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高一历史
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高一历史
题目简介
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巴黎公社失败时
B.世贸组织成立时
C.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
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时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的能力。二战后的美、苏对抗,是全球性的,既是国家利益的争夺,也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材料中“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说明苏联解体了,因此选D。
点评: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冷战期间存在的两个所谓的平行的市场,随着冷战的结束不复存在,市场经济成为全球通行的机制,也促使经济全球化在冷战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1992年10月,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联合国致辞时说“第一个真正的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上一篇 :
两极格局瓦解后将要确立的新格
下一篇 :
杜鲁门曾说:“对日本的占领不能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2013年4月23日,日本接连上演了两出闹剧:不顾亚洲各国的正义呼声和严正抗议,日本168名国会议员集体到靖国神社拜鬼;日本右翼分子非法进入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海域寻衅滋事。-高三历史
20世纪,国际格局从结构到组成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地缘格局、战略关系和政治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高一历史
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高三历史
美国大学教授罗伯特·佩普说:“在21世纪头十年,美国的相对实力不断下降,而中国的相对实力却一直在增强。单极秩序正在变得过时,其他国家正在崛起为可以与美国实力抗衡的力量-高三历史
《参考消息》2010年岁末感言“新世纪头十年,地球未按美国愿望转”,这表明A.美国已经彻底失去了世界霸权B.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C.中国实力的上升D.中美较量的结果-高二历史
((12分)阅读下列材料2012年12月10号,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发布《全球趋势2030:可能的世界》,报告认为,中国、印度和巴西等新兴国家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主要是-高三历史
某学者写道:战后发生的许多事情是“无法全部装在冷战这个盒子里的”。冷战分割了世界,不过冷战只是这个世界的一个部分,与之并存的还有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冷战无疑对这-历史
苏联共产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是在()A.1985年B.1989年C.1990年D.1991年-高二历史
日本东京大学田中明彦在1991年指出,冷战后的世界,军事上存在着美国一个中心,经济上存在着美、日、德三个中心,在政治上存在着美、俄、英、法、中五个中心。据此得出的结论-高一历史
目前的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A.它是各国综合国力对比的结果B.反映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C.它是在世界两极格局解体后形成的D.美国实现了独-高一历史
1946,美国人凯南提出对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实行“遏制”政策,以阻止共产主义影响的扩大。所谓遏制战略是主张美国在战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高涨和西方国家受到严重削弱的情况-历史
学完历史必修一,小明总结了以下一些历史命题,其中,不属于历史规律范畴的是A.中国人民选择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B.世界政治文明经历了由人治到法制,由专制到民-高一历史
有人指出:无论是美国的开国元勋杰弗逊,还是美国总统如威尔逊、罗斯福等都有强烈的“大国使命感”,都认为美国对世界负有特殊“责任”。就老布什总统(1989——1993年担任美国总统)-高三历史
1991年的八一九事件集中反映了()A.苏共党内尖锐矛盾B.苏联境内各民族间的矛盾C.各加盟共和国与中央的矛盾D.苏联复杂的阶级矛盾-高三历史
对和谐的期待得到了广泛的赞同。政治领袖和知识领袖都详细阐述了类似的观点。柏林墙倒塌了,共产主义政权垮台了,美国将呈现出新的重要性,前共产主义的对手将参与“伙伴关系-高三历史
美国大学教授罗伯特·佩普说:“在21世纪头十年,美国的相对实力不断下降,而中国的相对实力却一直增强。单极秩序正在变得过时,其他国家正在崛起为可以与美国实力抗衡的力量,-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这些事情(东欧剧变)来得虽然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照搬苏联的一套做-高三历史
利比亚局势连日来动荡不安,内战不断。2011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并要求有关国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利比亚平民和平民居住区免受武装袭-高三历史
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德国通过和平方式实现了统一。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民主德国出现严重危机B.联邦德国是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大国C.苏联解体的影响D.西方国-高三历史
下图为漫画《无人理睬》。它所提示的本质问题是A.日本是一个岛国,势力并不弱小B.曰本不是联合国的创始国C.日本与亚洲邻国的社会制度不同D.日本歪曲侵略历史,违背联合国宪章-高三历史
某历史小组在讨论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结题报告,他们提到“欧共体的成立”“不结盟运动兴起”“日本经济实力增强”等关键词。据此判断,他们的研究课题应该是A.美国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高二历史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上表比较了中国和欧洲从公元l世纪到1700年期间的经济表现。其中:公元l世纪初和公元1000年,欧洲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与中国相比较各是-高三历史
“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文中描写的国家是A.美国B.英国C.法国D.苏联-高三历史
为下图选择最恰当的标题A.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趋势B.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C.当今世界格局的两极化趋势D.当今世界格局的单极化趋势-高三历史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A.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B.若干政治力量的发展壮大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人们对和平的向往-高一历史
