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9分)美丽的地球是人类共同家园,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地球更加美丽,却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846年,英国煤炭产量已经达到4400万吨,-九年级历史
(9分)美丽的地球是人类共同家园,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地球更加美丽,却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846年,英国煤炭产量已经达到4400万吨,-九年级历史
题目简介
(9分)美丽的地球是人类共同家园,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地球更加美丽,却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846年,英国煤炭产量已经达到4400万吨,-九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9分)美丽的地球是人类共同家园,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地球更加美丽,却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846年,英国煤炭产量已经达到4400万吨,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产煤国。从此,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
材料三 原子能的开发和利用对建设美丽星球是一把双刃剑。
材料四 全球化可以提高全球的平均收入水平,促使人们对环境质量更加关注,敦促政府通过干预解决环境问题,使得全球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世界近代史上,谁率领的船队第一次用行动证明了地圆学说?人类能够从太空中拍摄这美丽地球的全景照片主要得益于哪一次科技革命?(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英国工厂中机器所使用的动力是什么?煤的无节制开采和大量使用的给生态环境造成什么危害?(2分)
(3)哪一科学理论的创立为原子能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观察材料三中的图三和四,以其中一幅图为例说明“原子能的开发和利用对建设美丽地球是一把双刃剑”这一观点。(3分)
(4)材料四中,提出推动治理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方法是什么?(1分)
(5)综合上述材料主题,请你谈谈如何从自身做起,为地球的“美丽”和健康做贡献。(1分)
题型:改错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麦哲伦;(1分)第三次科技革命;(1分)
(2)①瓦特蒸汽机;(1分)资源的滥采滥伐和环境污染等(1分)
(3)相对论;(1分)正反两面的说明各1分,如:
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加快了日本法西斯的投降进程(1分),但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以及核污染(1分);
(或)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造成核污染(1分),但该核电站曾经提供了大量电力(1分)。
(4)因素:全球化;(1分)
(5)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形成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提倡低碳生活;使用环保产品,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等。(做环保小卫士,拒绝使用劣质塑料制品,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具等)(1分)
试题分析:
第(1)问, 1519-1522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人类能够从太空中拍摄地球的全景照片,得益于载人航天技术,载人航天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第(2)问,材料二反映的是工业革命完成之后的情景。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了工业生产中的动力问题,广泛应用于工厂和交通运输业。工业革命改变了能源结构,煤成为重要的能源,煤的无节制开采和大量使用,也造成了资源的滥采滥伐和环境污染等。
第(3)问,20世纪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为原子能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图3是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加快了日本法西斯的投降进程,但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以及核污染;图4是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造成核污染,但该核电站也曾经提供了大量电力。
第(4)问,“全球化可以提高全球的平均收入水平,促使人们对环境质量更加关注,敦促政府通过干预解决环境问题,使得全球环境质量得到改善”,说明推动治理全球环境问题的是全球化。全球化一方面发展了全球的经济,为环境问题解决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全球化使合国经济联系加强,一国的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使得人们不得不共同应对。
第(5)问,上述材料表明了科技的双重作用,既促进经济发展,又破坏了环境。回答本小题,要注意从“自身”的角度,以一个中学生的视角来回答,答案要具体细化。如提倡低碳生活,使用环保产品,进行垃圾分类处理,拒绝使用劣质塑料制品,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具等。
上一篇 :
九年级一班的同学正在排练历史
下一篇 :
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打破了世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下图人物所拿地图中的这块大陆的发现与哪一位航海家有关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九年级历史
下面是某同学根据14~19世纪上半期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做的有关西方近代化历程示意图。图片①②③④分别代指的历史事件是()A.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九年级历史
在开辟新航路过程中,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最先到达美洲,却误认为到达印度的航海家是A.麦哲伦B.哥伦布C.达.伽马D.迪亚士-九年级历史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举办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的纪念活动,以纪念A.哥伦布到达美洲B.马可·波罗到达亚洲C.迪亚士到达非洲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九年级历史
下列连线题不正确的是()A.美国南北战争B.俄国1861年改革C.日本明治维新D.美国独立战争-九年级历史
“……从西班牙向西航行,横渡大西洋,可以到达印度……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包括被印第安人称为海地的……在内。”留下这段遗言的航海家应该是A.哥伦布B.达伽马C-九年级历史
发现美洲大陆的航海家是?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郑和-九年级历史
麦哲伦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八年级历史
