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0分)目前,我国的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在世界历史上,以短短的60多年的时间取得这样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成就的事例是罕见的。阅读下列材料,回顾建国以来各个时期的经济-八年级历史
(10分)目前,我国的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在世界历史上,以短短的60多年的时间取得这样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成就的事例是罕见的。阅读下列材料,回顾建国以来各个时期的经济-八年级历史
题目简介
(10分)目前,我国的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在世界历史上,以短短的60多年的时间取得这样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成就的事例是罕见的。阅读下列材料,回顾建国以来各个时期的经济-八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10分)目前,我国的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在世界历史上,以短短的60多年的时间取得这样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成就的事例是罕见的。阅读下列材料,回顾建国以来各个时期的经济发展历程,探究其中的原因:
材料一 建国后至80年代国民经济发展示意图(纵坐标为国内生产总值)
材料二 1992-2012年我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材料三 1998年,中央提出要抓紧研究和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以利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充分展示了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积极姿态。
——摘编自《国际商报》
请回答:
(1)读材料一,我国在1957年取得了什么巨大成就?(2分)有什么重大意义?(2分)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什么定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2分)
(2)分析材料二表格中数据的变化,能得到什么信息?(2分)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1992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得益于哪些措施的实行?(2分)
题型:改错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2分); 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分); 经济建设(2分)
(2)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2分)
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点即可,2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在1957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意义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把什么定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一五计划,1957年超额完成,这一巨大成就的意义是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78的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在政治上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本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的能力。从材料二中表格数据看,1992-2012年,我国经济是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从材料三来看,1992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主要利益于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等。
上一篇 :
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是国家政治生
下一篇 :
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社会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我国制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A.1953—1958B.1949—1953C.1950—1954D.1953—1957-八年级历史
“一桥飞驾南北,天堑变通途”指的是:A.钱塘江大桥B.武汉长江大桥C.南京长江大桥D.川藏、青藏公路-八年级历史
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是在A.新中国成立后B.土地改革运动结束后C.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八年级历史
新中国历史上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曲折中前进的十年。这十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辉煌成就,同时也出现过一些失误,需要你运用所学历史知识来回答和探究。(12分-八年级历史
材料一:东北有个大庆市,她的别名叫石油王;东北有个英雄城,她的别名叫“鞍钢”;东北有个汽车厂,她的别名“解放”······材料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八年级历史
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八年级历史
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的行业是①轻工业②农业③商业④重工业⑤交通运输业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④⑤-九年级历史
制瓷业:南宋时,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烧制的,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发展为著名的瓷都。-七年级历史
百度百科:交子,是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发行的货币。初始发明人为成都知府张咏。被认为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那么,它出现于下列哪个朝代[]A、北宋B、南宋C、元朝D、唐-七年级历史
花花绿绿的钞票在不同人的眼中,被赋予了不同的社会含义。假如你是一位收藏家,你要收藏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应该是[]A.交子B.会子C.美元D.欧元-九年级历史
穿越时光隧道,你回到了南宋都城临安,在下列各项中,可以看到的有①城里有精美的瓷器出售②在“瓦子”里有人在说书,有人在看京剧表演③有人在使用纸币购物④人们在阅读《红楼梦》[-七年级历史
材料:北宋都城开封买卖通宵达旦,金.银.彩.帛等“每一交易,动辄千万”。南宋临安城“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世舶机-七年级历史
汤姆是南宋时期的一位阿拉伯商人,有一次他用船运载一批香料和药材到泉州销售,他居住的地方可能是[]A、市舶司B、蕃坊C、蕃市D、蕃学-七年级历史
纸币的出现给经济流通带来了更多的便捷,下图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出现于[]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九年级历史
下图所示文物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最早出现在我国的什么时期[]A.秦汉B.隋唐C.北宋D.明清-七年级历史
南宋时候,一位商人沿江而下去江东看一个乡下的朋友,沿途他会看到哪些经济作物[]A.茶树、烟草B.棉花、茶树C.棉花、大豆D.棉花、玉米-七年级历史
小华:你知道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是在什么时候吗?小芳:应该在宋朝。[]-七年级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材料二国家根本,养给东南。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朝时期,南方农业生产水平逐渐超过北方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大量南迁,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已从________转移到______。_______成为了全国的重要粮仓。_________,发明了新农具“__________”,原产越南的____
