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A.凡尔赛体系B.罗斯福新政C.法西斯体制D.斯-高一历史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A.凡尔赛体系B.罗斯福新政C.法西斯体制D.斯-高一历史
题目简介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A.凡尔赛体系B.罗斯福新政C.法西斯体制D.斯-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
A.凡尔赛体系
B.罗斯福新政
C.法西斯体制
D.斯大林模式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可以看出这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故选B,罗斯福新政的最大的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A项是一战后建立的国际体系,和干预经济无关;C项是29年经济大危机后德意日等国建立的独裁体制,属于政治方面;D项是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排斥市场经济模式的。
上一篇 :
有的学者认为:“罗斯福之所以取
下一篇 :
经济学家丹尼尔•R•福斯菲尔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罗伯特·舍武德认为“资本主义经过罗斯福的手术,资本主义得到的不是死亡,而是变得比过去更强壮,并取得了新的生命。”对材料中“新的生命”理解正确的是A.强化自由放任主义政策B.改-高三历史
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某一重大改革中的宣传画(图中文字为:WorkPaysAmerica)。它反映了政府A.大规模直接救济B.确保企业的公平竞争C.减耕减产补贴农业D.兴办基础公共工程-高一历史
下图的蓝鹰是罗斯福新政的经典标志,它附带的座右铭是:“NRA一一WEDOOURPART(意思是:我们尽自己的本分。”胡佛说“这简直是法西斯!”你认为这个标志的内涵是指A.国家出台的财政金-高三历史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表1:每工作小时创造的GDP的年均增长率(%)年份1913—19501950—19731973—1990美国2.482.771.41法国1.925.032.94日本1.8
黄安年在《美国社会经济史论》中写道: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直接原因是新政A.实行-高三历史
某历史兴趣小组为制作有关“罗斯福新政”的网页,选取了以下几则材料,并写出了相应的标题。其中可选取的是①20世纪20年代时期的汽车长龙——虚假的繁荣②胡佛村——“自由放任政策”的-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美国此番华尔街金融风暴,让许多人联想到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材料二罗斯福认为,拯救国家的希望在于迅速克服经济崩溃的威胁。1933年3-高三历史
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运行机制一次成功的调整,也是一次体制创新。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主义,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事业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其借鉴意义有①关注社会弱势群体-高三历史
《罗斯福的过失:罗斯福和他的新政如何延长了大萧条》一文指责新政是“反市场、反私人投资”的政策。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法律文献是()A.《全国劳工关系法》B.《公平劳动标准法》C.《全国-高三历史
1933年5月,罗斯福政府颁布了《农业经济调整法》,该法令在农村被称为“犁棉苗法令”。根据该法令,政府缩减了数千万英亩耕地。美国政府采取减耕减产这一措施的目的是A.优化农村-高一历史
(12分)罗斯福“新政”是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暂时缓和,各国大力发展经济,出现了一时的繁荣局-高一历史
(11分)民生问题是近代以来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观察下列四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世纪20~30年代初的美国社会现象图1美国繁荣时期的汽车长龙图2美国人被迫廉价出-高三历史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B.阐释福利国家-历史
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以掩饰资产阶级本质的牧师面貌出现的。”下面最能说明这一特征的是()A.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B.整顿财政金融,重塑信心C.规定工资工时,维护劳工利-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份关于“罗斯福新政”的民意调查1939年6月,美国一次盖洛普民意调查,请公众指出罗斯福新政以来的“最大成就”以及“最差表现”,结果如下:关于新-高三历史
罗斯福总统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幽默地说,自1933年以来,“新政医生”这个内科专家把这个国家的急性内科病医治好了。可是,这个病人康复之后,又在1941年12月7日碰到一场严重意-高三历史
罗斯福总统去世后,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发表评论文章说:罗斯福“以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度过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根据史实判断中共报刊评论的“安定国民生活”的措-高三历史
读下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美国1929-1942年经济发展状况①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是导致1932年经济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②《社会保险法》的颁布是1933年美国经济回升的重要原因③1-高三历史
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这一政策的理论创立者是A.亚当斯密B.凯恩斯C.罗斯福D.列宁-高一历史
美国《全国工业复兴法》第202节规定:“制定公用事业的全面计划,其中应包括下列内容:(a)全国公路和公园道路、公共建筑物以及任何公有工具和设备的兴建、维修和改建……(d)由政府管-高三历史
1938年,罗斯福在谈到“新政”时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里的“严重缺点”主要是指A.高度垄断B.自由放任C.忽视农业D.-高一历史
1934年6月通过的美国《贸易法》规定:在签订对外贸易合同时,可根据总统的决定,双方互相降低税率50%。这种规定的直接目的是()A.依法保障对外贸易的正常秩序B.降低税率,开放国-高二历史
(25分)遏制“舌尖上的消费”!引领消费新风尚。每个时代的经济对当时消费文化观念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同一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思想也对消费文化观念的演变和发展产生巨大-高三历史
罗斯福在1934年6月8日的咨文中说:“根据我国宪法,联邦政府所以建立的目的之一是增进全民之福利,提供福利所依存的这种保障也就是我们的明确职责。”1935年美国“社会保障法”出-高二历史
1933年的“炉边谈话”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利用大众传播手段进行政治性公关活动的典型事例之一。他曾在“炉边谈话”中提出了以下四个外交目标,其中在二战后初期未能得以实现的是①“同-高三历史
下图所示的曲线反映了罗斯福新政前后的()A.农产品价格的波动B.社会失业率的起伏C.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D.公共工程投资额的增减-高三历史
