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事变后中国政府进行了积极抗击B.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结果C.都是日军寻找借口率先发动的D.结果是日军占领了我国-八年级历史
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事变后中国政府进行了积极抗击B.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结果C.都是日军寻找借口率先发动的D.结果是日军占领了我国-八年级历史
题目简介
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事变后中国政府进行了积极抗击B.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结果C.都是日军寻找借口率先发动的D.结果是日军占领了我国-八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事变后中国政府进行了积极抗击
B.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结果
C.都是日军寻找借口率先发动的
D.结果是日军占领了我国重要的地区或城市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同步题
答案
A
上一篇 :
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
下一篇 :
如图是号称“中国第一所流亡大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材料:“局部抗战九一八,全面爆发卢沟桥。恐怖南京大屠杀,国共合作共赴难。爱国将士勇激战,重大胜利台儿庄。深入敌后打游击,日军闻风胆皆丧。百团大战显神功,中共七大-八年级历史
歌曲《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从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九年级历史
中国共产党主张释放进行了七年的“剿共”战争的蒋介石,其根本目的是A.实现全民族的共同抗日B.争取人们群众的支持C.博取蒋介石的好感D.打击蒋介石的政府-八年级历史
恰当的成语概括对理解历史事件是很有帮助的,可对学习历史起画龙点睛之功效。如果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借口,哪一个最合适[]A.贼喊捉贼B.狼子野心C.变本加厉-八年级历史
材料解析:“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八年级历史
图说历史:①上图内容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发生后,国民政府采取了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该事件标志着什
有人评论张学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最能佐证这一评论的历史事件是A.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B.西安事变C.重庆谈判D.台儿庄战役-八年级历史
八十年前,一曲凄怆的《松花江上》传唱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它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与此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俄国割占库页岛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九年级历史
日本侵略中国的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①九一八事变②卢沟桥事变③南京大屠杀④集中主要兵力进攻八路军、新四军和敌后抗日根据地[]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③①④-八年级历史
在看完电影《西安事变》后,你马上会联想到的人物是A.张学良、杨虎城B.张学良、叶挺C.叶挺、贺龙D.陈独秀、蒋介石-八年级历史
每年的9月18日,全国各地都会隆重举行纪念九一八事变的活动,这对全国人民起到了重要的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的作用。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它使中国东-八年级历史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这首歌曾经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歌词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A.1929年B.1930年C.193-八年级历史
1932年,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企图把下列哪一部分从中国分裂出去?[]A.西北B.华北C.东北D.华东-八年级历史
“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置。”这表明张学良、扬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A.阴谋夺权B.炫耀武力C.投靠日本D.逼蒋抗日-八年级历史
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二者的相同点是A.都为国共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B.谈判结果都对国家、民族有利C.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D.都与抗日有关-九年级历史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九一八事变,1937年7月7日又发动了七七事变,两次事变之后,国民政府对日态度是否一样?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对国共关系产生-八年级历史
日军发动进攻沈阳城的借口是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八一三事变D.柳条湖事件-八年级历史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下列作为当时游击队的领导人的是[]A.杨虎城B.杨靖宇C.周恩来D.朱德-八年级历史
下图是沈阳九一八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残历碑”。巨大石雕台历上密布着千疮百孔的弹痕,隐约可见无数个骷髅,象征着千万个不泯的冤魂的呐喊和呼号。右面的一页铭刻着中国人民永-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鉴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中国东北)。向白人世界的移民受到排斥,日本为了解决每年增加的100万人口,自然要利用满蒙这一新天地。日本人转而关注满蒙-八年级历史
历史上有两次国共合作,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D.南京大屠杀-八年级历史
