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新课程下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形成正确的史料观。对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描述,有下列几则不同的材料:材料一“在(南京)马群镇警-高三历史
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新课程下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形成正确的史料观。对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描述,有下列几则不同的材料:材料一“在(南京)马群镇警-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新课程下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形成正确的史料观。对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描述,有下列几则不同的材料:材料一“在(南京)马群镇警-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新课程下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形成正确的史料观。对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描述,有下列几则不同的材料:
材料一 “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东史郎日记》(日)
材料二 《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材料三 下图反映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材料四 青岛的余美红老师在给学生讲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引用了她父亲讲给她的一个事例:“当时我7岁,你叔叔4岁,鬼子打南京时,人们四处逃难。你叔叔尚小,就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日军砸开咱家大门,保姆被杀,你叔叔右腿被打了一枪,昏死过去,侥幸捡了一条命”。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史料证据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证据、文献证据和口传证据三类,请依此对上述材料进行分类。(3分)
(2)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 ”。对此你做何评价? (3分)
(3)材料一、二同样出自日本人,但对南京大屠杀一事为何有不同的论定?这说明了什么?(3分)
(4)若想证实余美红老师父亲的说法,上述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哪则?(1分)
(5)结合下图,请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历史?(2分)
1972年9月28日,周总理和田中角荣举杯庆祝中日建交
题型:综合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1)实物证据:材料三;文献证据:材料一、二;口传证据:材料四。(3分)
(2)传闻(口述)也是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尽管其真实性不如实物证据高,但绝不可否认其价值的有效性;田中正明说这番话的目的是否定日本侵略的历史,为南京大屠杀翻案;这种不能正确对待历史的举动将伤害两国人民的感情。(3分,每点1分)
(3)东史郎先生勇于面对侵略历史,敢于承担历史责任,如实描述历史,有着强烈的正义感(1分);而渡部升一是日本右翼分子,极力为日本的侵略行经辩护,歪曲历史的真相(1分)。这说明了不同政治态度的人有不同的历史观;当今日本右翼势力的侵略野心不死等等(1分)。(4)材料三中的图片。(1分)
(5)尊重历史,以史为鉴;要世代友好相处等(2分,任1点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热点问题中日关系。2007年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30周年纪念。对过去的那段历史可以通过实物证据、文献记载、亲历人的口述等表现出来。对于过去的那段历史,日本人应该很好的反思,而不是任由右翼分子对历史的歪曲!和平之路是日本的选择,不以史为鉴,日本无路可去!
上一篇 :
抗战时期,侵华日军破坏中国民族
下一篇 :
伴随社会的变革,古老的剪纸,焕发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2010年8月3日,中国丹霞被第三十四届世界遗产大会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A.精神的火炬B.情感的集中表达C.消除文化的差异重要载体D-高二政治
近年来,随着“邓小平足迹之旅游”“重走红军长征路”等精品旅游路线的推出,辉煌革命史成为了宝贵的旅游资源,红色旅游逐渐兴起。开展红色旅游的文化意义()①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高二政治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其战略上遭受到的第一次重大失败是A.淞沪会战B.平型关战役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历史
下图取自教材插图“第十八集团军臂章”,其番号属于抗日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的战斗序列。该部队的总指挥是A.毛泽东B.蒋介石C.朱德D.彭德怀-历史
中国共产党为团结开明地主共同抗战而采取的措施是①“三三制”原则;②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③精兵简政;④大生产运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历史
日本侵华期间,在沦陷区强制推行使用日语,取消汉语。下图为商店门口挂着的“只用日语买卖”的牌子。其实质目的是A.把中国纳入大东亚共荣圈B.对中国人进行奴化教育C.实现对中国人-历史
被誉为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镇馆之宝的《清明上河图》,以“会动”的科技手段、崭新的视觉形式,为我国的传统艺术增添了新世纪的魅力,上演了现代科技的“点石成金”术,成为“中国智造”的有-高二政治
教育部今年将在全国l0个省、市、自治区试点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今后还将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推开。江苏省日前已确定了8个市作为试点。京剧进课堂说明A.传统文化-高二政治
1939年,国民政府政策重心发生转变的直接原因是A.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接连失利B.汪精卫集团叛国导致国民党分裂C.日本实行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政策D.美英的注意力集中于欧洲战场-历史
