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阅读下列各题,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写“A”,错误的写“B”。小题1:发展基层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小题2-高一政治
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阅读下列各题,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写“A”,错误的写“B”。小题1:发展基层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小题2-高一政治
题目简介
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阅读下列各题,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写“A”,错误的写“B”。小题1:发展基层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小题2-高一政治
题目详情
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阅读下列各题,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写“A”,错误的写“B”。
小题1:发展基层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小题2:在我国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包括审计部门、中国共产党、监察部门的监督。
小题3: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小题4: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小题5: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
小题6: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小题7:任何意识无论正确与否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小题8: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小题9: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小题10:任何认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4:B
小题5:A
小题6:B
小题7:A
小题8:A
小题9:B
小题10:B
小题1: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民主管理,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有助于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发展基层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故该观点适是正确的。
点评: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有助于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难度适中。
小题2: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行政监督体系,在我国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包括审计部门、法制部门、监察部门的监督,共产党的监督属于外部监督,故该观点是错误的。
点评:行政监督体系: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上级政府的监督、监察部门的监督、审计部门的监督、法制部门的监督。难度适中。
小题3: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我国的政党制度,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由国家的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故该观点是正确的。
点评:我国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因为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由国家的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的领导。难度适中。
小题4: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我国国家的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但是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代替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故该观点是错误的。
点评:考生注意理解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但是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代替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难度适中。
小题5: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主权国家由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基本要素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主权。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故该观点是正确的。
点评:考生注意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包括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基本要素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主权: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难度适中。
小题6:B
试题分析:考查哲学,因为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所以哲也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所以说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错误的观点。
点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因而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别。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的统一。难度适中。
小题7: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意识,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其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任何意识无论正确与否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只不过有歪曲反映和如实反映而已,故该观点是正确的。
点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起源);是人脑的机能(生理基础);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内容)。考生注意理解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其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本题难度一般。
小题8: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运动与物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所以说该观点是正确的。
点评:考生注意全面理解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小题9: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来源,但不是唯一途径,因为认识获得途径除了直接经验以外还有间接经验,故该观点是错误的。
点评:考生要注意全面把握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起阻碍作用。注意将来源和途径区别开来。难度适中。
小题10: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认识,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错误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不统一的,故该观点是错误的。
点评:考生一定要注意认识的双重性,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错误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不统一的,难度适中。
上一篇 :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下一篇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2012年8月30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了《广州市政府投资管理条例(草案)》,该草案要求市政府把年度政府投资计划提请市人大审查批准,从而为重大项目把关。这表明:A.我国权力机-高三政治
中纪兰是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是我国唯一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十二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她代表着农民,对农村、农民的感情、感受很深,也能私把最基层老百姓的声音、愿-高三政治
全国35个选举单位共选举产生了2987名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如右图所示:图表的信息主要表明A.基层群众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B.代表结构进一步优化C.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高三政治
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了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当场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表决结果。表决结-高一政治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福建开展农业法执法检查,全面了解福建省耕地保护工作情况,实地考察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瓯市万亩连片土地整治项目。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高一政治
关于全国人大代表的认识,正确的是()①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②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③行使审议权、提案权、表决权、质询权④对政府负责,政府有权罢免不称职代表A.①③B.①②C-高一政治
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下列选项中,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基本原则的是()①各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②在法律的制定上实-高一政治
2013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13年中央预算、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高一政治
2011年2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车船税法草案二审稿吸纳民意,对原草案规定作出大幅调整,降低排气量在2.0升及以下乘用车的税额。这说明:()A.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高一政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①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和方式②在制定国家其他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③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基础④通过民-高三政治
(10分)【思想政治一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阅读材料,回答间题。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全国35个选举单位共选举产生了2987名+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代-高三政治
2013年3月1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在这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了A.审议权B.决定权C.立法权D.监督权-高三政治
温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提请大会审议表决。这表明①政府要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②人大和政府之间是领导与-高一政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1年11月3日为期两天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六次峰会在法国戛纳开幕。峰会对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稳定产生重要影响。同时认为中国-高三政治
下列不属于中国特色政治制度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D.公有制为主体、多-高一政治
2012年7月25日中部某县第十五届人代会三次会议决定,该县张某、吴某两名县人大代表团不主动参加代表活动,不提代表意见建议,会上不发言、会后不行动,做“名誉代表”、“哑巴代-高三政治
2012年,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走过了58年的历程,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感。这一制度()①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②决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③保证了国家-高一政治
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什么?有哪些具体表现?(1分)-高一政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表明()①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③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A.②③④-高一政治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界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这表明全国人大依法行使A.审议权B.决定权C.表决权D.立法权-高一政治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大会秘书处共收到代表议案401件。议案小组组长李伯钧说,“此次议案质量是近年来最高的。特别是涉及改善和发展民生的议案,如一些涉及水环境治理,加强-高一政治
201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成果。保证宪法实施,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高三政治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区别于任何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高三政治