中国经济中心南移到什么时候最后完成[]A、唐朝时期B、五代时期C、北宋时期D、南宋时期-七年级历史
图一图二(1)请填写出图一的三个政权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2)与图一方框处相关的著名盟约名称是:___________(3)观察图二并为该
在我国实施东部开放、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战略中,我们自然想到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下面关于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叙述正确的是[]A.宋朝时,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并-七年级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两宋时期,人们普遍称赞江南的富庶,南宋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手工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海外贸易兴盛。-七年级历史
早在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我国已经形成了南稻北粟的格局,而太湖流域苏州、湖州的稻米产量已占全国首位的是[]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三国时期D.两宋时期-七年级历史
结合史实简要说明两宋时期农业发展所呈现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年级历史
宋朝时,原产越南的优良水稻品种占城稻已推广到[]A、珠江流域B、两湖一带C、成都平原D、江淮一带-七年级历史
对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最准确的理解是[]A、苏州、湖州地区气候宜人B、苏州、湖州地区商业繁荣C、苏州、湖州地区成为国家的重要粮仓D、苏州、湖州地区物产丰富-七年级历史
两宋时,优良的水稻品种占城稻来自于以下哪个国家[]A、日本B、朝鲜C、越南D、印度-七年级历史
宋朝时,逐渐居粮食产量首位的农作物是[]A.大豆B.玉米C.小麦D.水稻-七年级历史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A、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B、江南的手工业繁荣C、全国经济重心移到黄河流域D、江南的商业繁荣-七年级历史
宋代大部分农民都不能维持温饱生活。[]-七年级历史
宋代的农耕技术非常发达,整地、播种、管理等各种田间技术日趋精细。当时出现了一种专门适应水田耕作的工具,能使田面更加平整,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它是[]A.曲辕犁B.筒车C.耖-七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正确回答问题:苏湖熟,天下足。(1)这是什么时期的谚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宋代时,北方以__________为主食,南方以_________为主食,这种饮食习惯一直延续至今。-七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朝廷在北宋初年,北方人口100多万,南方人口230万。材料二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南宋诗人陆游材料三南宋时,流传着一句谚语:“苏湖熟,天下-七年级历史
水稻成为我国古代南方第一位的粮食作物是在[]A.宋朝B.隋朝C.五代D.唐朝-七年级历史
下面关于宋元历史的表述正确的是A.北宋毕昇发明了雕版印刷术B.李清照是宋代婉约派著名的女词人C.元朝建立者是朱元璋D.元朝是由女真族建立的-七年级历史
下列我国古代著名的外贸港口中,属于两宋时期文明世界的大商港的是①明州②扬州③杭州④泉州⑤广州[]A.①③④B.④⑤C.①②③D.③⑤-七年级历史
2011年4月,古沉船,它对研究宋朝海外贸易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A.西域都护B.市舶司C.行省D.宣政院-七年级历史
两宋时,被誉为天下“粮仓”的是[]A.广州和泉州B.苏州和湖州C.苏州和杭州D.苏州和无锡-七年级历史
你知道“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话表明了两宋时哪个地区成为全国最重要粮仓[]A.长江流域B.太湖流域C.黄河流域D.珠江流域-七年级历史
下列选项中,最能说明我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的是[]A.辽、西夏、金学习汉族先进文化B.“苏湖熟,天下足”C.南宋临安人口超过百万D.元朝统一-七年级历史
宋代从国外引进的优良水稻品种叫,当时居粮食产量首位的是。-七年级历史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七年级历史
喝茶在隋唐时期就已经风靡全国,到了两宋时期茶树的栽培又有了很大发展。两宋时期,在下列哪些地方,又新开辟了许多茶园[]A、江南的丘陵地区B、山东的丘陵地区C、广西的山丘-七年级历史
对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最准确的理解是[]A.苏州、湖州地区气候宜人B.苏州、湖州地区商业繁荣C.苏州、湖州地区成为国家的重要粮仓D.苏州、湖州地区物产丰富-七年级历史
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是在[]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七年级历史
两宋时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这一谚语表明当时成为最重要的粮仓是[]A.辽河流域B.黄河流域C.太湖流域D.淮河流域-七年级历史
中国农业源远流长,下列关于水稻种植叙述错误的是[]A.河姆渡原始居民开始种植水稻B.唐朝采用育秧移植栽培技术C.元代从越南引入占城稻D.宋代水稻的产量居粮食产量首位-九年级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0分)目前,我国的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在世界历史上,以短短的60多年的时间取得这样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成就的事例是罕见的。阅读下列材料,回顾建国以来各个时期的经济-八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 建国后至80年代国民经济发展示意图(纵坐标为国内生产总值)
材料二 1992-2012年我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材料三 1998年,中央提出要抓紧研究和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以利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充分展示了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积极姿态。
——摘编自《国际商报》
请回答:
(1)读材料一,我国在1957年取得了什么巨大成就?(2分)有什么重大意义?(2分)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什么定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2分)
(2)分析材料二表格中数据的变化,能得到什么信息?(2分)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1992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得益于哪些措施的实行?(2分)
答案
(2)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2分)
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点即可,2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在1957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意义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把什么定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一五计划,1957年超额完成,这一巨大成就的意义是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78的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在政治上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本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的能力。从材料二中表格数据看,1992-2012年,我国经济是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从材料三来看,1992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主要利益于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