1927年成立的国民政府,鉴于上海政治、经济上的重要地位,把上海辟为“特别市”,不久又提出一个比较完整的现代城市规划,称为“大上海计划”。这个计划最后被迫中断,其根本原因-高三历史
“第二届海峡两岸(滨州)孙子文化交流研讨会”于2010年9月12日至15日在孙子故里——山东滨州举行。此次研讨会以“相聚孙子故里,领略兵学遗韵,加强交流合作,实现和谐双赢”为主题-高三政治
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是()A.自然地理条件B.社会制度的更替C.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高二政治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日本帝国主义曾经发动过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试从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代的两次侵华战争分析日本发动战争的原因及影响,我们今天的青年学生应从中得到什么启-历史
南京是________省的省会,属于________流域;南京在历史上是著名的古都,在近代史上________曾经把政权建立于此;________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存在了________年;1937
下列对全民族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由国共两党特点和合作方式所决定B.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积极抗战C.敌后战场始终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D.两战-历史
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处处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中华民族利益为重。请回答:(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放-历史
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目前我国大批风情独特的古村落、民居和文化遗址已经遭到破坏,大批珍贵的无形文化遗产因各种原因失去传承,民间传统文-高二政治
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中国。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奥巴马从故宫的建筑上领略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并在胡锦涛主席为其安排的欢迎晚宴上,观赏了从商周青铜器到清代九桃瓶-高二政治
每年的11月20日是彝族年,是彝族人民一年一度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体现的文化属于①物质文明②意识形态文化③广义的文化④非意识形态的文化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高二政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都开始注重挖掘传统文化的作用。据此回答12-13题。小题1:为将儒家礼仪中的优秀思想融入公交服务中,-高二政治
在“中医现代化”的口号下,有人把摘除中医传统、简单模仿西医成中医现代化的方向。可是,失去了传统文化依托的中医,就会如同离开了土壤的大树,只有枯萎和死亡。这表明发展中-高三政治
比较革命统一战线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异同点。-历史
“潘家裕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最为典型的侵华罪恶之一。我们在研究“潘家裕惨案”时,最有力的证据是A.当年幸存者的控诉材料B.历史专著中对“潘家裕惨案”的描述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历史
《三字经》的英译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推广。这表明A.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已普及全世界B.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D.中国传统文-高三政治
“改变的是潮流,不变的是传承”是2011年央视春晚的一句解说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文化应该在继承中发展B、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继承C、流行文化不如传统文化优秀D、传统文化-高三政治
(8分)一位媒体评论员说:“微博的出现可以说是互联网时代更深入人心的一种表现,每个人都有表达、沟通的欲望,而数字的限制给予了作家和普通网民不分高下的发言权,从而推进了-高二政治
原来被人们食后丢弃的果核,一经艺人的精雕细缕,则化腐朽为神奇,成为人们玩赏的手工艺珍品,使微雕核舟名扬天下的是《核舟记》。刀笔粗犷,大刀铲削,形简意赅,舟山核雕在不-高二政治
抗日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相比,中国方面最大的变化是A.领导抗战的不是腐朽的统治集团B.军队素质提高袁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C.国家综合实力增强袁决定了战争的最后结局D.中华民-历史
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四幅图分别与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有关?(2)依次指出四幅图所反映的党的重要会议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所作出的主要贡献。(3)用一句话概括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
陕西延安的安塞腰鼓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动作豪迈粗犷、刚劲奔放,被成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200-高二政治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立即发表了三个宣言,其主要的内容和精神,除了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露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外,还提出了以下口号()A.“立即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高三历史
2010年12月9日,江西省政府在南昌召开新闻发布会,决定于2010年12月下旬至2011年1月中旬举办首届中国(江西)红色旅游网络博览会。通过举办红色旅游网络博览会,加强革命传统教-高二政治
(19分)2011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座谈会上有学者指出,近年来,在中外教-高三政治