2012年12月28日,某市的人代会三次会议决定,该市某两名市人大代表因不主动参加代表活动,不代表群众意愿提建议,会上不发言,会后不行动,做“名誉代表”、“哑巴代表”,终止该-高三政治
在历届全国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上,一些代表提出了一些雷人的提案,这些代表的提案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①作为人大代表不能站在个人的立场上发表意见②人-高二政治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A.对人民负责原则B.民主决策C.民主管理D.民主集中制-高一政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改革规划纲要》规定,要“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如果你所在地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那么作为当地人大代表-高三政治
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从2003年至2012年共提出议案建议203件,其中被国家有关部门先后采纳的约占70%。周洪宇在谈到对人大代表履职的体会时说,“代表要像鸡打鸣,不能不打,还要-高一政治
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某农民代表在讨论中对温家宝总理表示,“作为一个代表,要把农民的烦心事讲给总理听。但我讲出来只是供您参考,不是要求您”。温总理立即纠正说:“你是人民代-高三政治
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11年2月25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该法案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这说明A.人大代表行使决定权B.人民民主专-高一政治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表决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决定批准关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这表-高三政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在国家权力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B.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C.是我国的政体D.是我国的国体-高一政治
在人大代表投票表决通过某项法律、审议通过某级政府工作报告、决定重大事项和人事任免时,一般都会有少部分人大代表投反对票或弃权票。这说明人大代表享有()A.发言、表决免责-高一政治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期间,人大代表围绕民生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这表明A.人大代表享有提案权、质询权B.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C.人大代表要接受人民监督D.人大代表是通过-高一政治
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会议都是()A.国家政权机关B.实现社会民主的重要途径C.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组织D.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其成员-高一政治
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小题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公民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遵守相同的法律。小题2: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小题3:在-高一政治
2012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下列关于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表述,正确的是①他们都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②他们都是通过直接选举、差额选举产生-高一政治
饮用水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需要切实保障。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关于保障饮用水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这说明()A.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高一政治
“当代表应该有所作为、可以有所作为、能够有所作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康永恒说。根据材料,以下认识正确的是①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②人大代表应密切联系群众,积极-高一政治
2011年l月25日,人民网载文:“代表联系群众”是宪法和法律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最基本的要求,这是代表履职尽责的基本方法,也是代表回报群众的一种途径。回答26、27题。小题1:人-高一政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拍砖”是指在现代网络的BBS上发表批评和反对的意见。就此,某政府领导人指出:“网上有‘拍砖’的声音,是正常的事情,群众许多批评的意见值得-高一政治
我国人大代表的权利是①审议、表决权②提案权③立法权④任免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高一政治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依法选举和决定任命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材料包含的道理有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拥有最高任免权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高三政治
(26分)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改造环境与保护环境的关系。材料一隋唐时期,北京地区没有关于沙尘暴的记载。辽金时代。幽州有“户口三十万,大内壮丽……僧居佛寺冠-高三政治
2011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始检查《法官法》和《检察官法》的实施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为此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对《法官法》和《检察官法》的执法检查是今年全国人大常-高一政治
下列属于人大代表的职权的是①监督权②审议权③表决权④决定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高一政治
2013年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了2013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13年中央预算。这是全国人大在行使A.决定权B.表决权C.任免权D.提案权-高一政治
2008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为了更好地反映民情民意,部分人民代表在互联网上利用QQ、E-mail、Blog(博客)等现代信息交流方式征求网民意见,并及时予以反馈,深受网民欢迎。这表-高三政治
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是我国人大代表选举方式的一大特色。下列有关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认识,正确的是A.前者能直接反映民意,实现选民意志;后者能从整体上-高三政治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是A.少数服从多数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民主选举D.实行民主集中制-高一政治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阅读下列各题,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写“A”,错误的写“B”。小题1:发展基层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小题2-高一政治
题目详情
小题1:发展基层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小题2:在我国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包括审计部门、中国共产党、监察部门的监督。
小题3: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小题4: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小题5: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
小题6: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小题7:任何意识无论正确与否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小题8: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小题9: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小题10:任何认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4:B
小题5:A
小题6:B
小题7:A
小题8:A
小题9:B
小题10:B
小题1: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民主管理,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有助于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发展基层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故该观点适是正确的。
点评: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有助于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难度适中。
小题2: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行政监督体系,在我国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包括审计部门、法制部门、监察部门的监督,共产党的监督属于外部监督,故该观点是错误的。
点评:行政监督体系: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上级政府的监督、监察部门的监督、审计部门的监督、法制部门的监督。难度适中。
小题3: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我国的政党制度,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由国家的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故该观点是正确的。
点评:我国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因为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由国家的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的领导。难度适中。
小题4: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我国国家的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但是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代替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故该观点是错误的。
点评:考生注意理解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但是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代替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难度适中。
小题5: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主权国家由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基本要素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主权。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故该观点是正确的。
点评:考生注意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包括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基本要素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主权: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难度适中。
小题6:B
试题分析:考查哲学,因为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所以哲也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所以说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错误的观点。
点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因而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别。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的统一。难度适中。
小题7: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意识,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其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任何意识无论正确与否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只不过有歪曲反映和如实反映而已,故该观点是正确的。
点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起源);是人脑的机能(生理基础);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内容)。考生注意理解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其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本题难度一般。
小题8: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运动与物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所以说该观点是正确的。
点评:考生注意全面理解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小题9: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来源,但不是唯一途径,因为认识获得途径除了直接经验以外还有间接经验,故该观点是错误的。
点评:考生要注意全面把握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起阻碍作用。注意将来源和途径区别开来。难度适中。
小题10: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认识,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错误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不统一的,故该观点是错误的。
点评:考生一定要注意认识的双重性,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错误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不统一的,难度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