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图。回答1-2题。1.该地区的地形名称是A.冲积扇B.三角洲C.河谷平原D.低山台地2.下列根据图中信息的推断,正确的是A.潜水位随着地势的高低-高三地理
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图。回答1-2题。1.该地区的地形名称是A.冲积扇B.三角洲C.河谷平原D.低山台地2.下列根据图中信息的推断,正确的是A.潜水位随着地势的高低-高三地理
题目简介
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图。回答1-2题。1.该地区的地形名称是A.冲积扇B.三角洲C.河谷平原D.低山台地2.下列根据图中信息的推断,正确的是A.潜水位随着地势的高低-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的地形名称是
A.冲积扇 B.三角洲 C.河谷平原 D.低山台地
2.下列根据图中信息的推断,正确的是
A.潜水位随着地势的高低起伏而起伏
B.图中部分河流下游地下水与河流水的补给关系是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C.山脊是潜水的补给区,山谷是潜水的排泄区
D.潜水的运动方向是从山谷到山脊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A
2.A
略
上一篇 :
图中a、b、c、为等值线,且数值a
下一篇 :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月份等温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下图为某区域北京时间2时和8时的天气形势分析图。据此回答1—3题。1.在图中所示的6个小时里,风力明显增大的地区是[]A.甲B.乙C.丙D.丁2.在图中所示的6个小时中,甲、乙、丙、-高三地理
下图是某日0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题。由08时到20时,图中[]A.①地风向偏北,风力逐渐减弱B.②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持续晴朗C.低气压中心向东北-高三地理
-地理
读下面的等值线示意图,据图判断1~2题。1.a为500米,b为1000米,地处浙江省内[]A.气压:甲<乙B.气温:甲<乙C.降水:甲<乙D.坡度:甲<乙2.a为1000百帕,c为990百帕,夏秋季地
下图是2007年8月2日澳大利亚的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6~8题。6.小题1:关于图中X、Y代表的气压系统及其气流方向的描述,正确的是A.X是反气旋,气流呈顺时针旋转B.X是低压,气流-地理
从全球看,大范围毛毛雨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区是A.低纬度、高海拔地区B.中纬度、低海拔地区C.高纬度、高海拔地区D.高纬度、低海拔地区-地理
读下面的等高线图(图中的等高距相同),回答1~2题。1.四幅图中坡度最陡的是[]A.甲B.乙C.丙D.丁2.关于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四幅图的地势均为东北高西南低B.反映的区域面积-高二地理
读图,回答1~2题。1.假设该图为等高线地形图,L为河流,则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2.假设图中曲线为等高线,L为河流,且图中等高距为200m,则图中a和-高三地理
读我国局部地区等降水量图。回答1~2题。1.②地降水量[]A.<100毫米B.<200毫米C.<50毫米D.>50毫米2.①地降水大于②地,其主要原因是[]A.①地位于沿海,②
读等值线图,已知c>b>a,完成1~3题。1.如果等值线为等温线,则[]A.从地形上看,该地可能为山地B.从地形上看,OA、OB、OC是山脊C.若该区域中心为我国某城市,则甲地盛-高三地理
下面为我国西南地区1月(左图)和7月(右图)晴天出现频率(%)图,读图回答1~2题。1.1、7月晴天出现频率变化最大的地区及其变化幅度是[]A.云贵高原东部70%~85%B.四川盆地60%~75%C-
下图为30°N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0米。据图完成1-2题.1.山峰N的最大海拔高度可能为[]A.79米B.69米C.82米D.97米2.M地貌的成因可能是[]A.海浪侵蚀B.人工海岸C.
下图,图A中的40°线为纬线,a、b、c为等温线,甲为河流;图B为甲地区近地面气压分布及风向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结合图A和图B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尼罗河-高三地理
下图为沿北纬60°线所作的某月平均气温和气压水平分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两图表示的是北纬60°线________月平均气温和气压的变化。(2)由图可知,经度_________-地理
如图表示5000m海拔某时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状况,据图回答问题。小题1:与N点所对应的地面上的点相比,M点所对应的地面上的点A.气压高B.气温低C.降水少D.光照强小题2:影响N气-高三地理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说出甲区的地貌类型,并简述其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华北某城市功能分区和等时线示意图。图中等时线是指汽车从城市P点向外行驶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读图回答1—3题。1、从P点出发,车速最快的去向是[]A.东B.南C.西D.北2-高一地理
读“山谷风示意图”,图中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等温线,回答1~3题。1.对于图中的气压、气温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的等压线的数值自下往上递减B.图中的等压线的数值自下往上递增-高三地理
读图,回答1—3题。1、M处的气压数值可能为[]A.1020、1012.5B.1017.5、1020C.1017.5、1015D.1015、1012.52、N处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A.南风B.西风C
下图为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完成1~3题。1.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2.与①地相比,②地[]A.气温年较差较小B.正午太-高三地理
右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适宜建港口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高一地理
