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甘肃省河西走廊1949年至2004年,人口增加约1.63倍,1990年至2006年,绿洲面积增加约1.35倍。河西走廊的石羊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高二地理
甘肃省河西走廊1949年至2004年,人口增加约1.63倍,1990年至2006年,绿洲面积增加约1.35倍。河西走廊的石羊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高二地理
题目简介
甘肃省河西走廊1949年至2004年,人口增加约1.63倍,1990年至2006年,绿洲面积增加约1.35倍。河西走廊的石羊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高二地理
题目详情
甘肃省河西走廊1949年至2004年,人口增加约1.63倍,1990年至2006年,绿洲面积增加约1.35倍。河西走廊的石羊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2分)
材料一:湿地是指沼泽、湖泊、河流、河口以及海岸带的滩涂等。表是四个年份河西走廊湿地面积(km
2
)统计的数据。
年份
湖泊
河流
沼泽
人工湿地
(包括水库)
总面积
1973年
376.83
5911.37
7748.83
95.36
14132.39
1990年
353.49
5840.99
7014.71
90.25
13299.44
2000年
354.69
5567.89
6463.79
133.50
12519.87
2006年
339.54
5548.98
6106.95
316.91
12312.38
材料二:图为“石羊河流域示意图”。
(1)据表2分析河西走廊湿地变化的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导致河西走廊湿地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据图分析除湿地变化外,石羊河流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还有_________、________等,促进此地生态良性发展的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题型:综合读图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3分
天然湿地(湖泊、河流、沼泽)不断萎缩;人工湿地总体扩大;湿地总面积不断缩小。(3分)
(2)
3分
人口增加,灌溉农业过度发展;植被破坏;水资源不合理利用;修建水库。(答对三点得3分)
(3)
6分
土地沙漠化(1分) 土壤盐碱化(1分)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退耕还林还草;建设防护林;合理放牧;因地制宜开发风能、太阳能,解决农牧民生活燃料;合理利用水资源。(答对四点得4分)
试题分析:
3.干旱地区由于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而导致土壤荒漠化加重,盐碱化,和植被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其措施可从改善农业生产结构、保护植被、合理用水等方面分析
第(2)题,由于河水被过度利用,河流断流,湖泊干涸,自然植被数量减少;下游地区转而大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矿化度上升,盐碱化加重。,从图中可以看出石羊河流域的最主要用水方式为农田灌溉,要解决该流域的水资源问题就要减少农田灌溉的用水量,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
第(1)题,据表2“四个年份河西走廊湿地面积(km2)统计的数据”分析可知:河西走廊天然湿地(湖泊、河流、沼泽)不断萎缩;人工湿地总体扩大;湿地总面积不断缩小。
第(2)题,根据材料“甘肃省河西走廊1949年至2004年,人口增加约1.63倍,1990年至2006年,绿洲面积增加约1.35倍。河西走廊的石羊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推断,导致河西走廊湿地不断缩小,其人为原因主要有人口增加,灌溉农业过度发展;植被破坏;水资源不合理利用;修建水库等。
第(3)题,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严重,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还有沙漠扩张导致的土地沙漠化,大水漫灌导致的土壤盐碱化等,促进此地生态良性发展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退耕还林还草;建设防护林;合理放牧;因地制宜开发风能、太阳能,解决农牧民生活燃料;合理利用水资源。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石羊河流域湿地减少的原因、湿地减少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上一篇 :
下图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
下一篇 :
阅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核心是综合开发水资源。[]-高二地理
2010年10月26日9点,在三峡大坝蓄水175m见证仪式上,长江三峡集团董事长曹广晶宣布了三峡库区的水位成功蓄到了175m,这意味着我国治水伟业被推上新的台阶。读图回答题。小题-高二地理
图中甲河为长江,乙河为莱茵河,读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甲、乙两河特征比较表河流长度(千米)径流量(亿立方米)干支流通航里程(万千米)河口航道水深(米)-高二地理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读“珠江流域概况图”,回答问题.小题1:红水河水电梯级-高二地理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1)甲图中的M河是,乙图中的N河是。(2分)(2)M流域属于哪种气候类型?其气候特点如何?(4分)(3)M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核心是梯级开发,原因-高二地理
读东北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写出山脉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2)、写出河流的名称:D__________
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以及良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东北地区将建成全国性的()①商品粮基地②商品棉基地③林业基地④畜牧业基地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高二地理
从河源到河口的河床最低点之间的纵截面称为河流纵剖面。回答题。小题1:关于长江宜昌以西、以东河段纵剖面差异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宜昌以西河段流经三级地势阶梯,所以-高三地理
(18分)2013年3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坦桑尼亚。坦桑尼亚位于非洲东部,首都达累斯萨拉姆是最大的港口,也是中国援建的坦赞铁路的起点站。坦赞铁路不但对加速开发坦桑尼-高二地理
2012年9月28日,福建闽江水系跨区域调水工程开工。项目完工后,以永泰龙湘水库作为引水工程的龙头水库、以莒口水闸作为调蓄水闸,可有效提升福州城区、平潭、长乐、福清等地-高二地理
