研究”在西方产生。学者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涉及到经济领域的工业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以及价值观-高三历史
英国东印度公司全名是“伦敦商人在东印度贸易的公司”,它是由一群有创业心和有影响力的商人所组成的,这些商人获得了英国皇家给予他们的对东印度的15年的贸易专利特许。对于“-高三历史
(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材料一中图二与图一相比,欧亚商路交通有何变化(3分)材料二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13分)材料一民族主义因工业革命而得到进一步促进,因为工业革命凭借其新的大众交流工具,使对公民进行有效的、无所不包的教导成为可能。因而,民族主义成为19世-高三历史
(26分)古今中外,对海洋的重视和利用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也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兴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在世界海权兴衰交替5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控-高三历史
16世纪的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以前的农民及其一家都睡在地板上,厨房里仅有一两口锅;而到16世纪末,一位农夫可能拥有“在橱柜里摆有一套精致的锡铅合金餐具,三四张羽绒床,好-高三历史
读下图,导致此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外地金银大量输入B.外来商品大量输入C.发生严重经济危机D.日常生活用品短缺-历史
“在东亚,他们占据了中国的台湾,垄断着日本的对外贸易;……在大洋洲,他们用自己一个省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国家——新西兰;……在北美大陆的哈得逊河河口,东印度公司建造了新阿姆-高一历史
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逐渐走向全球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伏尔泰说:“人们询问,所有正从秘鲁和墨西哥不断流入西班牙的黄金和白银的结果如何?它们落入-高一历史
马克思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用于—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于这段话的最准确的理解是()A.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高一历史
17世纪把握着世界商业霸权,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A.葡萄牙B.西班牙C.英国D.荷兰-高一历史
荷兰在17世纪上半叶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英国在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成为“日不落帝国”。两者反映出的实质问题共同点是:A.拥有海军优势B.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高三历史
帕尔墨和科尔顿在《近现代世界史》中说:“对英国劳动人民来说,工业革命是一次难以忍受的经历。但是……劳动人民在城市和工厂里集中起来,这就为改善他们的处境开辟了道路。”作者-历史
17世纪(严格地说是1580-1670年间)被称为荷兰的“黄金时代”,其间荷兰经济取得了“在后人看来也可能是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成为“第一个现代经济体”。其主要原因是A.在新航路-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财富的增长与国家海权而非陆权的扩张是同步上升的。这是因为,海洋是地球的“血脉”,因而也是将国家力量投送到-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历史
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大陆,受到中共中央和大陆百姓的热烈欢迎。宋楚瑜曾特别提到,“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我国的台湾曾经遭到殖民者的占领-历史
下列不属于欧洲殖民者给亚、非、拉美带来灾难的是A.土著印第安人几乎灭绝B.大量黑人被贩卖到美洲C.巨额财富流入欧洲D.欧洲文化生活方式在当地传播-历史
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B.欧洲殖民者掠-高一历史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是在[]A、英国建立东印度公司之后B、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之后C、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之后D、英法七年战争,打败法国之后-高一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26分)近代以来,大国纷纷崛起,各领风骚。尽管曾发生过苏东剧变,但中国始终抓住发展经济、进步社会的根本不动摇,使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以来英国崛起的原因。(6分)
(2)在20世纪30年代和二战后的发展过程中,美国曾面临过哪些重大的国内国际问题?是如何应对的?(8分)
(3)苏联的崛起和成就曾令世人瞩目,请简述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并指出其弊端。(6分)
(4)结合所学知识,概要说明近30年来中国是如何抓住机遇“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的?(6分)
答案
(1)原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思想;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殖民霸权地位;确立“世界工厂”地位。(6分)(评分说明:答出其一给2分,如答君主立宪制较早确立、较早完成工业革命等,均可同等给分,不超过6分。)
(2)20世纪30年代:问题:经济危机问题。应对:实行罗斯福行政。(4分)
二战后:问题:苏联强大与社会主义阵营形成问题。应对:实行“冷战”政策。(4分)(评分说明:问题和应对措施各给2分。)
(3)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工业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欧洲第一位,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2分)
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忽视消费品的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为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僵化执行计划指令,地方和企业没有积极性。(4分)(评分说明:“成就”方面答一点,每点2分,“弊端”答两点,每点2分,共4分。全题6分)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顺应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6分)(评分说明:每点2分,如答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加入世贸、亚太经济合作等国际或地区性组织,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如派遣维和部队等具体史实均可给1分,不超过6分。)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迅速崛起的原因可从政治上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经济上工业革命的发展和思想上文艺复兴等方面来概括总结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回答本题时要注意两个时间点:20世纪30年代和二战后;也要注意两个时期的困境和应对方法。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遭遇了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美国采取了罗斯福新政;二战后美国遇到的新问题是两极格局,美苏争霸,应对措施是采取了“冷战”。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回答本题时要注意时间点是20世纪30年代;也要注意从成就和弊端两个方面来回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迅速崛起,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也存在很多问题。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设问中的“近30年来”指的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顺应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