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37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图示国家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也在世界农业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该国甜菜、葡萄酒、牛奶、肉类、小麦、玉米产量-高三地理
(37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图示国家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也在世界农业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该国甜菜、葡萄酒、牛奶、肉类、小麦、玉米产量-高三地理
题目简介
(37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图示国家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也在世界农业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该国甜菜、葡萄酒、牛奶、肉类、小麦、玉米产量-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37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图示国家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也在世界农业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该国甜菜、葡萄酒、牛奶、肉类、小麦、玉米产量居世界前列。
材料二 水库大坝坝高大于70m的为高坝,坝高30~70m的为中坝,坝高小于30m的为低坝。该国在罗纳河上建有19级水坝,l8座为低坝。
材料三 某区域等高线图
材料四 甲城市1961—1990年气候统计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
3.5
4.5
6.8
9.7
13.3
16.4
18.4
18.2
15.7
11.8
6.9
4.3
降水量
(mm)
54.3
46.1
63.5
46.5
63.3
57.8
53.6
51.6
53.8
55.5
55.8
55.8
日照
(h/d)
1.8
3.1
4.2
5.8
6.5
7.3
7.7
7.1
5.7
4.1
2.5
1.6
(1) 图示区域是欧洲重要的“粮仓”,分析该区域自然条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7分)
(2) 分析该国在罗纳河修建低坝的原因。(8分)
(3)乙港口是一个深水海港,是该国重要的外贸港口,试分析其发展的条件。(12分)
(4)20世纪60年代,该国的人口、产业高度集中于塞纳河沿岸的甲城市,甲城市与周边地区发展差异大。对此,该国实施了以均衡化发展为目标的政策,分析其可能采取的措施。(10分)
题型:综合读图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 优势:气候温和;降水丰沛,相对均匀;河流众多,水源充足;平原面积广阔;土壤肥沃(5分) 劣势:夏季气温偏低,光照不足(偏少)(2分)
(2)淹没面积少,移民人数少;工程小,投资少,建设快;对生态和景观的影响小;船只过闸时间短,用水少;溃坝威胁性小。(写满4点得8分)
(3)①西部沿海,地理位置重要;②水域条件,港阔水深,避风不冻;③陆域条件,地形平坦开阔便于建港;④水陆交通便利;⑤经济腹地广阔;⑥工农业发达,货物的运输量大。(每点2分)
(4)①实施产业转移;②建设卫星城市;③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④扶持周边地区发展;⑤引导人口外迁。(每点2分)
试题分析:
(1)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有:地形、气候(光、热、降水、昼夜温差等)、土壤、水源等,从区域等高线图和相关气候资料可以看出,该区域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因此地形以平原为主,河流众多,气温最冷月均温大于0℃(3.5℃),最热月均温小于20℃,降水较多且各月较均匀,日照时数少,因此可判断该区域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不足,光照不足。注意回答时要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进行。
(2) 大型工程的建设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如本题中大坝的修建,除考虑修建大坝的工程量及投入产出等经济因素外,还要特别注意尽量少移民,少淹没耕地和居民点及大坝的安全等社会、生态因素。
(3)本题主要考查港口建设区位条件,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有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等,其中自然条件包括a、水域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b、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等,社会经济条件主要包括a、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大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腹地经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综合港、专业港等>)b、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c、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等。
(4)本题主要考查了解决城市化问题的对策、措施,结合教材中珠三角案例,即可回答。
上一篇 :
图A和图B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
下一篇 :
读美国农业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高三地理
2010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结合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描述海南岛的地理位-高三地理
关于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两熟作物的需求B.无霜期从南部的80天到最北部的180天左右C.东北大部分地区农作物生长容易-高二地理
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地,东北地区将建成全国性的①商品粮基地②商品棉基地③林业基地④畜牧业基地A.①③④B.②④C.①②D.③④-高二地理
我国东北与长三角地区粮食生产状况差异明显。黑龙江吉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全国人均耕地面积(hm2/人)0.310.210.100.020.070.050.10单位面积谷物产量(kg/hm2)4916587
(24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上图中甲国位于亚洲的中西部,农牧业是该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农牧民约占全国人口的80%。材料二瓦汗走廊是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高三地理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8分)图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7月平均气温24.6℃。该地森林保护良好-高二地理
(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甲图所示地区是著名的棉花产区,但大面积种植棉花引发了生态环境问题。近年,该地区大量种植一种根深叶茂的草,农业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生-高三地理