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运用图中信息,指出梧州—广州河段河流开发的重点方向,并具体分析其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域的自然背景影响着河流的[]A.利用方式B.矿产的开发程度C.运输量D.交通运输方式-高二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材料一:黄河流域及主要水文站分布示意图材料二:黄河干流沿途年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1)分析黄河流域综合开发的自然背景应从________、________、-高三地理
以下为修建大坝所带来的消极影响A.促使了灌溉土地的盐渍化B.影响流域的生态环境,导致多个物种灭绝C.气候异常,使洪涝灾害增加D.淹没上游土地,诱发地质灾害-高三地理
下图示意我国汉江流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比较甲、乙两地河流地貌类型,并分析原因。(8分)(2)说出该区域城镇分布特点及其原因。(8分)-高三地理
欧洲西部有许多由河流和运河构成的内河航运网。据此完成题。欧洲西部河流发展航运的条件优越,从自然因素考虑是因为欧洲西部()①经济发达②地形平坦③水能丰富④降水丰富A.①②B.②-高二地理
流域的开发都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据此完成问题。小题1:田纳西河流域实施梯级开发的有利影响是()①有利于整个流域进行-高二地理
该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下列对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错误的是A.河流年径流量较大B.河流的汛期较长,主要集中于夏季C.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高二地理
2011年10月28日9时30分,我国首次航空生物燃料用于客机试飞取得成功。本次试飞所需航空生物燃料的原料来自麻风树结出的果实。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云南、四川、江西、贵-高三地理
图为“尼罗河干支流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小题1:与青尼罗河流域相比,白尼罗河流域开发水能的优势是A.落差大、峡谷多,水能丰富B.结冰期短,发电季节时间长C.落差小-高三地理
读“长江流域图”,完成1~2题。1、该流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正确的一组是①水土流失严重②大气污染③固体废弃物污染④水体污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该流域开发的优势是-高二地理
读黄河流域图及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一:资料记载,数百年前,图示A地区为一片茂密的森林草原,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往日的优美环境已面目全非。材料二:会断流-高二地理
下图是黄河流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划分黄河流域的依据是_________A.单一指标B.气候、地形等自然指标C.行政区划D.自然与人文的综合指标(2)山西省建设特大型火电厂的优-高三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完成有关问题。(8分)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频繁地出现断流,且日趋严重。1998年国家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管理。自1998年国家授权黄河水-高一地理
下图所示国家农业约占该国GDP的23%(2005年),农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63.3%。近年来,第二、三产业比重快速上升,2005年分别约占GDP的35%和42%,水电出口及相关建筑业是该国-高二地理
2008年,我国新疆玛纳斯河玛纳斯河上修建了肯斯瓦特水利枢纽,肯斯瓦特水利枢纽的建设对当地的影响有()①满足当地对电力的新需求②有效控制和调蓄山区洪水,降低洪灾的发生频率-高二地理
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A.丰富的矿产资源B.旅游业的带动作用C.便利的航运条件D.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地-高二地理
下列关于阿斯旺大坝产生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河口外海域沙丁鱼增加B.尼罗河三角洲盐渍化严重C.防止了水灾和旱灾D.改善了尼罗河的通航条件-高二地理
阅读分析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1分)材料一甲河是我国东南沿海的河流,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土地、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流域内的东南部以三角洲平原、台地、丘陵为-高二地理
欧洲西部河流发展航运的条件优越,从自然因素考虑是欧洲西部()①经济发达②地形平坦③水能丰富④降水丰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高二地理
读下图“世界四条著名河流入海口示意图”,并判断下列各题。小题1:四条河流流域中,盛产棉花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④小题2:四条河流中,由于修建水库大坝,使海岸线不断向后退-高三地理
下列对田纳西河流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田纳西河上游地区为山地丘陵,中游地区为冲积平原,下游地区为丘陵②田纳西河流域能源主要是利用煤炭进行火力发电③田纳西河流域的水-高二地理
山地是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保护的重点是[]A、矿产资源的保护B、合理分配水量和水质保护C、水资源的节约利用D、保护好植被生态-高二地理
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和整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根治了洪灾B.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C.人均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二地理
下列关于田纳西河及其流域开发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东B.山地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环境水量和水质C.河流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D.河谷平原是该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高二地理
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1)长江流域上中下游都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哪些?(2分)(2)为实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上中下游各主要面临什么问题及应该做好哪些工-高二地理
