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932年,(美国)一蒲式耳(约合36升)小麦的售价不到25美分,糖每磅只值3美分,猪、牛肉每磅2.5美分。为此,罗斯福政府()A.成立工业复兴署,以减少盲目生产B.出资收购农产品,-历史
1932年,(美国)一蒲式耳(约合36升)小麦的售价不到25美分,糖每磅只值3美分,猪、牛肉每磅2.5美分。为此,罗斯福政府()A.成立工业复兴署,以减少盲目生产B.出资收购农产品,-历史
题目简介
1932年,(美国)一蒲式耳(约合36升)小麦的售价不到25美分,糖每磅只值3美分,猪、牛肉每磅2.5美分。为此,罗斯福政府()A.成立工业复兴署,以减少盲目生产B.出资收购农产品,-历史
题目详情
1932年,(美国)一蒲式耳(约合36升)小麦的售价不到25美分,糖每磅只值3美分,猪、牛肉每磅2.5美分。为此,罗斯福政府( )
A.成立工业复兴署,以减少盲目生产
B.出资收购农产品,将其分配给失业者
C.鼓励农产品出口,以增加农场主的收益
D.补贴减耕的农民,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D
从材料可知,1932年美国农产品价格很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采取减少产量以提高农产品价格的措施。A项是针对工业复兴的措施,B、C两项都不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上一篇 :
20世纪后半叶以来,大众传媒的发
下一篇 :
1931年9月底,英国宣布停止黄金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下面一则当时美国一对母子的对话反映了哪方面的原因?()“妈妈,为什么不生火?”“因为我们家没有煤了。”“为什么没有煤了呢?-高一历史
“我曾修过一条铁路,使它运行,它与时间赛跑;我曾修过一条铁路,如今它已建成。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我曾建过一座塔楼,直逼太阳,用了砖瓦、铆钉和石灰;我曾建过一座塔-高一历史
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的美国社会景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图1:美国繁荣时期的汽车长龙图2:美国人被迫廉价出售私人汽车图3:在巨大宣传画下排队领-高三历史
1929年10月29日,美国一些开船出海玩的富人们回来后发现,他们已变成身无分文的贫民。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A.通货膨胀B.股票上扬C.股价暴跌D.银行倒闭-历史
世界经济大危机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而罗斯福勇敢地面对这场危机,开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其经验教训令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见下图材料二也-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此大规模的社会混乱必然产生深刻的政治影响。即便是资源丰富、有着政治稳定这一传统的美国,在这些年里也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思想和骚动:由无-高三历史
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经济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加剧。加剧这一矛盾的因素有①国民收入分配不均②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过多③股票投机活动猖獗④工商企业大量破-高一历史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中,美国国内成立了法西斯协会、黑衣社、银衣社、美国民族主义党等法西斯组织。面对着整个社会不满情绪和法西斯主义思潮的兴盛,下列罗斯福政府的措-高一历史
“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朝地狱里冲。”这首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民谣出现的时代背景是[]A.世界经济大危机B.罗斯福新政C.肯尼迪执政D.克林顿执政-高一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真正的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20世纪30年代)当绝望和大萧条袭来的时候,……通过新的政策、新的工作和新的共同目标战胜了恐惧。是的,我们-高一历史
斯塔里夫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当时-高一历史
罗斯福新政中实行了一种按收入和资产的多寡而征收的累进税。如:对5万美元以上纯收入和4万美元以上遗产征收税率为31%,500万美元以上的遗产征收税率为75%的税。其直接目的是为-高三历史
阅读《二十世纪美国史》有关史实:材料一:……失业者只好一面等着饿死,一面举行示威。在若干大城市的垃圾站的四周,出现了一种所谓:“胡佛村”——穷苦不堪的男男女女的居住处。这些-高一历史
“美国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提高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涨了2%,而工厂的生产率却提高了65%。”-高三历史
历史的相片可以反映历史的真实,提供丰富的历史信息。请阅读以下图片和文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叹交易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高一历史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团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高三历史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法令》,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力图[]A.将临时救济与制-高三历史
1929年纽约流行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把美国从地狱拉回人间的主要措施是[]A.实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高一历史
1935年,美国政府颁布“银行法”,规定拥有100万美元以上资金的银行必须加入联邦储备银行,实行存款保险。其初衷在于[]A.维护公民利益,缓和社会矛盾B.吸收社会存款,拉动内部-高一历史
1929~1933年美、德、英、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情况上表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来势迅猛B.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持续时间特别长C.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高二历史
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C.“整个西方世界象一潭死水般平-高二历史
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接近8%,增幅再惊世界。美国彭博社评论:“中国经济的复苏主要靠了4万亿元的刺激措施,这些钱被用在铁路、公路、电厂和公共房屋的建设上。”下列经济政策中,-高一历史
1933年,美国前总统柯立芝说:“在其他萧条时期,总可以看到能够寄托希望的事物,但现时举目四顾,却看不出任何希望。”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高一历史
1933年5月12口,罗斯福签署《农业调整法》,该法出台后,有1000多万亩棉花田被耕掉,另外还屠宰了22万头母猪和600多万头小猪。实行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A.提高美国消费能力以-高三历史
