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古鉴今是我们学历史的目的之一,历史对今天有何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启示一: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材料一:历史学家们估计,在全球诸文明中,上层-高三历史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古鉴今是我们学历史的目的之一,历史对今天有何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启示一: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材料一:历史学家们估计,在全球诸文明中,上层-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古鉴今是我们学历史的目的之一,历史对今天有何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启示一: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材料一:历史学家们估计,在全球诸文明中,上层-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古鉴今是我们学历史的目的之一,历史对今天有何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启示一: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
材料一:历史学家们估计,在全球诸文明中,上层统治阶级仅总人口的1%—2%。各国,无论在哪里,它们都侵占了整个国民收入的一半到三分之二。……显然,文明的到来对人类的平等来说是一种倒退。……但是,就人类的整个历史而言,重要的是人类的确取得了进步。……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呢?——在过去,文明既是诅咒又是福音
——斯塔夫里阿若斯《全球通史》
(1)以雅典城邦文明为例,你认为“文明的到来对人类的平等来说是一种倒退”的说法正确吗?说明你的理由。(5分)试以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为例论证文明既是诅咒又是福音。(6分)
启示二:发展中的社会与受到阻滞的领先
材料二:在从约500年到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其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中国人很自然地认为他们的文明优于其他任何文明,并认为外国人是野蛮人。这种态度虽然可以理解,但却使中国人在一个巨变的时代没有什么变化。相形之下,西欧人正因为自身比较落后,所以乐于并急于学习和适应外界。……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
——斯塔夫里阿若斯《全球通史》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500年到1500年中中国发达的主要表现。(6分)据材料说明中国走向没落的原因。(2分)
启示三:曲折的逆境奋斗
材料三:“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秀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1912年公布的中华民国国歌歌词
(3)据材料二,指出当时中国的时代精神。(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世界的经济政治、形势。(8分)
(4)据材料、结合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描绘的理想是否得以实现?说明理由。(6分)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正确(1分)雅典城邦文明本质上是奴隶制文明,雅典的民主政治本质上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奴隶阶级的暴力工具。(4分)(言之成理可适当给分,但不超过5分)
福音: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或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推动西方民主运动的发展;推动了科技的发展等。(2分答出一点即可) 诅咒:加大了贫富差距,激化阶级矛盾;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给亚非拉国家带来了沉重但灾难,激化了民族矛盾;环境的破坏等(答出2点,给4分)
(2)主要表现:完备的政治制度;高度发展的农业经济、繁荣的手工业、商业;先进的科技;高度发展的文化(如儒家文化)(答出3点给6分)原因:因领先而产生盲目自大的心态。(2分)
(3)时代精神:向西方学习,建立资本主义新中国(或建设资产阶级共和国)。(4分)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进入大企业时代,世界市场最终形成;(4分)政治上: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国际矛盾尖锐(或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帝国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矛盾尖锐)。(4分)
(4)否,(1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时期,中华民国名存实亡;(3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世界大乱。(2分)
略
上一篇 :
古代雅典民主制的突出特点是人
下一篇 :
下列关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制度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十将军的产生方式是()A.通过抽签产生B.由十部落从30岁以上男性公民中各选1名C.在公民大会上通过举手方式选出D.由十部落首领组成-历史
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A.平民开展暴力斗争B.代表平民利益的领袖不断改革C.平民中不再有债奴D.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高三历史
古代雅典为公民发放津贴与报酬最重要的目的在于()A.缓和社会矛盾B.改善人民生活C.鼓励公民参政D.缩小贫富差距-高三历史
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说:“我们环绕着大海(爱琴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水塘。”这说明古希腊文明勃兴的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A.山峦海洋B.河流山川C.河流森林D.海洋森林-高一历史
为希腊城邦雅典从君主制向民主制演化准备了条件的是()A.寡头制B.贵族制C.僭主制D.共和制-历史
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①就某项方案展开辩论②人民主权③公民大会④轮番而治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进入文明时代的中国、希腊和罗马,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们的政治制度成为因袭、仿效的宝贵资源,无论是古代中国的农业,还是古希腊、古罗马-历史
