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688年,迫于王权膨胀和天主教在英国复活的现实危险性,议会中的辉格党和托利党联合起来,向荷兰的执政威廉亲王发出邀请,请他到英国来接管王位……威廉接-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688年,迫于王权膨胀和天主教在英国复活的现实危险性,议会中的辉格党和托利党联合起来,向荷兰的执政威廉亲王发出邀请,请他到英国来接管王位……威廉接-高一历史
题目简介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688年,迫于王权膨胀和天主教在英国复活的现实危险性,议会中的辉格党和托利党联合起来,向荷兰的执政威廉亲王发出邀请,请他到英国来接管王位……威廉接-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88年,迫于王权膨胀和天主教在英国复活的现实危险性,议会中的辉格党和托利党联合起来,向荷兰的执政威廉亲王发出邀请,请他到英国来接管王位……威廉接受邀请后率大军在英国登陆……根据议会条件,威廉接受了《权利法案》,随后和妻子(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一同登上了英国王位。
——《英国:传统与变革之间》
材料二 1768年理查德?阿克莱特发明机器纺纱机,次年获得专利……采用水力驱动,又叫水力纺纱机……1771年阿克莱特与人合作在德文特河上的克罗姆福特建立了近代的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此后一发而不可收拾,相继在德比郡、兰开夏郡、诺丁汉郡、苏格兰开设纱厂和织布厂。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当经济史上的事件和人物还沉浸在昏暗中的时候,阿克莱特的名字就成为那些在昏暗中发出最灿烂光辉的名字之一。
——《十八世纪的产业革命》
材料四 在远东的印度,从1793年起,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一步步地受到侵蚀……到1813年时,英国政府彻底废除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自由贸易”原则在未来的帝国中心——印度洋大陆初步确立起来。
——《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近代民主是由哪些制度来保障的?
(2)根据材料二,从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指出阿克莱特的历史贡献。
(3)材料三说阿克莱特是经济史上“最灿烂光辉的名字之一”。你认为与他同时代的人中,谁可与他并列乃至超过他?理由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简要说明19世纪上半期英国对外贸易原则(制度)的重大变化,并指出变化的原因。
(5)从面积不大的岛国到世界头号强国,英国的发展之路给人类留下的最重要经验是什么?依据上述四则材料,从制度层面加以说明。
题型:材料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专项题
答案
(1)君主立宪制、议会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等。
(2)发明水力纺纱机;首创工厂制。
(3)瓦特。改良蒸汽机成功,将人类带人“蒸汽时代”。
(4)变化:从宣扬和实施垄断贸易原则(制度)转变为宣扬和实施自由贸易原则(制度)。原因: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其他国家无法与之“自由”竞争。
(5)创新,尤其是制度创新,是国家崛起的关键。英国通过君主立宪制、工厂制和自由贸易等政治、经济制度的创新而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上一篇 :
这是发生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
下一篇 :
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D-高三历史
19世纪英国政治家评论道:“在选任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授予女王多么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这反映出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突出特征是[]A.国王是国-高一历史
《泰晤士报》给一个国家命名为“有君主的共和国”,称它搞出了一套新的行政管理方法,即议会政府。在威斯敏斯特会议上这套新的行政管理方法还被称为“议会之母”。这个国家是[]A.英-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762年,约翰·威尔克斯开始发行《苏格兰人》报,其中第45期刊出一篇文章,激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本人进行攻击……这使乔治三世大为光火,就授-高三历史
2010年5月11日布朗辞职,卡梅伦成了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第12位首相。其实,英女王和卡梅伦同是英国国王威廉四世(WilliamIV)父亲的嫡系后代。卡梅伦是威廉四世的第七代嫡孙。按-高三历史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她能做的事情有①代表国家对外宣战、媾和②任命议会中的多数党-高一历史
下列关于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起源于都铎王朝时期的枢密院B.18世纪初内阁制仍处于萌芽状态C.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与两党制度的建立密切相关D.英国责任内-高二历史
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的成功标志着[]A.工业生产方-高一历史
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体制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在[]A.内阁首相由国王兼任B.王室成为政治统治中心C.君主立宪制确立D.议会对内阁负责-高三历史
有关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由多数党领袖组阁②实际上对议会负责③首相有权解散议会④掌握司法权[]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高一历史
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高一历史
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中,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A.防止国王独断-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冲突中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相互制约的历史传统通过冲突而达到融合,在融合中超越传统,从而完成变革,产生新的政治制度。“光荣-高三历史
《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0多年来,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不断演变。材料来源: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1)19世纪下半叶,英镑之所以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英国革命后,一直沿袭中世纪的议会选举制度,每郡和自治市一律选派两名代表。工业革命后,许多地区和城镇经济衰落,人口锐减,变成“衰败-高三历史
1832年,英国议会通过改革法案,调整选区,取消一部分贵族操纵的选区,增加或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以议员席位,这是因为[]A.宪章运动取得巨大成果B.小资产阶级积极参政C.工业资-高二历史
学者余秋雨曾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的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高三历史
马克思认为“只有经过残酷的斗争和通过共和国政府形式才能从君主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下列各项最符合马克思这一论断的是[]A.法国大革命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美国独立战争D.中-高二历史
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来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高三历史
近代历史上,英国和德国都实行风格迥异的君主立宪制,二者的一致之处是[]A.内阁首脑对议会负责B.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C.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D.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高一历史
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高三历史
电影《鸦片战争》镜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中国的提案,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优势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高二历史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国王和议会的矛盾集中体现在[]A、王位继承问题B、常备军问题C、圈地问题D、征税问题-高二历史
