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观察下列同新中国外交政策相关的图片,这些图片表明图1毛泽东会见斯大林图2毛泽东会见尼克松图3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A.中国政府始终贯彻同美苏和平共处的政策B.冷战时期美-高三历史
观察下列同新中国外交政策相关的图片,这些图片表明图1毛泽东会见斯大林图2毛泽东会见尼克松图3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A.中国政府始终贯彻同美苏和平共处的政策B.冷战时期美-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观察下列同新中国外交政策相关的图片,这些图片表明图1毛泽东会见斯大林图2毛泽东会见尼克松图3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A.中国政府始终贯彻同美苏和平共处的政策B.冷战时期美-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观察下列同新中国外交政策相关的图片,这些图片表明
图1毛泽东会见斯大林
图2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图3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
[ ]
A.中国政府始终贯彻同美苏和平共处的政策
B.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在战略上都需要中国
C.外交政策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
D.中国政府对外始终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0110 模拟题
答案
C
上一篇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
下一篇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在国际外交舞台上,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以超凡的气度、过人的智慧,维护了国家主权,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具体体现在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高三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上取得一系列重要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美建交后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中国与许多欧洲国家建交C.改革开放后中日两国-高二历史
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高三历史
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你们一边倒。’正是这样。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高三历史
一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1949、1972、1992年分别形成了三次建交高潮。下列史实与三次高潮成因相对应的是[]A.中苏建交、尼克松访华、两极格局的崩溃B.一边倒、“求同存异”、-高三历史
某班同学从图书馆搜集到以下资料:周恩来指出:“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高一历史
2010年为庆祝中国与印度建交60周年,中国在印度举办“中国节”,印度在中国举办“印度节”。下列事件与中印关系直接相关的是[]A.《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B.和平共处五-高三历史
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在战略上是联合,但战术上不能没有批评。”这主要是因为[]A.中苏两国制度性质相同B.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C.中-高三历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外交活动的首要目标是[]A.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B.提高国际地位C.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D.制定外交原则-高一历史
1955年4月,毛泽东主席曾撰文提出:“应把五项原则扩展到所有国家的关系中去。”他还说:“中国愿意同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和平共处。”下列相关认识中,正确的是[]A.此后,美国很-高三历史
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A.“一边倒”政策B.不结盟政策C.和平共-高三历史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三次建交高潮。与这三次高潮成因相对应的选项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A.中苏建交、尼克松访华、两极格局的崩溃B.日内瓦会议、万隆-高三历史
“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我国外交政策有①与苏联等社会-高三历史
我国最早提出的、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外交政策或原则是[]A.“一边倒”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不结盟政策D.无敌国外交-高三历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是①“不结盟”②“另起炉灶”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④“一边倒”[]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高三历史
2001年10月,中国在上海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到2006年年底,有1487名来自中国的维和军事人员在联合国9个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三历史
“和谐世界”新理念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新概括,是指导我国对外工作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方针。下列新中国的外交活动和这一理念不-高三历史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两方针的主要着眼点是[]A.与各国建立新型的平等外交关系B.废除旧政府屈辱的外交关系C.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反动势力D.团结世界和平民主力量-高一历史
1949年2月初,毛泽东在同苏联领导人米高扬谈话时说:“我们这个国家,如果形象地把它比作一个家庭来讲,它的屋内太脏了……解放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等屋内打扫清洁-高一历史
1950年,中国同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占到当年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67.3%,此后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1951——1956年的六年间分别是49%、28.4%、35.4%、25.8%、25.7%、34.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0年初,中苏双方在友好平等的基础上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高一历史
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①亚非会议②日内瓦会议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④与苏联建交[]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④③②①D.④②③①-高一历史
1954年的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规定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两国之间关系,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①有利于和平协商和解决彼此间存在的问题,维护地区和平②有利于发展睦邻友好的-高三历史
新中国建立后,在外交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维护了中国的独立与主权B.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中国与许多欧洲国家建交C.改革开放后中-高三历史
1950年12月11日《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是:REDCHINASMAO。周刊封面的基调为红色,在人物的周围还画有许多红色的蝗虫。如此设计的原因不包括[]A.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B.中美意识-高三历
2010年,为庆祝中国与印度建交60周年,中国在印度举办“中国节”,印度在中国举办“印度节”。下列事件与中印关系直接相关的是[]A.《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B.和平共处-高三历史
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高一历史
1949年,前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柏曾以“总领事”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信件被原封不动地退回。这表明[]A.美国承认新中国为合法政府B.新中国要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高一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共领导人曾谈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美国政府对于中国人民的敌视有加无已。”“如果没有苏联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的帮助,在解放后的中国建立-高三历史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主要是由于它[]A.消除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分歧B.根本上消除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C.得到-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两国总理联合声明》材料二如果这-高三历史
20世纪60年代,造成我国外交环境恶化,对我国构成严重威胁的国家是①美国②苏联③日本④越南[]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高三历史
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历史的新纪元。1949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中苏关系是密切的兄弟关系”“只要一有机会就要公开发表文告说明这一点”。下列外交政策体现了-高三历史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成为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A.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且有利于世界和平B.是新中国首次阐述自己的外交政策C.成为解决当代国际关系-高二历史
《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主要体-高二历史
为新中国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的外交方针是[]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团结各国人民-高一历史
毛泽东曾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们是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但是从来敌视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只要它们一天不改变敌视的态度、我们就一天不给帝国主义-高一历史
第一个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被中国称为“同志和堂兄”的国家是[]A.印度B.英国C.苏联D.瑞典-高一历史
《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这表明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方-高三历史
下图是某一时期的宣传画,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当时的外交环境。请判断这一宣传画最有可能属于的时代是[]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高二历史
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的外交政策由建国初期的“一边倒”方针转变为与更多国家建立友好关系的“一大片”方针,这一转变对当时中国外交格局产生的影响是[]A.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高三历史
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是[]A.第一次建交高潮的到来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D.“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高二历史
观察《194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这一示意图不能说明[]A.建国初期,我国外交成就辉煌B.社会主义国家是新中国外交的主体C.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影响新中国的外交D-高三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到38%-高二历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其主要特点是[]A.坚定地站在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一边B.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C.断绝与美英等西方国家的一切关系D.着重发展-高一历史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俄关系与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相比,其不同在于[]A.缔结同盟关系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结伴而不结盟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高一历史
20世纪50年代初和80年代,中国曾分别掀起大规模学习俄语、英语的热潮。其共同原因是①中国与该语言建交的推动②改革开放的需要③政府政策的作用④世界格局的影响[]A.①②③B.①③④C.①-高一历史
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于1956年元旦在中国外交部新年记者招待会上发言,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你的发言要点应选择①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参加1954年的日内瓦国-高一历史
以下关于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外交政策与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苏联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唯一国家B.“另起炉灶”的方针,改变了旧中国建立的屈辱外交关系C.日-高三历史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高二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观察下列同新中国外交政策相关的图片,这些图片表明图1毛泽东会见斯大林图2毛泽东会见尼克松图3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A.中国政府始终贯彻同美苏和平共处的政策B.冷战时期美-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图1毛泽东会见斯大林
图2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图3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
B.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在战略上都需要中国
C.外交政策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
D.中国政府对外始终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