古希腊城邦的的政体类型多种多样,斯巴达和雅典分别实行的是()A.民主制、君主制B.贵族制、君主制C.贵族制、民主制D.民主制、共和制-历史
希腊文明勃兴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A.大河流域B.大陆C.重叠的山峦与海洋D.中国文化影响-高二历史
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一千年前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精神实质是A、专制主义B、自由-历史
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如柏-高二历史
雅典有几百万常驻外来移民,为雅典人提供税收,但却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具有()①狭隘性②排他性③不公正性④阶级性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高三历史
下图所示人物被称为“优良的改革家”,主要是因为他()A.奠定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B.推动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确立C.使雅典城邦民主政治达到顶峰D.使雅典城邦民主政治走向衰-高三历史
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础的改革发生在A.公元前6世纪早期B.公元前6世纪晚期C.公元前5世纪晚期D.公元前5世纪中期-高一历史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古希腊历史和文化的是()A.地理环境B.生活方式C.政治特点D.民族性格-历史
(25分)哈佛大学图书馆内有副对联“文明新旧能相宜,心理东西本自同”,赞叹了人类文明在时空上的传承与交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帕特农神庙坐落在雅典卫城的最高处,是雅典卫城中最负盛名的建筑。它是供奉雅典城邦守护神雅典娜女神的主神庙。材料三:“帕特农神庙重要性在于,全-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个地方叫克里特,在深绿色的海中央。那里美丽又富裕,四面是汪洋。那里居民稠密,有数不清的数量。九十个城市林立在岛上。——《荷马史诗》材料二:古代的传-历史
如果通过时光隧道,回到希腊克里斯提尼执政的时代,下列情景中你并不能看到的是()A.国王住在高高的山冈并被巨石围墙护卫的王宫之中,监视并控制着全体臣民B.乡间居民步行进城-历史
克里斯提尼改革旨在打破血缘关系的举措是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B建立10个地区部落C建立五百人议事会D成立十将军委员会-历史
克利斯提尼根据地区原则划分阿提卡的基层组织。阿提卡被分成三个区域:(一)雅典城及其近郊;(二)内陆中央地带:(三)沿海地区。每个区域分为十个部分,名为三分区。三个区域的一-高二历史
古代雅典为担任公职和参加联邦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的主要目的是A.高薪养廉B.对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的一种补偿C.以吸引妇女参政D.为鼓励和保证公民参政的积极性-高二历史
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标志是()A.梭伦改革B.克利斯梯尼改革C.伯里克利改革D.《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问题。材料1:“在早期的共和政治中,所有公民都认为,凡是他们作为其成员之一的集团,都是建筑于共同血统上的”。梅因:《古代法》材料2:亚里士多德说:“我们不-高三历史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下所倡导的一种理念和有效的学习方式,试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来探究一下有关西方政治文明的问题。(1)若要研究“雅典(公元前6—4世纪)民主政治建设的艰难发展-高三历史
古代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而古希腊确立起民主政治,造成这种差异的决定因素是()A.地理环境B.经济形态C.政治条件D.文化条件-历史
雅典政治的进一步民主化具体表现在(1)以地域组织代替氏族组织(2)以五百人议事会代替原来的四百人议事会(3)议员的当选没有财产资格限制,30岁以上的公民均可成为候选人(4)选举-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理查德·桑内特在他的著作《肉体与石头》中将希腊城市概括为“声音的力量”,指出古希腊城市的特点就是通过各种设计让人们发出自己的声音。材料二、雅-历史
在雅典的权力机关中,其权力与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近的是A.“四百人会议”B.“五百人会议”C.“十将军委员会”D.“公民大会”-高一历史
法国学者加奈隆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说明了A.加奈隆肯定了雅典的民主政治B.加奈隆说出了雅典民主的荒诞C.加奈隆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批评D.加奈隆正确分析了雅典民主-高一历史
五百人议事会是()①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②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③在两次公民大会的休会期间,议事会是大会最高权力的代表④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人们一般认为:西欧古典文明指处于奴隶制时代的古希腊罗马文明。它发端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它的地域范围并不仅限于惊天地希腊和意大利-历史
克里斯提尼于公元前509年联合平民推翻贵族统治,并当选为首席执政官。他在位时期A.废除了债务奴隶制B.实行差额选举公职C.确立“陶片放逐法”D.给予公职人员津贴-高三历史
在古代雅典,有一种刻着人名的陶片,这种陶片的作用是()A纪念雅典著名的执政官B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的敌人C以民主方式推选官员D执政官用之排除异己-历史
公元前7世纪,希腊各邦实行的国家体制是A.君主制B.共和制C.贵族集体当政D.君主立宪制-历史
以下哪些机构的设置能体现雅典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的思想①公民大会②五百人议事会③民众法庭④保民官的设置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高一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12分)材料一:“民主”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出现于《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意思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高三历史
图是古雅典时期著名的民主政治家,对其评价正确的是A.他的改革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B.他的改革奠定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C.他的改革促成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D.他的改革-高二历史