读“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共10分)(1)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优先发展水电,原因是水电具有、等优点。(2分)(2)简述田纳西河成为水电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3分)(3)-高二地理
读下列材料,回答1~2题。材料一:玛纳斯河发源于天山山脉中段的依连哈比尔尕山乌代肯尼河43号冰川。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的坝址以上流域面积4637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2.-高三地理
近些年,长江流域洪灾频发。请结合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1)简要分析两图所示问题与长江流域洪灾频发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域的开发对区域发展有重要意义,美国对田纳西河的开发与治理就是一个较成功的范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由于长期缺乏治理,森-高二地理
山地是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保护的重点是()A.矿产资源保护B.水量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C.水资源的节约利用D.植被生态的保护-高二地理
读亚马孙开发计划示意图2一15,回答(1)、(2)题。图2一15(l)图示地区城镇稀少的原因是什么?(2)简述亚马孙横贯公路的修建对亚马孙雨林产生的影响。-地理
表1是我国主要流域河川径流年际与年内分配情况表。据表回答问题。表1流域长江黄河海河塔里木河极值比2~53~65~71~2丰水期4个月占全年百分比50~6060~7080~9070~80注:极值比表示-
读某河流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⑴右图中河流A为____(国家)的_____河,B为____河,C为____山脉、B河为A河的___(一级/二级)支流。⑵为了加强C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和治理,该国-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核心是A.产业结构调整B.退耕还林还草C.招商引资D.水资源的综合开发-高二地理
如图示意某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年变化。读图完成问题。小题1:图中信息表明该河流A.1950~1969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同步B.1985年之后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反C.19-高二地理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防洪功能的实现,主要依靠()A.在库区周围山地加大植被保护的力度B.控制长江上游的来水量、减轻洪水对中下游河段的压力C.杜绝长江上游山地的水土流失量,使浊-高二地理
阅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完成问题。小题1: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在“统一管理,综合开发”的过程中,将下列哪个因素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A.河流的梯级开发-高二地理
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及对应的植被是()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带B.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高二地理
田纳西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核心是()A.河流的利用与治理B.梯级开发C.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D.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高二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甘肃省河西走廊1949年至2004年,人口增加约1.63倍,1990年至2006年,绿洲面积增加约1.35倍。河西走廊的石羊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高二地理
题目详情
材料一:湿地是指沼泽、湖泊、河流、河口以及海岸带的滩涂等。表是四个年份河西走廊湿地面积(km2)统计的数据。
(包括水库)
材料二:图为“石羊河流域示意图”。
(1)据表2分析河西走廊湿地变化的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导致河西走廊湿地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据图分析除湿地变化外,石羊河流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还有_________、________等,促进此地生态良性发展的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答案
试题分析:
3.干旱地区由于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而导致土壤荒漠化加重,盐碱化,和植被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其措施可从改善农业生产结构、保护植被、合理用水等方面分析
第(2)题,由于河水被过度利用,河流断流,湖泊干涸,自然植被数量减少;下游地区转而大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矿化度上升,盐碱化加重。,从图中可以看出石羊河流域的最主要用水方式为农田灌溉,要解决该流域的水资源问题就要减少农田灌溉的用水量,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
第(1)题,据表2“四个年份河西走廊湿地面积(km2)统计的数据”分析可知:河西走廊天然湿地(湖泊、河流、沼泽)不断萎缩;人工湿地总体扩大;湿地总面积不断缩小。
第(2)题,根据材料“甘肃省河西走廊1949年至2004年,人口增加约1.63倍,1990年至2006年,绿洲面积增加约1.35倍。河西走廊的石羊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推断,导致河西走廊湿地不断缩小,其人为原因主要有人口增加,灌溉农业过度发展;植被破坏;水资源不合理利用;修建水库等。
第(3)题,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严重,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还有沙漠扩张导致的土地沙漠化,大水漫灌导致的土壤盐碱化等,促进此地生态良性发展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退耕还林还草;建设防护林;合理放牧;因地制宜开发风能、太阳能,解决农牧民生活燃料;合理利用水资源。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石羊河流域湿地减少的原因、湿地减少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