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中国东部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2011年7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舟山群岛新区。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后,我国设-高三地理

题目简介

下图为中国东部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2011年7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舟山群岛新区。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后,我国设-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下图为中国东部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2011年7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舟山群岛新区。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后,我国设立的又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中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层面新区。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目标之一是建设成大宗商品国际物流基地。
材料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于9月29日上午10时正式挂牌开张。试验区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相当于上海市面积的1/226,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材料三: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图

材料四:表1:1991年和2008年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年份
水田
旱地
林地
草地
园地
城镇
陆地水域
滩涂
未利用
1991
48.08
14.47
18.72
0.34
0.21
9.65
7.96
0.35
0.22
2008
41.87
9.89
17.27
0.04
0.03
23.91
6.35
0.63
0.01
(1)读材料三,分析长江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3分)
(2)据材料四表1,归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5分)
(3)分析说明舟山群岛新区在开发建设中可能诱发的环境问题有哪些?(3分)
(4)分析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5分)
题型:综合读图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答案


(1)(3分)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量大;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流速缓慢,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地处海陆交界地带,海水的顶托使堆积作用增强,在河口地段形成众多的沙洲。
(2)(5分)特点: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滩涂比重略有增加;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小。
不利影响:水资源减少,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生态调节功能减弱。
(3)(3分)海上航运、工业废水排放、生活污水排放造成的海水污染,诱发赤潮;海洋化工造成大气、水污染;近岸工程建设不当导致海洋生态破坏等。
(4)(5分)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海陆空交通便捷,信息网络发达,对外辐射能力强;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科技文化水平高,高校多,高素质人才多;占用土地等资源少,能耗低,污染小。

试题分析:
(1)河口地段沙洲是由河流携带的泥堆积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泥沙来量、河流流速、地形地势、河流与海水的相互作用来分析。长江径流量大,到下游携带的泥沙量大;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流速缓慢,流水搬运能力大大减弱,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地处海陆交界地带,受海水的顶托,使堆积作用增强,所以在河口地段形成众多的沙洲。
(2) 从材料四表中不难发现,主要是农业用地(水田、旱地、林地、草地、园地)、陆地水域、未利用土地减少,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滩涂比重略有增加。这些变化反映开发活动增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快,由此产生的不利影响应从这些活动来分析:陆地水域减少,使水资源减少,净化能力减弱,水质下降;土地高强度开发、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排放废弃物质增加,导致环境污染,景观改变,使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环境的生态调节功能减弱。
(3) 人类开发建设中诱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舟山群岛新区在开发建设中,一方面生活、生产活动中会排放大量废弃物质,导致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近岸工程建设不当导致海洋生态破坏。如海上航运、工业废水排放、生活污水排放造成的海水污染,诱发赤潮(海水富营养化);海洋化工造成大气、水污染等。
(4)根据材料和区域图,首先分析一下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区位优势,然后理解新兴服务业的主要特点。社会经济条件从经济基础、市场、交通、科技、劳动力(人才)、政策等方面来分析。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经济区,区域内城市密集,城市水平高,经济发达,腹地宽广,市场需求量大;长三角地区海陆空交通便捷,信息网络发达,对外辐射能力强;先是建设上海浦东新区后又设立舟山群岛新区,有国家政策大力支持;高校多,科技文化水平高,高素质人才多;“试验区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相当于上海市面积的1/226”,说明新兴服务业占用土地等资源少,能耗低,污染小。

更多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