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周易》(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例“穴居而野处”的远古人类。(4分)(2)结合所学知-七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周易》(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例“穴居而野处”的远古人类。(4分)(2)结合所学知-七年级历史
题目简介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周易》(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例“穴居而野处”的远古人类。(4分)(2)结合所学知-七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例“穴居而野处”的远古人类。(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例居于“宫室”的原始聚落。(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类能够居于“宫室,以待风雨”,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题型:改错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各2分)
(2)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各2分)
(3)农业生产的发展。(2分)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穴居而野处”的远古人类有: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居于“宫室”的原始聚落有: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人类能够居于“宫室,以待风雨”,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的发展。
上一篇 :
下列各项不符合“北京人”生产
下一篇 :
在北京西南____龙骨山山洞里,发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会不会________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北京人使用的主要工具是和。-七年级历史
下面是一名同学想象的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共有5个明显的错误,请你指出并给予纠正和解释。毛毛是个10岁的孩子,说是孩子,其实在北京人当中算是中青年了,因为北京人生活环境-七年级历史
考古发掘的遗址和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在何处的考古发现()。A.北京周口店遗址B.云南省元谋人遗址C.浙江省河姆渡遗址D.陕西省半坡遗址-七年级历史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是大自然的规则。下列生活技术中,明显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A.使用火B.制造工具C.缝制衣服D.种植作物-七年级历史
我国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最早使用火的是[]A、元谋人B、蓝田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七年级历史
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北京人一天生活,离不开许多种类的打制石器B、在夜晚来临的时候,北京人往往围坐在火堆前C、北京人在炎热的夏天也只能穿兽皮衣服D、北京-七年级历史
1987年,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下列早期人类中,在此遗址生活过的是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蓝田人④山顶洞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七年级历史
读下图回答(1)图中是哪个古人类的头部复原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是在哪里被发现的
学习了《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一课后,同学们对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究,你认为结论正确的的是哪一项[]A.为了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成果B.智力低下C.喜欢过群居生活-七年级历史
2009年2月14日情人节这一天,小明在网上看到了一则用远古人类的知识来编写的短信:“你来自云南元谋,我来自北京周口,让我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情让我们直立行走!”[]A.元谋人B-七年级历史
______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的重大进步,也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七年级历史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北京人B.元谋人C.山顶洞人D.大汶口原始居民-七年级历史
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北京人。-七年级历史
“女娲抟土造人”的故事属于()A.神话传说B.历史事实C.考古发现D.科学幻想-七年级历史
你如果到北京旅游,除了登长城看故宫,你还能[]A、参观半坡遗址B、参观河姆渡遗址C、参观元谋人遗址D、参观北京人遗址-七年级历史
大约距今70—20万年的原始人类是[]A.元谋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北京人-七年级历史
据考古发掘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七年级历史
假若你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了北京人生活的时代,那么你能够看到的场景有①大家正围坐在房前空地上,听首领分配狩猎任务②十几个人手拿木棒、火把、石块围追一头猎物③几名女子正-七年级历史
仔细观察以上描绘北京人生活的几幅图片,描述北京人一天的生活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说:火是人类进化的催化剂。你对此有何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年级历史
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着猿的某些体质特征、能够打制粗糙石器的我国境内远古居民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七年级历史
生活在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之间,过着群居生活的原始人类是[]A、元谋人B、蓝田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七年级历史
下图是根据化石残骸复原的原始人复原像,它属于[]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七年级历史
考古学家发现,在北京人住过的山洞中,有被火烧过的成层、成堆的灰烬,在灰烬里还有很多被火烧过的石头、骨头等,并且北京人还有烧烤食物的“厨房”。这说明北京人已学会使用和-七年级历史
北京人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过着_______生活。这就形成了早期的_______。-七年级历史
能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人④半坡人[]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七年级历史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北京人的生活[]A.会直立行走B.使用打制石器C.会钻木取火D.过着群居生活-七年级历史
英国一文化教育考察团要到中国实地考察,请你当一名小导游,向客人介绍一下我们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吧。(19★)第一站:北京。在周口店他们将考察那些远古人类遗址?(4★)第二站:陕-七年级历史
仔细观察两幅图片,并回答后面的问题(20★)请回答⑴、从图一中可以看出,北京人使用了那些生产工具?(3★)⑵、从图一中可以看出,北京人过着怎样的生活?(2★)⑶、他们为什么要过这样-七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材料二:上古之世,民食瓜果蚌蛤,腥臊恶臭,民多疾病,有圣人做,钻石取火,以化腥臊。——《韩非-七年级历史
小娟同学在课外资料上看到一幅远古人类的图片,发现他眉骨比较粗壮,嘴部前伸,前额低平,还发现他已经会直立行走了,这是[]A、北京人B、元谋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七年级历史
小明暑假里去参观北京人遗址,解说员让他看了遗址中的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A.会建造房屋B.会使用火C.会制造彩陶D.会种植水稻-七年级历史
阅读材料。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七年级历史
北京人会用骨针来缝制兽皮、制作衣服。[]-七年级历史
看图分析(1)如图,观看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①图片1是人头部复原像,其距今约年。(2分)图片2是人头部复原像,其距今约年。(2分)(2)如图,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A-七年级历史
北京人:1.距今时间:。2.发现地点:。3.他们保留了的某些特征,但,能够。4.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5.因为生活环境非常,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七年级历史
北京人已经会人工取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七年级历史
我国是古代人类的居住地,在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进行比较后,你会发现他们的共同特点有①都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洞穴中②体貌特征相同③都使用火④都生活在旧石器时代[]A.①②B.①-七年级历史
如果能够穿梭时空,回到北京人生活的时代,你不可能看到的是他们[]A.长得像猿类B.使用天然火C.戴着用磨光的石头做的项链D.使用石器-七年级历史
下列各项属于北京人的有①打制石器②使用天然火③会人工取火④过群居生活⑤掌握钻孔技术⑥磨制石器⑦面貌已经与现代人基本相同[]A.①②④B.②③⑤⑥C.①③⑤D.③④⑤⑦-七年级历史
下图所示石器的最早使用者应该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七年级历史
材料一:北京人遗址坍塌过半:2003年12月2日,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牟会宠教授说:“1929年裴先生发现北京人头盖骨时,山顶洞是完整的,而现在有一半多已经露天了。一进洞-七年级历史
下列事件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使用骨针②使用天然火③使用弓箭④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七年级历史
《韩非子》中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这句话提示给我们的信息是[]A.可供捕食的猎物很多B.“上古之世”自然环境好,生态平衡C.人们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七年级历史
旧石器时代,人类最伟大的发现是[]A.打制石器B.火的使用C.捕杀动物D.采集野果-七年级历史
假如你生活在山顶洞人时期,你做不到的是A.人工取火B.用骨针缝制衣服C.死后埋葬D.挖掘水井取水-七年级历史
从春夏秋冬四季中选择一天,想象北京人从早到晚的生活和劳动情况。北京人头部复原头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下列信息判断出的远古人类是信息一:下图是其头部复原图信息二:生活在大约70万年至20万年前,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九年级历史
北京人距今约[]A.一百七十万年B.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C.一万八千年D.一万年-七年级历史
下列各项叙述,与下边图像人物情况不相符的是[]A.直立行走B.人工取火C.使用打制石器D.过群居生活-七年级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周易》(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例“穴居而野处”的远古人类。(4分)(2)结合所学知-七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例“穴居而野处”的远古人类。(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例居于“宫室”的原始聚落。(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类能够居于“宫室,以待风雨”,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答案
(2)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各2分)
(3)农业生产的发展。(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