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材料辨析题阅读不同时期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材料1: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朱熹:“存天理,去人欲”。材料2: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历史
材料辨析题阅读不同时期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材料1: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朱熹:“存天理,去人欲”。材料2: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历史
题目简介
材料辨析题阅读不同时期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材料1: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朱熹:“存天理,去人欲”。材料2: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辨析题
阅读不同时期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
材料1: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
朱熹:“存天理,去人欲”。
材料2: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3: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材料4: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材料5: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材料6: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1)材料1中的“理”指什么?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是什么关系?
(2)材料2和材料3关于朱、王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
题型:综合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1)“理”指儒家伦理道德;是对立关系。
(2)程、朱主张“格物致知”,既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陆王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天理就在心中。
(3)
可取的一面:
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
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
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不可取的一面: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的观念;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本题考查对于宋明理学的全面的认识及评价。第(1)问考查理学的基本概念“天理”,难度不大;第(2)问考查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区别,二种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第(3)问属于开放性试题,但是要结合宋明理学的基本思想主张,言之成理的作答才可。
上一篇 :
右图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农
下一篇 :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从积极的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在对人性本质的基本观点上,孟子和荀子()A.观点相同,说法各异B.观点不同,目的相同C.观点不同,目标不同D.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历史
1913年,徐元章曾痛书挽联:“融贯东西学理,调和南北党争,问如此奇才,古今有几?道德发为文章,英雄造成时势,痛横来惨祸,天地不仁。”对挽联中哀悼的这位英雄“造成的时势”表-高三历史
同学们看到右图报纸,议论纷纷,下列议论中正确的是①这张报纸是假的,因为它报道的是假新闻②报纸是真的,如实地报道当时的社会情况③报纸是真的,花生亩产量3241斤是假新闻④报-高一历史
下图反映了我国建国后一次运动情景,这一运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是()①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②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环境③是导致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的主要原-高三历史
有学者指出:《美国遗产词典》将“科学”定义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鉴定、描述、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从本质上来说,这就是伽利略的方法。对该学者这种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A.我-历史
全国土地改革以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A.归农民所有B.归乡镇所有C.归集体所有D.归国家所有-历史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内涵不断丰富、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朝时,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的“大一统”思想B.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都做出了贡献C.宋朝时,新儒学中意-历史
右图是韩非子“法、术、势”思想主张示意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法”是核心,是“术”和“势”的落脚点B.“势”是核心,是“法”和“术”的出发点和归宿C.“术”是核心,“法”和“势”为“术”服-高三历史
1949一1956年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变化趋势是A.封建土地所有制一农民土地所有制一社会主义公有制B.封建土地所有制一社会主义公有制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封建剥削制度一个体小-高一历史
下面对清末“新政”评价不够准确的是()A.主要为了遏制革命而被迫推行的改革B.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C.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D.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客观上有利于近代化-高三历史
“尽管中国充当了一个多世纪国际外交的卒子,但它今天正在向世界最强大的两个国家提出有力的挑战。”斯塔夫里阿诺斯这段话中的“今天”指的是A.20世纪40年代末B.20世纪50年代初C-高三历史
有报纸载文感叹:“我数千年历史之蚕桑事,不沦亡于敌伪铁蹄之下,而消灭于……官僚资本之压迫榨取也!吾民何辜,惟此浩劫!”此种状况出现于()A.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B.国民政府-历史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两大思潮未能在中国真正发展起来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封建残余势力的强大C.复古主义思潮的盛行D.一战以后帝国主义的卷-历史
图2反映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国农村发生的重大事件,图中横幅文字为“入社报名大会”。这里的“社”是指()A.集体农庄B.合作社C.人民公社D.信用社-高三历史
著名学者费正清在他所著的《美国与中国》中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什么1911年的革命不能建立西方式的新中国呢?”这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你认为其中的根本原因是()A.中外-历史
一本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史少方(人名)根红苗正,又是高干子弟公安局长的儿子,在学校又是班长,所以自然而然成了学校最大红卫兵组织的头头,在破四旧立四新上,在横扫一切-历史
(22分)2009年迎来了新中国60华诞,民族的团结、祖国完全统一成为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国家的安定,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和谐,是各项事业-高三历史
关于中山装和旗袍的出现,说法正确的是:A说明当时洋装已取代了中国传统服饰B是中国服饰改良和中西合璧的产物C中山装的造型开襟敞袖,颇为活泼D它们都符合民国政府颁布的制服-历史
下图是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上海外滩西侧各种欧式风格建筑群。作为重要文化遗产的外滩建筑群形成于近代,是上海百年历史的缩影。它突出说明近代上海有怎样的特点?A.殖-历史
墨子、商鞅、韩非思想的相似之处是A.反对兼并战争B.主张互爱互利C.反对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D.主张中央集权-历史
中国与非洲虽然远隔重洋,但中非人民友谊源远流长、历久弥坚。中国和非洲的发展进步,为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63年12月14日——1-历史
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多次出现波折,但经过努力,又使双方关系得到恢复和发展。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双方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B.双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在逐渐趋同-历史