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上台后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们将走第三条道路”。这里的“第三条道路”是指A.重商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结合B.完全的自由放-高三历史
1933年4月5日,罗斯福政府发布行政命令,要求所有黄金持有者将其持有的金币、金块或金元券移送至联储银行。此后,联邦政府多次以不断上涨的价格购买黄金。由于每一盎司黄金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13分)材料一凡荒政十有二:……四曰发赈;……六曰出贷;七曰蠲(免除)赋;八曰缓征……——摘自《大清会典》材料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高三历史
罗斯福新政时期颁布的《农业调整法》中有如下一款内容:“……此项减少棉花产量的协议应载有另一条款,即棉花生产者不得将生产棉花的土地用于生产全国出产的任何其他农产品,以供直-高二历史
“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的经济理论应属于A.凯恩斯主义B.自由放任主义C.重商主义D.行动主义-高一历史
美国学者狄克逊·韦克特的《大萧条时代》中提到:“在新政的这段蜜月期里,总统(罗斯福)和人民之间是真正的爱情婚配,双方也许都有少许的不理性,相信对方是绝对可靠的——但话说回-高三历史
罗斯福新政中有不少有利于工人的措施,如工人有权同雇主谈判;签订"集体合同",确定了工人的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水平等。因而有人认为罗斯福是在“向富人敲竹杠”。还有人认为-高三历史
有人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在使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政治笭遭到重创的同时,也给它带来了一个新的转机。这里的“转机”主要指的是()A.从政治上着手,加强中央集-高三历史
美联社曾经报道,1930——1932年,每天有大量的美国人聚集在苏联驻美大使馆门前,要求移民苏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A.美国政府鼓励向苏联移民B.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C-高一历史
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国家在探索一条宏观调控经济的道路B.主要解决的是生产与销售的矛盾C.以国有化为主要手段D.它使美国找到了一条既缓解-历史
(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08年12月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通过民主党每周广播讲话重申他的最新“经济振兴”计划,透露至少创造250万个就业岗位的5点具体构想:大规模-高三历史
罗斯福1932布暂时放弃金本位,这直接导致了世界白银市场的价格大涨,白银每盎司价格从l932年的0.27美元上涨到1933年四月的0.45美元,到1935年更升至0.67美元。罗斯福的政策刺-高三历史
1939年6月,美国一次盖洛普民意调查,请公众指出罗斯福新政以来的“最大成就”以及“最差表现”,28%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大成就”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23%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差-高三历史
“新政……谋求我们的社会,富人和穷人,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组成一个自由组成的志愿兄弟会,为维护大家的共同利益并肩奋斗”。从罗斯福的话中可以看出新政意在A.维护民主政-高三历史
(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法美能够率先开始工业化,主要原因是从它们的传统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现代私有制与充分自由化的市场为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天-高三历史
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的美国社会景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7分)图1:美国繁荣时期的汽车长龙图2:美国人被迫廉价出售私人汽车图3:在巨大宣传画下-高一历史
19世纪末,田纳西流域是童山濯濯的贫瘠地区。20世纪20年代后期,国会曾两次通过在此建设水力发电工程的法案,先后为柯立芝和胡佛两位总统否决。罗斯福一向对造林和水土保持深-高三历史
罗斯福认为:“国家的义务之一就是要照顾那些在逆境下如无别人帮助都难以为生的公民……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罗斯福新政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措施是A.为减耕减产-高二历史
某中学高一年级开展研究性学习,重点围绕凯恩斯的经济学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来确定研究方向。他们最有可能确定的课题是()A.论述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B.论关于加强政-高一历史
右图所示的曲线反映了罗斯福新政前后的A.农产品价格的波动B.社会失业率的起伏C.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D.公共工程投资额的增减-高一历史
美国最终能以资本主义“民主”的方式渡过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并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原因是()①凭借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②依靠相对完善的资本主义制度③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高三历史
(14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近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关系大多数社会成员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高三历史
美国罗斯福新政中,最能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措施是A.整顿银行,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B.通过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C.奖励农民调整生产结构,稳定农-历史
1933年3月,罗斯福总统通过《紧急银行法》,设立房主贷款公司作为政府代理机构,其主要任务在于提供房主房屋贷款,避免因缴不出房贷而被迫丧失房屋所有权。该措施的主要目的在-高三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A.凡尔赛体系B.罗斯福新政C.法西斯体制D.斯-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答案
试题分析:从材料“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可以看出这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故选B,罗斯福新政的最大的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A项是一战后建立的国际体系,和干预经济无关;C项是29年经济大危机后德意日等国建立的独裁体制,属于政治方面;D项是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排斥市场经济模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