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根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吐鲁番盆地在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方面,有许多在全国乃至全世-高二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花生生产国和出口国。2010年花生总产量约为152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但是在价格上,中国花生出口价格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三地理
下图为某国某农场一年中工作历,请根据图中资料,回答1~2题。1.该农场位于[]A.荷兰西欧平原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C.泰国湄公河平原D.加拿大中部平原2.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该地-高三地理
下图是我国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在考察某地后所绘制的土地利用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1)图中所示该地甘蔗的种植面积约_______平方米。研究小組同学经考察确认甲-高三地理
季节冻土日数是指土层中的水被冻结的天数。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中国东北甲地区种植水稻原本以地表水灌溉为主,后来打井抽取地下水灌溉,发展“井灌种稻”。目前,-高三地理
2010年10月26日,中国社科院发布首部《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绿色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读我国东北某农业区小麦秸-高二地理
读下图,完成题。小题1: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A.耕地、林地、草地B.耕地、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耕地D.草地、耕地、林地小题2:图示区域中,粮食商品率高于-高二地理
(20分)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三国是非洲也是世界主要咖啡出口国,该地区生产的咖啡品质优良,是传统的出口产品,同时也是重要的外汇来源。读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高三地理
下图所示为我国某区域及周边地区,图中所示地区近几年来采取“公司+科技+农户’运作模式,以棉花产业化为发展方向,棉花生产发展迅速,已经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高二地理
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理论上粮食最高产量P=0.075QTWS,其中Q:太阳辐射收入[105焦耳/(厘米2·年),T:温度有效系数=无霜期/365,W:水分有效系数=降水量/蒸-
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占全国16.8%,水资源占全国4.01%,读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小题1:有关东北三省农业灌溉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高二地理
下图为我国小麦生产量及贸易量曲线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地区属于我国小麦主产区的是[]A、三江平原B、成都平原C、洞庭湖平原D、珠江三角洲2、近几年,我国小麦生产和消费-高二地理
(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下图所示国家西部是集约式绿洲农业区,是该国重要的农业区,中部是山岳地带,属传统农业区,东部为林地农业区。(1)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高三地理
读下图,回答1~2题。1、有关图中各地发展特色农业的描述,错误的是[]A、A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是水源、光照充足B、B地区农业发展绿洲农业,但灌溉不当易产生土壤盐碱化C、C地区-高三地理
东北地区山川秀美,物产丰富,又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政府历来重视保卫开发和建设这块宝地。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材料二东北曾被誉为“共和国经-高二地理
“世界枸杞看中国,中国枸杞看宁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下图“宁夏回族自治区图”。(1)宁夏北部海拔小于1500米的地区为枸杞种植适宜区。分析该地区利于种植-高三地理
读某山区人地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代表不同含义的字母分别填入图中的空白圆圈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A.社会经济效益提高B.制约社会经济发展C.水土流失加重D.水土-高一地理
下图为我国某乡村聚落地理环境示意图。据此回答小题。小题1:该区域适合发展哪种农业A.节水农业B.灌溉农业C.立体农业D.河谷农业小题2:该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叙述错误的是A.聚落-高二地理
一年内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超过一熟(莅)作物的种植制度,称为复种。近年来,我国某些水稻产区的复种制度发生了变化。读表完成下列各题。表1999~2006年我国部分省区复种制-高二地理
阅读下述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1东北黑土地以其耕作层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最适宜耕作而闻名于世。但是经过近百年的过度开发,作为耕作层的黑土层已流失三-高二地理
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回答1—2题。1、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C.大规模-高三地理
下图表示农产品市场开拓的一般模式,读图完成1—2题。1.处于阶段Ⅲ农业的显著特征是[]A.大农业生产B.生产专业化C.集中于温带草原区D.分布于地广人稀地区2.有助于促进我国农产品-高三地理
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图示区域土地利用-高三地理
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完成下题。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和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高三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各题。(10分)材料一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材料二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高二地理
读北京某区葡萄酒庄分布及某酒庄生产示意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该区酒庄分布区被法国专家誉为最适宜葡萄酒生产的地区。多数酒庄分布在沙土地带,采用人工除草-高三地理
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1—2题。1—耕地;2—居民地;3—湖泊-高三地理
下列四个区域与其农业发展方向匹配合理的是()A.东北平原——开垦沼泽地B.东南丘陵——发展茶园果园C.华北平原——发展水稻种植D.横断山区——发展垂直农业-高一地理
(12分)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区域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其基本步骤如下图所示,根据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阶段Ⅱ成果(1)我国某区域地貌格局呈半环状,外侧是河流-高二地理
