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步骤一读图片——回顾屈辱的历史图一(地点:沈阳)图二(地点:北平)图三(地点:南京)(1)上述图片反映了哪几个重大历史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步骤一读图片——回顾屈辱的历史图一(地点:沈阳)图二(地点:北平)图三(地点:南京)(1)上述图片反映了哪几个重大历史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简介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步骤一读图片——回顾屈辱的历史图一(地点:沈阳)图二(地点:北平)图三(地点:南京)(1)上述图片反映了哪几个重大历史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详情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步骤一读图片—— 回顾屈辱的历史
图一(地点:沈阳)
图二(地点:北平)
图三(地点:南京)
(1)上述图片反映了哪几个重大历史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二听歌曲——体会不屈的抗争
材料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材料二: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冈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四万万同胞齐武装,不分党,不分派,我们都来抵抗,我们越打
越坚强,日本强盗正在走向灭亡,待到最后胜利日,世界的和平见曙光。
(2)材料一是孙明同学收集到的《义勇军进行曲》中的歌词片段。根据这段歌词归纳《义勇军进行曲》在当时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是《游击队之歌》,它唱出了人民共同抗日的情景,请写出抗战中中国军队英勇抗敌的一个著名战役。你认为抗战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三 看新闻——把握中日关系现状
材料三:年3月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专访日本。回国后在央视《东方时空》谈访日感受时说,在日本参观靖国神社的人每年约有500万人次,而参观日本和平展馆的每年却只有50万人次左右。材料四: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新闻联播报道,12月27日至30日日本新首相福田康夫访华,在访问期间,胡锦涛、吴邦国和温家宝分别与他举行了会见和会谈,双方就构筑和发展中日两国战略互惠关系达成广泛共识,并规划了两国关系未来发展。
(4)材料三显示日本有一部分青年人如此热衷参观靖国神社,这对中日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四反映了当前中日关系的主流是什么?你认为中日关系要保持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两国应该做出哪些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材料题
难度:中档
来源:江苏期末题
答案
(1)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
(2)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成为不朽的民族战歌。
(3)百团大战或台儿庄战役等;中国实行全民族抗战。
(4)不利于两国关系的发展。
(5)对话、交流、合作为主流。
上一篇 :
记者小刚在九一八事变后,作了一
下一篇 :
我国的沈阳市在每年的某一天都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近些年来,反映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作品层出不穷,请认真观察下面四个历史题材的影视剧,运用历史知识技能,完成相关任务。A.《秦始皇》B.《我的1919》C.《七七事变》D.《珍珠港》历史文-八年级历史
下列关于1931年到1937年7月中国历史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B.中美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C.中共组织中国军民顽强抗日D.国共两党的关系-八年级历史
“九一八”事变后导致东北三省沦亡的直接原因是[]A、东北军没有认真做好战争准备B、日本侵略者武器装备精良,蓄谋已久C、蒋介石的“不抵抗方针”D、共产党的战略失误-八年级历史
日本侵略军有预谋地制造了____________________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__________________,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了。-八年级历史
20世纪30年代日本策划发动了多起事变,请根据下列提示列出相对应的事变名称。(1)沈阳——(2)北京——(3)上海——-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说:“我爱中国,我更爱东北,因为我的祖宗庐墓均在东北,如由余手失去东北,余心永远不安。但余实在不愿以他人的生-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材料二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命令前线官兵坚决-八年级历史
材料《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我的家在东北的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八年级历史
东方会议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唯第三期之灭亡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为“灭亡满蒙”,-九年级历史
材料分析题:材料一:卢沟桥事变形势示意图材料二: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等后退。——第二九军司令部材料三:我们的口号是:武装保卫平津,-八年级历史
___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___任总指挥;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革命军陆军新编____。国民党军纷纷开赴抗日前线-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八年级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日夜,弯月挂起,高梁地黑压压一片;疏星点点,长空欲坠。岛本大队中岛中队的河本末守中尉,以巡视铁路为名,率领部下敖名向柳条沟(湖)方向走去。一边从-八年级历史
(事件)标志着局部抗战的开始:(事件)标志着全面抗战的开始。-八年级历史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是怎样一步步侵略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日战争的爆发,经历了[]A.7年B.6年C.8年D.14年-八年级历史
材料一: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朝日新闻》以“紫金山下”为题报道如下消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进行杀百人比赛,野田杀了105人,向井杀了106人,但不知道谁先杀到100人,所以胜负-八年级历史
阅读材料:材料一: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材料二:材料三:回答:(1)依据材料一,中日之间发生了一场什么战争-九年级历史
1931年至1937年7月的中国评述中,不准确的是[]A.七七事变标志日本侵略者开始大举侵华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C.中国军民开始在局部地区抗日D.国共两党由内战逐-八年级历史
该事变发生后,蒋介石电令张学良“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你认为该历史事件是[]A.西安事变B.七七事变C.九一八事变D.八一三事变-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材料二:“不能冲动,感情必须让位于理智!南京政府‘绝对不抵抗主义’的电告不能不听,忍-八年级历史
下面的是我国的两座著名纪念馆图片,仔细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图甲图乙(1)请你判断图甲和图乙分别是哪一纪念馆的图片,并说明你判断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年
抗日战争的历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标志着全民族抗战开始的历史事件是九·一八事变。错误:订正:-九年级历史
七七事变后全民族的抗战开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军队开始抵抗B.国民政府正式宣战C.日本旨在侵略全中国D.引起全国人民的广泛抗战-八年级历史