被恩格斯誉为“旧时代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第一位诗人”的但丁-九年级历史
在欧洲某一时期,“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了解海外奇闻让人们乐此不疲;各种游记成畅销书,连刚刚出现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也运用当时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游记体-九年级历史
(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进入14世纪,西欧开始出现新时代的曙光。新兴资产阶级为发财致富,尽情享受人世的生活,必须冲破教会设置的各种清规戒律。于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九年级历史
下列事件中,对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①文艺复兴②启蒙运动③新航路的开辟④三角贸易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九年级历史
委内瑞拉前总统查韦斯曾公开呼吁拉丁美洲人不要庆祝“哥伦布日”,称哥伦布1492年的地理大发现带给拉美土著印第安人的是长达150年的“种族屠杀”。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哥-九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的非常激烈。——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九年级历史
14-16世纪的欧洲社会发生巨变,被称为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其发生巨变的根本原因是()A.文艺复兴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C.新航路的开辟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九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人物和作品?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是哪一场运动开始的标志?(4分)(2)材料三中的发明属于-九年级历史
1992年西班牙塞维利亚世博会的主题是“发现的时代”,这是为纪念500年前的一位航海家,这位航海家是发现了美洲的麦哲伦。()-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兴办实业的同时,张謇按照其“父教育.母实业”的思想。在南通兴办了一系列文化教育事业。材料二:中国今日若不知注重科学,中国工业有何希望!——范旭东请-八年级历史
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启蒙运动宣扬“天赋人权”“自由、平等”,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九年级历史
被誉为“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的湖南湘潭人是()A.齐白石B.沈从文C.田汉D.周立波-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4分)材料一:如图材料二: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的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力。——《独立宣言》材料三:人们生-九年级历史
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的历史事件是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启蒙运动C.宪章运动D.文艺复兴-九年级历史
15世纪学者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九年级历史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谁的作品:A.荷马B.但丁C.莎士比亚D.托尔斯泰-九年级历史
下列两幅示意图反映了欧洲人对世界认识的巨大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的开辟B.文艺复兴的兴起C.启蒙运动的开展D.工业革命的发生-九年级历史
《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代画家达·芬奇所绘的肖像画。法国政府把它保存在巴黎的卢浮宫供公众欣赏。关于这幅作品的表述正确的是()A.体现了启蒙思想B.揭露宗教的黑暗C.反对信仰-九年级历史
北京2008奥运会有一个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促使世界开始由相对分散走向整体的是A.丝绸之路B.郑和下西洋C.新航路的开辟D.工业革命-九年级历史
李红同学设计了四个历史论文题目,其中正确的是A延安会师,三军过后尽开颜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二次合作初步形成C罗伯斯庇尔与巴黎公社D俄国十月革命胜利,马克思主义诞生-九年级历史
达·芬奇的名画中虽取材于宗教.但却是表现现实生活中人的真实情感的是()A.《蒙娜丽莎》B.《最后的晚餐》C.《神曲》D.《西斯廷圣母》-九年级历史
下表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某一时期的发展情况。从全球眼光来看,对表中企业数量变化影响最大的一项是[]A.抵制洋货运动B.俄国十月革命C.“实业救国”思潮D.第一次世界大战-九年级历史
下列表述不能体现文艺复兴思想的是A.追求个性解放、思想自由B.反对特权和等级制度C.主张以人为中心D.主张信奉宗教,宣扬神学-九年级历史
它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却使非洲丧失近亿的精壮劳力。它是A.亚历山大东征B.罗马帝国的扩张C.罪恶的“三角贸易”D.新航路开辟-九年级历史
从“意大利”、“航海家”、“发现新大陆”、“西印度群岛”这几个词,你能联想到的历史人物是A.哥伦布B.达·伽马C.迪亚士D.麦哲伦-九年级历史
10.某同学围绕下图所示历史事件整理了一组复习笔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①最早探索新航路的航海家是哥伦布②航行路线基本重合的航海家是迪亚士和达伽马③麦哲伦的航行路线是太平-九年级历史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声,照亮社会前进的步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宇宙的精华!万物的-九年级历史
“直到1500年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这段材料是说明A.文艺复兴的背景B.新航路开辟的影响C.启蒙运动的意-九年级历史
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肩负的历史使命。请回答:(1)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l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指出“皇帝倒了”的含义-八年级历史
在法兰西思想与精神的圣地先贤祠,正门上铭刻着这样一句话:“献给伟人,祖国感谢他们。”这里安葬了72位法国历史人物,其中只有11名政治家,其余大多是思想家、作家、艺术家和-九年级历史
14至16世纪,欧洲处于“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其中“人被发现”是指()A.文艺复兴B.新文化运动C.法国大革命D.工业革命-九年级历史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以重工业为主B.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C.比较落后D.深受外国经济势力的影响-八年级历史