东北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原因主要是热量充足。-高二地理
(15分)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我国种桑养蚕抽丝的历史悠久,是世界上丝绸生产量与出口量最大的国家。桑蚕饲育适温为20~30℃,养蚕周期一般需要40~60天。2006年,我国实施-高三地理
(24分)根据材料和我国西北某区域略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图示区域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发展优势农业——棉花种植,成为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在棉花生长早期,为-高三地理
读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回答题。小题1:为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后东北西部草原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A.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高二地理
珠江三角洲池塘养鱼业历史悠久,早在15世纪中叶就已初步形成了循环经济的形态,在此后数百年的社会进化中逐渐成熟,延续至当代。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发展基塘生产的有-地理
下表为“我国某五个省级行政区某年农业产值统计表”。读表完成小题。地区绝对数/亿元总产值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①15717327872113②28314896554③3816194871874719④369
(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下图中甲岛是太平洋中部的一个火山岛,经济以农业为主,甘蔗制糖业是该岛最主要的支柱工业。甘蔗为喜温、喜光作物,年积温需5500℃~8500℃,年-高三地理
关于美国实行农业地区专业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光合作用强,棉花带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B.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乳畜带分布在温带海洋-高二地理
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A、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强,制约了农业的综合发展B、夏季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生长期长,利于养分积累是东北大米质量优的重-高二地理
阅读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韩国交通简图(图a)(图b为图a中小方框所示区域的放大图)材料二泡菜是韩国的特色菜,其主要佐料之一是大蒜。大蒜喜冷凉气候,在首尔-高三地理
喀麦隆是我国在非洲的重要战略伙伴。结合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我国技术人员受喀麦隆邀请,利用遥感技术对该国进行资源勘测。在勘测过程中,发现遥感成像效果较差。根-高三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20分)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5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高三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5分)材料一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由原来的2.2元/k-高二地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37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图示国家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也在世界农业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该国甜菜、葡萄酒、牛奶、肉类、小麦、玉米产量-高三地理
题目详情
材料一 图示国家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也在世界农业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该国甜菜、葡萄酒、牛奶、肉类、小麦、玉米产量居世界前列。
材料二 水库大坝坝高大于70m的为高坝,坝高30~70m的为中坝,坝高小于30m的为低坝。该国在罗纳河上建有19级水坝,l8座为低坝。
材料三 某区域等高线图
材料四 甲城市1961—1990年气候统计资料
(℃)
(mm)
(h/d)
(2) 分析该国在罗纳河修建低坝的原因。(8分)
(3)乙港口是一个深水海港,是该国重要的外贸港口,试分析其发展的条件。(12分)
(4)20世纪60年代,该国的人口、产业高度集中于塞纳河沿岸的甲城市,甲城市与周边地区发展差异大。对此,该国实施了以均衡化发展为目标的政策,分析其可能采取的措施。(10分)
答案
(1) 优势:气候温和;降水丰沛,相对均匀;河流众多,水源充足;平原面积广阔;土壤肥沃(5分) 劣势:夏季气温偏低,光照不足(偏少)(2分)
(2)淹没面积少,移民人数少;工程小,投资少,建设快;对生态和景观的影响小;船只过闸时间短,用水少;溃坝威胁性小。(写满4点得8分)
(3)①西部沿海,地理位置重要;②水域条件,港阔水深,避风不冻;③陆域条件,地形平坦开阔便于建港;④水陆交通便利;⑤经济腹地广阔;⑥工农业发达,货物的运输量大。(每点2分)
(4)①实施产业转移;②建设卫星城市;③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④扶持周边地区发展;⑤引导人口外迁。(每点2分)
试题分析:
(1)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有:地形、气候(光、热、降水、昼夜温差等)、土壤、水源等,从区域等高线图和相关气候资料可以看出,该区域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因此地形以平原为主,河流众多,气温最冷月均温大于0℃(3.5℃),最热月均温小于20℃,降水较多且各月较均匀,日照时数少,因此可判断该区域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不足,光照不足。注意回答时要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进行。
(2) 大型工程的建设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如本题中大坝的修建,除考虑修建大坝的工程量及投入产出等经济因素外,还要特别注意尽量少移民,少淹没耕地和居民点及大坝的安全等社会、生态因素。
(3)本题主要考查港口建设区位条件,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有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等,其中自然条件包括a、水域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b、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等,社会经济条件主要包括a、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大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腹地经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综合港、专业港等>)b、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c、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等。
(4)本题主要考查了解决城市化问题的对策、措施,结合教材中珠三角案例,即可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