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罗斯福提出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世界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高一历史
(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罗斯福提出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世界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高一历史
题目简介
(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罗斯福提出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世界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斯福提出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世界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材料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战后的战略意图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其战略意图实现的有利和不利条件。(2分)
(2)美国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指的是哪些力量的崛起?(2分)崛起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
(3)你认为中国崛起的关键历史事件是什么?请说明你的理由?(2分)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战略意图:领导世界,攫取世界霸权。有利条件: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膨胀,西欧国家实力消弱,国际地位下降。不利条件:苏联实力的强大,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和发展。
⑵ 力量:欧共体和日本崛起。共同原因:社会改革;重视科技和教育。
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全面纠正了错误,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之路。(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发展趋势。第(1)问主要考查美国的战略意图。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即可得出。第(2)问结合所学即可得出。第(2)问主要考查中国的崛起。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可以得出。第二小问是开放型题目,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上一篇 :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回忆录里这样
下一篇 :
该图反映的信息有①美苏关系紧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其“火药味”的表现是A.朝鲜战争B.海湾战争C.美国轰炸南联盟D.北约轰炸利比亚-高一历史
1947年,美国提出了“杜鲁门主义”,主张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下列有关该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有①出台背景为二战后初期,美苏加紧在全球的争夺②它标志着美苏两国昔日战时盟友关系的-高三历史
早在战争结束之前,美国军事策划人员已经预见到“反对当前敌人的战争一旦结束,世界在国家军事力量对比方面将出现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从罗马帝国衰落后的1502年中发生的事情-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20分)材料一:“我们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这是合乎逻辑的。否则就不可能有稳定的政治和有保障的和平。……我们的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的-高二历史
如图,下面漫画反映美苏冷战对峙格局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高一历史
二战后,美国政府实施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真实意图是A.控制西欧,遏制苏联B.帮助东南欧各国度过困难C.帮助西欧各国崛起D.提升联合国的主导地位-高一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以经济手段扶植和控制西欧的表现是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B.提出杜鲁门主义C.实施马歇尔计划D.推行金元外交-高一历史
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高一历史
下列四副图反映出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基本特点是()A.即相互妥协又激烈争夺B.政治上妥协军事上对抗C.两国关系逐渐走向缓和D.美国一直出于主动地位-高三历史
阅读如下材料,回答问题:(9分)材料一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斯大林材料二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高一历史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后,美国为战后欧洲经济复兴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推行马歇尔计划B.推行怀特计划C.推行杜鲁门主义D.推行冷战政策-高一历史
2009年5月27日,朝鲜人民军驻板门店代表部发表声明说,鉴于美国纵容韩国加入“防扩散安全倡议”,违反了《朝鲜停战协定》,朝鲜也将不再受停战协定的约束。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高二历史
(10分)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从自身利益出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一种结构形态。它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变化发展的。阅读下列材料-高二历史
柏林墙树起来后,肯尼迪总统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堵不是防范外敌,而是防范自己人民的墙。”柏林墙归根结底应视为()A.“柏林危机”的产物B.“冷战”时代的产物C.西德对峙的产物-历史
1946年,丘吉尔说:“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他所说的“铁幕”是指()A.“东方战线”B.“北约”和“华约两大政治和-高三历史
“十年以后,欧洲虽未完全恢复,却已有相当大的改观。欧洲产生了一种轻快的、充满生机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文明。在1945年,即使是一位最乐观的预言家,也无法想象到这种文明所具-高三历史
德国历史上曾经两次实现统一,关于德国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1870年普法战争结束,德国完成了统一大业B.二战后德国的分裂,是美苏争霸格局的产物C.柏林墙的修筑是大国对峙的产-高三历史
2010年11月23日,韩国国防部新闻办公室证实,韩国西部延坪岛海域当天遭受来自朝鲜方面的炮击,韩国军队进行了回击。朝韩问题由来已久,其直接原因是()A.美苏分区占领B.杜鲁门-高一历史
(14分)美国、俄罗斯(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是当今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两个大国。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列探究任务。活动主题:走进俄美天地步骤一:解读材料,走进历史美俄关系-高一历史
2010年4月,波兰总统卡钦斯基一行90余人在赴俄罗斯纪念二战期间卡廷惨案的路程中,因飞机失事而不幸遇难。下列历史事件与波兰直接有关的是()①马歇尔计划②东欧剧变③北约组织成-高三历史
下图是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一场战争,中国军队在“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雄壮歌声中开赴前线。对该战争表述正确的是()A.战争的爆发延缓了中国的统一进程B.大批解放牌-高三历史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是()A.雅尔塔体制建立B.不结盟运动兴起C.欧盟成立D.中国改革开放-高一历史
