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其中,在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高一生物
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其中,在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高一生物
题目简介
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其中,在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高一生物
题目详情
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其中,在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
[ ]
A.F
1
表现显性性状,F
1
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
B.F
1
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结合几率相等
C.F
1
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
1
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D.F
1
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四川省期中题
答案
C
上一篇 :
在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两对相对
下一篇 :
白色盘状南瓜和黄色球状南瓜杂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基因型为Aa的个体和Aa的个体相交,得F1,下列有关对F1的处理方法及所产生的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如果让F1个体连续自交,杂合体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小B.如果让F1个体随机交-高三生物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子代出现不同的性状B.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C.雌雄配子的分离D.控制相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高三生物
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玉米黄粒和白粒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Y和y控制),将纯种黄粒和白粒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所得玉米粒如下表:以下相关描-高一生物
基因分离定律表明,杂合子[]A.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B.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C.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D.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高一生物
菜豆是自花受粉的植物,其花色中有色花对白色花为显性。一株杂合有色花菜豆Cc生活在海岛上,如果海岛上没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且菜豆为一年生植物,那么三年之后,海岛上开有-高三生物
将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向日葵杂交,按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比例应为[]A.1/64B.1/32C.1/16D.1/8-高一生物
蚕的黄色茧(Y)对白色茧(y)为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对黄色出现的基因(i)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现用杂合白茧(YyIi)相互交配,后代中的白茧与黄茧的分离比为[]A-高一生物
黑发对金黄色发为显性,一对夫妇全是杂合体黑发,他们的三个孩子全是黑发的概率是[]A.3/4B.9/16C.9/12D.27/64-高二生物
如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发生在:[]A.④B.③C.②D.①-高一生物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3个白化病孩子和1个正常孩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夫妇双方都是杂合体B.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小孩为白化病的概率是1/4C.白化病为隐性性状D.本题的-高三生物
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四株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乙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B.甲、丙豌豆杂交后代有四种基因型、两-高一生物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B.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C.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1:1D.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高一生物
基因分离的实质是[]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B.子二代性状分离比是3:1C.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是1:1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高二生物
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高三生物
基因YyRr的个体与YYRr的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子代的基因型有[]A.2种B.4种C.6种D.8种-高一生物
二倍体果蝇是遗传学实验常用的实验材料,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一对果蝇可以繁殖出许多后代。请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中有________条染色体。(2)卷刚毛弯翅-高三生物
豌豆的腋生花对顶生花显性。以纯合的腋生花豌豆与顶生花豌豆杂交得F1,以F1自交得F2(种子)。理论上说,由这批种子发育而成的植株开花情况是[]A.3/4的植株只有腋生花,1/4的植-高三生物
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分别设计了杂交、自交、测交等多组实验,按照假设演绎的科学方法“分析现象→作出假设→检验假设→得出结论”,最后得出了遗传的分离-高二生物
高茎豌豆(Dd)能产生哪几种基因组成的配子[]A.只有含D的配子B.只有含d的配子C.有含D的配子,也有含d的配子D.只有含D的配子,或只有含d的配子-高二生物
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B.C.D.-高三生物
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雌性动物组织切片的显微图像,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最多有______条染色体;按分裂过程判断,图中标号的先后顺-高三生物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自由组合”是指[]A.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B.不同基因的雌、雄配子间随机组合C.亲本不同基因的组合D.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组合-高二生物
基因型AaBb的个体自交,按自由组合定律,其后代中表现型与亲本相同的个体占:[]A.7/16B.9/16C.1/16D.3/8-高一生物
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每对性状的杂合体(F1)自交后代(F2)均表现3∶l的性状分离比。以上子叶颜色的分离比和种皮颜色的分离比分别来自-高二生物
下表是豌豆的花色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亲本中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均相同。若控制花色的基因用B、b来表示。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根据组合_________可判断出______-高一生物
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B.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C.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D.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高一生物
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高一生物
已知纯种的粳稻与糯稻杂交,F1代全为粳稻。粳稻中含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其花粉粒的颜色反应也相同),糯稻含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其花粉粒的颜色反应也相同)。现有一批纯-高二生物
南瓜的花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开黄花的南瓜和一株开白花的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开黄花的,也有开白花的。让F1自交产生F2,表现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高三生物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自由组合”是指[]A.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B.不同基因的雌、雄配子间随机组合C.亲本不同基因的组合D.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组合-高二生物
豌豆种皮灰色(G)对白色(g)为显性,现有基因型为GG和gg的两种豌豆杂交得F1,将F1连续种植(自交,无选择)得F3。则F3植株所结种子种皮颜色的分离比是[]A.3:1B.4:1C.5:1D.5:3
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高一生物
一杂合高茎豌豆自花传粉得到6粒种子,前5粒种下后均长成高茎。第6粒种下后也长成高茎的可能性为[]A.0B.3/4C.1/4D.1-高一生物
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高一生物
连续三次抛出硬币均为正面朝上,第四次抛出硬币的结果是[]A.背面朝上B.正面朝上的概率为1/2C.正面朝上D.正面朝上的概率为1/4-高一生物
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一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果蝇交配产生的子二代中,红眼雄果蝇占1/4,白眼雄果蝇占1/4,红眼雌果蝇占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红眼对白-高三生物
在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情况下,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12:3:1,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A.1:3B.3:1C.2:1:1D.1:1-高三生物
基因型YyRr的个体与基因型YYRr的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子代的基因型有[]A.2种B.4种C.6种D.8种-高一生物
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其中,在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高一生物
鸡的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在鸡中,羽毛的显色需要显性基因C存在,基因型cc的为白色。已知鸡的芦花斑纹由Z染色体上的基因B-高三生物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F2出现性状分离B.F2分离比3:1C.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D.F1产生的配子比例相同-高一生物
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9:3:3:1是一种典型的子代表现型比例。出现这一比例的条件是:亲本的两对基因都处于杂合状态(AaBb型),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这样的亲本自交得-高二生物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实现3:1的分离比的条件是[]A.F1形成两种配子的数目是相等的,且它们的生活力是一样的B.F1的两种配子的结合机会是相等的C.F2的各种遗传因子组成-高一生物
按自由组合定律,一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与另一亲本杂交,产生的子一代基因型为YYRR、YyRR、yyRR。那么,另一亲本的基因型应是[]A.YyRrB.YyrrC.YYRRD.YyRR-高一生物
假如水稻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染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染稻瘟病的矮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高一生物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遗传规律发生在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B.遗传规律的结果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体现出来C.生物的个体发育是不同细胞内不同基因有顺序表达的过程D.遗-高三生物
从甲桶(桶内小球为D、d代表雌配子)和乙桶(桶内小球为D、d代表雄配子)中抓取小球50-100次,统计小球组合DD:Dd:dd之间的数量比约为[]A.3:1:3B.1:1:1C.1:2:1D.2:1:
假定基因A是视网膜正常所必需的,基因B是视神经正常所必需的。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双亲,从理论上分析,他们所生的后代视觉正常的可能性是[]A.9/16B.4/16C.7/16D.3/16-高一生物
紫色种皮厚壳花生和红色种皮薄壳花生杂交,F1全是紫皮厚壳花生,F1自交产生的F2中,紫皮、薄壳花生有1983株,问杂合的红皮厚壳花生约是:[]A.1322株B.3966株C.5949株D.7932株-
已知玉米籽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纯合的黄色非甜玉米与红色甜玉米杂交得到Fl,Fl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不正确的是[]A.自交结果中黄色非甜与红色甜比例9:1B.自-高一生物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其中,在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高一生物
题目详情
B.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结合几率相等
C.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