雅典民主政治处于全盛时期的执政者是A.梭伦B.克利斯提尼C.伯里克利D.亚历山大-高三历史
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制的基础。下列对他的改革措施表述,正确的是[]A.设立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B.使各等级公民有参选“四百人会议”的权利C.颁布“解负令”使雅典的奴隶获得-高三历史
从梭伦到伯利克里,雅典民主政治逐渐走向顶峰。下列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保护贵族利益到保护全体希腊雅典城邦居民的利益B.梭伦改革以地域政治代替血缘政治,标-高二历史
希腊城邦是民主政体的发源地,雅典民主政治演变过程中,将其引上民主轨道的是A.梭伦B.克里斯提尼C.伯利克里D.屋大维-高三历史
《雅典政治》有这样的记载:有一次,一个名叫吕锡马库斯的人犯了死罪,行刑吏准备执行。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提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不得处死。到了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高二历史
下列是以海洋为依托兴盛的文明是()A古希腊文明B古印度文明C古埃及文明D古代中国文明-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回题。材料一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摘自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1)结合所-高三历史
下列民主运作方式起源于雅典的是①差额选举制②代议制③任期制④议会制⑤比例代表制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高一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关于米诺牛的希腊神话向人们展示了克里特岛有一座迷宫的传说。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在距克里特岛首府不远处的克诺索斯遗址上开始挖掘。后来-高三历史
图中的两人是东西方的杰出治国人物,他们在治国方略上存在很大差异的根源是秦始皇伯利克里A.“皇权至上”与“政事共商”B.奴隶制商品经济和封建自然经济C.“三公九卿”与“公民大会-高三历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梭伦“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高三历史
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公民的权利与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高三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古鉴今是我们学历史的目的之一,历史对今天有何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启示一: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材料一:历史学家们估计,在全球诸文明中,上层-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启示一: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
材料一:历史学家们估计,在全球诸文明中,上层统治阶级仅总人口的1%—2%。各国,无论在哪里,它们都侵占了整个国民收入的一半到三分之二。……显然,文明的到来对人类的平等来说是一种倒退。……但是,就人类的整个历史而言,重要的是人类的确取得了进步。……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呢?——在过去,文明既是诅咒又是福音
——斯塔夫里阿若斯《全球通史》
(1)以雅典城邦文明为例,你认为“文明的到来对人类的平等来说是一种倒退”的说法正确吗?说明你的理由。(5分)试以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为例论证文明既是诅咒又是福音。(6分)
启示二:发展中的社会与受到阻滞的领先
材料二:在从约500年到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其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中国人很自然地认为他们的文明优于其他任何文明,并认为外国人是野蛮人。这种态度虽然可以理解,但却使中国人在一个巨变的时代没有什么变化。相形之下,西欧人正因为自身比较落后,所以乐于并急于学习和适应外界。……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
——斯塔夫里阿若斯《全球通史》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500年到1500年中中国发达的主要表现。(6分)据材料说明中国走向没落的原因。(2分)
启示三:曲折的逆境奋斗
材料三:“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秀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1912年公布的中华民国国歌歌词
(3)据材料二,指出当时中国的时代精神。(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世界的经济政治、形势。(8分)
(4)据材料、结合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描绘的理想是否得以实现?说明理由。(6分)
答案
(1)正确(1分)雅典城邦文明本质上是奴隶制文明,雅典的民主政治本质上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奴隶阶级的暴力工具。(4分)(言之成理可适当给分,但不超过5分)
福音: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或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推动西方民主运动的发展;推动了科技的发展等。(2分答出一点即可) 诅咒:加大了贫富差距,激化阶级矛盾;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给亚非拉国家带来了沉重但灾难,激化了民族矛盾;环境的破坏等(答出2点,给4分)
(2)主要表现:完备的政治制度;高度发展的农业经济、繁荣的手工业、商业;先进的科技;高度发展的文化(如儒家文化)(答出3点给6分)原因:因领先而产生盲目自大的心态。(2分)
(3)时代精神:向西方学习,建立资本主义新中国(或建设资产阶级共和国)。(4分)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进入大企业时代,世界市场最终形成;(4分)政治上: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国际矛盾尖锐(或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帝国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矛盾尖锐)。(4分)
(4)否,(1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时期,中华民国名存实亡;(3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世界大乱。(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