张学良曾与杨虎城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爆发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地方与中央的矛盾B.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C.国民党内部的矛盾D.国民党-九年级历史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人民和没有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来抵抗日本的侵略,这些爱国武装部队叫[]A.抗日部队B.抗日游击队C.抗日义勇军D.东北部队-八年级历史
九一八事变1.时间:___________年9月18日2.地点:___________。3.经过:日军制造__________,反诬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_________,炮轰__
-八年级历史
如图是沈阳九一八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残历碑”。巨大石雕台历上密布着千疮百孔的弹痕,隐约可见无数个骷髅,象征着千万个不泯的冤魂的呐喊和呼号。右面的一页铭刻着中国人民永-九年级历史
算一算,今年是九一八事变周年[]A.78B.81C.80D.79-八年级历史
图片能够传递历史信息。如果要了解有关九一八事变的历史,你会选择哪幅图片ABC[]A.AB.BC.C-八年级历史
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是[]A.1934——1935年B.1934——1936年C.1935——1936年D.1933——1936年-八年级历史
一曲凄怆的《松花江上》当年曾传唱大江南北,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之情。它所反映的东北人民的苦难历史始于:[]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八一三事变D.七七事-九年级历史
1931年的一个夜晚,沈阳北郊上空弯月高悬,突然一声巨响,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被炸,打破了东北大地的宁静……此段描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八一三事变C、-八年级历史
“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这一歌谣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长春B.沈阳C.北平D.上海-八年级历史
日本侵占东北三省是在[]A.一·二八事变后B.八一三事变后C.七七事变后D.九一八事变后-八年级历史
下图照片是一座造型独特的纪念馆,建筑的外观设计成台历,可以看到日期是“1939年9月18日,农历辛未年。这座建筑应该位于[]A.北京B.上海C.沈阳D.南京-八年级历史
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一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中国局部抗战始于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八年级历史
这块纪念碑是在警示我们永远不要忘记:[]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八国联军攻占北京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D.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请回答:(1)根据材料判断这封密电应出于何年?当时发生了什么重大事变?__________-八年级历史
你认为九一八事变纪念馆应该建立在下列哪座城市最合适[]A.北京B.上海C.沈阳D.南京-八年级历史
中国工农红军取下八角帽,摘下红五星,穿上国民革命军的军服,升赴抗日前线应该在[]A.九一八事变后B.西安事变后C.中共七大后D.七七事变后-八年级历史
下列关于1931年到1937年7月中国历史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开始大举侵华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C.国民政府组织中国军民开始在局部地区抗-八年级历史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歌词中“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哪个事件发生后:[]A.八一三事变B.七七事变C.九一八事-八年级历史
东北地区曾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苦难十四年,日本与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苦难十四年”应开始于[]A.一二八事变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八年级历史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杨虎城执行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导致东三省迅速沦亡。改正:-八年级历史
连线题:A.关东军a.不抵抗政策B.蒋介石b.柳条湖事件C.杨靖宇c.和平解决西安事变D.张学良、杨虎城d.东北抗日游击队E.周恩来e.兵谏-八年级历史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A.西安事变B.九·一八事变C-九年级历史
下列图片反映了重大的历史事件,其发生的先后顺序①九一八事变②中国军队鏖战台儿庄③卢沟桥奋起抗战④百团大战[]A.①③②④B.④③②①C.③④①②D.②①④③-九年级历史
____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有预谋地制造了___________事件,破坏南满铁路,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________城,___________爆发了。-八年级历史
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帝国主义是怎样一步步侵略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的主要目的是[]A.掠夺中国东三省的资源B.缓和国内矛盾C.占领亚洲,称霸全球D.把中国东北变成其独占的殖民地-八年级历史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在东北进行抗战的人员包括①未撤离的东北军②东北人民③蒋介石从关内调去的军队④八路军⑤杨靖宇率领的抗日游击队[]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⑤C.①②⑤D.①②③⑤-八年级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事变后中国政府进行了积极抗击B.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结果C.都是日军寻找借口率先发动的D.结果是日军占领了我国-八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B.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结果
C.都是日军寻找借口率先发动的
D.结果是日军占领了我国重要的地区或城市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