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在《尼克松回忆录》中,尼克松问顾道:“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1972年访问时)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历史
下列属于维新派人士发起的有①组织各种“天足会”②倡导发起女权运动③在广东南海首创《不缠足会草例》④在广州成立“不缠足会”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历史
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会议提出:“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这里的“同”不包括A.意-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图一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图二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图三全国最大的大队级乡镇企业——四川邛崃县凤凰农工商联合企业成立请回答:(1)图一反映了什么事件?有-历史
以下各项中,不符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文化发展的特点的是A.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B.佛教空前盛行C.北方各民族的生产经验得到了总结D.北方少数民族先后创制了本-历史
新华社莫斯科2006年9月15日电:普京在给正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举行的第14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的贺词中说:俄罗斯认为不结盟运动是现代国际关系构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世界面临着-历史
“人们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为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开始于()A.1949年B.1956年C.1966年D.1978年-历史
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两个国家是()A.韩国、日本B.新加坡、韩国C.泰国、新加坡D.泰国、马来西亚-历史
有关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最重要成果,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B.是对封建君主专制的否定,表明国家主权在民C.它是一-历史
2009年11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宣布:上海迪士尼项目申请报告已获国家有关部门核准,中美双方将合作建设世界一流的迪士尼乐园(下图)。消息和下面图片共同说明A.中美分歧基本上已-高三历史
下列对秦汉时期匈奴族社会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呼韩邪单于统一了北方草原B.在西汉时期内部出现过混战与分裂C.经过西汉的三次重大打击之后,再也不对汉朝构成威胁D.西汉-高三历史
民国时期,公路交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的主要因素是()A.铁路、民航业的迅速发展B.政治腐败、民生凋敝C.汽车工业未形成完整体系D.轮船运输是当时的主要交通方式-历史
有位美国总统在就职时说:“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或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这场战争指的是A.美国-历史
20世纪五十年代初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时,国际社会有“三大力量”,这“三大力量”是①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②中苏等社会主义国家③亚非反帝反殖和争取民族独立的国家④亚非-历史
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指出:“经济现代化是一个可能停滞、中断或倒退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哪一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能够充分地证明这一结论?A.1950—1956年B.1957一196-高三历史
要求解右图中点A的轨迹,必须用哪位科学家的数学成就或著作、理论A.笛卡尔《几何学》B.祖冲之《缀术》C.汉代《九章算术》D.莱布尼茨的微积分学-历史
在香港回归10周年的日子里,《香港商报》发表了题为《十载不凡路,香江书华章》的社评。其中有这样的评论“如果说十年前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在香港本地,都有不少人对一国两制、-历史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A.秦统一六国B.光武中兴C.西晋统一D.开元盛世-历史
与内地相比,我国沿海地区近20多年来经济发展特别迅速的原因不包括A.自然环境、交通、科技、政策等占优势B.率先实行经济体制改革C.近代以来这里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高三历史
法制论著或法律文件对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下列归类正确的是A.《权利法案》《论法的精神》《人权宣言》《法国1791年宪法》B.《论法的精神》《人权宣言》《民法典》《1917年-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表[单位:千元]材料二: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也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宿愿。旧中国的工-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积累是24.2%;1958年到1960年三年,积累率分别达到33.9%、43.9%、39.6%。从1957年到1960年,重工业增长2.3倍。工业内部钢铁生-高
到目前为止,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并成功地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有()①苏联②美国③中国④英国()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历史
观察下图,说法不正确的是A.花鞋到高跟鞋,主要是受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B.反映了妇女地位的提高C.两个有卓越贡献的人物:康有为.梁启超。D.最先废除缠足运动的城市是北京-历史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抵京访问。在当晚的欢迎宴会上,尼克松说:“过去的一些时期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在我们讨论我们分歧的时候,我们哪一方都不-高三历史
新中国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其直接目的在于A.实现少数民族独立自主的权利B.对少数民族实施特殊的保护C.防止可能出现的民族压迫情况D.满足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愿望-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始皇)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戊。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汉书·食货志》材料二:(汉高祖)约-历史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动,便是《天体运行论》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材料辨析题阅读不同时期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材料1: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朱熹:“存天理,去人欲”。材料2: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历史
题目详情
阅读不同时期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
材料1: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
朱熹:“存天理,去人欲”。
材料2: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3: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材料4: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材料5: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材料6: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1)材料1中的“理”指什么?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是什么关系?
(2)材料2和材料3关于朱、王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
答案
(1)“理”指儒家伦理道德;是对立关系。
(2)程、朱主张“格物致知”,既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陆王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天理就在心中。
(3)
可取的一面:
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
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
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不可取的一面: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的观念;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