下图反映了中国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的巨大作用,除此之外4万亿元投资主要投向重大基础设施,还有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增加就业的巨大作用。在1929年经济危机过程中,美国也采取类-高三历史
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其客观作用包括①扩大生产资料市场②增加就业机会③刺激消费需求④抑制物价上涨[]A.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高一历史
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查署,购买并大量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高一历史
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水利史上著名的“大坝时代”,1935年,科罗拉多河上高约223米的胡佛水坝宣告竣工,美国大规模兴修水利的直接目的在于[]A.促进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B.促进农业-高一历史
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已达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当时苏联大量得到西方设备的有利外-高二历史
罗斯福说:“大企业接受工业复兴法固然重要,而产生丰硕成果的领域还在于小雇主们,他们的贡献将是为1至10人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这些小雇主实际上是国家骨干中极重要的部分,而-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32年,罗斯福在马萨诸塞州的一次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说:“当一个国家的贫困和失业人数超过了国家所能承受的范围和程度,那政策的调-高三历史
在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下,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各国采取的经济政策相比较,它们的共同点是①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②改善了人民生活条-高三历史
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就业率,“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实行社会救济B.兴办-高三历史
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新政”措施是[]A.整顿财政金融B.恢复工业生产C.调整农业-高一历史
下图为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采取的反危机措施之一,其客观作用包括①扩大生产资料市场②增加就业机会③刺激消费需求④抑制物价上涨[]A.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高三历史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主要“新”在[]A.积极推行“以工代赈”B.用改良的方法克服危机C.采用国有化的形式D.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摆脱经济危机-高一历史
1933年,面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总统说:“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为此,新政采取的措施是[]A.整顿银行与金-高三历史
下图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状况的是[]A.生产严重过剩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D.体现了-高三历史
罗斯福上台后,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该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下-高三历史
《道德经》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诚信”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A.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B.-高三历史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中,美国国内成立了法西斯协会、黑衣社、银衣社、美国民族主义党等法西斯组织。面对着整个社会不满情绪和法西斯主义思潮的兴盛,下列罗斯福政府的措-高三历史
罗斯福新政被成为是“3r”改革即recovery(复兴)、relief(救济)、reform(改革),其中反映relief方面的内容是[]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B.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C.调整农业政策D.
“大萧条”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工业国都采取了一系列增加就业的措施。其中美国实行的措施是[]A.兴办公共工程B.发展军事工业C.调整农业生产D.加紧殖民掠夺-高三历史
诚信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A.奖励农民压缩农业产品B.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备保证公司C.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D.实行美-高一历史
面对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总统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高三历史
罗斯福新政是“凯恩斯主义”的大规模运用,这种经济思想的突出特点是[]A.以计划经济代替市场经济B.利用政权杠杆进行宏观调控C.国家不干涉资本家的经济事务D.保护关税,减少他国-高一历史
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内容有[]A.提高储蓄利息,吸纳民间资金B.限制进口,实行进口替代工业政策C.实行计划经济D.扩大内需,刺激生产-高三历史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团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高三历史
在罗斯福新政中致力于调节消费不足的改革措施有①整顿财政金融②限制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③减少耕地面积④以工代赈[]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高三历史
《道德经》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诚信”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A.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B.-高一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932年,(美国)一蒲式耳(约合36升)小麦的售价不到25美分,糖每磅只值3美分,猪、牛肉每磅2.5美分。为此,罗斯福政府()A.成立工业复兴署,以减少盲目生产B.出资收购农产品,-历史
题目详情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