新航路开辟后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它是人类挑战自然的壮举之一。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请说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航线的探险者(船队)。(2分)A:______-九年级历史
他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是A.但丁B.莎士比亚C.达·芬奇D.哥白尼-九年级历史
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是在[]A.辛亥革命后B.第一次世界大战前C.第一次世界大战中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八年级历史
“直到l500年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世界上最早率船队通过这座“桥梁”到达美洲的是A.迪亚士B.达·伽马C.-九年级历史
新航路开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的影响是()①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②西方国家开始在各大洲进行殖民掠夺③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④给广大东方地区带来深重灾难,造成其落后A.①-九年级历史
1992年,一支船队为纪念某航海家开辟新航路五百周年,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西印度群岛。这条航线当年是由哪一位航海家开辟的?()。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九年级历史
文艺复兴时期,许多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创作了大量的经典作品,下列组合正确的是A.但丁――《圣经》B.培根――《哈姆雷特》C.莎士比亚――《神曲》D.达·芬奇――《蒙娜丽莎》-九年级历史
下列因果关系中,正确的组合是①麦哲伦环球航行----发现新大陆,命名印第安人②瓦特改良蒸汽机----电气时代③两次工业革命----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④石油成为新能源----内燃机创制-九年级历史
导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整体水平落后的根本原因是[]A.企业资本缺乏B.政府限制民间办厂C.生产力水平低下D.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八年级历史
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到16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被发现”对世界历史的共同影响是A.倡导人文主义B.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C.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D.发-九年级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9分)美丽的地球是人类共同家园,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地球更加美丽,却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846年,英国煤炭产量已经达到4400万吨,-九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
材料二 1846年,英国煤炭产量已经达到4400万吨,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产煤国。从此,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
材料三 原子能的开发和利用对建设美丽星球是一把双刃剑。
材料四 全球化可以提高全球的平均收入水平,促使人们对环境质量更加关注,敦促政府通过干预解决环境问题,使得全球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世界近代史上,谁率领的船队第一次用行动证明了地圆学说?人类能够从太空中拍摄这美丽地球的全景照片主要得益于哪一次科技革命?(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英国工厂中机器所使用的动力是什么?煤的无节制开采和大量使用的给生态环境造成什么危害?(2分)
(3)哪一科学理论的创立为原子能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观察材料三中的图三和四,以其中一幅图为例说明“原子能的开发和利用对建设美丽地球是一把双刃剑”这一观点。(3分)
(4)材料四中,提出推动治理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方法是什么?(1分)
(5)综合上述材料主题,请你谈谈如何从自身做起,为地球的“美丽”和健康做贡献。(1分)
答案
(1)麦哲伦;(1分)第三次科技革命;(1分)
(2)①瓦特蒸汽机;(1分)资源的滥采滥伐和环境污染等(1分)
(3)相对论;(1分)正反两面的说明各1分,如:
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加快了日本法西斯的投降进程(1分),但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以及核污染(1分);
(或)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造成核污染(1分),但该核电站曾经提供了大量电力(1分)。
(4)因素:全球化;(1分)
(5)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形成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提倡低碳生活;使用环保产品,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等。(做环保小卫士,拒绝使用劣质塑料制品,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具等)(1分)
试题分析:
第(1)问, 1519-1522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人类能够从太空中拍摄地球的全景照片,得益于载人航天技术,载人航天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第(2)问,材料二反映的是工业革命完成之后的情景。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了工业生产中的动力问题,广泛应用于工厂和交通运输业。工业革命改变了能源结构,煤成为重要的能源,煤的无节制开采和大量使用,也造成了资源的滥采滥伐和环境污染等。
第(3)问,20世纪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为原子能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图3是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加快了日本法西斯的投降进程,但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以及核污染;图4是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造成核污染,但该核电站也曾经提供了大量电力。
第(4)问,“全球化可以提高全球的平均收入水平,促使人们对环境质量更加关注,敦促政府通过干预解决环境问题,使得全球环境质量得到改善”,说明推动治理全球环境问题的是全球化。全球化一方面发展了全球的经济,为环境问题解决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全球化使合国经济联系加强,一国的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使得人们不得不共同应对。
第(5)问,上述材料表明了科技的双重作用,既促进经济发展,又破坏了环境。回答本小题,要注意从“自身”的角度,以一个中学生的视角来回答,答案要具体细化。如提倡低碳生活,使用环保产品,进行垃圾分类处理,拒绝使用劣质塑料制品,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