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随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762年,约翰·威尔克斯开始发行《苏格兰人》报,其中第45期刊出一篇文章,激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本人进行攻击……这使乔治三世大为光火,就授-高三历史
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形式上是相同的,但在实质上有极大差异。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前者君主权力至高无上,后者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B.前者天皇凌驾于-高二历史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被众多的历史学家称为“英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对英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一百多年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界标。-高三历史
1842年初,宪章派向议会提交的新请愿书中,与1839年提交的请愿书相比,新增加了①限制工时②提高工资③改善劳动条件④要求普选权[]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高二历史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英德的议会制度都得到发展,但英美的议会政治远比德国成熟,形成这种局面的历史根源是[]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B.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不同C.走上资本-高二历史
下图是一幅讽喻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后时局的漫画。其反映的问题是[]A.松散的邦联体制使国家面临危机B.南北矛盾异常尖锐C.英国殖民者的武力威胁D.奴隶制度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高一历史
麦考莱在《英国史》一书中说:“威廉和玛丽被宣布为联合王国的国王和王后,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这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敛最好的一次。”材料中所说的“收敛”最-高二历史
《联邦党人论稿》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两次被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是联邦党人要-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铸造,方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高三历史
汤因比曾评价说,“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是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是在评价[]A.英国君-高三历史
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通过的意义是[]A、为工业资产阶级参政打开了方便之门B、工人和小资产阶级得到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使年满21岁的男子享有普选权D、使社会一切阶级处于平等-高二历史
下列对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评述不正确的是[]A.使工业资产阶级直接参与政权管理B.新兴工业城市可以选代表进入议会C.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不再受到限制D.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高二历史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发生在共和国时期的事件是[]A.纳西比战役B.苏格兰人民起义C.克伦威尔独裁统治D.《权利法案》的颁布-高二历史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人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高三历史
材料一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各国的国会或议会都曾取得过“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很大的权力。不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精髓都是使权力分散,以达到权-高一历史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本质意义是[]A.英国逐渐实现了向现代民主国家的转变B.从政治上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C.议会至高无上,王权日益沦落D.王权受到法律和议会的限制-高二历史
近代以来,欧美各国或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通过王朝战争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学习了《政治文明历程》中的《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后,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首-高三历史
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巨大动力和政治保障的是[]A、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B、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C、圈地运动的进行D、手工工场的发展-高一历史
比较美英两国政体,表中①②③④⑤所代表的内容应是[]A.总统选举任期制首相总统B.总统世袭任期制首相总统C.首相世袭任期制首制议会D.总统世袭终身制首相议会-高一历史
近代世界史中,英国的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远远走在其他国家前列,由此成为现代化潮流的领头羊。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17世纪-高一历史
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高一历史
议会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显著特征。下列对近代西方议会制的解读,正确的是[]A.英国“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制B.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对国会负责C.法国总统有权解散参、众两院D-高一历史
有一位学者曾经这样评论某国政治制度的演进历程:“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高三历史
下列是英国、法国、美国民主制度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共同点的是①通过革命战争初步奠定了走向民主政治的基石②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③各国的民主制度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④三国的-高二历史
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比,德国君主立宪制最突出的特点是:①皇帝和首相掌握了国家的最高权力②议会是最高权力机构③议会只有参与制定法律和预算的权利④它有很强的专制色彩[]A.①②-高二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688年,迫于王权膨胀和天主教在英国复活的现实危险性,议会中的辉格党和托利党联合起来,向荷兰的执政威廉亲王发出邀请,请他到英国来接管王位……威廉接-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 1688年,迫于王权膨胀和天主教在英国复活的现实危险性,议会中的辉格党和托利党联合起来,向荷兰的执政威廉亲王发出邀请,请他到英国来接管王位……威廉接受邀请后率大军在英国登陆……根据议会条件,威廉接受了《权利法案》,随后和妻子(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一同登上了英国王位。
(2)根据材料二,从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指出阿克莱特的历史贡献。
(3)材料三说阿克莱特是经济史上“最灿烂光辉的名字之一”。你认为与他同时代的人中,谁可与他并列乃至超过他?理由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简要说明19世纪上半期英国对外贸易原则(制度)的重大变化,并指出变化的原因。
(5)从面积不大的岛国到世界头号强国,英国的发展之路给人类留下的最重要经验是什么?依据上述四则材料,从制度层面加以说明。
答案
(2)发明水力纺纱机;首创工厂制。
(3)瓦特。改良蒸汽机成功,将人类带人“蒸汽时代”。
(4)变化:从宣扬和实施垄断贸易原则(制度)转变为宣扬和实施自由贸易原则(制度)。原因: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其他国家无法与之“自由”竞争。
(5)创新,尤其是制度创新,是国家崛起的关键。英国通过君主立宪制、工厂制和自由贸易等政治、经济制度的创新而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头号强国。