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导致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八国联军侵华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卢沟桥事变-八年级历史
“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导致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八国联军侵华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卢沟桥事变-八年级历史
题目简介
“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导致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八国联军侵华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卢沟桥事变-八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导致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八国联军侵华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卢沟桥事变
题型:读图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内容,由材料中“日本人”“夺我东三省”可推断出指的是九一八事变,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又制造“柳条湖事件”,反诬中国军队破坏,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进攻采取不抵抗政策。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下令将20万东北军撤出东北,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落入日军之手,据此分析可知B符合题意。
上一篇 :
如图是20世纪30年代《西北文化
下一篇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基础是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可也。”其中,“沈阳日军行动”是指A.华北事变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八年级历史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柳条湖事件B.平型关大捷C.百团大战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八年级历史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红军长征胜利结束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C.“九一八事变”爆发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八年级历史
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史实()①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②西安事变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④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民族矛盾上升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④①②③D.③④①②-八年级历史
假如有一位记者曾经在1933年分别游历了中国、苏联、美国、日本,并发出了以下四篇报道,你认为错误的报道是:A.中国正在进行内战B.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施新政C.苏联的工业-九年级历史
与张学良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重庆谈判-八年级历史
下列对“七七事变”前的形势说明,正确的是A.日军已经对北平形成了合围之势B.东北三省已经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在华扩大侵略的后方基地C.华北地区大部分已经被日军控制D.西安事变的-八年级历史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成了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国共第一次合作D.国共两党共同执政-八年级历史
江泽民称张学良将军为“伟大的爱国者”,以赞扬他在西安事变中的巨大功绩。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最有利于A.国民党B.共产党C.中华民族D.日本-八年级历史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弱国战胜一个帝国主义强国的光辉典范,全民族团结抗战是胜利的保障。为了团结抗战,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中共中央派周恩来参加了谈-八年级历史
蒋介石在给张学良的一封密电中说:“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这份电报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相关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南京大-九年级历史
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促进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现的事件是()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B.五四运动的爆发C.九一八事变的爆发D.七七事变的爆发-九年级历史
某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周恩来见到蒋介石后称他为“校长”,并让他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该影片再现的是下列哪一历史场景?A.创办黄埔军校B.第一次国共-九年级历史
如果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素材应选择()A.南昌起义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重庆谈判-八年级历史
下图是九一八事变纪念馆,以下关于九一八事变说法正确的是A.是日军全面侵华的开始B.张学良擅自退入关内,造成东北沦陷C.造成东北地区被日军占领8年D.又称柳条湖事件-九年级历史
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A.使国民党内部矛盾加剧B.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C.缓和国民党内部矛盾D.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共同抗日-九年级历史
材料分析题(共20分)材料一:“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的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九一八小调》材料二:-八年级历史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又将侵略魔爪伸入中国华北地区,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聂耳饱含爱国激情,创作了A.《义勇军进行曲》B.《黄河大合唱》C.《奔马图》D.侯氏制碱法-八年级历史
关于西安事迹的知识卡片中错误的一项是()A.背景外有日本帝国主义步步进逼,内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B.经过1936年12月12岛,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并通电全国呼吁-九年级历史
捉蒋----英雄壮举;放蒋----大局为重;送蒋----情真意切。与此评价相关的人物是A.B.C.D.-八年级历史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1)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2)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3)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4)红军长征途中跳出敌-九年级历史
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90载艰苦卓绝,90载荣耀辉煌。下列图示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奋斗,领导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其中发-八年级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八年级历史
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的地点在()A.山西省B.河南省C.陕西省D.山东省-八年级历史
“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这句话表明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A.夺取国民党的领导权B.继续并扩大国共内-九年级历史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使我们联想起哪一段历史?A.火烧圆明园B.难忘九一-八年级历史
1935年底,北平学生发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呼声,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五四运动B.九一八事变C.一二·九运动D.西安事变-八年级历史
二战期间,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反法西斯国家之一,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沉重代价。下列史实不能证明这个观点的是:A.南京大屠杀B.六五大隧道窒息惨案C.五三-九年级历史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A.西安事变B.九·一八事变C.七-九年级历史
西安事变爆发后,张学良、杨虎城发表通电,提出“发动全国之整个抗战”。他们呼吁()A.变法维新B.民主科学C.团结抗日D.和平建国-八年级历史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最有利于()A.中国国民党B.中国共产党C.中华民族D.日本人-八年级历史
“九·一八”纪念碑向世人诉说着一段沉痛的历史,这段历史发生于A.民国18年B.民国19年C.民国20年D.民国21年-九年级历史
某知识竞赛的试题中出现了这样一组词语:“华清池、兵谏、联共抗日、和平解决”,由此判断,该题正确答案是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重庆谈判D.西安事变-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说:“我爱中国,我更爱东北,因为我的祖宗庐墓均在东北,如由余手失去东北,余心永远不安。但余实在不愿以他人的生命财-八年级历史
重庆是抗战时期全国的金融中心。下列图片所示,汇集重庆金融业、有华尔街之称的是-八年级历史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是()A.瓦窑堡会议B.遵义会议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八年级历史
每周一的学校升旗仪式上,同学们都会高唱国歌。那么,谱写国歌的曲作者是谁?A.聂耳B.冼星海C.田汉D.徐悲鸿-八年级历史
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现的事件是A.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B.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兵谏”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D.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八年级历史
促使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日本加紧侵华使中华民族危机严重B.蒋介石长期坚持打内战不得人心C.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D.西安学生运动的推动-八年级历史
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重庆谈判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②周恩来都亲自参加谈判③都取得了圆满成功④都为国共合作奠定了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九年级历史
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某日的夜晚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那么特选的日子应是A.1月1日B.7月7日C.8月13日D.9月18日-九年级历史
某中学九年级(1)班开展有关“西安事变”的主题探究活动,下面是小明同学整理的资料,其中错误的是A.时间:1936年12月12日B.发起人:张学良、杨虎城C.目的:要求汪精卫停止内战,联-八年级历史
推动了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再度合作,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全民族抗战的关键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重庆谈判-八年级历史
九一八事变后,导致东北三省迅速沦陷的主要原因是A.敌我力量对比悬殊B.东北守军战斗力低下C.蒋介石采取的不抵抗政策D.日军为侵华战争作了长期准备-八年级历史
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军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之情。东北的沦陷开始于A.九一八事变B.“双十二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八年级历史
蒋介石屠杀过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却主张和平解决,释放蒋介石。中共这样做的根本出发点是A.对蒋介石宽容些B.改善国共双方的对立关系C.粉碎亲日派扩大内-八年级历史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采取的政策是()A.不抵抗政策B.攘外必先安内政策C.积极抵抗政策D.消极抵抗政策-八年级历史
以下三幅图片分别记录了日本法两斯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和屈辱。提取有效信息,写出相关事件,并对其中的一个事件进行简单的描述。要求:图一图二图三(1)表述成文,语言流畅,-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材料二:如图,2006年4月,日本苦行僧岩田隆造再度踏上来华谢罪之行。他身披黄色袈-八年级历史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首发出中华民族抗日的怒吼,震撼一代中国人心扉的《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是-九年级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导致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八国联军侵华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卢沟桥事变-八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内容,由材料中“日本人”“夺我东三省”可推断出指的是九一八事变,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又制造“柳条湖事件”,反诬中国军队破坏,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进攻采取不抵抗政策。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下令将20万东北军撤出东北,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落入日军之手,据此分析可知B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