以下对当今世界格局的概括,最为准确的是()A.多极化格局已经确立B.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C.多极化趋势下的“一超多强”D.多极化格局和两极格局并存-高一历史
20世纪70年代,西亚产油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A.增加石油开采量B.冲破国际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C.积极发展石油化学工业D.改善农业环境,提高粮食自给率-高三历史
如图所示,从“镰刀斧锤星旗”到“白蓝红三色旗”的变更宣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这一事件对于某班同学的一次国际关系探究活动来说,其历史价值在于A.完成了历史-高一历史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材料结论A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亚非拉国家在美苏对峙中保持中立B1967年,欧共体成立美、日、欧三足鼎立形成C1991年,苏联-高一历史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在自建国至今的两百余年里,其国土由大西洋沿岸十三州扩展为囊括北美广袤土地的两洋大国,其军事战略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复-高三历史
20世纪50~80年代,欧洲共同体形成,日本崛起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当时A.两极格局已经瓦解B.欧洲与美国关系决裂C.社会主义阵营壮大D.两极格-高二历史
“一个根源,多种力量;互相制约,和平有望。”这是一位历史学教授对未来世界格局及社会发展趋势的高度概括。其中,“一个根源”是指世界格局的变动根源,它是指A.美国的霸权主义-高三历史
当前世界格局中存在几个主要的力量中心,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对这种局面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一超”是指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B.多强主要指欧洲联盟、日本、俄罗-高一历史
下列有关当今世界形势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B.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明显加剧C.两极格局结束、多极格局形成D.南北差距扩大的趋势有增无减-高三历史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在①两极格局已经终结②美国独霸世界格局已经形成③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④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A、-高一历史
观察漫画《还是让我回到冷战中去吧!》(Iraq、Afghanistan、Balkan分别指伊拉克、阿富汗、巴尔干),对漫画所反映的问题解释错误的是A.冷战时期保障了世界的相对安全B.当地人的冷-高三历
俄罗斯总理普京曾说:“谁要是不为苏联解体而感到遗憾,他就是没有心肝;谁要是想恢复原来模样的苏联,他就是没有头脑。”普京的“遗憾”主要指()A.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束B.高度集中-高一历史
2007年4月,普京在一次公共场合抨击美国“几乎是毫无节制地”滥用武力,并且称美国所倡导的“单极世界”是不可接受的。这段材料表明()①美国今天仍然推行霸权主义政策②美国的目的-历史
当今世界向着多极化趋势发展,它的确立最终取决于各国综合国力。“综合国力”包括①政局稳定程度②经济实力③科学技术④军事实力[]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高一历史
有美国学者认为,世界政治格局“现在是,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将是一个1+X的世界,也就是一个超级大国加若干个大国的世界”。对“1+X”中“X”的分析理解错误的是[]A.是一个常数-高三历史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但仍存在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是①霸权主义②恐怖主义③领土争端④民族及宗教纠纷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高一历史
继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一些西方国家多次在联合国安理会和联合国大会提出谴责叙利亚政府的议案,中俄均投了反对票,议案在安理会被中俄否决。俄罗斯和中国强硬立场让西方国家-高三历史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出现的根源是A.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B.第三世界力量的壮大C.美苏的衰落D.世界政治力量结构的多极化-高一历史
美国史学家沃尔特说:“美国人正在丧失他们习惯于向世界发号施令的力量。……到70年代,美国的无所阻拦的威力已经受到一些限制。”当时限制美国“威力”的国际力量包括①欧盟②日本③不-高一历史
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其中,“全新-高三历史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正确的理解是[]A.欧盟成为一个具有经济、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B.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对立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C.美-高一历史
当前局部性的战争比起“冷战”时期增多的主要原因是()A.霸权主义横行和国际政治力量失衡B.地区性冲突由来已久C.民族、宗教问题错综复杂D.西方大国的暗中指使-高三历史
美苏的军备竞赛曾推动了航天技术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在建造国际空间站时,美国又与俄国进行了合作。这一现象说明A.社会制度是影响国际关系的根本因素B.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美-高三历史
2011年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阿拉伯之春(中东乱局)、伦敦之夏(社会骚乱)、华盛顿之秋(“占领华尔街”)、平壤之冬(金正日逝世)等重大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当今的世界形势呈现-高三历史
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由此可以看出A.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高二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的能力。二战后的美、苏对抗,是全球性的,既是国家利益的争夺,也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材料中“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说明苏联解体了,因此选D。
点评: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冷战期间存在的两个所谓的平行的市场,随着冷战的结束不复存在,市场经济成为全球通行的机制,也促使经济全球化在冷战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1992年10月,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联合国致辞时说“第一个真正的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