综合探究。抗日战争的历史不仅仅是一部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更是一部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的历史。历史镜头一: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豺狼入室露牙爪,南北隳突真逍遥-八年级历史
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某日的夜晚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这一作法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那么这一做法所特选的日子应是[]A、9月18日B、7月7日C、8月13日D、1-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请回答:(1)材料一、二、三分别描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37年日本积极策划全面侵华的根本原因是[]A.缓和国内阶级矛盾B.扩大在中国的殖民统治C.摆脱国内经济危机D.制定了所谓的“国策基准”-八年级历史
假期里,同学们计划到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发祥地去考察,他们应去的城市是[]A.长沙B.上海C.北京D.济南-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由于他的不抵抗政策,我东北三省旋即沦入敌手,这样于国于民不利的人,留有何用?——1936年,东北军爱国官兵材料二:若先生能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八年级历史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爆发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C、七七事变爆发D、八一三事变爆发-九年级历史
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A.“八一三”事变B.“七七”事变C.“九一八”事变D.“一·二八”事变-八年级历史
电影院里正在放映抗日影片,银幕上的正确字幕是:“卢沟桥事变发生在……”[]A.1931年9月18日B.1932年1月28日C.1937年7月7日D.1937年8月13日-八年级历史
学校要编辑制作一部抗日战争的专题片,小李负责“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这一部分内容,他要重点寻找的历史资料是[]A.八一三事变B.七七事变C.柳条湖事件D.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八年级历史
每年的9月18日,东北沈阳总要想起长长的警报声。这是为了让人民不要忘记哪一国耻?[]A、火烧圆明园B、南京大屠杀C、九一八事变D、四一二政变-八年级历史
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日爆发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南京大屠杀-八年级历史
日军进攻卢沟桥的借口[]A.炸毁铁路反诬中国军人所为B.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C.卢沟桥由中国军人守卫D.日军火车在此被炸-八年级历史
20世纪30年代日军先后制造多起侵华事变:1931年发动的,占领我国东北三省;1937年发动的,全面侵略我国。-八年级历史
__________事变是日本局部侵华战争的开始;__________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八年级历史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材料2: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八年级历史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之所以修建在卢沟桥,其主要原因是[]A.中国军队在此进行了英勇抵抗B.日军在此屠杀了大量中国军民C.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共同抗日的文献在此签订D.全国性-八年级历史
为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民党将领佟麟阁、赵登禹,以其名命名街道的城市是[]A.上海B.北京C.天津D.广州-八年级历史
下列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事件有(1)九一八事变(2)西安事变(3)七七事变(4)南京大屠杀[]A、(1)(2)(3)(4)B、(1)(2)(3)C、(1)(2)(4)D、(2)(3)(4)-八年级
识图回答问题:(1)当时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什么事件?中国守军是哪支部队,对日侵略是什么态度?(2)写出在这一事件中,中国牺牲的爱国将领。(3)这一事件有什么标志性的意义。-八年级历史
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于[]A.九一八事变后B.南京大屠杀后C.七七事变后D.百团大战后-八年级历史
把下列事件的代号填在相应的时间后面的横线上:1840年______1898年______1911年______1919年______1921年______1937年______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
卢沟桥中国守军是[]A.国民党二十九路军B.八路军115师C.国民党二十七军D.新四军-八年级历史
血染卢沟桥1.背景:(1)日军企图占领__________。1936年,三面包围了__________。(2)_____________是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2.爆发:(1
歌词或口号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往往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旋律,是历史的最好见证。请写出下列歌词或口号所对应的历史事件。(1)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挑铁道,把线砍-八年级历史
下列二战中的历史事件,如果请你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①罗斯福新政②第二次世界大战③冷战开始④九·一八事变[]A、④①②③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九年级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步骤一读图片——回顾屈辱的历史图一(地点:沈阳)图二(地点:北平)图三(地点:南京)(1)上述图片反映了哪几个重大历史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详情
步骤一读图片—— 回顾屈辱的历史
图一(地点:沈阳)
图二(地点:北平)
图三(地点:南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二听歌曲——体会不屈的抗争
材料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材料二: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冈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四万万同胞齐武装,不分党,不分派,我们都来抵抗,我们越打
(2)材料一是孙明同学收集到的《义勇军进行曲》中的歌词片段。根据这段歌词归纳《义勇军进行曲》在当时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是《游击队之歌》,它唱出了人民共同抗日的情景,请写出抗战中中国军队英勇抗敌的一个著名战役。你认为抗战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三 看新闻——把握中日关系现状
材料三:年3月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专访日本。回国后在央视《东方时空》谈访日感受时说,在日本参观靖国神社的人每年约有500万人次,而参观日本和平展馆的每年却只有50万人次左右。材料四: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新闻联播报道,12月27日至30日日本新首相福田康夫访华,在访问期间,胡锦涛、吴邦国和温家宝分别与他举行了会见和会谈,双方就构筑和发展中日两国战略互惠关系达成广泛共识,并规划了两国关系未来发展。
(4)材料三显示日本有一部分青年人如此热衷参观靖国神社,这对中日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四反映了当前中日关系的主流是什么?你认为中日关系要保持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两国应该做出哪些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成为不朽的民族战歌。
(3)百团大战或台儿庄战役等;中国实行全民族抗战。
(4)不利于两国关系的发展。
(5)对话、交流、合作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