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______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①社会制度的更替②科学技术的进步③思想运动④教育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高三政治
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高二政治
安徽徽州牌坊是一种门洞式的、纪念性的独特建筑。为了抗风雨且能永久保存,多采用一“固”二“透”的防范措施。有的用抱柱鼓石或石狮夹持柱子,有的使用倒爬狮使柱子更稳固,这是-高三政治
山东省要求各地各部门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湖北省结合纪念建党90周年开展了“红歌传唱童心颂党”等活动。两省的做法共同体现的文化生活的道理是A.加强文-高三政治
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对少数民族服饰、饮食、居住、婚姻、节庆、礼仪、丧葬等风俗习惯,国家给予了充分尊重和切实保障。从文化生活的角-高二政治
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我们的正确态度应是怎样的?(8分)-高二政治
2010年6月16日是中国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不管是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还是旅居国外的华人社区,都有赛龙舟、吃粽子、系五彩绳、插艾蒿等习俗。这种情况说明传统-高三政治
右图是在延安召开的党的一次代表大会会场,在这次代表大会上,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设中国民主政治的主张是A.提出三民主义的主张B.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C.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D.建-高三历史
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方面曾面临三次困难,为克服这些困难,中共分别采取过哪些措施?从克服这些困难中,你能得出什么启示?-历史
2010年7月10日,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广州开幕。会议认为,面对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两岸应把握重要机遇,积极应对挑战,通过全面扩大和深化-高二政治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1)社会制度的更替(2)经济发展水平(3)科学技术水的进步(4)思想运动A.(1)(2)(3)B.(2)(3)(4)C.(1)(3)(4)D.(1)(2)(4)-高二政治
右图是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的场景。以下有关历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形成的标志是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②-高二历史
-高三历史
(13分)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5分)(2)结合漫画,说明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8分)-高二政治
材料一1940年日本首相近卫文磨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构想。1943年,东条英机为炫耀亚洲新秩序的建立,在东京召开大东亚会议,并发表“大东亚共荣宣言”:“英美为了本国的繁荣-高三历史
对右图报道的新闻事件的分析,正确的是A.卢沟桥事变是事件发生的诱因B.争取民族生存的抗战由此爆发C.这是国共双方矛盾激化的产物D.和平解决是最好的出路-高三历史
2010年8月16日,首届“中华伉俪节”新闻发布会暨全国首站——伊春爱之旅活动的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此次活动是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现代婚姻文明,促进和谐社会建-高二政治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新课程下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形成正确的史料观。对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描述,有下列几则不同的材料:材料一“在(南京)马群镇警-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 “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东史郎日记》(日)
材料二 《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材料三 下图反映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材料四 青岛的余美红老师在给学生讲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引用了她父亲讲给她的一个事例:“当时我7岁,你叔叔4岁,鬼子打南京时,人们四处逃难。你叔叔尚小,就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日军砸开咱家大门,保姆被杀,你叔叔右腿被打了一枪,昏死过去,侥幸捡了一条命”。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史料证据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证据、文献证据和口传证据三类,请依此对上述材料进行分类。(3分)
(2)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 ”。对此你做何评价? (3分)
(3)材料一、二同样出自日本人,但对南京大屠杀一事为何有不同的论定?这说明了什么?(3分)
(4)若想证实余美红老师父亲的说法,上述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哪则?(1分)
(5)结合下图,请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历史?(2分)
1972年9月28日,周总理和田中角荣举杯庆祝中日建交
答案
(2)传闻(口述)也是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尽管其真实性不如实物证据高,但绝不可否认其价值的有效性;田中正明说这番话的目的是否定日本侵略的历史,为南京大屠杀翻案;这种不能正确对待历史的举动将伤害两国人民的感情。(3分,每点1分)
(3)东史郎先生勇于面对侵略历史,敢于承担历史责任,如实描述历史,有着强烈的正义感(1分);而渡部升一是日本右翼分子,极力为日本的侵略行经辩护,歪曲历史的真相(1分)。这说明了不同政治态度的人有不同的历史观;当今日本右翼势力的侵略野心不死等等(1分)。(4)材料三中的图片。(1分)
(5)尊重历史,以史为鉴;要世代友好相处等(2分,任1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