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召开不久,有外电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此评论的依据应该是A.-高二历史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召开不久,有外电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此评论的依据应该是A.-高二历史
题目简介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召开不久,有外电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此评论的依据应该是A.-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召开不久,
有外电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此评论的
依据应该是
A.会议阐明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B.这次会议形成了中共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C.会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
D.会议高度评价了邓小平的重大贡献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C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共十四大的理解。根据材料可以得知这是中共十四大。所以选C。
上一篇 :
民间诗歌常常紧扣时代主题,反映
下一篇 :
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经济体制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20世纪70年代,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开播“业余外语广播讲座(英语初级班)”,外电对此有不少评述,我们认为最为恰当的是A.“中国向世界宣布开放的一个信号”B.“中国放弃敌视西方-高二历史
《农村·经济·社会》第1卷记载:从1957年到1978年的22年中,小岗队未能向国家交售一斤粮食,反吃了国家25万斤返销粮,1979年以来的两年半时间中,这个队就向国家交售了10万斤粮食-高一历史
美国《时代周刊》每年都会将它评选的世界风云人物放在它的封面上,右图是1985年的封面人物,英文标题为“远离马克思”,该杂志以此为题可能主要是关注中国的()A.计划经济体制改革-高二历史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在20世纪70年代末签订的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不成,我们全部坐牢杀头也甘心。”这份契约签订反映了()①人民公社体制严重-高三历史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这首民谣主要反映的是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实行对外开放国策C-高三历史
读下表,安徽省风阳县粮食生产三年三大步,这种变化直接得益于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乡镇企业的发展D人民公社的撤销-历史
该图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化的三次变化对其理解准确的是()A.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重大变革B.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C.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D.不断探索符-高三历史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缴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出自安徽凤阳农民这段顺口溜反映的是A.农业合作化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高一历史
(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材料二:为什么一谈-高一历史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改变了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②产品的分配形式③生产组织形式④城乡劳动力结构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③④D.②④-高一历史
右图介绍信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A.国内粮食供应比较紧张B.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C.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应D.国家工作人遵纪守法-高二历史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段话描述的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C.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高一历史
1978年,安徽遇到特大旱灾,省委书记万里说:“我们不能眼看着农村大片土地撂荒……与其抛荒倒不如让农民个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潜力,尽量多种‘保命麦’,渡过灾荒。”于是省委-高三历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对内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以农村改革带动城市改革。其中的原因不包括()A.以前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B.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高三历史
明确非公有制企业地位的会议是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高一历史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增强企业活力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D.打破所有制形式-高一历史
1979年,海城市西柳镇一位农民做裤子买卖,一天挣的钱比在地里刨一年还多。远近农民纷纷仿效,这引起了轩然大波。民兵围追堵截,工商税务补税罚款,但收效甚微,裤子交易仍在-高一历史
下表数据的变化表明占工业总产值和比重年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1978年77.6%22.4%1980年0.02%0.48%1998年28.5%38.3%18.9%19.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使之转变为新型的农业体制。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A.正确反映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变革状况B.新型的农业体制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这-高一历史
1975年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的实质是()A.把国民经济搞上去B.纠正“文化大革命”中的某些错误C.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D.准备改革开放-高二历史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羼;材料一:……回顾这20年的历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暨土地承包政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大突破阶段(1978年l2月一l984年l2月)。-高三历史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B.政企分离,实行宏观调控C.实行承包经营为主的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D.实行多种形式的所有制形式-高二历史
1981年10月,承包了28亩棉田喜获丰收的山东高唐县农民王本跃夫妇赶着大车售新棉,当时他所处的情形有A.他联合部分农户组织了农业生产合作社B.他被定性为走资本主义道路C.他承-高一历史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城市经济进行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推动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B.废除社会主义公有制C.改变我国现有的经济结构D.增强企业活力-高一历史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有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把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③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④形成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A.①②B.①②③C.①②-高一历史
中国社科院提出“台州模式”.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代表。以本土的民营经济为主,创造并充分应用了股份合作制,这一形式适应台州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要素组合社会化的-高一历史
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高一历史
农村的经济体制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重大变化没有体现在A.土地所有制变化B.经营管理的方法变化C.生产经营权利的变化D.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高一历史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国企改革步步深入,对其意义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是A.决定了国家性质的变化B.加快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高三历史
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是A.“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B.发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1966年发动“文化大革命”D.1978年开始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高一历史
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时说:“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么回事。计划和市场都得要。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高一历史
观察下边《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图示),其中经济年平均增长最快的时期主要是由于实行了()A.社会主义改造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一历史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对社会主义传统认识的突破主要体现在-高三历史
“市场与计划二者就像鸟与笼子的关系一样,要让鸟飞,但只能在笼子里飞,否则鸟就飞跑了。如果鸟是搞活经济的话,那么笼子就是国家计划。搞活经济、市场调节,只能在计划许可-高三历史
有人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主要依据应该是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获得重大突破C.确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D.建设-高一历史
下表反映了1978年和2009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B.企业自主权的扩大—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高三历史
在1993年初我国许多地方发生的“开发区热”、“房地产热”中,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膨胀,房地产价格越炒越高,开而不发,大批良田荒芜。这种现象的出现不能说明A.市场不是万能的B-高一历史
2006年3月1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发-高三历史
“此后20年,中国经济奇迹般的腾飞,其政治基础、舆论基础乃至社会基础,均由小平同志那席南方谈话开始奠定。”上述评价主要基于,南方谈话A.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B.提出社会主-高三历史
(2008年广东)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195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讲话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历史
有人把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划分为初步探索、制度创新和纵深推进三个阶段,其中1993—2003年被称为制度创新阶段。这里的“创新”具体指A.按劳分配制度的改革B.决定改革开放C.经济-高三历史
中共十四大后,“下海闯市场”成为人们日常话题的重要内容,这与中共十四大内容直接对应的是A.开始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明确-高一历史
概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过程。-历史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期间,一首来自辽宁法库县四家子蒙古族乡四家子村党支部书记张鸿雁代表从家乡带来的民谣在代表中间广泛流传开来:“千年等一回,种田不纳税。走进新-高一历史
《中国青年报》“建国60周年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超额完成;“二五”(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八五
图EF段城城镇化进程明显加速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实现B.改革开放政策的强力推动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步入正轨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三历史
第一次明确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不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会议是A.十二届三中B.十四大C.十四届三中D.十五大-高三历史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第二次创业高潮的主要原因是A.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高三历史
2008年1月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广受垢病的国务院1987年9月颁布《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理》正式谢幕退场。当时就地转手倒卖,购买大型运输工具贩运,个-高三历史
读中国进出口总额发展变化图(下图),影响新时期中国进出口总额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经济全球化的推动B.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C.经济区域化的结果D.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二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召开不久,有外电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此评论的依据应该是A.-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有外电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此评论的
依据应该是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