读“我国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白水河的流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简述图示地区地势的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蒸发量变化速率指标能够反映蒸发量的时间变化。如“-40mm/10a”表示年蒸发量10年间减少了40毫米。读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题。1.对我国年蒸发量变化趋势叙述正确的是[]A.长-高三地理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回答3~5题。1.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A.4-高三地理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1.甲河与乙河的分水(脊)线是[]A.KLOP线B.KMOP线C.KMNQD.KRQ线2.拟在K点与T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修建供拖拉机通行的道路,-
下图为某地一年中气温日变化的分布图(单位:℃)。读图回答1~3题。1.该地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出现的月份和日较差最大值分别是[]A.2月11℃B.3月9℃C.4月6℃D.12月5℃2.有关该图所在区域-高
秋冬季节地面最低温度≤0℃的最初日期定为当年的初霜日期。下图为我国北方地区多年初霜日期的变化幅度等值线图(单位:天),据此回答1—2题。1.图中等值线的分布,说法正确的是[]-高三地理
下图所示区域在冬至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丹麦的夜长小于18时30分B、等温线向北弯曲是因为受暖流影响C、全球变暖使0°等温线弯曲程度减少D、波罗的海海区封闭,盐度高,不-高二地理
读我国某地一月等温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0℃等温线大致与我国的_____________一线相当。它是我国和___________(温度带)的分界线。(2)A处为何种地形?说明判断理由。___
读四幅等高线图回答:1.四图中小河自西向东流的是[]A.甲图B.乙图C.丙图D.丁图2.四图中所示各项内容正确的一幅是[]A.甲图B.乙图C.丙图D.丁图-高三地理
读某区域图,图中虚线为运河,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河的流向为:________。(2)按理论计算,该区域山峰C与D点之间的温差范围为_______度;运河长度约为_______km。(3)A、B两
读某内陆国家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2题。1.约占该国面积五分之四的地形为[]A.平原和盆地B.高原和山地C.平原和丘陵D.丘陵和盆地2.该国的耕地应主要分布在[]A.中部和西北部B.中-高二地理
读“亚洲东部某区域某日两个时刻(北京时间)的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1~2题。1.甲、乙两时刻相比,①点处最大气压差接近[]A.0百帕B.2百帕C.4百帕D.6百帕2.乙图所示时刻的①②-高三地
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1.上述“某月”是[]A.1月B.4月C.7月D.10月2.该月份甲地盛行[]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3.该月份乙地的气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差值为20米。读图,回答1、2题。1.图中甲地的海拔数值为[]A.1128.0B.1140.0C.1162.0D.1180.02.图示地区河流的主
11月26日,阳光明媚。小江和小山相约到“草河风景区”旅游。图为“草河风景区”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小江和小山相约在草湖之南的古寺会合,这座古寺是________(填数码)-高二地理
等流时线是指流域上径流同时到达流域出口所在地点的连线。按一定的流速,在流域地图上可做出许多条汇流时间的等值线,使得在同条等值线上水质点能在该汇流时间同时集中到流域-高三地理
读下图,回答15-17题。15.从图中看,划分热带和温带、温带和寒带的年平均气温分别是()A.15°C和5°CB.18°C和4°CC.5°C和-5°CD.25°C和10°C16.从图中看森林分布的极限
下图为30°N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M地貌的成因可能是[]A.海浪侵蚀B.岩层断裂C.珊瑚淀积D.泥沙堆积-高三地理
读某地等高线图(图1),回答1—3题。1.如果在图中AB处修建水坝,形成的水库最大蓄水水位海拔为100米,那么图中要搬迁的村庄是[]A.乙村B.甲村C.丁村D.丙村2.如果要在图中区域建-高二地理
下图为等压面图,虚线为高度,实线为等压面,各点的气压值的比较,正确的是A.①高于③B.①高于④C.②低于①D.④高于③-高二地理
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天数之和称为历时。将一年内逐日平均水位按递减次序排列,以水位为纵坐标,历时为横坐标绘成的曲线,称为水位历时曲线。下图为某河流某水文观-高三地理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D点是_____地形,海拔高度为___米以上(2)若B点的气温是20℃,根据一般规律,则C点的气温应是______。(3)该地区河流干流流向是_______,若-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1~3题。1.ab段河流流向是[]A.由东向西B.由东北向西南C.由西南向东北D.由南向北2.野外宿营时,一般不能选择①处的主要原因是[]-高二地理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25米,则图中陡崖M顶部的高度可能为[]A.35米B.45米C.55米D.75米-高二地理
读“北半球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河流P—M段的大致流向为________,其________岸冲刷较严重。(2)计算图中居民区与甲山峰之间的最大温差约为________℃。(取-
对下图所示区域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位于三角洲B.河流②与河流③流向相反C.盛夏晴朗的夜晚④地常吹偏北风D.深秋的清晨乙地比甲地更容易出现雾-高三地理
读图,完成1-2题1.若图中曲线为等高线,L为河流,则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箭头和河流流向分别是[]A.①;向西B.②;向南C.③;向西D.④;向北2.若图中曲线为等压线,L为槽线,则图-高三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是某地区等年均温差线分布示意图。材料二:下表是上图①②③④中某一城市的气温(单位:℃)和降水(单位:mm)资料表。(1)描述该地区中部等年均温差-高三地理
读图,回答1~2题。1.当该地区普降暴雨时,水位上涨最猛的是[]A.①河段B.②河C.③河D.④湖2.湖泊④对图中河流干流起天然调节作用的是[]A.①河B.②河C.①②河段D.①②③河-高二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图。回答1-2题。1.该地区的地形名称是A.冲积扇B.三角洲C.河谷平原D.低山台地2.下列根据图中信息的推断,正确的是A.潜水位随着地势的高低-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1.该地区的地形名称是
A.冲积扇 B.三角洲 C.河谷平原 D.低山台地
2.下列根据图中信息的推断,正确的是
A.潜水位随着地势的高低起伏而起伏
B.图中部分河流下游地下水与河流水的补给关系是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C.山脊是潜水的补给区,山谷是潜水的排泄区
D.潜水的运动方向是从山谷到山脊
答案
1.A
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