下列历史现象中,由于冷战而造成的是A.巴勒斯坦分治B.美苏军队进驻朝鲜半岛C.两个德国出现D.海湾战争-高二历史
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会。习近平在会上做了发言:“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今天-高三历史
二战后的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础。“两极”是指A.美国、中国B.美国、英国C.美国、苏联D.中国、苏联-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长期以来,美国以两大洋为屏障,不参与欧洲的争端,也不与欧洲结盟,一心一意发展自己的实力。材料二美国参议员范登堡曾经是孤立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但-高三历史
“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全人类共同的敌人——饥饿、贫穷、绝望和混乱……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高一历史
“从波罗的海边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撕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丘吉尔的这一演说()A.揭开了“冷战”的序幕B.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C.标-高一历史
“欧洲的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应用科学尽力缓和局势”。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措施是()A.提出杜鲁门主义-高三历史
西方的衰落。(10分)从1763年到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高三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二战后,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昔日盟友反目成仇,在政治、经-高二历史
人们称美苏争霸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下面是在一次课堂讨论中,同学们对美苏争霸对世界造成的消极影响发表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①浪费了大量资源,不利于经济发展②使各国-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了若干协议。这样,以美苏-高一历史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中宣称: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他强大---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能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高三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由美苏两极世界向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变化。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8分)(1)美苏两极格局下,美国推行的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高一历史
下组图片反映了现代国际关系中一系列重大事件。导致这些事件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修建柏林墙三八线北约标志古巴导弹危机漫画A.两极格局瓦解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C.美苏两极对峙D-高二历史
二战后,中国和朝鲜半岛都面临着分裂和统一的问题,下列对此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国分裂的背景相同B.统一过程中都遇到国际势力的干涉C.两国统一的实质相同D.都主张以武-高三历史
二战后初期,罗伯特·奥本海默曾说:“我们或可以预料一下这样的情形,两个大国都可以毁灭对方的文明和生机,虽然自身也处于危境。”这里的“两个大国”指的是A.英国、美国B.美国、-高三历史
“二战”后,美国企图操纵联合国的主要目的是A.有力地支持民族解放运动B.竭力维护资本主义制度C.进行全球扩张,建立世界霸权D.极力限制社会主义的发展-高二历史
二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到多极化的演变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天希腊的生存,受到数以千计共产党党徒领导的武装人员的恐怖活动威胁。他们在很多-高三历史
下图是经济互助委员会的会旗,这里的“经互会”是个什么组织?()A.单纯的区域性经济组织B.区域性的政治经济组织C.单纯的区域性军事组织D.区域性的军事政治组织-高一历史
20世纪50—60年代,广大黑人为争取平等权利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权运动。1957年,美国联邦法院颁布法律,要求开始废除美国公立学校的种族隔离,但阿肯色州小石城发生了对法律的-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1946年3月5日)【材料二】冷战结束后-高三历史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①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②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③刺激了经互会的成立④标志了“冷战”的正式开始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高三历史
“冷战”造成了一些国家的分裂局面,至今还深受其害的有A德国、中国B德国、朝鲜半岛C中国、朝鲜半岛D越南、德国-高一历史
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这段话表明美国对外力图:A维护世界和平B称霸世界C遏-高二历史
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演说,释放了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的最初信号。-高一历史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曾就所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宣称:“我们的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此话表明美国当时-高三历史
(2008广东卷,理科基础,68)1949年美国发起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其目的是()A.拉拢东欧国家B.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C.军事上遏制苏联D.与华沙条约组织对抗-历史
下列关于二战后初期国际形势表述错误的是()A.西欧各国普遍衰落B.苏联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军事政治大国C.形成美苏争霸局面D.成立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高二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罗斯福提出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世界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 罗斯福提出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世界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材料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战后的战略意图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其战略意图实现的有利和不利条件。(2分)
(2)美国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指的是哪些力量的崛起?(2分)崛起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
(3)你认为中国崛起的关键历史事件是什么?请说明你的理由?(2分)
答案
⑵ 力量:欧共体和日本崛起。共同原因:社会改革;重视科技和教育。
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全面纠正了错误,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之路。(言之有理即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